广宗寺
广宗寺座落于贺兰山西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蒙古语名“沙经巴德如拉格其苏木”,藏文称作“噶丹旦吉林”(“丹吉楞”),汉文意为“兜率广宗洲”。俗称南寺。这里集藏传佛教文化与贺兰山自然风光为一体。广宗寺因供奉有六世*即仓央嘉措的肉身灵塔而闻名蒙藏宗教界。
中文名称:广宗寺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别名:丹吉楞、噶丹旦吉林
闻名原因:供奉有六世*即仓央嘉措的肉身灵塔
1、寺庙简介
广宗寺(南寺)
广宗寺座落于贺兰山西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蒙古语名“沙经巴德如拉格其苏木”,藏文称作“噶丹旦吉林”(“丹吉楞”),汉文意为“兜率广宗洲”。俗称南寺。这里集藏传佛教文化与贺兰山自然风光为一体。
广宗寺因供奉有六世*即仓央嘉措的肉身灵塔而闻名蒙藏宗教界。寺庙建于1756—1760年间,鼎盛时期,其庙宇、僧舍达2859间,僧侣人数达1500多人。1760年清乾隆帝赐名为“广宗寺”。
据史料记载,这座寺庙,是仓央嘉措大弟子阿旺多尔济亲自建造。
1998年版《阿拉善盟志》第253页记载说:“1716年至1746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流落阿拉善弘扬佛法,传播佛教达30年之久。”于是,仓央嘉措,六世*、*宗教领袖和伟大的诗人,从此成为阿拉善传奇。
2、地理位置
广宗寺
广宗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境内,贺兰山西麓的一个山谷之中,距巴彦浩特镇东南23公里左右。
3、寺庙建筑
广宗寺最核心的建筑:黄庙(右)及8个神塔。
广宗寺有6个属庙,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模最大、名望最高的寺庙。由二十余座建筑群组成。其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富丽堂皇。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大经堂、黄楼寺等。依山势从低到高依次是红庙、大经堂、黄庙、佛海坛城塔、药王殿、时轮塔、千佛殿、弥勒佛殿等。
其*奉*第六世*遗体宝塔的大殿称为“黄楼寺”。
黄楼寺
黄楼寺是一座两层楼阁的建筑,其前部为81间,后部为49间,全部用黄、绿色琉璃瓦砌成,极为富丽。据说,在这座殿内,除*达赖六世遗体而外,还保存着飞天人像化石、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金佛、唐文成公主的宝剑等珍贵历史文物。
黄庙
黄庙
黄庙是信众朝拜的重要场所,占地面积870平方米,庙建筑高20米,分四层。黄庙里的殿堂庄严肃穆。大殿的装饰很有特点,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风格在这里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大殿里,一条条长长的五彩经幡垂挂,四壁挂满佛经故事壁画和唐卡,中间是一些做法事的锣、鼓、镲等法器。殿堂正中靠墙,则是一镶金银嵌珠宝的藏式尖顶镏金灵塔,塔高3米,塔内藏六世*仓央嘉措真身舍利,塔前供奉着佛祖和仓央嘉措的画像(大殿核心四周被安全绳隔离,不能细看,只能远观,而且不准拍照)。
整个大殿是汉式典型的四梁八柱建筑款式,穹顶玻璃琉瓦采光,两侧有楼梯可到二层(禁止游客通行)。通过隔离带环绕大殿,从左右侧面可以看到,大殿正中仓央嘉措肉身舍利镏金灵塔右侧,是一尊法象庄严、一米高左右的佛像,据值班僧人说,这是戴冠弥勒佛,就是我们常在很多佛教殿堂里看到的那位大肚弥勒佛的真身。其左侧,也是一个一多高的金身佛像,但没听清楚值班僧人说的名字。
黄庙74个阶梯前,并列着8个神塔,非常壮观。从右向左,依次是息诤塔、尊胜塔、涅槃塔、天降塔、神变塔、多门塔、菩提塔。聚莲塔。这些神塔,都是以佛经记载的故事为题而修建。比如天降塔,说的是:世尊去天界,向摩耶夫人等神众宣法,人间的四众弟子心情怅惆,特遣目犍连前去邀请,世尊又从天返回人间。为了纪念此事,恩札瓦尔姆修天降塔一座。
千佛殿
千佛殿,也称密宗殿,是广宗寺四大扎仓之一的密宗扎仓(扎仓,藏语的汉译音,意为僧院。是*佛教僧众专门研修佛学学科的场所)举行法会和颂经的殿堂。原密宗扎仓由六世*的心传大弟子、广宗寺创建者阿旺多尔济按照*下密院的传承建设,“*”中被毁。现密宗殿外观采用汉式多重檐歇山顶式殿宇风格建筑,正*奉着阿旺多尔济的灵塔,殿内还供奉着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大威德金刚及佛海观音、普明、金刚大持、金刚菩萨等七尊密宗续部本尊像和贤劫千佛的千尊佛像。目前密宗殿未对游人开放。
广宗寺药王殿
药王殿
药王殿是广宗寺四大扎仓之一的曼巴扎仓,也是举行法会和诵经的殿堂,扎仓名“无死持明洲”。因原药王殿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在*前被拆毁。此为重建的药王殿。
此外,药王殿两侧建造有纪念塔和殿堂,以缅怀纪念夏仲·嘉木样丹培尼玛活佛弘扬佛法的丰功伟绩。夏仲·嘉木样丹培尼玛是阿拉善达日克庙的活佛,是当代一位著名佛学家,曾被十世班禅大师请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任教,授教授衔。
4、寺庙历史
广宗寺始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是由班自尔扎布台吉之子阿旺多尔济遵照师父—六世*遗愿所建。寺内共有大小庙宇15座,共2000多间。庙与庙之间则配以吉萨(仓库)僧房。伙房内安有1吨多重的青铜铸锅,可容纳4吨多水。庙建成后,从超格图呼热庙(昭化寺)请来六世达赖遗体供奉在庙里,尊为该寺的第一代格根(活佛),名德顶格根。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阿拉善第三代王罗卜桑多尔济上报清廷理藩院,御赐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广宗寺”匾额(藏语名噶旦丹吉林),从而取代阿大希迈德里庙的原名。清道光年间进行了扩建,并把阿拉善第六代王爷囊多布苏隆的灵柩供奉在寺内。清穆宗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该寺在兵乱中被烧毁,光绪年间修复。
广宗寺
南寺作为全旗最大的寺院,也作为信众向往、信仰的地方,聚集了大量有历史价值的珍贵佛像、佛经和佛教文物、佛教艺术品,也聚集了精通佛教显密二宗教规的高僧大德。当然也聚集了无法估算其价值的以金银珠宝为材料的大批法器、供器等,比如在「*」中丢失的三寸高的纯金无量寿佛像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用五百两白银制作的大悲观音的立体坛城。一九四九年前葛根和庙仓还拥有大量的牲畜、土地、房产和属民。「*」开始,从巴彦浩特来的*派闯入南寺,首先捣毁了六世达赖灵塔,强迫僧侣们自己破坏六世达赖肉身并焚烧,大量的佛像、佛经被毁坏殆尽。他们还把守寺的少数喇嘛当做牛鬼蛇神加以*後赶出寺院,一些无家可归的僧人被驱赶到附近社队。
广宗寺中的高龄僧侣
一九八一年南寺部分僧人来到原寺址盖顶蒙包和帐篷,举行了夏季祈愿法会,并由罗卜桑宁吾、尚巴丹达尔、丹比宁吾等人出资出力,在原葛根仓房的遗址上盖建了五间平顶佛堂,把桑吉拉布坦精心捡起收藏的六世达赖骨灰重新造塔供奉。还塑制了宗喀巴师徒三尊泥像。为达尔吉诺门汗、温都尔葛根、桑吉嘉木苏喇嘛坦各造灵塔一座。
据最新统计现在该寺有注册僧人百馀名,常住寺僧人有近二十名。除大殿外还有赞康、三族佛殿、庙仓、施主及游客接待处。有僧舍几十间。
5、历代葛根
南寺在发展和扩大过程中得到过旗扎萨克的强有力的支援和广大施主信众的大量资助,他们为南寺捐献的资财和能工巧匠所付出的劳动是无法估量的,一七六○年南寺的庙宇僧舍只有一百九十七间,而经过百馀年到一八六九年的时候,已达到二千八百五十九间,据说僧侣人数也增加到一千五百名。南寺周围的瞻卯山、额尔德尼召和距寺较远的道布吉林三座小庙是由南寺管理的。子庙或属寺有昭化寺(朝克图库热),承庆寺(门吉林),妙华寺(图克木),沙尔子庙,查干高勒庙,以及甘肃天祝的石门寺(嘉格隆)等。它们的堪布(法台)或由南寺喇嘛担任,或由本寺提名後由南寺任命。大喇嘛、掌堂师(各师贵)等主要僧职均由本寺提名後由南寺批准任命。
南寺的两个葛根(活佛)分别是从选定建寺地址的六世*和亲自建寺的第巴·桑结嘉措的化身阿旺多尔济开始,以葛根转世的形式传下来的。
第一代葛根是六世达赖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译言善慧宝梵音海),曾用化名阿旺曲扎嘉措(语自在法称海)。他的传记有阿旺多尔济用藏文写作的《妙音天界琵琶音》。仓央嘉措曾留下很多优美的诗歌,是藏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後斯的作品有《大悲观音诉愿词》、《阿拉善神祈供》和为连城大寺写的《白莲妙树寺志》等。前两个著作有南寺刻印本。後一作品已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生活的年代是一六八三年三月一日至一七*年五月八日,但南寺是确定十一月二十五日在他灵塔前举行会供轮仪式庆祝他的诞辰的。
第二代葛根是罗桑图布丹嘉木苏,俗称温都尔葛根。第三代葛根是却达尔嘉木苏。第四代葛根是伊希楚勒图木达尔吉嘉木苏。第五代葛根是贡萨勒永恰布。
南寺葛根是阿拉善最大的葛根,其各代转世大都受达赖、班禅授予的「伊拉古克桑班迪贡卓诺门汗」和朝延授予的「大格布呼图克图」封号,还有一尊号叫「嘉勒色来」葛根。
南寺另一位寺主葛根是叠斯尔德呼图克图,一般被称故「喇嘛坦」。第一代葛根就是六世达赖确认为第巴桑结嘉措的转世灵童的阿旺多尔。阿旺多尔济一七一五年生於阿拉善旗厢根达来巴嘎的匝布苏尔乌素,从小跟随仓央嘉措出家为僧,曾赴*学经数年。王爷听信阿旺多尔济在念组咒经的传言,将他逮捕*,因年事已高,不堪忍受饥寒而在牢狱中打坐示寂,是年为一七八○年第二代喇嘛坦生於一七八四年,未能迎请至南寺坐床,九岁夭折。
第三代喇嘛坦是丹增忠乃达尔吉。他在南寺设立了参尼扎仓,即法相僧院,这样奠定了南寺学经制度的基础。他有一些用藏文写作的零散经文流传至今。约在一八五六年圆寂。
第四代喇嘛坦是阿旺巴达尔吉嘉木苏。
第五代喇嘛坦是敖木察尔山潘普勒忠桑吉嘉木苏(译音神奇处他殊胜佛海),二十九岁时入藏学习,精通藏语文和显密教法,成了阿拉善近代史上的大佛学家。他同藏区名活佛来往密切,尤其同第十三世达赖关系甚密,往来信件有一捆曾存南寺。其中一九○七年达赖给喇嘛坦的复信内容载於《第十三世*年谱》上。他还徵得达赖同意後将十三世达赖所作《宗喀巴千供仪规》一书收入自己文集第一帙--噶帙中,书後记载著这样做的原因经过。他请达赖重新制定过南寺寺规,达赖、班禅都授予他「阿日路克桑班迪达额尔德尼诺门汗」封号的法诏,达赖还给他授予过布达拉宫顶朗杰扎仓的全则德学位,赠给他堪布服饰和其他珍贵礼品。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生於康熙二十二年,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为黄教领袖,十年後(一七○六年)为*政教斗争殃及,被清廷废黜,解送北上,道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中夜遁去,不知所终。仓央嘉措曾留下很多优美的诗歌,是藏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实际上,相传,屏身遁去的仓央嘉措化名为阿旺曲扎嘉措,游历印度、*、四川等地十年後,於一七一六年来到阿拉善,被当地人信奉为上师。一七四六年,在南寺尚未建成时,圆寂於此。
现任喇嘛坦贾拉森,一九四六年生於甘肃省天祝县,俗名拉嘎旺,父名巴玛才让,母名云吉。班禅认定後,赐名阿旺丹比坚参。三岁时被迎请至阿拉善,五岁受出家戒并坐床,开始学习藏文和背诵经文,十二岁进入小学学习。从来一直念到研究生毕业,并留学日本。现从事蒙古语研究和教学工作,任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近年来已发示了一些论著。同时在全国、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佛教协会分别担任理事、常务理事和副会长。
6、史料记载
十六罗汉被迎请至汉地时,在此过夏安居而被记载於有关经书中,五世达赖的《十六罗汉礼供》,六世达赖的《阿拉善神祈供》以及章嘉国师若必多杰为广宗寺(南寺)所写的寺规《三学昌盛之日光》中都记载当时活动的情景。
南寺第二代葛根(活佛)图布丹嘉木苏在他《瞻卯山熏香祭》的前言中更是具体地写到「早在有法术的和尚将十六罗汉尊者迎请至汉地时,在贺兰山做过夏安居和在此地由居士达磨做施主的历史载於五世大宝所作的罗汉礼供圆满中。班禅一切知曾亲口作预言,那时罗汉作夏安居之地是现在的噶丹旦吉林的所在地,并明示达磨居士也是诞生於此寺沟内。据老人们说在特布克山顶有罗汉足迹,果然於今清晰可见。」据《六世班禅传》中记载,图布丹嘉木苏(即温都尔葛根)於一七六九年谒见过班禅巴丹益布,并授过经文传录。上述引用的话,很可能是两人交谈时班禅所讲。这是南寺作为圣地而名扬佛教界的一个原因。
清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年)清廷为该寺赐名“广宗寺”,授给镌有藏满蒙汉四种文字寺名的乾隆御笔金匾。此匾的落款为“大清乾隆几次闰八月十六日”,从此南寺有了这个正式名称。南寺一七六○年以前的名字叫“潘代加木草林”。
7、仓央嘉措之谜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拥有迷一样的人生。作为清朝动荡时代的政教领袖人物,也存在众多争议。
仓央嘉措舍利塔,塔底座深处是胜乐金刚塔城。(勒克儿摄)
他的前半生基本没有什么争论点。
史学界和民间争论的焦点,都在仓央嘉措被废黜之后的命运,各种版本引经据典,各种说法扑朔迷离,但至今没有定论。
仓央嘉措被废黜之后,清朝官方版本称其在押解赴京途中病死。但是,史学界最新的观点越来越倾向蒙古喇嘛阿旺多吉所著《仓央嘉措秘史》和“密传”《琵琶音》的说法:仓央嘉措的结局不是官方版的悲剧,而是完美的。因为押解仓央嘉措赴京的官差从康熙皇帝的训斥中悟出弦外之音,于是,这些押解官差想出一个完全之策,请仓央嘉措自遁而去。自此,仓央嘉措的后半生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最后在内蒙古的阿拉善传教布道,深受当地人民的敬仰……
史学界采信这一秘史记载的理由是:作为政教合一的*,仓央嘉措在“政”上虽被清朝官方废黜,但作为佛教*的转世,这地位在藏区佛教界和民众心中仍至高无上。居于此,当时*地*权统治者和清廷都觉得这是一枚烫手山芋,谁也不知道究竟如何处置这位被废黜的*才好——因为他们不敢冒险处死仓央嘉措,怕引爆藏区民众反叛,维稳是要务;但,也不想也不愿意再继续给仓央嘉措活佛礼遇,因为仓央嘉措从骨子里对*政教合一*深恶痛绝。因此,仓央嘉措自遁而去云游四方,苦心修行,最后在阿拉善一带落脚弘法是靠谱的。
佛海坛城塔碑文镌刻在这巨石后面
传说、考证也好,盟志记载也罢,这些都丝毫未能影响仓央嘉措在阿拉善地区弘法事迹的广为流传。在广宗寺的佛海坛城塔,一个巨大的石碑就记载了仓央嘉措身前选定广宗寺地址修建未果,仓央嘉措圆寂后,由其大弟子一世喇嘛阿旺多尔济活佛根据师尊的遗愿修建广宗寺和仓央嘉措法体肉身灵塔的经过。石碑还叙述说,仓央嘉措肉身灵塔*期间被毁。1998年,在六世*仓央嘉措肉身灵塔原址,由广宗寺六世喇嘛坦贾拉森活佛主持,重建了仓央嘉措舍利灵塔。2015年,广大僧众遵照坦贾拉森活佛的遗嘱,对仓央嘉措舍利塔再次进行了扩容修缮,其基座地底深处,用彩色方解石建了一个胜乐金刚塔城,故起名坛城塔,在塔名前冠以“佛海”二字,象征十方三时诸佛智慧永住此塔。
从碑文记叙来看,仓央嘉措从当时动荡的时局解脱出来之后,最终在阿拉善地区停了下来,并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余下的30年。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会让他在经历政局的沧桑巨变,人世的大起大落,游历东西之后,使得他把阿拉善作为一生的归宿呢?
碑文没有任何交代,现在也没任何证据能说清楚仓央嘉措当时的选择和心境。
阿拉善吸引他的,也许是民风的淳朴?贺兰山的神韵?大漠的沧桑?
8、相关传说
仓央嘉措像
传说仓央嘉措为寻找吉祥之地建寺,一日独自来到这里,正在为自己向哪个方向走而犹豫不决时,忽然有两个人迎面走来,双方互相问候,仓央嘉措问两人的姓名,一位自称沙格达尔,一位叫达木丁。仓央嘉措听罢,顿生疑惑:这两个人的名字竟然和护法神的名字一样,一个人是金刚手,另一个是马首金刚,莫非……思索之间,两位来者已不见。仓央嘉措明白,原来是佛祖派了两位护法神来接他,这里必是殊胜吉祥之地。
后人为了纪念这一重要事件,就把广宗寺的入口处称为瓦其尔巴尼口子。还在两侧山石上雕刻了两位护法神的神像,右侧的是马首金刚,左侧的就是瓦其尔巴尼—金刚手。
距今一千余年的悠久历史、藏传佛教领袖之一的仓央嘉措在这里度过了晚年,鼎盛时期因其宏达的规模等特点令广宗寺闻名于世。
9、寺庙现状
甲木英劳登为寺中僧侣分发公益组织捐赠的毛毯
经过时间的洗礼,广宗寺已不复当年繁盛的模样。
广宗寺现任主持甲木英劳登告诉记者:“我2000年来到广宗寺,那年这里有一百多位僧人,现在只有七八十个,其中70岁以上的僧人占六成。”
“现在各家就一个孩子,家里也不愿意让他们出家,即便有,愿意刻苦学习的孩子也是少之又少。”甲木英劳登坦言。
佛教学校阿拉善分校
2017年9月,佛教学校阿拉善分校在广宗寺挂牌,明年将开始招生,用藏、蒙、汉三种语言学习佛经及相关课程。
天气渐凉,广宗寺的僧侣今年要第一次尝试用电取暖,甲木英劳登希望通过新型的取暖方式让高龄僧侣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