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石龙区
石龙区原名西区,位于平顶山市西部,距市区52公里,属浅山丘陵区,西南与鲁山县毗邻,东南与宝丰县接壤,总面积37.9平方公里,是平顶山市的一个新区、小区和“飞区”。该区自建区以来历经三设两撤,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制,因石龙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境,因而更名为石龙区。辖区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9万人,设四个办事处、11个行政村,实行办事处带村的管理*。
中文名:平顶山市石龙区
外文名:PingdingshanCityShilongDistrict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平顶山
下辖地区:4个街道
面积:37.9平方公里
人口:5.6万人
车牌代码:豫D
*驻地:人民路街道人民路
地理位置:河南省中部,市境西部
电话区号:0375
邮编区码:467045
1、行政区划
全区辖4个街道:高庄街道、龙兴街道、人民路街道、龙河街道。
2、历史沿革
境区大部分(除军营行政村,以下简称境区),历史上长期属汝州管辖,有些时期归宝丰县管辖。
夏、商时代属豫州,东周属王畿之地。春秋时,为戎蛮子国。战国前期属郑,公元前375年郑灭,境区先属韩,后属魏。魏灭后,属秦。
平顶山市石龙区人民*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梁县,境区属梁县,归三川郡。汉、晋属梁县,归河南郡。
南北朝时,梁县先后改为汝原县、治城县。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治城县为承休县,境区属承休县,归汝州。
唐贞观初改承休县为梁县,境域仍属梁县。
宋、金、元时期境区仍归梁县。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境区由汝州划出归宝丰,属永宁乡。
清中期,境区又归汝州,属丁屯里。
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进行插花地划分,境区随大营镇划归宝丰县商酒务区(第三区)。
1947年10月,境区划入鲁山县瓦屋区。
1947年10月29日,境区解放,属宝丰县第二区。
1957年撤区并乡,境区属大营中心乡。
1958年,改大营中心乡为上游人民公社,境区属上游人民公社。
1959年,改上游人民公社为大营人民公社,境区属大营人民公社。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第93次会议决定,撤销宝丰县建制,境区划归平顶山市。
1960年5月31日,市人委第16次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营公社,境区属韩庄矿区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10月5日,国务院第113次会议通过恢复宝丰县建制,境区复归宝丰县,属西大营区。
1961年12月28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宝丰的韩庄、南顾庄两个公社所辖12个大队划归平顶山市管辖。
1971年5月,境区成立西区,归属平顶山市管辖。
1973年3月,西区建制撤消。“五七”公社归平顶山市郊区管辖,境区4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韩梁街道办事处,归平顶山市新华区管辖。
1977年恢复西区建制。
1979年4月西区建制取消。“五七”公社仍归郊区,韩梁街道办事处仍归新华区。
1982年12月西区建制重新恢复。
1997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石龙区,辖原西区地域。
3、地理环境
地质
石龙区属浅山丘陵区,境内西部有娘娘山、青草岭,中部有黑鱼山,北部有祖师庙岭,呈“川”字形分布。最高峰娘娘山海拔528.4米,娘娘山以东地势明显降低,大体为西北-东南向岗地,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均系基岩残岗地貌,风化基岩裸露,呈近似对称分布。岗宽500~100米横贯全境,海拔200~295米,相对高差15~50米,两侧平缓坡降为1%~6%。
气候
石龙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年均无霜期213天,年均降水量635.9毫米。
水文
石龙区河流均属淮河水系。年均径流量1685万立方米。
石龙河:辖区最大河流。上游河水由西至东山泉出幽谷,在石龙区境内宽20~30米,长约10公里。
黑鱼河:发源于段岭北坡,经段岭、南顾庄、捞饭店至竹茂村注入石龙河。流域内捞饭店村建有小型水库1座。
应河:源于赵岭村,经鲁山县梁洼镇、宝丰县马街至薛庄南原滍阳(古应国国都)处注入沙河。
夏庄河:源于侯岭村,河流呈西北东南走向,石龙区境内长5公里。
4、自然资源
石龙区矿产资源丰富。辖区28.7平方公里的地下蕴藏有优质的煤炭资源,约占全区总面积的73.9%,已探明的煤炭储量1.5亿吨,建国以来石龙区已为国家建设贡献原煤8000多万吨。辖区内现有煤矿企业26家,其中国有大矿2家,地方煤矿22家,年产优质原煤500万吨以上,是一个以煤炭资源开采利用为主的资源型、能源型工业区。辖区还蕴含有丰富的石灰石、玄武岩、陶瓷粘土等多种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其中石灰石储量2.5亿吨以上。
5、交通运输
人民路
石龙区交通便利。207国道穿境而过,南焦路横跨东西,距郑石高速、南洛高速不足10公里。平煤集团铁路专用线贯穿南北,并设有多处货物集装站台。近年来,为了适应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强了县乡道路建设,初步形成了三横四纵的公路交通网络。2008年,全区公路密度达到212.5公里/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6、基础设施
中鸿路卫生服务中心
石龙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投资2亿多元资金用于城市的建设与管理,规划建设了龙祥苑、龙馨园、龙湖华苑、国文世家等多处花园式小区,扩建整修了龙湖水库,建成了市政广场和文化广场,筹建了中心游园,增添了人文景观,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按照“打造生态家园、建设精品城区”的要求,强化了城区管理,积极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加大了城市执法力度,城市“四乱”现象得到了较好的遏制。强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的办法,鼓励群众上山植树造林,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2%。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观。2008年以来,石龙区获全省卫生城区、全省林业生态城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7、经济发展
石龙区产业聚集区民营企业展示
石龙区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2003年以来,确立了“安全、稳定、发展”主题,提出了“打造经济强区、建设精品城区”奋斗目标,制定了“拉长、转移、调整”方针,积极实施地下工业向地面工业的战略转移,以工业的大发展带动全区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全面繁荣。依托煤炭优势,相继建成了宏剑、鸿跃、巨源、残联焦化等多家焦化企业,初步形成了一个年产200万吨优质机焦的焦化工业园;依托石灰石资源,建成了瑞平石龙年产40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依托焦化工业园的能源优势,建成了华盛源建材、金玉玻璃等一批工业企业。顺应宏观产业政策走势,2008年以来又筹建了中鸿90万吨捣固焦、残联90万吨捣固焦、瑞平石龙水泥余热发电等投资上亿元的工业项目,初步形成了集煤炭、焦化、纺织、建材四大产业支撑区域经济的新局面。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8.1亿元,是2003年3.9亿元的9.8倍,年均增长62%;工业总产值达到90.8亿元,是2003年4.8亿元的18.9倍,年均增长86.1%;财政收入达到2.48亿元,是2003年2760万元的9.2倍,年均增长70%;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3年增加4165元,年均增长18.3%。煤炭产业是石龙区目前工业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产业。通过近年来的优化升级、技术改造,取缔了资源枯竭、安全生产基础差的矿井,关闭了年产6万吨以下的小煤矿,组建了年产超过15万吨的煤业公司,稳定了原煤产量。在全国率先实行“四长一员”委派制,实现了煤矿生产经营与管理的有机分离,较好地解决了投入与产出、生产与安全的矛盾;强化煤矿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截至2009年10月16日,石龙区已顺利实现煤矿安全生产11周年。
8、历史文化
石龙区文化底蕴丰厚。这里是洛阳通往南方的主要交通要道,民风淳朴浓郁、热情好客,爱国主义思想植根深远。近代以来,先后涌现出了农民起义领袖白朗、民国时期优秀革命将领樊钟秀、王振等一批仁人志士,他们为民族大义、祖国统一以及追求*、幸福的新生活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成为人民赞扬、爱戴的一代杰出人物,他们的一些可歌可泣英雄事迹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目前遗留下来的有白朗墓、樊钟秀故居等历史文物,已分别被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