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故城遗址
即墨故城又称朱毛城、康王城。建于春秋时期,废弃于隋开皇十六年,曾为胶东国都,是齐国东部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仅次于当时的临淄的一大重镇。即墨故城遗址位于离平度市城区约30公里的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因古墨水河得名即墨,故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城周长15公里,至今尚存东城墙千余米。城基宽约40米,高约5米,全为夯土板筑;内城有金銮殿、点将台、养鱼池等遗迹。1984年,即墨故城遗址被青岛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山东省人民*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简介
位于离平度市城区约30公里的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因古墨水河得名。即墨,战国时属齐邑,秦时置县,西汉时为胶东国之都城,又因胶东国康王都此,人称“康王城”。东汉,胶东与即墨分治。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裁撤即墨县,该城逐渐倾圮。
即墨故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城周长15公里。至今尚存东城墙千余米,城基宽约40米,高约5米,全为夯土板筑。内城有金銮殿、点将台、养鱼池等遗迹。古城一带常有铜器、铁器等文物出土。故城北的群山峰上,古墓群蜿蜒30多华里,有400余座。墓葬之多,墓之高大均属罕见。历史上有名的“田单破燕”大摆火牛阵,即发生在即墨故城。
2、相关历史
即墨故城遗址
战国时期,即墨已巍然屹立在齐国的东方,与西面的临淄遥相对峙,并夸富饶。即墨大夫的辉煌业绩,齐威王的惊人“一鸣”,使即墨之名昭彰天下;稍后,田单借此一座孤城,巧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又进一步提高了即墨的知名度。秦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即墨始定为县;然而这个新生事物在随之而来的一场改朝换代的纷乱中似乎有些动摇。汉初,高祖刘邦的孙子刘熊渠被封到这里称“胶东王”。继之,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彻、刘寄也被封遣于此。此后,刘姓的子孙先后有六七位王子在胶东王的封地里坐享荣华富贵,他们的权力笼罩着大半个山东半岛。兼做着“国都”的即墨县城,也成为胶东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王莽“新”了一阵,即墨被改名“即善”,但这个新名称很快随着新莽政权的垮台而被取缔;当然,“即墨”的老名称也随着刘姓皇位的复辟而得以恢复。
公元596年,隋朝在政权得以稳固之后,开始步入建设时期,于是一度被前朝废除的即墨县得以恢复和重建。县城从原址向东南方向大踏步地迈进了40多公里。这个新城址的确定,必是一位见识卓越者的抉择,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不失为一个非常优佳的方位:傍山可以放牧,近海利于渔盐,西面千顷良田,左右河流萦绕,水质优良而且水源丰足。从此,这里便出现了一座新的即墨城,并开始了新的历史载荷,漫漫的岁月增长记录着它的经历,到2096年时,将是它饱经沧桑1500岁的纪念之年。
3、主要规模
故城分内城及外城。外城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尚遗存城墙千余米,城基宽约40余米,高约5米,全为夯土板筑。内城有金銮殿、点将台、东西仓、贮货湾、养鱼池、梳妆楼等遗迹。当时的运粮河(即今小沽河),通过东南城门洞,可直接驶入贮货湾内,至今城墙缺口尚存。
即墨故城素有“朱毛城,临淄土”之称。传说当年建城墙所有的砖瓦,都是人工从临淄递过来的。当地“二贞庙”、“洗心河”等类似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当时百姓不堪于苦役的心理。故城墙一带常有文物出土,如铜钫、弩机、戈、剑、刀币、铁钱范等。
4、主要景点
六曲山古墓群
即墨故城遗址
即墨故城是历史上不少朝代王、候的陪都和封地,是胶东名城,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前后共有八王、六侯、一相治此。这些王公贵族的墓群大多都建在距即墨故城十公里左右远的六曲山脉上,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蔚伟壮观的古墓群--六曲山古墓群。六曲山古墓群,东起龙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近十五公里,分别在古岘、云六曲山古墓群山、麻兰镇的十多个村的三十余个山头上,共有三百六十余座,绝大部分为汉代墓,其中大型墓二十余座,中型墓六十余座,其余为小型墓。其中最大的是西汉景帝之子康王的康王坟,坟头之大,大于山丘,座落山顶,下部有排水洞,均用石头砌成,其遗墟尚存,整个康王坟占地约二、三十亩,整体呈上窄下宽的“凸”字形,坟高四十余米。通过实地考据,当年修筑康王坟时将山顶夷为平地并深挖殡埋后再依山势堆积而成的巨大山丘,其上部有一平整地块,长约百米,宽约八十米。四周整齐,呈方形,有的已被农民种植时令农作物。坟头座落山顶,土质坚硬结实,与自然山头有很大不同,一座康王坟竟大于山丘,足见坟墓之大,地下宝物之丰厚。民间一直有“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之说。
在康王坟山坡前,修有康陵寺,据当代村民讲,康陵寺建于汉朝,距今两千多年。乾隆四十年(公元一七七五年)重修,佛殿门前有壮观的大匾,宏伟的大山门,有和尚撞钟的钟楼,有烧香火的香檀。分东西二厢,东厢住和尚,西厢住尼姑,分前后二殿,前殿三间,塑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像,惟妙惟肖.后殿五间,塑有西天活佛,十八罗汉,形象逼真。此庙兴盛于世,闻名百里,前来降香祁福者众。可惜在一九四一年被土顽李德元部拆毁。
六曲山古墓群在1978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文化教育
封建文化积累两千春秋,至明清时期稍成气候;*文化发展几十年,成绩斐然,前景灿烂。即墨的人类文明至少可以溯及4000年以前,这有今天境内已经发见的17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为证。从这些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石、骨、蚌、陶器等文物,充分显示了先民的智慧。*建立之后,收藏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文物达几万件之多,这在“齐鲁文物之邦”中也算得上一个“富户”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即墨刀币”既是当时经济发达的一个标志,也是文化繁荣的一个象征。
即墨故城遗址
秦汉之后,即墨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开始失落。自魏晋至宋元的1000余年中,中国的封建文化得以长足发展而臻于鼎盛,然而即墨却逡巡在“俗尤朴鲁,人鲜文艺”的荒谷里。这一时期的文化星河洋洋灿灿,群星灿烂,但从中却难以觅到即墨文化星座的光亮。唐诗五万,竟没有即墨人的一首;宋词九千,而不见即墨人的一阕。
自明代中叶到清季的300余年中,封建文化始在即墨得以积累和升华,于是形成了一个空前的文学小气候。士绅崛起,文人层出,着述之风蔚然,一时纷呈文采。同治《即墨县志》收录这一时期即墨人的各种着述215种,至少有698卷。《即墨诗乘》辑录了251人的1198首诗作;《崂山诗乘》编集了123人的2684首诗作。王邦直的《律吕正声》、周如砥的《青藜馆集》、蓝田的《北泉集》、郭琇的《华野疏稿》被收入《四库全书》之中。与此同时,其他一些文艺形式的创作和演出,如书法、绘画、民间戏曲、歌舞等也颇为活跃。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即墨封建文化的“黄金时代”。
然而,综上所述的“文化”不是一个完全的概念,至多只能说是“文化”内涵的某一方面而已。只有到*建立之后,即墨的“文化”才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和发展时期,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学艺术、建筑等全方位结构的*文化体系逐步形成。教育从封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之后,得以迅速地发展。1949年,全县仅有2所中学,367所小学。1987年有中学114所,小学581所,其他各类学校9所,幼儿园598所。70年代以来,学龄儿童入学率一直在95%以上,1987年达到99%;1982年,全县受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占人口的260‰。科技事业更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且以迅疾的速度发展。50年代全县的科技*不到100人,1966年达到1515人,1987年增至一万多人;1978年至1987年全县取得科技成果近300项,其中“红麻短光照制种”、“对虾人工育苗高产技术研究”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1956年,即墨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全县体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此后差不多每年都举行大规模的运动会,先后有7人11次破省、国家纪录,1985年以来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135名。卫生事业的发展表现在防病、治病技术水平的大大提高和人民的健康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旧时代,县内的传染病和地方病猖獗横行,1867年发生的一次“霍乱”,一下子就吞噬了5万多人的生命。*建立之后,这些“瘟神恶魔”有的被治伏,有的被祛除。1984年,全县90万人口中“疟疾”仅发病4例;1987年,麻疹的发病率降至0.3/10万人,“白喉”自1970年以来再未见发生;“天花”早在1959年就已绝迹。婴儿死亡率在1949年为20%,至1986年下降为1.23%;人口平均寿命1949年为35岁,至1986年达到70.54岁。文学艺术的成果更为灿烂夺目,仅1978年以来全县作者发表的各类文艺作品就有800多篇(件),其中获省级以上奖的就有20多篇,有19人被吸收为省各文艺协会会员,柳腔戏曲《王三卖鱼》的创作演出荣获全国电视戏曲片鹰象奖二等奖。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摄影等争艳斗奇,先后推出一批新人和新作,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文物、档案等事业迅速发展,出现喜人景象。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开头,*的文化仅几十年的历史,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导下,即墨的文化事业前景灿烂。
6、发展问题
人口猛增,土地骤减——当代即墨的严重忧患;开发水源,保护环境——举政利民的长久大计。2000年前,最显赫的即墨大夫只不过是“万家大夫”而已,每“家”照5人计,其时才5万人,还有更为稀罕的年代,16世纪末叶,全部县境内竟不到3万人,而其时的县域版图比今日则多出900多平方公里;换言之,其时平均每平方公里几乎找不到10个人。这与当今的人口现象比照起来真是令人惊叹。近代的即墨人口一直呈增长趋势。1872年人口为37万,至1959年达到77万,1961年人口跌落到66万,也就是说3年减了11万,算是人口大潮中的一个小小回流,此后则汹涌澎湃地上涨不止。1969年,人口步上80万的台阶,1975年登上90万的新层次,1987年在极大控制中突破100万大关,人口密度相应地达到562人/平方公里。很明显,人口增长的速度愈来愈快,令人忧虑;即墨这块土地究竟最适合载荷多少人口?3万少了,100万多了。与人口膨胀一样使人焦虑的是土地减少。当每平方公里只有10人的时代,令人奇怪的是人们竟然不能温饱,而今560多人挤在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以丰衣足食。这唯一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是新时代*制度的优越性,而别无其他。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人日多地日少”这个愈来愈严重的矛盾。即墨县历史上曾开拓到270多万亩土地,这么多的土地养活着37万人,每人占有7亩多地,这是100余年前的状况。人口增长,各种社会建设不断扩大,本世纪50年代以来,大约每年有近万亩耕地为各种建设占用,也就是说,到今天消失了几十万亩土地,如果按照这种时态速度发展,再过100年,我们将何以立足?千万不可轻心大意,现在我们靠着100多万亩耕地养活着100多万人口,而人口在继续增长,土地几乎可以说只能减少而难以再扩大,将来怎么办?虽然我们恃仗逐步提高的现代化耕作技术来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而无恐于吃饭问题,但这是有限度的。今天,即墨的人均耕地已不足1.36亩,而人口继续在增长,建设继续在扩大,耕地继续在减少,这是即墨县面临着的一个愈来愈严重的问题。
即墨故城遗址
即墨历史上似乎并不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明清两代凡500余年,即墨受水涝之害32次,遭干旱之灾11次。显而易见,水涝多于干旱。本世纪50年代以来,据20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天然降水年平均约750毫米。但近些年来连续干旱,旱情非常严重,水源紧缺,地下水位下降,全县几乎无河、无湾、无沟,甚至连居民饮水也供应不上。究其原因,除了连年少雨干旱之外,恐怕治水不善也是一个原因。即墨地理濒海,河流一般湍急势促,故便于疏泄而难以收蓄。据1980年水资源调查计,我们对水的利用率仅仅是21.7%,对过境河道水的利用率才9%,也就是说老天每年惠赐给我们10桶水,我们只用了一二桶而已,另外八九桶皆付之东流了。宏观之,32:11也好,750毫米也好,水在即墨好像是足够的;但由于降水过于集中,常常几天之内或一场大雨便沟满壕平,而地近大海,雨过水去,利用不足。因此,即墨治水在于蓄水,蓄水以调丰枯,以均旱涝,“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有水,鱼则生,牧可兴;无水,稼则憔,林则凋。水为“富民兴即”之源,须远虑长计才是。
环境问题也是置于即墨人民面前亟待思考的一个新课题。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生态平衡日见倾斜。现代工业飞速发展,企业竞争,如赛龙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各种污染趁机袭来。就拿即墨城中的墨水河而言,历史上它曾风景如画,幽雅宜人。集旧说为证:其一景曰“平沙清流”:宽阔的河面水波涟漪,平坦的河底细沙洁净;其景二曰“锁龙泉石”:河道忽转岩壑,湍流跌宕旋转;浪花进溅,水声嗡鸣。其三景曰“高堤垂钓”:河堤岿然而起,两岸林木葱郁,垂钓堤上树下,银鳞跳破碧波。其景四曰“淮涉春浣”:春风曳柳,晨雾笼纱,流水潺潺,捣衣声声。而现在这一切都无影无踪了,代之而来的是污水汩汩,令人掩鼻。水的污染,空气的污染,土地的污染,正从四面八方偷偷袭来,包围着现代即墨居民的生活,当代人应为后世着想,应当全方位地大系统地谋划长治久安之计。欣慰的是,人口、土地、水、环境这些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县委、县*正积极推行各种措施,且已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