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聚仁
曹聚仁(1990-1972),字挺岫,浙江浦江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以散文创作立足文坛。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从书斋中走向战场,任*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曾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并主持《正气日报》编务。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同时从事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参与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1956年后,曾数次回大陆采访,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担任两岸和平谈判的信使。1972年7月病逝于澳门。一生著述逾四千万言,生前出版成书七十多种。他的《鲁迅评传》为迄今为止鲁迅研究最深入的作品之一。
1、人物简介
曹聚仁(1900-1972)生于浙江浦江(今属兰溪市)。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毕业于浙江省立一师,同年到上海;在民国女子工艺学校任教,并为《国民日报·觉悟》撰稿。1922年记录章太炎的讲演稿《国学概论》在《觉悟》发表,引起社会注意。
1932年主编《涛声》半月刊。1934年协助陈望道编辑《太白》。次年与徐懋庸创办《芒种》。
抗战爆发后,任*通讯社战地特派员,采访淞沪战役、台尔庄战役,后活跃在东南各战区。1941年至1943年在赣南主持《正气日报》。1945年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并任《前线日报》编辑。
1950年移居香港,为《星岛日报》专栏撰稿,后改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特约记者。1956年后先后辑有《北行小语》、《北行二语》、《北行三语》等文集。1959年任香港《循环日报》主笔,后继任《正午报》主笔。晚年著有《听涛室随笔》,于1970年在香港《晶报》连载,后更名为《国学十二讲》在香港出版,1986年北京三联书店出了增订本,改名为《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1972年7月23日病逝于澳门。按*总理指示“叶落归根”,安葬于南京雨花台侧望江矶。后移葬至上海福寿园陵园。
2、风雨人生
左翼文坛的“乌鸦”
1915年,曹聚仁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这里有单不庵、朱自清、俞平伯、陈望道、刘延陵、夏丏尊、刘大白等一大批名师。五四运动时,杭州一师成立学生自治会,他被推举为学生自治会主席,著名的“一师风潮”,便是由他和宣中华、冯雪峰等领导的。后来,他又主编《钱江评论》,与北京的《新潮》、上海的《觉悟》桴鼓相应,显示了他在文字、编辑、采访方面的特长。
1921年,他从浙江第一师范毕业后,来到了上海。他一边读书,一边写稿,成为邵力子主编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主要撰稿人,先后写了100多万字。依靠《民国日报》这个圈子,他结识了许多师友,例如柳亚子、叶楚伧、胡朴庵、陈独秀、张闻天、瞿秋白、戴季陶等。特别是吴稚晖,对他以后写文章,影响很大。
1922年4月,国学大师章太炎应江苏省教育会之邀请,到上海作国学演讲,曹聚仁以《民国日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前往听讲并作笔录。由于国学功底深厚,他所作记录很准确,深得邵力子称许。章太炎所作演讲在《觉悟》副刊上连载,后结集《国学概论》一书出版,至今已先后印行了40版次,还有日译本,成为当时大专院校流行的文史课本。曹聚仁因此成为章太炎最年轻的弟子。
1923年后,曹聚仁先后在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暨南大学等学校任教,成为一名年轻的教授。随后,他又先后在复旦大学、持志大学等校任国文或史学教授。
1931年8月22日,曹聚仁在上海创办《涛声周刊》,以敢于直言而闻名于世。曹聚仁自比“乌鸦”,提倡“乌鸦主义”,意思是既要报喜,也要报忧!他“赤膊上阵,拼死拼活”的办报精神,得到了鲁迅的赞赏与支持。
1935年3月,曹聚仁又与徐懋庸共同主编《芒种》半月刊,封面上印着一幅木刻的《春牛图》,表示接近农民生活,也含着勤劳耕作以待秋收之意。《芒种》提倡大众语,是更接近口语的文体。据曹聚仁回忆,当时《芒种》所写的题材有三:“一是鲁迅所惯写的杂文,以批判现实剖解时事为主,我们在《涛声》时期所写的,都是这一类的文字;二是我们所写的历史小品,有着借古喻今的讽时意味……三是报告文学,见之于报章的特写。此外,还有周建人、贾祖璋诸兄的科学小品。大体说来,我们所写的题材,都和现实生活有关的。”
《芒种》针砭时弊,借古喻今,继承了《涛声》的批判精神和泼辣文风,成为左翼文坛上颇有影响的刊物。
救亡爱国的“记者”
全国抗战爆发后,曹聚仁脱下长衫,走下讲坛,走出书斋,以名教授、名作家、名学者的身份,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去。他换上军装,改行做了战地记者。
战地记者曹聚仁
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后,曹聚仁受*通讯社聘请,任战地特派员。由于战线变动,他也逐日往西往北退去,赶上了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1938年4月7日,中国军队取得轰动海内外的台儿庄大捷。曹聚仁率先报道了这一胜利的消息。消息见报,举国若狂。4月9日,曹聚仁的《台儿庄巡视记》的长篇报道,又在全国各报相继刊出。
1939年,应蒋经国的邀请,曹聚仁到了赣州,创办《正气日报》,任总编辑,并成了蒋经国的高参。
*夕,《前线日报》社长马树礼先生,为曹聚仁全家买好了去*的船票,但他最后还是留在上海迎接解放。1950年7月,他只身去了香港。行前,他曾写信给夏衍、邵力子等人。邵力子答复:在海外,也一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一去,他羁留港澳就是22年!这22年,他一直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奔走呼号,直至1972年走完最后的人生。曹聚仁是最早在海外华文报刊上为新中国系统地进行爱国主义宣传的海外记者。
1956年至1959年,曹聚仁先后六次被邀请回内地采访。*主席曾两次接见他,*总理、陈毅副总理以及张治中将军等也先后与曹聚仁进行会谈。
1956年7月16日,曹聚仁应*邀请在颐和园夜宴。8月14日,他在《南洋商报》第三版撰文《颐和园一夕谈——*会见记》。其后不久,印度尼西亚华侨主办的《生活周刊》刊发报道《周总理约曹聚仁在颐和园一夕谈》,正式向海外传递了国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信息,第一次提出“国共第三次合作”,在海内外引起强烈震动。
1956年10月3日下午,*约曹聚仁作了长谈,当曹聚仁说他自己是*主义者时,*叫他不妨再*些。*还向他询问了许多关于蒋经国在赣南的旧事。1959年8月23日,金门炮战前几天,*再一次接见了他,让他将*金门炮战的目的,主要是对美不对台的底细,转告给蒋氏父子。随后不久,他在《南洋商报》发表金门炮战的独家重大新闻。
曹聚仁主张国共之间要和衷共济,和谈解决,不能自相残杀。1956年6月28日,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我的看法,要解决中国的问题,诉之于战争,不如诉之于和平,国共这一双政治冤家,既曾结婚同居,也曾婚变反目,但夫妻总是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好,乃势所必至,为什么不可以重新回到圆桌边去谈谈呢?……月前有一位华侨实业家,他诚挚地对我说:‘国共之争不止,华侨间的矛盾所引起的痛苦不会消除的。’华侨既有此共同的期望,我们在舆论界,为什么不出来高声疾呼呢?……我只是主张国共和谈的人,而不是发动和谈的人,那些谣言专家用不着多费心力的。”
为两岸和谈奔波
据周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的回忆,周当时在颐和园会见曹聚仁时,阐明“国共第三次合作”的思想。曹聚仁曾试探性地询问了*,关于“和平解放*”的谈话,究竟有多少实际价值。*答称:“和平解放的实际价值和票面价值完全相符。国共两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胜利。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合作?”一个月后,曹聚仁在他任职的《南洋商报》,向海外首次传递了国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讯号。
曾任*调查部办公室副主任、*统战部办公室副主任、*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驻瑞士大使馆首席参赞、国家安全部咨询委员会委员的徐淡庐先生也回忆说:“曹聚仁从1956年到1959年多次访问大陆,都是我亲自陪同曹聚仁先生,密商国共和谈相关事宜。”他也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对曹聚仁的研究和相关纪念活动,不能埋没他为祖国统一大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3、人物评价
曹聚仁
1997年,曹聚仁家乡投资1000万余元,创办了以曹聚仁命名的学校,1999年8月,该校师生写信给程思远副委员长,请求他为该校题写校名。程思远欣然亲笔题写了“兰溪市聚仁学校”。2000年,上海鲁迅纪念馆与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为纪念曹聚仁诞辰100周年而编写了《曹聚仁先生纪念集》,程思远不顾年事已高、政务繁忙,亲自撰文,为之作序,称赞曹聚仁的一生为“战斗的一生,爱国的一生”。
曹聚仁自比“灯台守”,为了祖国统一,他放弃*主义,走向了孤苦伶仃、无怨无悔的爱国道路。他为两岸和平统一事业,奔走呼号,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秉持民族大义,心系两岸,苦盼统一。
4、婚姻家庭
前排曹聚仁与夫人邓珂云。后排左起:曹雷、曹景仲、曹景行
曹聚仁的一生中,曾历经数次婚姻,其原配夫人是现代女作家王春翠女士。由于王春翠女士在女儿夭折后不能生育,又加上种种客观原因,最后导致与曹聚仁分手。后曹聚仁在上海与邓珂云女士结合,生女曹雷、子曹景仲(1970年因公殉职)、曹景行。
曹雷遂父心愿成为演员
曹雷196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演过《金沙江畔》、《年青的一代》等电影。起初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1981年调入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担任了《爱德华大夫》、《最后一般地铁》等国外电影的配音工作,还担任了《战争与和平》、《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斯巴达克》、《庭院里的女人》、《玩具总动员》、《恐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量影片的译制导演。在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她为武则天一角配音的。
曹景行在凤凰卫视受到关注
曹聚仁之子、曹雷的弟弟曹景行,原先是《亚洲周刊》副总编,后来成了*撰稿人,现在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专门主持《时事开讲》栏目,每晚23时40分开始,主持20分钟,内容涉及国内国际时事热点。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后,曹景行做了十个小时的评论,每天两个小时,连续五天,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这些节目做成了光盘出版发行,题目就叫《中国人今天说不》。
曹雷评价说:"弟弟虽然是公众人物,但他本人既不追求明星效应,也并不注重名利。这些受父亲的影响很大。"
曹景行在其《前记》中写到:"每当朋友说我在香港打新闻界工是'继承父业'时,我难免肚中一番苦笑。来香港后,曾看到好几篇文章,作者都讲到早年如何受益于我爸爸之教;对于我来说,这却是一种奢望,难以企及。"曹景行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如他的父亲一样。曹景行认为,尽管这种"子承父业"并非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但父亲留下的4000万字的作品使他受益非浅。
5、曹聚仁旧居
曹聚仁旧居位于上海溧阳路1335弄5号,为坐北朝南二层楼石库门里弄房。建筑面积232平方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