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

科普小知识2022-04-22 14:55:11
...

E·B·怀特(E·B·White,1899-1985),全名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Elwyn*sWhite),美国当代著名散文家、评论家、讽刺幽默作家、童话作家。生于纽约蒙特弗农,毕业于康奈尔大学。以散文名世,“其文风冷峻清丽,辛辣幽默,自成一格”。作为《*》主要撰稿人的怀特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文风”。他还为孩子们写了三本书:《斯图尔特鼠小弟》(又译《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与《吹小号的天鹅》,同样成为儿童与成人共同喜爱的文学经典。1985年10月1日,怀特因阿尔茨海默病在缅因州北布鲁克林的家中去世,享年86岁。

中文名: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

外文名:Elwyn*sWhite,E·B·white

别名:E·B·怀特

国籍:美国

出生地:纽约

出生日期:1899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1985年10月1日

毕业院校:康奈尔大学

职业:作家、评论家

代表作品:《夏洛的网》

1、人物简介

E·B·怀特(E.B.White,1899-1985),全名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Elwyn*sWhite),美国当代著名散文家、评论家、讽刺幽默作家、童话作家。


E·B·怀特

E·B·怀特1899年生于纽约蒙特弗农,1921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多年来他为《纽约人》杂志担任专职撰稿人。作为《*》主要撰稿人,他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文风”。“其文风冷峻清丽,辛辣幽默,自成一格”,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

对于几代美国儿童来说,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写第一流的儿童读物《斯图尔特鼠小弟》(又译《精灵鼠小弟》1945)、《夏洛的网》(1952)和《吹小号的天鹅》(1970)。

一代又一代学生和作者熟悉他,因为他是《风格的要素》这本书的合著者(兼修订者)。该书是关于作文和惯用法的很有价值的小册子,最初由在康奈尔大学教过怀特英语的小威廉·斯特朗克教授撰写。

散文《*》于1940年7月首先由《哈泼斯》杂志发表。当时美国尚未加入反对纳粹的战争,世界正处于纳粹──苏联条约的时期,无论左派或右派都忽略了极权主义对*的威胁。这篇散文收入怀特的文集《一个人的肉食》(1942)。

1985年10月1日,怀特因阿尔茨海默病在缅因州北布鲁克林的家中去世。

2、人物生平


E·B·怀特

1918年,从美军退役,入康奈尔大学就读,1921年毕业。这期间他曾担任过《西雅图时报》等多家出版机构的记者。

1924年他回到纽约,当了一位广告撰稿人。1926或1927年,他来到《*》杂志社作编辑工作。在《*》工作的这11年来,他为这本杂志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和诗歌,还有些别的体裁的文章。

1929年他和凯瑟琳(Katherine)结婚。(1941年他们一起撰写了《美国幽默文库》一书)不久,怀特开始为《新纽约周刊》工作。但是,直到他和他的同事兼朋友JamesThurber合写的《性是必需的吗?》一书在同年出版后,怀特才真正引起了文坛的注意。

从1938~1943年,他作为《哈珀斯》杂志的专栏作家,为该杂志的“个人观点”专栏撰写了大量的散文。这些“怀特式”的散文在1942年被结集出版后,被评论家认为是怀特最优秀的一本散文集。1939年,他搬到缅因州的北*lin的一个农场,作为一名*作家继续从事写作。除了大量的散文、杂文等,怀特还写了三部童话,分别是《小老鼠斯图尔特》(又译《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天鹅的喇叭》(又译《吹小号的天鹅》)。同样成为儿童与成人共同喜爱的文学经典。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夏洛的网》,至今已经发行500万册以上,拥有20多种文字的译本。在美国1976年《出版周刊》搞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这本童话位居“美国十佳儿童文学名著”中的首位,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

曾有一个小读者写信问他,你的童话故事是真的吗?怀特去信回答:“不,他们是想象出来的故事——但是真的生活也不过是生活的一种罢了——想象里的生活也算一种生活。”

1985年10月1日,怀特因Alzheimer病(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中文可翻译成:老年痴呆症。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人,发作时使人丧失记忆力,行动能力等)在缅因州的北*lin去世,由他的儿子和三个孙子埋葬。

3、所获荣誉

由于怀特在散文创作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他在生前曾获得多项殊荣:

1971年,他获得美国“国家文学奖章”;

1973年,他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50名永久院士之一;

1978年,他获得普利策特别文艺奖;他还获得了美国七家大学及学院的名誉学位。

4、主要作品

《女士是冷酷的》(1928)


《夏洛的网》

《性是必需的吗?》(1929)

《美国幽默文库》(1941)

《人各有异》(1942)

《小老鼠斯图尔特》(又译《精灵鼠小弟》)(1945)

《野菖蒲》(1946)

《这就是纽约》(1949)

《夏洛的网》(1952)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1954)

《文体的要素》(1959)

《我罗盘的方位》(1962)

《吹小号的天鹅》(1970)

《怀特散文》(1977)

《诗与小品》(1981)

《*文选1925-1976》(1990)

《最美的决定》书信集(2009)

5、作品简介

《夏洛的网》

《夏洛的网》是一部描写关于友情的童话,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威尔伯的生命有危险时,看似渺小的夏洛用自己的力量救了威尔伯,但,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的尽头……

作者用童话的叙事风格表现出一分对生命本身的赞美与眷恋,给了我们关于生命的深沉的思索。

一个蜘蛛和小猪的故事,写给孩子,也写给大人。

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但,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人各有异》

《人各有异》,是E·B·怀特在缅因州农场五年时间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总结。

一九三八年冬,怀特正当在《*》事业顺遂之际,突然转身(不够华丽,但很坚决),跑到缅因州去当农民,由春到夏,由秋入冬,亲手操持了一个农场。这里的原因,或许与梭罗有很大关系,我们从怀特的文字中,也时时可以看到二人一前一后的关联。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怀特与梭罗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警惕以国家、*、集体等等名义,对个人*的剥夺和侵犯。甚至《*》要求编者始终以“我们”的面目发声,也让他感觉不自在。正是在缅因的乡下,“他找到了他的主题(就是他自己),还有和缓但真诚的语调。”他将“我们”如何,改换为“我”如何,成就了知识分子作为个人的独立存在。

我们因此得见这一本书,是一本慢书,不妨慢慢去读。书中没有微言大义,但凡讲到社会,仍然还是常识。他写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他要建立的,是一种简朴的,审美的生活,虽然这种简朴的生活有时也需要惨淡经营,忙个焦头烂额。《人各有异》是E·B·怀特最著名的随笔集,自一九四二年初版以来从未绝版。

《这就是纽约》

“E.B.怀特随笔”由作者本人选定,囊括了这位最伟大的随笔作家最重要的随笔作品,中文版分为两卷出版,第一卷名曰:《这就是纽约》。其中《这就是纽约》系怀特最为知名的随笔作品之一,1948年,《假日》杂志上全文刊登了这篇散文,此后不久,又出了单行本。

2001年,经历了9.11之后的美国人再度翻开了这本书,发现五十三年前他们根本没有读懂这些铅灰色的预言:“纽约最微妙的变化,人人嘴上不讲,但人人心里明白。这座城市,在它漫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毁灭的可能。只须一小队形同人字雁群的飞机,旋即就能终结曼哈顿岛的狂想,让它的塔楼燃起大火,摧毁桥梁,将地下通道变成毒气室,将数百万人化为灰烬。死灭的暗示是当下纽约生活的一部分:头顶喷气式飞机呼啸而过,报刊上的头条新闻时时传递噩耗。”

《重游缅湖》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

“E.B.怀特随笔”由作者本人选定,其中囊括了这位最伟大的随笔作家最重要的随笔作品,中文版分为两卷出版,名曰:《这就是纽约》与《重游缅湖》。书中充满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生存与死亡的哲学思考,浪漫不失睿智,婉约不乏思考,人性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

这是美国随笔大师E.B.怀特一部颇为独特的文集,其中既选录了怀特最具代表性的随笔,也收入了其早期撰写的诗歌、短篇小说和写在杂志上的札记,内容包括政治、文化、都市生活风貌、环境保护等,文笔幽默、生动、情趣盎然、多侧面反映了这位文体大师的写作风格,是珍爱怀特作品的读者不可多得的必选书。

《最美的决定》

《最美的决定:E.B.怀特书信集》系美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儿童文学作家E.B.怀特一生的书信选集。此书信集主要收入作者在《*》杂志工作期间、他与妻子凯瑟琳恋爱时期,以及他在创作重头书《夏洛的网》、《文体的要素》等时期与美国文学界人士、学者、编辑及自己妻子的往来信件,在近代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书信不仅对研究作者本人和诸如《*》杂志,以及美国文化界的历史具有较高价值,而且其文笔优美、幽默动人,一封封信本身就是一篇篇精彩的随笔。

6、作品改编

《夏洛的网》

1973年,《夏洛的网》被改编成动画片。

电影《夏洛的网》于2005年初开始制作,2006年12月15日在美国上映。该剧是由盖瑞·温尼克执导,达科塔·范宁主演,朱莉娅·罗伯茨、多米尼克·斯科特·凯伊、凯西·贝茨、奥普拉·温弗瑞等配音的一部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喜剧片。

7、人物评价


E·B·怀特

我们要感激E·B·怀特,不仅因其文字堪称完美;不仅因其眼光敏锐,乐观幽默;更因其多年来给予读者,不论老少,无尽的欢乐。——美国国家图书委员会

E·B·怀特是拿捏习语——那些既切中肯綮又教人遐想,既卓尔不群又耳熟能详的字眼——的大师。种种机智,在他口中娓娓道来。——纽约时报

E·B·怀特的散文,沿着睿智达理、广闻博识的轨迹慢跑,直到,冷不防地,击出诗意的一拳。——约翰·厄普代克

E·B·怀特是一位伟大的随笔家,一位超绝的文体家,他的文学风格之纯净,在我们的语言中较之任何人都不遑多让。它是独特的、口语化的、清晰的、自然的、完全美国式的、极美的,他的人长生不老,他的文字超越时空。——《*》前总编威廉·肖恩

如同宪法第一修正案一样,E·B·怀特的原则与风范长存。——《纽约时报》一九八五年十月四日讣告

8、经典语录

威尔伯永远忘不了夏洛。它虽然热爱它的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可是这些新蜘蛛没有一只能取代夏洛在它心中的位置。夏洛是无可比拟的。这样的人物不是经常能够碰到的:既是忠实朋友,又是写作好手。夏洛两者都是。——《夏洛的网》

人的一生,总会有些时候,头脑异常清醒,而不是迷迷糊糊。我想在缅因的这五年,我就处于这种状态。面对新的艰难,周遭又多是初交――包括谷仓场院里的那些角色,它们后来出现在《夏洛的网》中――我突然像儿童那样去观察,去感受,去倾听。这属于一段少有的插曲,再难重复,一段心醉神迷的时期。我有机会将其中一些写下来,确实很幸运。——《人各有异》

朱迪,我知道你的感受。挫败感是年轻人的显著特征,你不必太在意。事情到头来总会变得明晰,生活也会逐步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的生活总是通过一系列排除而日渐成形:我们丢弃不喜欢的东西,抛却不能激励我们的东西。——《最美的决定》

9、作品选读

E·B·怀特:*


E·B·怀特

如果说,认为人应该*地生活,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我倒是非常乐意抑制自己的发育。

——E·B·怀特

在进城的路上,我常常发现,人们会通过重新裁剪衣服来赶时髦。而上次进纽约市,我发现,人们在改衣服的同时,似乎也重新裁制了自己的思想──改小腰部的同时,收紧信念;缩短袖子的同时,加强决心;人们从历史的最新一页,抄得精美的设计,用款式新颖的知性套装打扮自己。我觉得人们跟随巴黎似乎已跟得太久了。

我必须承认,我有些反胃。看到有人参照在国外取得成功的新暴政调整自己的思想,我总是感到恶心。因为,在我看来,由于其自身的根本局限性,法西斯主义似乎容不下任何折衷或合理性;此外,一些人居高临下的姿态也让我非常恼怒,他们认定我对*的朴素信仰是不成熟的表现。如果说,认为人应该*地生活,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我倒是非常乐意抑制自己的发育,让世界上其他所有人去成长。

我可以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在纽约听到的奇谈怪论。有位男士对我说,他认为,也许纳粹的理想比我们的宪法制度更加完美,“因为,你有没有发现,纪录片里那些年轻的德国士兵,有着多么俊朗机灵的脸蛋啊!”他还补充说:“而我们美国的年轻人,只知道整天看电影──他们简直是一塌糊涂。”这便是他对现实的总结,这便是他对新欧洲的解释。他的一番话惊得我面容失色。如果说这代表了我们的智力之巅峰,那么,稳步进军的*者,将会在我国海岸所向披靡。

还有人跟我说,我们关于人民*的*概念,已逐渐式微,不值一提了──“因为,英国已经变得腐朽不堪,那里的工业城镇一蹶不振”。只因为这一点,他便认定*已经不可救药;他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仿佛他比其他所有人都更善于对衰败进行剖析,仿佛他对现状的观察,是最为“明察秋毫”。

还有一位先生对我说,对所有*都一视同仁、严肃对待的人,都是容易受骗的傻瓜。他说,你应该能确信,除了腐败还是腐败,“克列孟梭(Clemenceau)在凡尔赛的所作所为”足以为证。他说,那场战争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不过是又一次战争罢了。一番堂而皇之的论证之后,发泄完的他平静下来。

还有一位,看到我隐隐有种热血沸腾的迹象,便斥责我不该抛弃超脱的态度,批评我的观点纯属怀疑论。他宣布,他是不会被任何胡言乱语所迷惑的,他宁愿做一个天真的旁观者。他说,这才是所有明智的人应该做的。(我注意到,他事后又打来电话,对自己的上述观点作了补充说明,仿佛在乘出租车回家的路上,他也丧失了几分天真。)

这只是我周围流行的几例街谈巷议罢了──这类言语充满失败主义和幻灭感,有时还充满着造作的天真。现如今,人们正在迅速地自相残杀,并且用弥天大谎来互相欺骗。萦绕在我耳际的这类议论,一旦累积起来,其扰乱人心的效果非常可怕。它们比俯冲轰炸机和雷区更具杀伤力,因为它们所攻击的,不只是个人的前沿阵地,还有他的防御工事。在我看来,这些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从未为*而奋斗、从未理解*的人;还有一种,则是叛徒。我本以为我能看到义愤,可最后看到的,却是麻木不仁以及模棱两可的默认,这态度犹如孩子吞下苦药丸。有一位先生让我看到了反犹情绪正在不断增长,这位先生没有怀着羞耻之心含泪注视残忍的反犹现象,而是袖手旁观,仿佛是在用精心打磨的透视镜观察着这一切。

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们至少可以做到表明态度,摆明立场。在一个半世纪前,人们怀着狂喜、忠诚和激情去庆祝*在美洲大陆的诞生,我对*的信仰之情,与此相同。我正在迅速撰写我的宣言,就仿佛为了去赶一班火车而匆匆刮着胡子。国外所发生的事件,给人们一种迫在眉睫之感。而其实,我并不觉得时间有多紧迫。如果我的文字已经给读者造成这种印象,我向各位表示歉意。我只是想在自己变得迟钝之前告诉人们:我热爱*,这种热爱由来已久,处在这种状态中的感觉很美好;对于那些只因法西斯主义和*者打赢了战争,便开始顺应他们的人,我深表怀疑。这种顺应散发着恶臭。我捏紧鼻子。

从记事时起,我就已经萌生出在大自然中*自在生活的意识。我所指的,不只是行动的*,更是生活中那种看上去无拘无束的特质。我在旅行时携带着关涉神圣密约的秘密文件。凭借着直觉,我一直都能察觉到这份极端重要的密约,它由人们和自己所订立,它让人们完全属于自己,将自己与万事万物视为等同,凡事皆依靠自己,但也能够善用任何机会(比如他与一颗行星之间的偶然联系),他会像一只猎狗般执著于自己的爱好。我最初和最热烈的恋情,就发生在我和那被称为*的事物身上,它是媚惑无比的美女,危险、美丽而又庄重,她能为我们所有人提供生机与活力。

*诞生于萦绕于心头的神秘暗示(我相信每个孩童都领受到这种暗示);那暗示关乎精神生活;也关乎人类心中的上帝;那暗示告诉我,大自然通过“我”来彰显自身。这种难以捉摸的感觉是如此动人,如此令人难忘。它诞生于人生的早期阶段:比如说,在夏夜里,一个男孩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心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念头,突然,他仿佛全身沐浴在新的知觉中,第一次听见了的蟋蟀有节奏的鸣叫,心中充溢了一种新奇的感觉,他把自己同自然界的伙伴昆虫、青草和黑夜视为同类,在混沌中感觉到一个声音在回答着那困扰众生的问题──“‘我’是什么?”又比方说,有个小女孩从她宠爱的小鸟的墓旁回到房间,她倚着窗台,胳膊肘撑在窗台上,呼吸着陌生的死亡气息,突然,她意识到,她自己也是这整个故事中的一部分。再比如说,孩子稍稍年长一些之后,第一次邂逅到一位了不起的老师,这位老师偶然的一句话或一种情绪,就唤醒了学生的内心,年轻人从此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力量,并以独立的人格活在世上。我认为,这种知觉一定是作为一种“与上帝同在”的感觉,在许多人身上不断发展的,它是一种内心的爆发,其动因,是人的敏感性,以及神圣的存在感——认为人的存在不同于纯粹动物性存在。这便是人与*的初恋。

然而,一个人的*状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本能的*,人类作为动物在一颗行星上所体验的*;一种是实践的*,人类社会的特权成员所享有的*。相对于前者来说,后者能够更普遍地为人们所理解,受到的赞美更广泛,面临的挑战更严峻,受到的讨论也更热烈。它代表的,是*实用和外在的一面。如今,似乎只有美国才能提供*权、特权和*的手段。这片国土仍欢迎公民们写剧本、写书、画画,他们还可以通过集会讨论问题,既可以表达赞同也可以表达异议,可以在公共场所搭起临时演讲台,可以在学校选择任何科目而无须经过审查,可以开庭审理任何案件,可以谱写音乐,可以与邻居谈论政治而不用担心秘密警察的窃听,可以交换商品也交流思想,可以在需要嘲笑*的时候嘲笑它一番,可以在报纸上读到关于真实事件的真实新闻,而不是国家雇佣的传声筒所编造的假新闻。这是事实,每个人都应该予以深思。

从行星的意义上来说,*就是,感觉自己属于地球。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在一种*的结构中感到轻松自在。虽然阿道夫•希特勒是个不受束缚、发育成熟的个体,但我们无法在他身上发现这两种感觉。在读了他的书之后,可以推测出,他对地球的感情,不是对共享的渴望,而是极端的占有欲。他对人类的感情,不是希望与之和平共处,而是希望他们被一个具有超凡才智的人摆布,并被其标准化──在他这里,人们的生存,并不意味着个性的充分发展,而是意味着让他们的个性服从于共同的种族命运。当你在希特勒的文字中看到他对全人类的那种蔑视时,你就不会再认为他对日耳曼民族命运有多么专注了。“我已学会,”他写道,“……看透人们那极为原始的观点和论点。”对希特勒来说,普通人就是被人随意利用和领导的原始人。他频繁地把人民称为绵羊、笨蛋、鲁莽的白痴──而他恰恰要让这些人绝对忠诚,他许诺说,要给这些人最终的奖赏。

在美国,我们的社会建立在对个人的信任上,而不是对个人的轻蔑上,因此,生活的*原则能够得以幸存。我相信,该原则必须、也必将存在下去。理解*,是所有决心追求*的人都应该学会的;而热爱*,则是众多美国人与生俱来的秉性。对我来说,与*共处一室,共处一个半球,仍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

《我的奋斗》一书的作者,一生中最早发现的真理之一(对他而言也是最有价值的)就是:在群情高涨的时刻,激发大众投入高尚或可耻行动的,不是书面语,而是口语。与口语不同,书面语是人们私下研究的对象,研究者不是根据周围其他人的想法,而是根据每个人自己的理性标准,对其进行冷静的评判。“我知道,”希特勒写道,“与书面文字相比,通过演说争取到的人,要得多……”随后,他又轻蔑地补充道:“让我们告诉所有的文人和政客,特别是今日的文人和政客:世界上最大的变革,从来都不是由鹅毛笔引起的!不,笔杆子一向用来从理论上激发这些变革。”

幸运的是,我没有试图改变世界──有人正为我改变世界,而且速度惊人。但是我知道,人类的*精神一直存在于本性中;它不断再生,从未被火或血抹杀过。我写下以上这番话,仅仅是为了(借用希特勒的说法)从理论上激发这种精神。我本人是个手握鹅毛笔的文人,我没有误解“争取民众”的意思;但这些天,我为这枝笔而感到无比自豪,因为通过历史,这枝笔已经证明,它是给人们接种的注射器,它使*的胚芽永远在人的体内循环,这样一来,任何国度、任何时候,都会有伤寒玛丽(TyphoidMary)式的种子携带者存在了,他们只需通过接触或榜样作用,便能感染别人。所有的专制暴君都害怕这类人──暴君们焚书坑儒,暴露出内心的恐惧。今天,一个作家在怀着极大的满足感进行写作,因为他知道他将是第一个掉脑袋的人──甚至比政客们的脑袋掉得还早。对我来说,这样更好,因为如果尘世的命运拒绝给我*,我就会变成行尸走肉,如果被法西斯主义统治,我情愿做一个没有脑袋的人。因为在那种环境中,脑袋将没有任何用处,我一点也不想承受如此沉重的累赘!

附注:

克莱蒙梭(Clemenceau,1841—1929),法国政治家,第三*总理。他对第一世界大战协约国的胜利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起了重要作用。

1939年8月23日,苏联同意德国的要求,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nazi-sovietpact,又称Molotov–RibbentropPact),自此,苏联置身于希待勒发动的战争之外。1940年7月,美国还没有加入反对纳粹的战争中,整个世界还处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期,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对极权主义给*造成的威胁视若无睹。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怀特写下了这篇名为《*》的散文,并将其发表于《哈珀杂志》(Harper’sMagazine)。1942年,这篇散文被收录在怀特的文集《吾之甘露》(OneMan’sMeat,典出俗语“吾之甘露,彼之砒霜”——oneman’smeatisanotherman’spoison)。

上一篇:枪炮与玫瑰乐队

下一篇:温布尔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