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红洋楼——黄河归故谈判旧址

科普小知识2021-12-03 15:03:58
...

红洋楼——黄河归故谈判旧址位于开封市禹王台区金梁里街25号。1921年5月建成后即投入使用。

1、历史


红洋楼一黄河归故谈判旧址

抗战胜利后,*筹划修复花园口旧堤,让黄河重归故道。这一决定表面上是为了解除冀鲁豫、豫皖苏黄泛区人民的灾难,而实质上企图“以水代兵”,水淹冀鲁豫解放区军民,配合*军队向解放区进攻。当时黄河故道断流已有8年之久,河道淤积严重,河床内新建村庄1700多个,居民40多万,沿黄河两岸有1000多公里的旧堤坝破烂不堪,急需修补。如使黄河重归故道,必须先复堤,后放水。但*当局不顾故道人民死活,于1946年1月片面作出了黄河归故、限两个月完成堵口放水的决定。2月,国民*黄委会在开封成立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3月1日,在事先未与解放区洽商的情况下,正式在花园口开始堵口工程。中国*为解除豫皖苏黄泛区人民的灾难,以大局为重,同意黄河回归故道,但坚决不同意在下游未复堤的情况下就先堵口。为此在冀鲁豫区党委、行署领导下,成立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积极准备复堤。同时,*国民*不与解放区洽商就先堵口。3月3日,国民*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堵口复堤工程局局长赵守钰等人迫于舆论压力,前往新乡会晤了军调处执行部三方代表张治中、*、马歇尔,商谈了有关黄河堵口复堤问题。军调处决定各方派出代表谈判,以求合理解决。


红洋楼——黄河归故谈判旧址

1946年4月7日,国民*黄河水利委员会代表、*代表、联总代表、行总代表等在开封经协商达成初步协议(又称开封协议)。议决堵口复堤同时并进,花园口合龙日期须视下游复堤情况而定。4月15日,又在山东菏泽召开黄河问题座谈会,达成《菏泽协议》。但国民*随后发布消息,宣称要在大汛前的6月底堵塞花园口口门,放黄河水归故道。后经冀鲁豫解放区代表反复交涉,先后又签订了《南京协议》和《上海协议》。

为粉碎国民*在黄河归故问题上的阴谋,1946年7月19日,*首席代表*及成润、王笑一一行飞临开封,顶着烈日视察了郑州花园口堵口工地,了解了实情。随后又和赵守钰、联总参加堵口的外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交谈。晚上,*下榻红洋楼,秘密接见了冀鲁豫边区的张玺、段君毅等负责人。7月20日,*出席了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礼堂举行的黄河问题座谈会,经据理力争,到会的各方代表和工程师一致认为:关于花园口堵口,在黄河大汛前不应该进行,仅应作已经完成堤坝的防护工作,关于下游复堤所需的物资与费用,必须按照达成的协议执行。7月21日,*返回上海。经过黄河归故谈判,推迟了花园口堵口复堤的时间,保卫了沿黄河故道数万人民的生命财产。抗战胜利后,红洋楼曾为联合国救济总署河南分署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红洋楼还曾是河南省军区所在地。

1952年1月30日*视察黄河柳园口后,曾下榻该楼。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驻地。

2、概况


红洋楼——黄河归故谈判旧址

红洋楼原为1909年美国基督教浸礼会教士施爱礼购地,1924年英国人投资为印度籍河南邮政总局局长修建的寓所,因全部用红砖砌墙,有别于当时一般民居习惯用青砖的做法,加上为外国人投资所建,故俗称红洋楼。

红洋楼坐北朝南,两层建筑,东楼为主楼,修建在前,西楼为会计长住所,修建在后。两座小楼均为砖砌,外墙拉毛、坡屋顶、红瓦面,建筑风格独特,外部美观大方,内部布置精巧。作为一座风格独特的近现代建筑物和革命纪念地,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红洋楼东楼880平方米,红洋楼西楼550平方米,两座楼同年动工,历时5年竣工。1921年5月建成后即投入使用。因为它有别于一般民居,而且是外国人投资所建,为典型的18世纪巴洛克式建筑,所以群众都称它为红洋楼。红洋楼分为东西两座楼,红洋楼东楼系当时英国邮务长阿良西(英国人)公寓,规格高于红洋楼西楼,红洋楼西楼当时为会计长光器格(丹麦人)居住的公寓。

3、现状

红洋楼——黄河归故谈判旧址于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嘉应观

下一篇:黄河书店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