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外汇储备

科普小知识2022-01-10 15:05:21
...

外汇储备,指一国*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它是显示一个国家经济、货币和国际收支等实力的重要指标。截至1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29982.04亿美元,连续第七个月“缩水”。

中文名:外汇储备

外文名:ForeignExchangeReserve

别名:外汇存底

属于: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

1、基本概述


外汇储备

狭义的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的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

*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还经常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西方国家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是美元,其次是英镑,1970年代以后,又增加了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国法郎等。

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形成

企业和个人通过商业银行买入和卖出外汇,如果商业银行将净买入的外汇在银行间市场上出售,由人民银行购买后就形成了外汇储备。人民银行买入外汇时,已经向外汇持有人支付了相应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形成中,企业、个人和银行不是把外汇无偿交给国家,而是卖给了国家,并获得了等值人民币。这与税收和财政收入明显不同。

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银行及其他*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即外汇储备,它同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可随时动用的款项一起,构成一国的官方储备(储备资产)总额。在国际储备资产总额中,外汇储备比例不断增高。外汇储备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应付国际收支的能力,关系到该国货币汇率的维持和稳定。

2、主要职能


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

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通常而言,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3、增长历程


外汇储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拓展,外汇储备规模也随之相应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缓慢,出口创汇成为出口部门的一个特有名词。从1978年到1989年的12年间,除1989年为56亿美元外,其余各年的外汇储备余额均未超过50亿美元。1996年11月,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5年后,这一数字才翻了一番达到2000亿美元。

进入21世纪,我国外汇储备增速开始加快,2006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国,2006年10月突破了1万亿美元,2007年为1.53万亿美元,2008年为1.95万亿美元。

近10年来,国家外汇储备增长不断加快,并于2007年达到年度增加4600多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但2011年开始,外汇储备增幅开始明显放缓。继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出现1998年以来首次季度负增长后,2012年一季度外汇储备一度大幅增长1238亿美元,随后于二季度再次出现季度负增长,较一季度减少650亿美元。下半年外汇储备呈小幅增长趋势,三季度增长500亿美元,四季度小幅增长约200亿美元。

截至2012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与2011年末相比,全年外汇储备增加约1300亿美元,增幅是2004年以来最低值。

2017年3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2月末的外汇储备为30051.24亿美元,重回3万亿的行列。此前,我国外汇储备经历了连续7个月的下跌态势,并于2017年1月份跌出3万亿大关。

4、主要用途

购买外国国债等

2008年9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5850亿美元。自此,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


外汇储备

中国在2010年超越美国和英国,成为*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据日本媒体报道,截至2011底,中国持有的*债余额约18万亿日元(约合2305亿美元),比前一年大幅增加71%。

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债的持有量达到20.5万亿日元,高于2011年底的约18万亿日元,连续三年成为*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

投资“两房”

“两房”是美国国会立法设立的*资助机构,一直是美国住房金融政策的主要工具,即使在其爆发财务危机被美国*接管之后的今天,仍然是美国住房融资的主渠道,提供了绝大部分的新增房贷融资。

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国内对“两房”改革的呼吁和争议一直不断。根据2010年7月生效的《多德-弗兰克金融法案》,美国国会要求美国*就“两房”改革问题提交方案。美国财政部2010年召开了住房融资改革研讨会,提出计划于2011年初向国会提交关于“两房”改革的初步方案。2011年2月11日,美国财政部及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发布涉及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机构改革的白皮书,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担心我国外汇储备投资受损。外汇局此前已就此做出回应,我国外汇储备经营始终按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原则,积极稳妥实施各种投资策略,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两房”债券投资的主要潜在风险已得到有效化解。

国际组织与外汇

2009年7月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了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SDR)分配草案,其中美国新增特别提款权426亿美元,中国新增90亿美元。本次分配是特别提款权创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增配。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进行过两次特别提款权普遍分配,累积分配额约为330亿美元。9月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中国*已同意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券。

设立基金,国家信贷

2009年4月18日,*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决定设立总规模为”,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今后3到5年内,中国将向东盟国家提供150亿美元信贷,其中包括17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

支持“走出去”-贷款换石油

2009年2月17日,中俄“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达成一致,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贷款,利率最终确定为6%的固定利率;同时,俄罗斯从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石油价格以俄石油运到纳霍特卡港口的价格为基准,随行就市;

2009年2月18日,中国与委内瑞拉签署12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将两国的联合投资基金增加一倍达到120亿美元;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每天向中石油集团出售8至20万桶石油。

2009年2月19日,中国与巴西达成协议,巴西同意按市价每日向中国供应10万-16万桶石油,其中中石化将获得6万-10万桶,中石油将获得4万-6万桶原油,而中国向巴西石油公司提供100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其开发在巴西南海岸新发现的海底石油。

2009年4月16日,中石油集团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股份公司签署了关于扩大石油天然气领域合作及50亿美元融资支持的框架协议。随后,双方与中亚石油公司签署了联合收购曼格什套油气公司的协议。

2010年4月19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称,已与委内瑞拉签署了胡宁石油合作项目及长期融资合作等协议。根据中委长期融资合作框架协议,中方将向委内瑞拉提供期限10年总额相当于200亿美元的融资贷款。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与中石油股份公司签署石油购销合同,作为还款保障。

支持“走出去”-*直接投资

2009年5月1日,商务部发布的《*投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大量下放了企业*投资核准权限,简化了对外投资的核准程序。

2009年6月24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宣布,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已与总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达成现金收购协议,以每股52.80加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全部股份。8月12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称,以总价82.7亿加元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的要约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8加元的价格成功收购Addax石油公司,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公司进行海外资产收购最大的一笔成功交易。

2009年7月13日,为促进投资便利化,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内机构*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规定》将*直接投资外汇资金来源的审核方式由事前审查改为事后登记。

2009年7月18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将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13亿美元联合收购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持有的安哥拉一石油区块20%的权益。

2012年7月,中海油以约151亿美元的总价与尼克森公司达成协议。此前该收购陆续通过了尼克森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和欧盟、加拿大、中国等*和审批机构的审批。一旦交割成功,这将是中国企业金额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

5、持有情况


IMF

2017年3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公布全球人民币外汇储备持有情况。

IMF当天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达845.1亿美元,占参与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报告成员外储资产的1.07%。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为10.79万亿美元,低于前一季度的11.06万亿美元。其中参与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报告成员的外储资产为7.9万亿美元。

IMF从2016年10月开始在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季度调查中单独列出人民币资产,以反映全球人民币外汇储备的持有情况。

IMF此前曾表示,这一举措反映了中国通过市场化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可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外储的统计数据,同时有可能提高各国在外汇储备配置中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

目前有146个国家和地区自愿向IMF报告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IMF将成员持有的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澳元、加元和人民币8种货币的外汇储备总量单独列出。IMF不公布单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

中国2015年9月自愿向IMF提供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季度数据,这是中国提高金融数据透明度的重要举措。

6、相关事件

欧洲央行投资5亿人民币外汇储备

2017年6月13日,欧洲央行于发布声明称,欧洲央行已完成规模相当于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投资,这意味着,欧洲认可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在地位上的上升,也反映出,中国作为欧元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


欧洲央行

《金融时报》称,虽然5亿欧元的金额对欧洲央行680亿欧元的外汇储备规模来说并不算多,但其购入人民币资产,反应出欧洲正越来越多地接受中国的“全球经济超级大国”地位,也流露出希望与其建立更广泛、更密切合作伙伴关系的意图。

而欧洲央行此次对人民币的投资,也是迄今为止对人民币投资力度最大的*银行。

此次购入决定是欧洲央行管委会于2017年1月20日在闭门会议上作出的,但在购入行为完成之前暂未对外披露。

欧洲央行的外汇储备由美元、日元、人民币、黄金和SDR(IMF特别提款权)构成。此次,为了购入人民币,欧洲央行抛售了其一部分的美元资产,但目前,欧洲央行所葆有的大部分外汇储备仍以美元为主。欧洲央行持有约480亿欧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大约四分之三为美元资产。

自从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篮子以来,人民币的地位一直在上升。

欧洲央行在声明中称,“近年来人民币作为‘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在2015年将人民币视作‘可*使用货币’并于次年将其纳入SDR货币篮子,使得人民币成为SDR篮子内第五种货币(前四种为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

除了欧洲央行,包括瑞士国家银行在内的其他一些*银行也购买了以中国货币计值的资产。作为低风险投资者,各国各地区的央行往往倾向于购买安全性更高的金融资产,如*债券。

欧洲央行最早开始考虑投资人民币资产作为其外汇储备是在2014年,当时,欧洲央行在其秋季理事会上对此事曾进行过讨论。

欧洲央行的职责除了设定利率和监管贷款人,还包括用干预货币市场等措施,建立起对数万亿美元储备资产的投资配置,使其作为缓解外汇流动性短缺的缓冲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全球央行共管理着108万亿美元的储备资产,除了其中一些以黄金资产的形式持有,各央行手中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如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50万亿美元,这反映出美国在二十世纪后半叶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作为唯一的全球经济超级大国的地位与作用。

余下的部分中,约有15万亿美元的储备以欧元或其他较少份额货币持有,例如英镑和日元。

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储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之后的第五种入篮货币,而人民币也在国际上赢得了更多的认可。

2016年10月16日,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发布报告称,9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份额为1.85%,排名第六。对此报告也指出,考虑到中国经济在世界GDP中的比重,可以预计人民币将在未来在国际支付上占据更多的份额。2016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9.85万亿元,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金额的比重为25.2%,人民币已连续六年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收付货币。截至2016年末,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境内企业约24万家。

随着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逐渐被认可,越来越多的央行和货币当局把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资产。2017年上半年,欧洲央行共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这是欧洲央行首次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上述报告指出,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了外汇储备。

德国央行拟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2018年1月15日,德国央行表示,计划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该行理事会成员AndreasDombret在香港举办的亚洲金融论坛上确认了这一计划。

此举将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此前欧洲央行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6年就已批准将人民币纳入其特别提款权货币篮。

法国央行称已经持有一些人民币外汇储备

2018年1月15日,法国央行表示,已经持有一些人民币外汇储备,此前德国央行表示,计划以人民币资产的形式持有一部分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仍投资在美元,同时也在向人民币等为数有限的国际货币多元化,”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法国央行表示,不会披露储备货币的分配细节,也未透露何时开始纳入人民币为储备货币的。

德法同时公布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2018年1月16日,法国央行向外界部分公布了其外汇储备战略。该机构表示,仍将美元作为主要外汇储备货币,同时,也将外汇储备分散至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币种。同时,法国央行还表示,外汇储备的种类和金额会根据流动性、投资以及回报/风险比率等因素进行调整。然而,法国央行并未披露自何时开始引入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也未披露每种外币所占比例。

2018年1月15日,德国央行也表示,决定纳入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货币。德国央行董事会成员安德烈亚斯·东布雷(AndreasDombret)表示,这一决定是在2017年做出的。同样的,东布雷也未披露具体金额,仅表示,人民币已越来越多地被各国央行用作外汇储备。

不过,德国和法国并未公布具体购入人民币的数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月公布数据,截至去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约为1.12%,不但远低于美元的63.5%和欧元的20%,与日元的4.5%也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与我国经济目前的体量(GDP占全球GDP大约在15%以上,进出口总额也占全球进出口总额大约11%以上)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30%以上)极不匹配。

7、媒体评论

人民日报:中国外汇储备不会弹尽粮绝

2016年11月9日,人民日报发布评论文章称:中国外汇储备不会“弹尽粮绝”,规模仍在合理区间,无端猜测实无必要。


外汇储备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末,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外汇储备为31206.55亿美元,较上月下降457.27亿美元,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下降。对此,专家指出,10月外储规模大幅下降主要是受美元走强、居民购汇增加及贸易顺差收窄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外储会出现“弹尽粮绝”的局面。当前,对于中国外储需要有一个基本认识:首先,中国外储规模仍处在相对合理区间,无需担忧规模不足;其次,一些短期波动因素会导致外储下降,但不会成为趋势;再者,中国经济不断向好的基本面、平稳的国际收支及稳定的人民币能够支撑外储保持基本稳定,这一点毋庸置疑。

1美元走强成下降主因

对于10月外储的大幅下降,外界普遍认为美元走强是主要推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外储除了有美元资产,还有大概价值1万亿美元左右的英镑、欧元、日元等非美元货币,当这些非美元货币兑美元出现大幅贬值时,外储就会因估值效应出现下降。

而10月份恰好是美元大幅升值的一个月。央行数据显示,10月当月美元指数升幅达3.12%。受此影响,欧元、日元、英镑分别较美元贬值2.05%、3.02%和4.67%。

申万宏源宏观分析指出,据测算,10月份美元走强带来的估值效应导致外储减少320亿美元,扣除这部分影响,外储实际约下降137亿美元,和前期基本保持一致,显示近期人民币出现较大程度贬值更多是美元升值的结果,资本外流并未显著加速,不必过度悲观。

“10月以SD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计价的外储环比出现上升,也可以说明美元走强是10月中国外储下降的主要原因。”赵锡军说,除了这一因素,10月居民购汇增加也导致了外储下降,当然这种下降不是资本外流,而是“藏汇于民”。同时,10月贸易顺差的大幅收窄也是外储下降的原因之一。

2无需担忧规模不足

外储的每一次下降似乎都会引起市场关于中国外储规模合理性的讨论,当10月份外储下降至3.12万亿美元这一规模时,部分人士开始将关注点放在“中国外储规模降至2011年3月末以来的最低点”上,这其中不乏一些紧张情绪与担忧。

“应该看到,当前中国外储依旧处在相对合理的区间。以衡量外储充足度的传统指标为例,无论至少满足3至4个月进口额,还是满足偿付一定外债水平,3.12万亿美元这一规模都远超充足规模。”赵锡军说。

据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测算,当前,中国外储相当于(本外币)短期外债的3倍以上,远高于“不低于1倍”的国际警戒标准;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中国外储能够支付24个月的进口,远高于不低于3—4个月的国际警戒标准。

赵锡军指出,除了传统指标,如果我们能充分考虑到中国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市场化这一事实,就应该意识到央行将会很少再动用外储对汇率进行常规性干预。这意味着随着汇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外储的需求会逐渐降低,因此也就更没有理由担忧外储规模不足这一问题了。

3未来保持基本稳定

看到中国外储规模依旧充足的同时,仍需注意一些短期波动性因素。专家指出,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美元加息预期的影响以及英国“硬脱欧”等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都可能对中国外储造成冲击,使其出现下降的情况。

“对于这些因素带来的外储短期下降,需要特别做好预期引导工作。因为对于中国充足的外储规模而言,这些因素本身带来的影响有限,但其可能导致的预期变化则会将不利影响放大。对此,我们需要通过及时的信息公布与交流让市场认识到外储规模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正在弱化,引导市场逐渐淡化对外储规模的关注。”赵锡军说,同时也要让市场认识到,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以及平稳的国际收支都将支撑中国外储在中长期保持基本稳定,这一点毋庸置疑。

此外,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也将为外储稳定提供重要支撑。中国经济良好的基本面将继续支持人民币保持稳定,而且央行最新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接下来,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外汇储备回归5年前水平

到2014年二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99万亿美元,逼近4万亿大关,占到了全球外储总量的三分之一,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自此以后,这种强劲增长势头戛然而止,直至陡然逆转。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回到了5年多前的2011年3月底的水平。当时外汇储备正处于飙升阶段。到2016年11月,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外储竟下降了9400亿美元。截至2016年11月30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万亿美元,较10月底下降691亿美元,降幅为2.2%。这是外汇储备连续第五个月规模减小,并创2016年1月以来最大降幅。


外汇储备

官方解释外储下降四大原因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它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反之亦然。

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每个月外储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具体原因。比如,2016年11月份的下降,外汇局有关负责人分析是因为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美国大选后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贬值、债券价格也出现回调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下降。

用外储买美国国债亏损显著

跟其他一些国家一样,中国从不公布其外汇储备的具体构成。中金研究部曾基于央行统计数据来估计中国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

首先,美元在中国外汇储备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份额约66.7%。中国将相当大一部分外汇储备配置于美国国债,因为这是唯一可容纳中国巨额投资、足够大的一个市场,而美元是对外支付的主要货币。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11月份美国国债价格大跌,从账面上看,中国用外储购买美国长期国债的亏损将十分显著。这是11月外汇储备下降的关键因素。美国财政部1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持有1.16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是美国国债最大的外国持有者。

其次是欧元资产。据中金预测,欧元资产约*国外汇储备的19.6%,低于其在全球外汇储备中20.4%的占比。近年来,尽管欧洲债务危机阴云未散,但中国似乎逐步提高了外汇储备中欧元的权重。英镑约*国外汇储备的10.6%,高于4.8%的全球基准。英国公投退出欧盟已经导致欧元和英镑贬值明显。根据中金的权重估计,欧元和英镑的汇率变动或已给中国外汇储备带来了约574亿美元的损失。此外,日元在中国外汇储备中是低配的,约占3.1%,低于4.1%的全球基准。年初至2016年7月,日元已累计升值14.6%,这给中国外汇储备带来了约151亿美元的收益。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中国大概有1万亿美元的非美元资产,按照3%所有的非美货币贬值幅度来算的话,差不多造成300亿美元的账面损失。因此,从货币构成来看,当前中国外汇储备的减少,并不一定是外汇资产的真实减少,其他货币计价的外汇储备资产由于汇率对美元贬值,最终该资产换算成美元后贬值。由于美元资产占了大部分,这些美元计价的证券价格的变动也是影响中国外储的重要原因。

藏汇于民造成外储减少

2016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累计下跌超过6%。由于美元升值明显,很多境内企业和个人选择持有外汇资产,这种“藏汇于民”也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334亿美元,较上月的146亿美元逆差扩大逾一倍,且为连续第17个月出现逆差。分析人士指出,11月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快速贬值,导致购汇意愿更加强烈,是导致结售汇逆差扩大的最主要原因。

2015年8月,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当月外储下降原因时分析称,无论是央行在外汇市场进行操作,向市场提供外汇流动性;还是外汇储备委托贷款项目在8月份进行了一些资金提款。其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境内其他主体持有外汇资产的增加,这意味着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更加丰富,这是我国“藏汇于民”战略的体现,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资本外流”是不可回避痛点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估计,无论是2016年11月下降的691亿美元还是2015年8月骤减的939.29亿美元外储,其最大动因还在于“美元强势下的市场换汇需求和资本外流”。

虽然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资本流出”始终都是决策层不可回避的痛点,但外汇局给出的外储下降四个官方解释中并未直接提及资本流出。

日前,外汇局有关负责人在谈及11月跨境资金流动时表示,主要受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升温、美元汇率持续走强、全球主要非美货币普遍下跌的影响,11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较10月份有所增加,但仍明显低于2015年美联储首次加息前的同期水平。总的来看,近期美元汇率走强对全球货币和国际资本流动带来了较大影响,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幅度相对较小,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中的一些积极因素继续发挥作用,能够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人民日报评外储下降:没必要草木皆兵

2017年1月8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看待外储下降不必草木皆兵》一称,称外汇储备下降属于特定发展阶段的正常现象,没必要草木皆兵。


外汇储备

针对“外储逼近3万亿美元关口”的担忧,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外储下降既有应对美元升值、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等市场面因素,也有中国经济双向开放程度加深、企业及居民用汇需求增大等经济基本面原因,因此属于特定发展阶段的正常现象,没必要草木皆兵。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105.17亿美元,较11月底下降410.81亿美元。针对“外储逼近3万亿美元关口”的担忧,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外储下降既有应对美元升值、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等市场面因素,也有中国经济双向开放程度加深、企业及居民用汇需求增大等经济基本面原因,因此属于特定发展阶段的正常现象,没必要草木皆兵。事实上,当前外汇储备体量、贸易顺差规模、货币政策基调等诸多条件都决定了正常用汇需求完全可以得到满足。

下降趋势明显减缓

对于外储规模变动的原因,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二是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三是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它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四是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反之亦然。

国泰君安的一份报告指出,2016年12月外储变动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降幅也较上月收窄了279.76亿美元。同时据测算,由于2016年12月欧元、英镑、日元对美元分别贬值1.2%、1.9%和3.5%,仅这些波动就造成了100多亿美元的外储损失。如剔除这种估值效应,2016年12月我国外储降幅已明显缩小。

“从全年的情况看,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是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估值方面,非美元对美元总体贬值和资产价格变化也对外汇储备规模造成影响。总体而言,2016年的全年降幅比上年同期少降了1928.12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焕波指出,看待外汇储备需要结合外汇购买力、本币国际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综合判断,没有必要对实际意义并不大的“整数关口”过度敏感甚至草木皆兵。“比如,虽然外汇储备有所下降,但更要看到其中的美元出现明显升值,综合而言中国外储的购买力未必减少太多。”张焕波说。

正常用汇保障充足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市场应该更关注外汇储备能否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能否抵御外部风险冲击,而非一个具体点位。目前来看,3万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是充裕的,处于合理稳定区间。

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看来,首先,外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强,而非资本外流;其次,中国外债去杠杆进程已基本结束,不会出现企业大量购汇还外债的情况;最后,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接近全球的30%,足以应对市场流动性需求和抵御外来风险。

“从整体形势来看,中国贸易顺差维持在经济总量的3%左右还有望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双向开放的格局也较为明显,外资来华与中企走出去规模总体均衡,因此当前我们外储的体量和新增量将足以满足企业和居民的正常用汇需求。”张焕波分析。

除了贸易顺差,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也有望增加外储。德意志银行的调研显示,如果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债券指数,未来5年内会有7000亿美元至8000亿美元的新增外资流入中国债市。而这,亦将进一步支撑人民币汇率。

稳健政策精心护航

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与金融监管的不断完善也将有助于外汇储备更好地服务民众。

在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外汇管理*改革”等内容被明确写进了2017年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中。专家指出,这些表述背后是十分明显的“稳健”政策取向,这些都有利于稳定并用好全国的外汇储备资源。

“一方面,官方外汇储备规模虽然有所下降,却并没有凭空消失,而是转化成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和居民的外汇资产,这些转变显然有助于发挥外汇储备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功能。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其实也已经发展到了不需要特别依赖外汇储备的阶段,如今人民币在海外支付、结算、储备等场合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多。”张焕波说。

此外,中国进一步扩大吸引外资的政策也将从客观上推高外汇储备。商务部人士表示,今后将通过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相关政策法规,大幅度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

8、数据统计

2017年

2017年1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以美元计值和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双双上升。其中,以美元计值的外汇储备为31092.1亿美元,较上月小幅增加7.03亿美元,也是自2014年5月以来的首次实现九连涨;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为22134.58亿SDR,环比增加139.82亿SDR。

在2017年1月跌破3万亿美元后,外汇储备在2月小幅增加69.2亿美元,重新站上这一关键关口,这是去年6月后,中国外汇储备首度出现正增长。随后,外汇储备出现连续回升,3月外汇储备小幅增加39.64亿美元,4月则扩大增幅至204.45亿美元,5月则增加240.34亿美元,不过,6月外汇储备的增幅回落到了32.22亿美元,而7月外汇储备的增幅再度扩大到239.31亿美元,8月增幅有所回落至108.07亿美元,而在9月增幅进一步重新扩大到169.83亿美元,10月增幅缩减到7亿美元。

外汇储备连续第十月回升

2017年12月8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1193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101亿美元,升幅为0.3%,为连续第十个月出现回升。

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1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外主体交易行为维持稳定平衡局面;国际金融市场总体小幅波动,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上涨及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综合作用,是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

负责人还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推动跨境资金流动更加稳定、更加平衡。国际收支形势稳健为外汇储备规模连续稳步回升提供了根本保障。

上一篇:瓦尔·埃弗里

下一篇: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