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翎子

科普小知识2022-06-18 15:55:11
...

翎子,戏曲名词,是指戏曲中武将盔头上装饰的雉羽,用于起到装饰的美观的效果,剧中英武勇猛人物如京剧中的周瑜、穆桂英等都常戴用。

词语:翎子

拼音:língzi

别名:雉尾

类别:戏剧术语

1、引证解释


翎子

1、清代官吏礼帽上装饰的孔雀翎或鹖尾翎。《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少大爷高升了,换上红顶儿,得了大花翎子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他抬头一看,只见那官果然是袍儿、褂儿、翎子、顶子,不曾缺了一样。”

2、戏曲中武将盔头上装饰的雉羽。作用在于加强表演的舞蹈性,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并增加装饰的美观。

2、简介

翎子也称雉翎,传统戏曲盔头饰品。尺寸很长很长,最长的要到二米左右,一般也要到一米四五、一米六七的样子,以数根野鸡尾*接制成。剧中英武勇猛人物如京剧中的周瑜、穆桂英等都常戴用。主要作用在于加强表演的舞蹈性,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并增加装饰的美观。使用翎子的舞蹈身段称“翎子功”或“耍翎子”。凡是头上戴雉尾的小生,一般都是雄健,英武,扮相很英俊,气势很盛的青年角色。

3、技巧晃翎

依靠头部的动作,使翎子形成姿态,并有一定动向的晃动为晃翎。晃翎又称为“涮翎”。

慢晃:

准备姿势:双手叉腰,左丁步站好。

方法:

头稍向前低,头较慢地从前方先晃至左肩部位,顺势自左向后稍仰头,随即从后向右移动,再从右肩部位回到原来位置。随着头部的这种动作,头上的领子也随之形成圆圈形式的晃动。

提要:

1、刚练时,不要贪多,要逐步增加晃动次数,要做到意领形随。

2、颈部要放松,若僵劲圈就不易晃圆

3、要立直,要有一股擎劲,不能扣胸、塌腰,没有腰部的协调配合,动作就会不好看。要左右练习。这种动作,常用于表达人物得意洋洋时的摇头晃脑。

快晃:

与慢晃的动作相同,只是头部晃动的速度要快,因而那头上的翎子犹如疾风吹柳似的快速卷成圆圈。

4、特色

活翎子

作为蒲剧绝艺中要使用的翎子,翎身加上翎花、翎签,总长约近两米。演出时插在这种被称为紫金冠的头盔内。优质的翎子,在行话中被叫做“活翎子”。弹性大,韧性强,不易折损,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塌腰”,腰软的翎子不容易耍好。那就是死翎子了。有经验的行家挑选翎子时只需抓起来一捋,就能从手感和根根绒羽的复合状态,分辨出翎子的好坏。蒲剧名家雷俊生向人们演示了翎子功的奇妙:表现强悍傲慢的摆翎;表现悠闲喜悦的绕翎;潇洒的勾翎;轻巧的点翎;表现气急败坏时的抖翎;表现得意至极时的甩翎,又叫做凤摆尾的这种技巧如果练到极致,可以让翎尾精准的击中一点,叫做“缠腰打灯花”。另一种意义剧中人戴翎子还有另一种意义,就是番邦人一般的都戴翎子,以此来说明他们乃是外国人或少数民族。

长度

戏曲舞台上所用的翎子,是由雄雉的长尾制成的,一般在四至五尺间,还有一种非常讲究的翎子,是“六十四朵花”的尺寸。什么是“六十四朵花”呢?这就是在一根翎子上有探浅不同的花纹六十四节,其长度大约在六尺左右。可是:就现在各剧团所用的翎子来看,这种“六十四朵花”的翎子巳非常少见了。

颜色

斑斓美丽,把它配戴在头上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演员还可以利用它体长、柔软、坚韧富有弹性的质地,依靠自己身体的一定动作,使翎子产生动势;还可以用手把它弯成各种形态,来配合加强自己的身段表演。那千姿百态的翎子技巧,对于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着很好的渲染作用和美观作用。

5、配带翎子

在中国戏曲界统称为“翎子”的物品,是一种在某些人物角色的头盔上所要插戴的装饰物——雉鸡的尾羽。在中国山西的一种地方戏蒲剧中,有一种特技叫做翎子功。就是用这种装饰物配合身法动作,来完成的一种特殊表演技巧。古时候的官员官帽上佩戴的就是翎毛,并由翎毛能看出等级高低的。

6、戏曲人物

“在京剧舞台上,翎子是怎么用法呢?一般地说,文职官员和一些庄严老成的或正统王朝的大将、元帅不用翎子。比如岳飞、秦琼是将帅,可他们头上不戴翎子。那么,哪一种角色戴翎子呢?大致归纳有这么几种人物:

第一种是英俊、雄武的青年将帅。如吕布、周瑜、杨宗保、杨再兴等。

第二种是一些刚健婀娜、武艺高强的女将。例如穆桂英、樊梨花、刘金定、扈三娘一类的角色。

第三种是汉族以外的所谓番王番将。例如《七擒孟获》里的孟获,《挑华车》里的金兀术等。第四种是古代的起义首领或草莽英雄,俗称山寨大王的。例如《瓦岗寨》里的程咬金,《战太平》里的陈友谅,水浒戏里的宋江、卢俊义以及《连环套》里的窦尔敦等。

第四种是神仙、妖魔鬼怪。比如《金钱豹》里的豹子精,《三打白骨精》里的白骨精,《泗州城》里的水母以及《闹天宫》里的巨灵神等。

第五种是属于非正统王朝的一些武将。比如曹操、孙权,不被民间看作正统,他们手下的将官比如《定军山》里夏侯渊,《走麦城》里的吕蒙都戴翎子。

第六种是很特别的——戏里的刽子手。如《六月雪》里法场的刽子手。还有草鸡大王(不是真正起义的领袖,而是站山为王*百姓)。只插一根翎子,这是一种含有贬义的处理。

7、草莽英雄

身份一般是草莽英雄或神仙精怪,比如扈三娘、铁扇公主。要不就是相对于正统人物而言,形象洒脱不羁的角色。

比如周瑜和吕布。在蒲剧对这两个戏曲人物的表演设定中,不仅是要像其他戏曲角色那样,用手舞动翎子,还要不动手只凭身法控制就能耍出各种花样,从而表现出多种姿势和不同的情态。

在戏曲舞台上,有许多角色的头盔上都戴着翎子,像穆桂英、周瑜、梁红玉、孙悟空、白骨精等等人物就是这样。为什么要给这些人物戴上翎子呢?这对装扮角色的身份有着某些作用,如我们往往一见戴有翎子的角色,再加上他身上的装束,就能看出他们是能征善战的武将;如穆桂英虽然身为宋军统帅,但出身穆柯寨,故作为正面人物,却戴上翎子以示出身。

8、神仙精怪

剧中的神与妖戴上翎子,则会更显示出他们的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比如孙悟空、白骨精。

上一篇:何塞·卡瓦略

下一篇:威廉-卡瓦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