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与开发
本专业主要学习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调查分析中药资源和中药材培养生产、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以及保护更新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将受到系统的中药资源与开发的专业基本训练,具有中药资源调查,中药原料的生产、加工,中药新药开发和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的基本能力。
1、培养目标
中药资源与开发
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具备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中药资源的调查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更新和经营管理的知识与技能;
3、掌握药用动植物的种质保存、引种驯化、栽培饲养的知识与技能;
4、掌握寻找与开发中药新资源的初步能力和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
5、具有较强的自学和科研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主要课程
中医药基础理论、药用植物学、药用动物学、植物生理和生态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天然药物化学、植物化学分类学、中药分析化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药理学、中药材加工和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新药开发概论、药事法规
3、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中药资源调查、中药材栽培、中药材鉴定、中药原料采购、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工作。
4、其他信息
中药资源与开
主要课程有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材商品市场学、中药材采收与加工技术、新药开发概论、药事管理学等40余门。同时开设多门医药学、生物学、农学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通过毕业实习,掌握坚实的中药资源调查、开发和合理利用、保护与更新,以及药用植物的栽培、中药新药研究方法与技能。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基本功扎实,适合在中药科技开发、新药研制、医药院校、各级各类医院、中药制药企业等单位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5、相近专业
药学(100801)、中草药栽培与鉴定(100804W)、藏药学(100805W)、应用药学(100807W)、临床药学(100808S)、药事管理(100810S)、蒙药学(100811W)、药物制剂(100803)、药物分析(100812S)、药物化学(100813S)、中药制药(100814S)。
6、开设院校
长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1057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0228)、沈阳药科大学(10163)、中国药科大学(10316)、南京中医药大学(10315)、成都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13606)、山西农业大学(10113)、安徽农业大学(10364)、江西农业大学(10410)、山东农业大学(10434)、江西中医学院(10412)、湖北中医学院(10507)、云南中医学院(10680)、湖南中医药大学(10541)、湖南农业大学(10537)、吉林农业大学(11439)、广东药学院(10573)、天津中医药大学(10063)、河北中医学院(14432)、福建农林大学(10389)、浙江农林大学、广东药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等。
7、院校排名
本专业院校排名
排序 |
学校名称 |
水平 |
1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5★ |
2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4★ |
3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4★ |
4 |
中国药科大学 |
4★ |
5 |
河南中医学院 |
4★ |
6 |
云南中医学院 |
3★ |
7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3★ |
7 |
贵州大学 |
3★ |
8 |
福建农林大学 |
3★ |
9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3★ |
10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3★ |
11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3★ |
12 |
沈阳农业大学 |
3★ |
13 |
广西医科大学 |
3★ |
14 |
云南农业大学 |
3★ |
8、相关报道
发扬祖国中医药文化农工党推湖北中药资源开发
据中国网2014年9月29号报道
一、机遇与前景
中药资源与开发
随着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状况也不断改善,人们保健养生、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益增强,对绿色食品、绿色药材的需求与日俱增,“中草药热”在世界俏然兴起,方兴未艾。当前,世界医药卫生界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动态及中药变化趋势予以深切关注,希望具有东方古老文化的中国传统医药在世界医药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优势,我国传统中医中药也渴望加速现代化步伐,开发出更多新的产品,为世界人民医疗保健做出贡献。同时,我这广大山区在改革家乡面貌,加速农业产品结构调整“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山”等工作中,对当地中药资源的开发寄予了厚望。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均为中药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机遇。加入WTO,将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进入中国,也为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进入世界提供了大好时机。中药产品、中药保健食品及以中药为原料的众多产品将会更好地利用这次机遇,直接地接触和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得到进一步提高。抓住这次机遇,利用这次大好时机,加大中药资源开发,对促进我省中医中药事业现代化,加速我省经济建设及山区脱贫致富具有广阔地前景。
二、优势与基础
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长江中游,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地貌复杂多样,蕴育着丰富的中药资源。我省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已经完成,现知资源种类(包括常用中药材、民间药、民族药物)达3970种,约为全国中药资源12807种的31%。资源种数仅少于云南、广西、四川、贵州,居全国第5位。经营的中药材品种686种,约为全国1200种的57.2%,其中地产品种550种,民间药3000种,民族药(主要为土家族药物)420种。常用中药材中,80%以上为野生品种,野生中药材平均年收购量2.1万吨,少于四川、内蒙古、河南、甘肃、广东,居全国第6位。50年代初,湖北省栽培药材仅有黄莲、茯苓、独活、木瓜、党参、当归、厚朴、杜仲、黄柏、辛夷、牛蒡子、银耳等12种,经多年野生转家种研究,现已增加至66种(全国约有200种),具有较大规模的32种,平均年产量1.9万吨,少于四川、广东、河南、广西、安徽,居全国第6位。其中不少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加工精致、质量优、产量大,不但畅销全国,而且在国际市场素有盛名,如大别山茯苓、利川黄莲、资丘独活、资丘木瓜、紫油厚朴、恩施板桥党参、恩施石窑当归、荆半夏、房县银耳、襄阳麦冬、建始贝母、应城石膏等,形成了具有湖北特色的道地药材。目前,各产区均以农户+公司+科研单位等形式开展道地药材基地建设。
我省有200多家生产中成药的工厂,近年产量1.8万吨,产值19.3亿元。以中药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厂、牙膏厂、卷烟厂及农药、调味剂厂均具有了一定规模。省、地、市、县药材公司及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商业经销户,活跃在中药商品购销贸易的第一线。全省10余个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产品研制的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也在努力为提高湖北中药材及中成药产品质量、产量,开发新的中药资源,研制中成药、保健食品及植物提取物等新产品,积极地工作。尤其党和*对中药产业的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为中药资源的深度开发及中药产业的振兴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主持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国家科技部下达了“中药现代化研究及产业化发展”科研项目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课题,我省已被纳入规划,着手开展茯苓、独活、厚朴等专题研究。恩施州各县及一些产区县相继成立了“药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中药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我省各部门的多年努力已为我省中药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三、现状与存在问题
1、中药资源丰富,但已开发利用的品种较少。目前我省中药资源虽有3970种,但经营的地产常用中药材仅有550种,约为资源种数的14%,其中有的资源因长期过量采收已遭到严重破坏,例如半夏、石斛、麝、水獭、穿山甲等已濒临灭绝。86%的中药资源仅在民间流传使用,大部分自生自灭,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80年代,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及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分别调查、总结了民间药雷公藤、细梗胡枝子的功效,开发研制了“雷公藤片”及“肾炎四味片”,近年咸宁市利用当地草药开发出“金刚藤糖浆”,恩施市利用当地草药贯叶连翘提取出金丝桃素,进行出口,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此看出,中药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尤其在民间药、民族药、动物药、菌类药等方面,尚待深入研究,大力开发。
2、道地药材栽培历史悠久,但生产方式仍较原始落后。我省道地药材多数有400-500年栽培历史,但长期以来沿用传统农业栽培方法。种子种苗就地取材很少选育,使用前也来加检疫,栽培场地选择来严格,农药、化肥施用比较随意,加工粗放,造成产品生产环节的多处污染。尚无专用生产及加工机械,仍停留在锄、铣、镐、镰的原始状态。
3、主产中药产量较大,但缺乏较先进的质量标准,我省生产的中药如黄连、获菩。独活。续断、湖北麦冬。湖北贝母、蜈蚣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二位,但检验药材商品的质量,多数仍采用观察其外观性状、嗅、味等传统方法,尚缺乏内在化学成分。专属性指标及农残。有害重金属含量。污染微生物等现代药品质量检测标准。产品质量不稳定,污染指标不清,难以与国际贸易市场接轨。
4、商品包装简陋,品牌意识薄弱。目前,我省药材商品多数沿用30~40年代的麻袋。木箱。木桶、竹夹片、粗麻绳等进行包装,近年有的改用纸箱、编织袋,但仍未有产品说明书、生产产地、厂家。出产日期,保质期等现代标识。药材商品基本未进行注册,也没有商标,往往被外商、港商、台商换成他们的包装,改用他们的品牌进行高价出售,使我省优质药材未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参与国际竞争。
5、现有中成药厂及保健食品厂多数规模小,品种杂,缺少拳头产品,设备陈归,开发能力差,使用的原料(药材)随行就市,基本没有自己的原料基地,产品质量不稳定,多数用于内销,难以出口。
6、中药资源开发及新药研制的科技力量薄弱,设备不足,国际交流少,了解掌握世界医药产品消长动态比较慢。
7、开发资金投入渠道少,经费严重不足,*部门对中药资源的开发经费投入很少,中成药生产厂家多数忙于开发自己同类产品及提高本厂产品质量,药材商业经营部门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科研单位多数尚未转制,均忙于内部调整,无力顾及其他。
以上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我省中药资源的深度开发及中药的研制。
四、对策与建议
1、省*加强对中药资源开发及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领导。四川、贵州、黑龙江等省相继成立了省中药现代化领导小组,由1名副省长任组长,领导并协调各有关部门相关工作,并沟通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联系,引进了国内外一些项目及资金,极大促进了当地中药资源的开发。建议我省成立相应机构,由1名副省长亲任领导,将中药资源开发纳入我省支柱产业及脱贫致富。农业结构调整,退耕造林。天然保护林建设工程。恩施州西部大开发等工作范畴,争取国家有关项目,吸引*资金。
2、成立“湖北省中药资源开发研究工程中心”。该“中心”将省内主要从事中药研究。开发的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大型中成药厂,如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武汉健民药业集团、武汉中联药业集团、红桃K药业集团等单位联系在一起,打破相互*的壁垒,共同商讨全省中药资源开发战略,扩大争取科研项目渠道,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协作开展产品研制,发挥各自专长,加速我省中药资源开发步伐。
3、设立“湖北省中药资源开发基金”。该基金来源:
(1)省有关部门如科技。农业、林业厅(局)、计委、经贸委等对中药资源开发课题的立项,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资金投入;
(2)大型中成药厂、保健食品厂等利润或税收提成;
(3)中药(中药材及中成药)商业贸易额中提成,1986年商业部曾下文安排中药商业购销额中的1%用于扶持中药材生产及科研,该精神目前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仍在沿用,我省因医药*变动较频,现未执行,建议进行争取;(4)吸引外资。该基金可采用招标的方式进得合理使用。
4、建议省科技厅成立“湖北省中药资源开发专家顾问团”,协助、检查、指导全省中药规范化种植研究,药源深度开发及新药品,保健食品。药用植物提取物。中药其他产品的研制,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及GAP生产基地建设的合理部局。既促进我省中药资源的开发,也防止中药材的过剩生产及产量的大起大落。
5、开展全省道地药材野生资源现状及家种药材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并制定湖北省道地药材商品质量标准,建立“湖北省中药资源监测站”,保护好现有药源,使其永续利用。建立“湖北省中药(中药材及中成药)商品质量监测中心”,提高全省中药质量,保障中药产品与国际标准接轨。
6、建议湖北药材尽量多地进行商标注册,尽快理顺中药商品流通渠道,提倡国营、集体、个体经销商共同组成中药材或某一品种“行会”,互通有无、合理竞争、强强联合,共同努力将湖北名优药材及中成药、中药保健食品、其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使湖北省宝贵的中药资源为世界人民医疗保健及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上一篇: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
下一篇: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