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非洲*日

科普小知识2021-08-17 16:30:40
...

1958年4月15日,非洲独立国家会议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开幕。会议通过宣言,强调与会各国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独立,支持非洲未独立地方人民争取独立和自主。此后每年4月15日被定为“非洲*日”。同年12月在阿克拉举行的全非洲人民大会也作出同样决定。

1、简介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其物产丰富多样,又被称作“富饶大陆”。但自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相继入侵,掠夺、贩运黑人奴隶长达4个多世纪,1亿左右的黑人被掠走或杀害,无数的财富被侵占。殖民者的野蛮行径,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把拥有辉煌古文明的非洲变成了“黑暗大陆”。

非洲人民同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武装斗争。1955年亚非会议以后,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和几内亚相继独立,其他未独立的地区反殖*义的斗争和群众运动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1958年4月15日,非洲独立国家会议强调与会各国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独立,支持非洲未独立地方人民争取独立和自主。此后每年4月15日被定为“非洲*日”。

2、*独立进程

二战后到5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独立运动的重心在北非,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埃及、苏丹独立。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独立运动在南部非洲广泛展开,有32个国家获得独立。70年代为第三阶段,是葡属非洲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时期,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独立。80年代到90年代为第四阶段,是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

非洲的独立*,走过一条艰苦的历程。

15世纪以来

非洲是一个物产丰富和历史悠久的大陆。然而,自15世纪西方殖*义者侵入后,400多年的殖民统治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16世纪至19世纪,西方殖民者将2000多万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当奴隶。这些奴隶受到非人虐待,绝大部分活不到15年就死亡。西方列强还用武力抢占非洲的土地和资源,进而完全瓜分非洲,建立起野蛮和残酷的殖民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大地上,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之外的所有国家均沦为西方殖民地。

一战前


非洲*日

非洲人民同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武装斗争,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加纳、阿尔及利亚、几内亚、马里、苏丹、肯尼亚、索马里以及南非和东非的其他许多国家都爆发过反抗侵略者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一次大战后,非洲人民又燃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独立斗争的烈火。东非的阿比西尼亚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曾震动了整个世界。

二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浪潮蓬勃掀起,不可阻挡。1952年,埃及爆发了以纳赛尔为首的“*军官组织”领导的七月革命,推翻了以英国为靠山的法鲁克封建王朝。1954年起,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经过将近八年的武装斗争,终于结束了法国长达132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与此同时,摩洛哥和突尼斯人民也展开了反法武装斗争。1956年3月,法国*承认摩洛哥和突尼斯独立。同年1月,苏丹这个非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也冲破半个多世纪黑暗的英国殖民统治,迎来了独立。这样,到1956年,北非6国,除阿尔及利亚外,都已获得独立。这个时期,东非的肯尼亚和中非的喀麦隆这两个英属殖民地也爆发了武装斗争。

20世纪50至60年代末

这一时期,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和1956年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斗争的胜利,鼓舞和推动了非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57年3月6日,加纳(独立前称“黄金海岸”)人民在加纳人民大会党和恩克鲁玛领导下,冲破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建立了二次世界大战后撒哈拉以南黑非洲的第一个独立国家。1958年10月2日,第二个黑非洲国家——几内亚在几内亚*党和塞古?杜尔领导下,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正式宣告独立,成立*。1958年11月,马里(原名苏丹)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1960年9月22日,马里退出“法兰西共同体”,宣布独立,成立*。加纳、几内亚和马里的独立,增加了非洲人民的信心,拉开非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以加纳和几内亚两国独立为契机,非洲大陆上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独立浪潮。1957—1968年短短的12年时间里,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新独立国家。非洲,这个昔日帝国主义的后方基地成为反帝反殖斗争的前线。1960年,非洲的政治地图发生了巨大变化,有17个国家取得了政治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而载入史册。这17个国家中有14个曾是法兰西共同体的成员国和法国托管地。它们是:喀麦隆、塞内加尔、多哥、马达加斯加、贝宁(原名达荷美)、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原名上沃尔特)、科特迪瓦(旧译象牙海岸)、乍得、中非(原名乌班吉沙立)、刚果、加蓬、马里、毛里塔尼亚。其余3国是扎伊尔、尼日利亚和索马里,他们独立前分别是比、英殖民地和意托管地及英保护地。这样,非洲诞生的新独立国家,其面积已占非洲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人口占四分之三。

在反帝的民族主义旗帜下,战后非洲各种政治组织和政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45年到50年代,非洲建立的民族主义政党和政治组织约有40个左右,到1961年增加到147个。这些政党和组织的建立,加强了非洲独立运动的组织性和自觉性,推动了各国的独立斗争。

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与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密切相关。1960年12月,在第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以压倒的多数票通过了43个亚非国家提出的《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要求“迅速地无条件地结束一切形式的殖民地统治”。翌年举行的第十六届联大又决定建立殖民地特别委员会,并采取措施,支援殖民地人民的独立事业。这给予非洲独立运动以巨大的推动。

1960年以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继续向前发展。1961—1968年又有15个国家赢得民族独立。它们是:塞拉利昂、坦桑尼亚(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两国1964年联合成立)、布隆迪、卢旺达、阿尔及利亚、乌干达、肯尼亚、马拉维、赞比亚、冈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毛里求斯、斯威士兰和赤道几内亚。到60年代末,非洲已有41个独立国家,英、法、比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

20世纪70年代

进入70年代,葡属非洲殖民体系也开始崩溃。葡萄牙是最早侵入非洲的老牌殖*义,也是放弃其殖民统治最晚的国家。到70年代,它在非洲还霸占有6块殖民地,即: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佛得角群岛、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岛、马德拉群岛等。从60年代初起,葡属殖民地人民就相继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安哥拉人民武装斗争的三个组织,到70年代初,武装力量发展到1.5万人,活动遍及安哥拉北部、东部和首都罗安达以南的广大地区。几内亚比绍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到70年代初,已解放了2/3以上的土地和1/2的人口;1973年9月,几内亚比绍宣布成立几内亚比绍*。1962年,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成立;1964年9月该阵线发表《武装大起义宣言》,经过10年战斗,解放了北部3省以及中部两省的部分地区。

1974年4月,葡萄牙发生军事政变,葡萄牙新*不得不改变政策。莫桑比克、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安哥拉于1975年的同一年中,先后宣告独立。至此,历时500年之久的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彻底崩溃。这期间,法属科摩罗群岛和英属塞舌尔群岛,也先后于1975年和1976年宣布独立,1977年,法属索马里通过公民投票也宣布独立,成立吉布提*。

20世纪90年代


非洲独立国家首脑会议

1980—1990年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殖民统治在非洲大陆的最终结束。津巴布韦原为英国殖民地,旧名南罗得西亚。60年代组成的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和民族联盟,*民进行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武装斗争;1980年举行议会选举,民盟获胜。同年,津巴布韦宣布独立,成立津巴布韦*。1990年南部非洲又诞生了另一个新独立国家——纳米比亚*。纳米比亚原名西南非洲。1966年8月,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民开始武装斗争;1989年,纳米比亚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制宪议会选举,西南非洲人民组织获胜;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宣告独立。至此,非洲大陆完成了非殖民化的伟大历史任务。

3、意义

非洲为争取独立和*运动胜利的重大意义在于: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而独立,打破了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统治秩序,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非洲独立*运动的胜利,标志着20世纪初形成的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它不仅使几个世纪以来遭受殖民奴役的非洲人民获得了解放,改变了非洲的面貌,而且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在联合国占了近1/3的席位,在不结盟成员国中约占一半,它们是第三世界中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