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尼勒克县

科普小知识2022-03-28 15:34:50
...

尼勒克系蒙古语,意为婴儿、新生命。尼勒克县位于*西部,中天山西段,北天山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43°25′-44°17′,东经81°58′-84°58′。东与和静县毗邻,东南与新源县接壤,东北与乌苏市为邻,西北与精河县相连,西部与伊宁县接壤,西南与巩留县隔河相望。境内北部是科古尔琴山、博乐科努山、依连哈比尕山,南部是阿布热勒山,四山夹一谷,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县东西长243千米,宽70千米,面积10375平方千米,就像一叶狭长的柳叶。县城驻尼勒克县镇,东距独库(独山子-库尔勒)公路173千米、乌鲁木市516千米,西距伊宁市113千米、乌鲁木齐市816千米。

中文名称:尼勒克县

外文名称:Nilka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级

行政代码:654028

*驻地:尼勒克镇唐布拉路

所属地区:*伊犁州

地理位置:**自治区西北部

电话区号:0999

邮政编码:835700

辖区面积:10129km2

辖区人口:约16万人

人口密度:16人/km2

车牌代码:新F

1、县情概况

尼勒克县位于**自治区西北部,西与伊宁县接壤,西南与巩留县隔河相望,东南与新源县毗邻,东与和静县为界,北与精河县为界。县境由东向西延伸,呈长条形,似柳叶状,总面积10129.95平方千米。总人口19万人(2012年)。有哈、汉、维、蒙、回等民族。全县辖1个镇、10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尼勒克镇、苏布台乡、喀拉苏乡、加哈乌拉斯台乡、乌赞乡、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族乡、乌拉斯台乡、克令乡、喀拉托别乡、胡吉尔台乡、木斯乡。县境内有种蜂场、尼勒克马场、兵团七十九团。县*驻尼勒克镇唐布拉路,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559千米。


尼勒克县

地处伊犁河上游,中天山西段喀什河河谷地带。地势四周高山环绕,峡谷遍布,东北高,西南低,中间夹河谷阶地,由四山夹两河,自北向南相间排列。有高、中山地和低山、湖四大地貌。有喀什河、巩乃斯河等河流。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山区气候特征明显,日照长,年均气温5.7摄氏度,年均降水353毫米。墩麻扎-乔尔玛公路西接218国道,通伊宁市,东在乔尔玛接217国道阿勒泰-独山子-库车公路。名胜古迹有唐布拉草原风景区、塔勒达夏筑路烈士纪念塔、巴尔盖提温泉、古城(俗名老城)遗址、加哈乌拉斯台“三区革命遗址”、奴拉赛铜矿遗址、乌孙古墓群、巩乃斯岩文、喀什河、木斯草原,孟克特的草原、湖泊、温泉,唐布拉草原吉仁台峡谷阿尔斯郎、喀什巴斯温泉、加斯库勒湖、尼勒克冰川等。

2、历史沿革

尼勒克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古代的塞族人、大月氏人、乌孙人、匈妈人、突厥人都曾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栖息繁衍。自汉迄晋,该地区为乌孙国辖地。南北朝时为悦般国地。隋朝为西域校尉管辖的西突厥石汗那国辖地。唐朝时受辖于昆陵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辽时为契丹护府,西辽时为黑汗国地。元朝时属达鲁花赤管辖的察合台汗国地。明朝时为别失八里管辖下的鞑靼瓦刺(或称厄鲁特.卫拉特)游牧地。清初,尼勒克地区为准葛尔所据。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木之乱后,清*将西域改称*,尼勒克地区受辖于清*。乾隆三十年(1770年),因伊犁将军伊勒图奏请,乾隆谕云:“查伊犁种地驻兵,宜于形势之地,修建城池,以御外夷,其努克地方设一小城。现有回民三百户,不便移动,仍驻兵数百,以防西通哈萨克、布鲁特之路。固尔扎东一百一十里,有阿日喀什,回环数百里,其上多银多野性。将军围场其中,有城焉,曰喀什回子之城(今尼勒克老城),由定边副将军,带兵800人,和领队大臣经营之,提督驻防其努克。”

1885年,*省*决定成立宁远县(后因与湖南宁远县重名,改名为伊宁县),辖今尼勒克地区。

1932年,从伊宁县析出,成立巩留县,辖尼勒克地区。1938年2月,巩哈地区从巩留县析出,成立巩哈设治局,受辖于伊犁长官公署。

1939年6月,巩哈设治局改设为巩哈县。

1944年8月17日,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3个地区反抗*统治的革命斗争首先在巩哈县的加哈乌拉斯台山区爆发。同年10月7日,巩哈游击队攻占巩哈县城,改巩哈县为尼勒克县,并成立“三区革命”尼勒克总部和尼勒克县临时*。1945年1月,正式成立“三区革命”尼勒克县*,受辖于“三区革命”*。

1949年9月28日,*和平解放。尼勒克县复称巩哈县,同时成立巩哈县解放军委员会和巩哈县*。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通讯团三营七连进驻巩哈县,协助开展安民、建政、清匪反霸等工作。

1951年3月26日,巩哈县各族各界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会议决定废除封建部落的千户长、百户长制,改巩哈县*为巩哈县人民*。

1951年7月1日,*巩哈县委成立。


1

1954年4月,经*政务院批准,将巩哈县更名为倪俐克县,后经标准化正音为尼勒克县。4月19日,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大会决定改尼勒克县*为尼勒克县人民委员会,隶属于伊犁地委和伊犁地区领导。

1955年3月至1975年9月,因伊犁地委撤消,*尼勒克县委员会和尼勒克县人民委员会隶属*伊犁地区委员会(即伊犁区党委)领导。

1975年9月,伊犁地区恢复重建,尼勒克县归为伊犁地区领导。

1979年6月,伊犁地区撤销,尼勒克县归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领导。

1985年1月,因伊犁地区恢复重建,尼勒克县归于伊犁地区领导。2001年3月,因伊犁地区撤销,尼勒克县直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领导。

3、行政区划

尼勒克县辖10乡1镇2场,即苏布台乡、喀拉苏乡、加喀乌拉斯台乡、乌赞乡、克令乡、尼勒克镇、科蒙乡、喀拉托别乡、胡吉尔台乡、木斯乡、乌拉斯台乡、种蜂场、尼勒克马场。,共83个行政村(队),6个居委会。

4、人口民族

2012年年末统计,全县总户数5.38万户,总人口18.69万人,由汉、哈、维、回、蒙等32个民族构成,其中哈萨克族8.51万人,汉族4.86万人,*2.18万人,回族1.91万人,蒙古族0.90万人,其它民族人口0.33万人。少数民族13.82万人,占总人口的73.98%。男性人口9.54万人,女性9.15万人。农业人口13.597人,非农业人口5.04万人。

5、地理气侯

地理位置

尼勒克系蒙古语,意为婴儿、新生命。尼勒克县位于*西部,中天山西段,北天山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43°25´-44°17´,东经81°58´-84°58´。东与和静县毗邻,东南与新源县接壤,东北与乌苏市为邻,西北与精河县相连,西部与伊宁县接壤,西南与巩留县隔河相望。境内北部是科古尔琴山、博乐科努山、依连哈比尕山,南部是阿布热勒山,四山夹一谷,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县东西长243千米,宽70千米,面积10375平方千米,就像一叶狭长的柳叶。县城驻尼勒克县镇,东距独库(独山子-库尔勒)公路173千米、乌鲁木齐市516千米,西距伊宁市113千米、乌鲁木齐市816千米。

气侯

尼勒克县属大陆性北温带气候,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昼夜日差较大,降水丰富。东西气候差异大,山地气候特性明显。

气温

尼勒克县冬季寒冷漫长。沿喀什河谷为冷区。中低山为暖带。

6、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尼勒克自北向南有阿夏勒河、喀什河、巩乃斯河3条河流相间排列,有大小支流百余条,水能蕴藏量在200万千瓦以上。其中喀什河自东向西贯流全境,干流落差1989米,理论水能蕴藏量12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建设15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3.8万千瓦。现已建成发电的有吉仁台一级电站(46万千瓦),吉林台二级(5万千瓦);即将建成发电的有:温泉水电站(13.5万千瓦);现施工建设的有:尼勒克一级(22万千瓦)、塔勒德萨依(8万千瓦)、萨里克特(8万千瓦)。


2

矿产资源

尼勒克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煤矿、铁矿、铜矿、铅矿、钨矿、锌矿、古膏矿、冰洲石、铝土页岩、石灰石、水刷石等30种。根据*地矿局、*煤炭厅先后多次地质普查和探勘,初步查明尼勒克煤田远景储量500亿吨,近景含量为82亿吨。煤田东部多为工业用煤(焦煤),西部多为民用煤(长焰煤),中部为动力用煤。工业用煤多用于民用煤,焦煤多于半焦和长焰煤。煤的各种牌号齐全。铁矿含量丰富。主要有新源式铁矿、菱铁矿、黄铁矿、褐铁矿几种。新源式铁矿以赤铁矿、磁铁矿为主,整个阿布热勒山均有分布。铁矿分布西起喀什河托海大桥,东至那拉提,大部分在尼勒克县境内。铅矿多分布于吉仁台牧场的萨尔呼勒松沟上游,伴生矿物有银、锌等,其中含铅品位为0.07%-3%。石膏矿主产于陶吾坎布拉克。矿床东西长4.5千米。宽1.5千米,地址储量10万吨以上。

草场资源

尼勒克县草原辽阔,水草丰茂,草质优良,草场面积67.76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5.31%,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5.39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96.5%。按季节分,夏草场面积30.26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44.8%;冬草场面积13.74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20.3%;春秋草场面积5.56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8.2%;冬春场总面积的25.59%;四季草场面积0.8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11%。2007年,全县草场理论载畜量151.35万只绵羊单位。

森林资源

全县有森林面积163266.6公顷,由四大森林类型构成。山区天然林,分布在塔尔依奇楞山海拔1400-2800米高度范围的西高山阳坡、半阴坡和山体水系沿岸,面积116133.3公顷,活立木蓄积565.8万立方米,树种以天山云杉为主。喀什河谷湿地古杨林主要分布在喀什河及其支流沿岸和巩乃斯河北岸黑山头护林站的河漫滩地,海拔800-1400米,面积14200公顷,活立木蓄积44万立方米,树种有密叶杨、河柳、小叶白蜡、沙棘等。平原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平原农区12个乡(镇)场的道路、渠道两侧及农田四周、荒坡、河滩等,面积12933.3公顷,活立木蓄积92.4立方米,树种以杨树为主。低山灌木林(丛),主要分布在海拔1千—2千米的低山阴坡、半阴坡和山脚的阴坡地带,面积2万公顷,树种以野蔷薇、小蘖为主。树种以野蔷薇、小糵为主。

药用植物资源

县境内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不可胜数,其中仅药用植物资源就有146种。主要有贝母、雪莲、石竹、蒿本、野薄荷等。

7、经济发展

尼勒克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畜牧强县、能源大县、旅游名县、工业富县、科教兴县”战略,按照“围绕一个中心,调整两个结构,培育六条产业链,实现一个目的”的经济发展思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使全县70%的农田实现了“田、林、路、渠”统一规划和配套建设,草场改良与综合开发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畜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逐步形成了以亚麻、脱毒马铃薯、甜菜、中药材、蔬菜、山葵为主导的特色种植业生产格局。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近年来,尼勒克县积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市容市貌管理,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0%,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7%,电话普及率达10.89部/百人。

8、政策环境

尼勒克县有发展经济,拓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许多有利条件和优惠政策。

(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吉林台电站项目的上马,为尼勒克县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拥有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1986年,尼勒克县被列为全国贫困县,1988年又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牧业贫困县。为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国家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从资金到物质供应上都实行倾斜,通过以工代赈、对口扶贫支援等多种形式给尼勒克县经济发展以很大帮助;十五大后,国家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更加重视帮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三)为进一步横向经济联合的纵深发展,广泛引进区内外的资金、技术、项目、人才,根据国家、自治区、自治州有关政策规定,相继出台了《尼勒克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尼勒克县关于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意见》《尼勒克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优惠政策。

9、民俗风情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世界上大部分的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又被誉为“草原骄子”。


3

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给了他们纯洁的心灵;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天气,给了他们粗犷和坚韧的性格。在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土地上,渗透着阿爸的汗水,阿妈的奶汁,珍藏着蒙古族人民勤劳、朴实的灵魂,记述着一个马背民族的古朴生活。

13世纪初起,蒙古族开始根据回鹘、吐蕃等民族的文字创制蒙古文字。此后,各种形式的历史、文学作品相继问世,有些一直流传至今。其中,历史著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最为著名,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民族传统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和筷子舞等等。

蒙古包为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蒙古民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奶食、和肉食。

蒙古族最大的传统节日性群众集会为那达慕大会,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起源于13世纪初。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还有马奶节和白节(也称白月)等。

蒙古族传统服装方面,中国部分蒙古族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传统的节日里,蒙古族群众仍然喜欢穿上民族服装,参加骑马、射箭、摔交等体育竞技,下蒙古象棋,演奏马头琴,跳传统民族舞蹈,用奶茶、奶渣、炒米、手把羊肉待客等等。即使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蒙古族也很注意使现代化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例如北方城市姑娘流行的新式蒙古袍既保留传统蒙古袍的古朴特点,又洋溢着现代化的华美气息。北疆城市公共建筑上的蒙古包造型装饰和大型彩绘奔马图及奔马雕塑,鲜明地表现草原文化的风格。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我国的蒙古族人口虽然分布在全国各地,但绝大多数自古就生活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境内的阴山山脉和兴安岭山脉横贯东西,地形与亚细亚大陆相连接,气候常受大陆的支配,多风、乍寒乍暖,寒冷季节长,温暖季节短,降水量少,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月;降雪期漫长,从十月中降雪,到次年五月尚能见到雪飘,每年积雪深一尺以上的大雪有一、二次。蒙古族人*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或畜牧业,兼营种植业,散居的蒙古族人民多数以从事种植业为主,也经营一部分畜牧业生产。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事工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从单纯的畜牧业、种植业经济向工业、商业和现代畜牧业及种植业全面发展。

由于蒙古族居住的地域不同,历史发展情况不同,经济生活不同,所以各地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如咯尔喀蒙古、兀良哈蒙古、额鲁特蒙古、布里亚特蒙古等,他们的风俗习惯就不完全一样。再如从事畜牧业生产和其他生产的蒙古人的风俗习惯也有不同。就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同属从事一种生产活动的蒙古人的习俗,随着地区的不同也有差异。正所谓“隔山不同风”,“隔水不同俗”,所以我们入乡就要问俗,就是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现在的蒙古族的习俗就是在上述条下形成的,是通过语言和行动传下来的习俗,但他同时也吸纳了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变成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件好事!因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转徙、发展和继承是普遍现象,而蒙古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的有希望的民族。

宗教信仰:普遍信萨满教。元朝以后蒙古族统治阶级开始信仰喇嘛教(主要信仰宁玛派即黄教)。

饮食特色:喜爱喝用砖茶泡制的奶茶。还爱喝马奶酒。牧区多以牛羊和奶食为主,农区以粮食为主,蔬菜、奶制品为辅。敬茶方面,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敬酒方面,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风俗习惯

“*”是*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共有5百95万7千人,约占**自治区总人口的二分之一,主要聚居在**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有自已的语言,*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人民普遍信仰*。*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习俗:*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婚俗: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食俗: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典型食品:*最爱吃馕、抓饭、包子、面条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节庆:*信奉*。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

哈萨克族民俗民风

“哈萨克”翻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勇敢的*人”。哈萨克族是世界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跨国民族,总人口现已超过千万。哈萨克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汉代,他们分布很广,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欧亚大陆中心腹地,从阿尔泰山、天山向西直到里海约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都有哈萨克民族活动的痕迹。目前仅在*的哈萨克族就有12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的北部和东部地区。

一、文体娱乐

哈萨克族的娱乐活动,既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其娱乐方式与骑马、放牧、狩猎等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主要有赛马、摔跤、叼羊、姑娘追、马上角力等。据说叼羊活动起源于中世纪。当时,牧业上的狼害相当严重,牧民对狼特别仇视,一旦猎获了狼,大家便一涌而上争相抢夺,以此开心取乐。后来就逐渐由叼狼演变为叼羊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在哈萨克族中,赛马不仅是参赛者个人的事,而且是关系整个氏族部落荣誉的事。赛马中得到的奖品,主人一般都不会占为已有,而是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分给亲人、朋友,和大家一起分享。

姑娘追:“姑娘追”哈萨克语“克孜库娃”,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喜爱的一种马上体育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特殊方式。青年男女通过“姑娘追”互相认识、互相了解,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姑娘追”一般在夏秋季节空旷、平坦的草甸上举行,远近牧民都骑马前来参观。据说很早以前,有两个哈萨克部落的头人结成了儿女亲家,在姑娘准备过门那天,来接亲的人有意夸赞他们新郎的马是最好的千里马。新娘的父亲听后便说:“我女儿骑的马才是最好的马,不信可以比一比,如果你们的马能追上我女儿的马,今天姑娘就过门,否则就改日再说。”于是比赛开始了。姑娘因为对小伙子早有好感,于是故意放慢速度假装让小伙子追上,借机进行交流和沟通,返回时她又让小伙子在前面跑,自己在后面追赶,结果把“追姑娘”变成了“姑娘追”。于是“姑娘追”就由此产生了。从此以后,哈萨克族有许多青年男女就是通过这种嬉戏式的相互追逐和交流产生了好感,萌发了爱情,并结为终身伴侣。如今的这种活动已不再拘限于青年男女,有时一些结了婚的成年男女也会参与其中,但一般要求男女双方要年龄相近,因为这样才可以随意的做游戏和开玩笑。关于“姑娘追”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从前有一只白天鹅化为女子,和一位猎人结为夫妻,成为哈萨克人的始祖。他俩结婚那天,骑着两匹白色的骏马,像白天鹅一样,飞来飞去,互相追逐。据说这就是“姑娘追”的由来。这个传说反映了“姑娘追”这种马上游戏是从古代沿袭而来的习俗。“姑娘追”多在喜庆节日举行,是民俗风情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热情好客的哈萨克姑娘会邀请远道而来的游客共同参加这种马上娱乐活动。


5

叼羊:叼羊是哈萨克民族为祈祷祝福而举行的一种马上娱乐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对抗性强、争夺激烈、集勇猛、顽强和机智于一体的马背体育竞赛。叼羊是*各兄弟民族普遍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特别是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牧民更是擅长这种马上运动。盛夏时节,牧场绿草如茵,草茂马壮之际,牧民在休闲时,成群结队自发地组织叼羊活动。

摔跤:摔跤是哈萨克族传统的体育活动之一,是一种力量和技巧的对抗性运动。每逢婚礼、割礼、周年祭祀都会举行摔跤活动。马上角力,又称马上摔跤。其方式是参加活动的人分成两组,一对一进行比赛,二人比力量、比技巧,看谁能把对方从马背上揪下来,或直接拉到自己马上,即算胜利。

赛马:赛马是哈萨克族人十分喜爱的一项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赛马有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赛走马,是比马的速度耐力、稳健美观。一般用的是五岁以上的成年马,骑手也是成年人。赛奔马也多用五岁以上的马,参加赛马的骑手大多是十二三岁的男孩。在哈萨克族中,赛马不仅是参赛者个人的事情,而且是关系整个氏族部落荣誉的事。赛马往往在婚礼和重要的节日里举行,而且经常是最后的压轴节目,也就是说,赛马一结束,庆典也就最终收场。

马上角力:亦称马上摔跤,其方式是参加竞赛的人分成两组,一对一进行比赛。两人比力量、比灵巧,看谁能把对方揪离马背并扔在地下,或抱到自己马上即算胜利。比赛时有许多人围观,围观者都希望本部落的选手获胜,不时地为选手呐喊助威。

马背拔河:两个人骑在马上,拉一条两米多长的皮绳,中间地上划一长缍为界,谁骑的马配合得好,谁就可以把对方拉过界河。

骑马抢布:这是哈萨克族年轻人锻炼身体骑马本领的娱乐活动之一。布长一米左右,颜色或红或绿。开始时,先由一个小伙子拿着布骑马飞跑,其他人乘马尾追。被追上人发现快要被追上,必须迅速将布交给先追上自己的人,然后大家继续追赶第二次拿到布的人。这样连续不断,犹如接力赛车一样。骑手们跨过河流,越过高山,冲破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险阻,直玩到大家尽兴方罢。这种活动主要是锻炼年轻人骑马的本领和意志。

射元宝:射元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箭射元宝;另一种是用枪元宝。前者是自古相传的选拔神箭手的娱乐活动;后者是近代形成的。古时候用箭射金葫芦,后来改作箭射元宝。其方式是立一高杆,上端拴一横木,把用红绸布包着的元宝用细绳拴在横木的一头,用箭射断吊着元宝的绳子。比赛者从百余步外策马飞奔,到五十步左右处向目标射箭。如射断绳子,元宝落地,则可得元宝,并被人们称为“神箭手”,以后这一活动改为步枪射银币了。

哈萨克族的“恰秀”:各个民族都有向人们表示祝福的方式,如藏族人献哈达、蒙古人敬奶酒,而哈萨克族在遇到喜事时,却要撒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包尔沙克等,这种表示祝福和欢迎的仪式,哈萨克人称之为“恰秀”即撒的意思。哈萨克草原上遇到喜事,都要搞“恰秀”,让人们抢着吃,分享欢乐。草原上来了尊贵的客人,也要搞“恰秀”,表示尊重和欢迎。一般“恰秀”都是由妇女来搞,这位妇女必须是年纪较大、儿子齐全、丈夫健在、本人德高望重、深受群众爱戴者。人们相信由这样的妇女来搞“恰秀”,会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有些“恰秀”则由自己人来搞。如在夏季第一次挤马奶时,则要在挤马奶的地点喝奶茶,并要邀请邻居和亲友们一起来喝。同时还要在马驹头上和拴马驹桩子上抹些酥油,这时,由家里的年长的妇女来撒喜食,以祈求人畜两旺,吉祥平安。

阿依加勒克舞:阿依加勒克舞,即月亮舞,是一种广泛流行于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民间集体舞蹈,可由男女几人或多人列队成环形圆月状共舞。舞蹈特点是两人对跳,多为拍手、踮脚,自拍、互拍、自点、对点、双双旋转,并排旋转,换位旋转,交换舞伴。节奏欢快,动作幅度较大,颇具美感,感染力强,且动作简单易学,初学者十分钟内便可掌握要领,半小时后便可成为熟练的舞伴。月亮舞是哈萨克青年男女传递感情的一种方式。每年草原上举办阿肯弹唱盛会时,经过一天的热闹,老人和小孩们都已疲倦,回毡房休息,成年人聚在毡房里举杯畅饮,情窦初开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的精力仍然充沛未尽,他们随着欢快的音乐在月亮下翩翩起舞,成双成对消失在朦胧月色之中……游人可和当地的青年男女在额尔齐斯河畔的篝火边,尽情地载歌载舞。

阿肯弹唱会:阿肯弹唱会是哈萨克民族古老的、最具有群众性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乃至有朋友来临,亦或在每年山花烂漫之际,能歌善舞的牧民,聚集在一起,怀抱冬不拉,即兴作诗,自弹自唱,这就叫阿肯弹唱会。它的形式与规模大小不一,有数十人,百人,乃至数千人,具有娱乐性和竞歌性两种,场面欢快热烈,形成草原上一道奇异、优美的民族风景线,若此时游客亲临其境,一定会体验到原始、浓郁的民族风情,流连忘返。

二、禁忌

哈萨克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骑着快马直冲主人家门,因为这会被认为是挑衅或是报丧和传送不吉利的消息;做客时,不能坐在主人放有食物的箱子或其它生活用具上,他们认为食物是上天赐予的,是圣洁的;在毡房内不要坐床,应盘坐在地毯上,最好不要把两腿伸直,也不要脱掉鞋子;在交谈和吃饭时,不要剪指甲和打哈欠,否则就是对主人的极不尊重;主人做饭时,客人不要动餐具,更不要用手拨弄食物或掀锅盖;主人割给客人吃的肉或是送给客人晚上住宿用的被褥一定不能拒绝,要愉快的接受,否则主人会认为你瞧不起他;饭前饭后,主人都会给客人倒水洗手,洗完后不要乱甩手,而应直接用毛巾把手上的水迹擦干;还有不能当面夸主人家的孩子尤其不能说他的孩子“胖”,也不能当面赞美主人家的牲畜和猎犬等;不能追打主人家猎犬和看门狗,也不要当面清点主人家的牲畜数量;不能跨越拴牲畜的绳子;走路时遇到羊群应绕道而行,更不能骑马直冲羊群;不能用手或棍棒指点人数,否则会认为你在把人当作牲畜清点;在哈萨克族家做客,一般不要超过两天;借用的马在归还时要卸下马鞍,否则会认为是不礼貌的。


6

三、毡房

哈萨克族长期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很早就发明创造了适合游牧生活便于搬迁近似于蒙古包式的流动房屋——毡房。哈萨克族的毡房主要由骨架、围墙、房顶、房毡、门5个部分组成,其中毡房的骨架是由柳木做成的圆栅和顶圈构成,围墙用横竖交错相连的柳木栏杆构成,可以*拆合,圆形顶圈既是屋顶又是窗户,外观与蒙古包相似,白天揭开用来通风透光,夜间盖上以防风寒,房门通常都面朝东南。毡房里布置有一定特色,中间是火塘,右半部摆放食物、炊具,右上方是床铺,毡墙上有各种图案的挂毯,地上铺着地毯,毡房正上方摆放箱子等,左侧毡墙处放置垫桌,垫桌上放被褥、枕头。城镇居民都喜欢在卧室或客厅墙上布置挂毯,喜欢色彩鲜艳的饰物,在享受现代化生活同时,仍保留着哈萨克族传统文化。

四、葬礼

在哈萨克民族中,存在着灵魂不灭的观念,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会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所以特别注重死后的葬礼。葬礼基本上是按照*规进行的。与其他一些民族有所不同的是,每当有人前往吊唁与遗体告别的时候,通常由死者的女亲属相互拥抱,一起哀唱挽歌,并通过这种哭唱的方式,告诉人们死者的生平。吊唁结束后,按规定由宗教人士依麻木用清水为亡者净身,再用白布裹身,最后举行祷告仪式进行土葬。

五、宗教

哈萨克族曾经信仰过原始宗教、佛教、景教等,后来才信奉了*。即使在信奉*以后,他们仍然还保留着不少原始宗教的遗迹。如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祖先崇拜和萨满教等。公元8世纪,*开始传入哈萨克草原,到15世纪以后逐步占据了统治地位。在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中,带有较浓厚*色彩的节日主要有两个:肉孜节和古尔邦节。

六、传统节日

哈萨克族信仰*,主要节日有那吾鲁孜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

1、那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在回历十二月举行,这是一个送旧迎新的节日.过节时家家户户要用七种食物做成粥(由水,盐,塔尔米,熏肉块,酸奶子、葡萄干、玉米等混合而成的),然后互相宴请亲朋好友品尝,以示对节日祝贺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2、古尔邦节是*信仰*的*、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和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据说,很久以前,阿拉伯北部人民的祖先、先知易卜拉欣,夜里梦见安拉,并受到安拉的启示,要他到山谷宰掉自己的儿子为安拉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当易卜拉欣带着自己的儿子到了密那山谷,正要把儿子伊司玛义杀死时,安拉看到了易卜拉欣对他的虔诚和敬畏,派天使送下一只羊,代替了伊司玛义的牺牲。这就是宰牲节的来历。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阿拉伯人民便根据这一传说定期宰羊献祭,相沿成俗。*成立后,承认先知易卜拉欣为圣祖,并把*历的十二月十日定为古尔邦节。我国的公历与*历每年有11天的日差,故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不固定。按照传统的规矩,*们在节日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做礼拜、诵经、上坟、缅怀先人。节前,*们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赶制各种糕点,炸馓子、烤馕、做新衣裳,进行节日的充分准备。*们从*做完礼拜之后,便回到家里开始杀牛宰羊、煮肉做饭,对穷人进行施舍,对来宾进行招待。身着节日盛装的哈萨克族人要相互拜节,互相问候,过去有成见的人,在节日里见面时也要互相问候,并消除隔阂,从此言归于好。青年男女又说又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使整个节日期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3、肉孜节是*信仰*的*、回、哈萨克、塔塔尔、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的盛大节日之一。肉孜节也叫“开斋节”。*规定,每个*每年必须封一个月的斋,也是教徒们所要履行的一项重要“功修”。封斋期间白天不吃不喝,甚至连咽口水也不允许。到了太阳落山之后,才能进行吃喝。所以这个节日也是宗教上沿袭下来的习俗。斋戒日期在*历的九月,这一月称为“斋月”。“斋月”可以出现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原因是*历是纯阴历,以月亮出现的那天为月首,单月30天,双月29天,全年12个月,不置闰月,计354或355天,这样就比太阳历少10天或11天。它的月份和季节没有固定关系,所以“肉孜节”便会在一年四季中轮流出现。九月份封斋满一个月,到了十月一日改为正常生活,举行礼拜和庆祝活动,称为“开斋节”。*地区称为“肉孜节”。其实“肉孜”在阿拉伯语中,也是“斋戒”的意思。关于“肉孜节”的来历有许多说法。传说,古时候人们为了躲避异族统治者的侵犯,白天躲进深山里不生火、不做饭,到了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才开始做饭。其实,这个节日完全是宗教上的活动,尔后成为民族习俗。斋戒被*称为五大功修之一。*曾说过:“斋戒,一半是忍耐。”根据*的说法,斋戒不仅是不吃不喝,而且是为了杜绝一切不良行为。宗教上说人是污秽的,如今一些信仰*的人已不封斋,而是将开斋节作为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进行庆祝。在节日到来之前,人们就进行各种各样的准备,把房子院落打扫整修一新,并要赶制节日盛装。妇女们还要炸馓子、做点心、熬果酱,购买各种水果和干果,准备招待贺节的客人。节日的清晨,*们聚集在*做礼拜,然后开始庆祝活动。这天人们将不计过去的“疙瘩”和“磨擦”,而会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兴高采烈地相互拜节问候。


7

七、礼仪

哈萨克族的人生礼仪独具一格,别有特色。他们主要有诞生礼、摇篮礼、满月礼、割礼、婚礼和葬礼等。与汉族人的满月礼有所不同,哈萨克族的满月礼是在婴儿出生后的第四十天举行。在这一天,要专门给洗净后的婴儿全身擦上羊油并剃发。

在基层牧区的哈萨克家庭中,至今还保留着一种被称为“还子”的习俗。“还子”是指每对新婚夫妇要把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男方的生身父母。祖父母会把这个孩子当作自己亲生的最小的儿女来对待。从小到大,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彼此之间都以父(母)子相称。孩子对他(她)真正的亲生父母则以哥嫂(或姐)相称。父母对自己的这个儿女也同样要以弟妹相称。这种习俗在其他民族当中实不多见。

哈萨克人热情好客,不分彼此,在他们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祖先的遗产中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只要沿途有哈萨克,那怕你走一年的路,也用不着带一粒粮、一分钱。”当然在喀纳斯这种旅游服务区内,所有人从事的都是一种商业经营活动,这种感觉你可能体会不到。但如果有时间去走访一下其它边远的牧区,哈萨克人那种先天固有的热情好客和乐善好施你就可以真切的体会到了。

哈萨克人见面时总要相互问候一番。特别是遇有远方的贵客光临时,主人不仅会拿出香喷喷的奶茶、油果子、奶酪、糖果等家里现有的上好食品,还要专门宰上一只肥羊招待客人,以示尊敬。哈萨克人吃抓肉,特别是吃盛有羊头的抓肉时,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当主人把盘子放到桌上后,所有在座宾客,先行祈福,再由主客把盘中的羊头拿起,并割下羊头右颊上的一片肉给座中年长的主人表示接受主人的盛情,然后再割下一只羊耳给主人家的小孩或座中年幼者。意思是让他们听长辈的话,之后就把羊头还给主人。以上礼仪结束后,大家才开始动手割肉吃。

八、婚俗

在过去,哈萨克人的婚姻大多数是由父母包办的,属明显的买卖婚姻。缔结婚姻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财礼的多少,在过去的哈萨克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美丽的姑娘值八十匹骏马,一个人生下几个女儿,就可以成为一个大巴依(即大地主、大富豪)”。如今,这种不良的习俗和观念已有了很大转变。现在哈萨克人的结婚择偶仍然十分讲究门当户对。另外,男方家庭还特别注意女方的母亲,他们有句谚语:“母亲是女儿的影子,母亲好,女儿也一定错不了。”按照哈萨克的习俗约定,同一部落特别是七代以内的近亲不能通婚。哈萨克族的结婚仪式十分隆重,结婚前都要举行一系列走访和喜庆娱乐活动,他们对氏族部落内的任何一家婚事都象自家办喜事一样热情参与、欢乐与共。婚礼这天,男女双方以及双方的歌手都要唱许多约定俗成的婚礼歌。其中新娘在最后离开父母家人时,要唱与父母亲人的哭别歌。姑娘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娘家还要给姑娘送一份厚礼,有条件的一般要送100只羊,15匹马。条件差的也要尽力而为,有所表示。哈萨克族结婚后的男女在日常生产生活上的分工是十分明确的,属于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

回族风俗习惯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凡是回族居住地,在乡村,总是一片片一块块地集中在一定堡子、寨子或山村;在城镇,又总是集中在一定的地段和街道。在宁夏、回族大都住平房、窑洞、砖瓦房等等。房屋一般向南。回族住房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清扫。回族不崇拜偶像,*家屋内墙上特别是礼拜堂内不贴人像。

在回族的聚居区都建有*。*一般主要举行宗教活动,也是进行宗教教育、传播宗教知识的学校。*的建筑风格一般都是阿拉伯式的,也有中国古典式或两种风格混合的,由礼拜殿、水房和经堂三大部分组成。

服饰:

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小帽,表示清洁不染;妇女头戴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掩盖起来。盖头有少女、媳妇和老年妇人之分,少女戴绿色的,媳妇戴黑色的,老年妇人戴白色的。老年妇人的盖头较长,少女、媳妇的较短,只披到肩上。盖头上有的还绣有花边和图案。妇女服装为右衽大襟短上衣,着长裤。年轻人喜欢在前襟、胸前绣花,在衣服上镶色、滚边。男的头戴******帽,有白的和黑的两种。上着对襟短上衣,穿白长裤、白袜子,喜欢在白衬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胡须的修饰。男子一般在二十几岁开始留胡须,因教派不同,形式不同,有的只留下巴相,也叫山羊胡,有的留全脸胡。

妇女护头面的头巾,源于阿拉伯国家、*的影响。遮住两耳、脖子和头发,只将面孔露出。青年妇女一般戴绿色的,盖头较短,只披到肩上;老年妇女一般戴白色的,盖头较长,直披到腰际。

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车接新娘。新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大门。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的。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首先请阿訇选诵一段《*》,然后,阿訇当着证婚人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如愿意要马上表态。再问新娘,新娘表示同意,阿訇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告诫二位新人要互敬互爱。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才进洞房。新郎进洞房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摘掉头上的喜花,互相交换礼物,新郎送给新娘包着钱的红纸包,新娘给新郎小红布蛋蛋式"针扎子",新郎还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要喜糖的人,称为"撒喜"。晚饭过后,大家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三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门"(即回娘家)。有的当日"回门"。

丧葬:

回族实行土葬。人去世后,一般晚上亡故的凌晨出葬,停亡人不得超过三天。出葬前,要洗净全身,叫"着水"。洗后用写有经文的大小两块白布(叫"开凡",女性多一块)裹身。口、耳、鼻、眼、额头、手脚处,要放冰片、麝香。然后移入"塔布匣子"(即*内专送亡人的公用木匣),由亲人抬到*,再由阿訇率领送葬者举行"站礼"仪式:人们面对"塔布匣子"站立,由阿訇诵读《*》章节(内容是祈求真主宽恕死者,祝愿死者安息),旋即抬往坟地。坟坑深两米,直坑西壁再挖一个偏洞(称"热合提"),上圆下方,高约一米,长可容体。将亡人头北脚南,面向西放入偏洞后,用砖封好洞口(热合提门,然后填平直坑,地面堆成鱼脊形坟堆。火葬时,阿訇诵经,亲属不许啼哭。葬后三天、七天(头七)、月斋(一个月)、"十"、"百日"、"周年"一般要在家请阿訇诵经。主麻田、开斋节、古尔邦节亲人要到坟上悼念亡人。老人亡故后,还要请阿訇"走坟"、"守坟"四十天或一百天。


8

饮食习惯:

主食以米、面为主,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狗、狼、虎、驴、猫、鹰、鹞等;禁食自死之动物血;禁饮酒。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习俗:

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来与客人见面、问好。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有时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节庆: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开斋节

在回历每年9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果子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古尔邦节

即献牲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节日当天不吃早点,到*做过礼拜之后宰牛献牲。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阿述拉节西北部回族节日,即时要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节日期间宴请客人必备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鸡肉做成的各种菜肴。

10、美食小吃

尼勒克县的美食汇集了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的特色美食,主要有各种特色拌面、烤肉、抓饭、簿皮包子、大盘鸡、麻椒鸡、丸子汤、杂烩汤、民族烧烤、土火锅、烤全羊、熏马肉、马肠、风干牛、羊肉、风干鱼等多种民族美食可供游客品尝。其中最受游客喜爱的当属抓饭和簿皮包子。

11、旅游景点

巴尔盖提温泉

巴尔盖提温泉,因位于巴尔盖提而得名。在尼勒克县城的东北面,距县城58公里,从县城乘车至达巴尔提沟,再沿巴尔盖提沟北行,有公路直通巴尔盖提温泉。在晚古生代在宕纪未期距今270万年,发生了大规模的华力西造山运动,并随着水平挤压力造成巴尔盖提向斜,产生南北向的平推断层与北西向的区扭性断裂交叉处,形成地下温泉水的良好通道,使温泉下面深部的花岗岩岩浆热液中形成含硫磺成份的热水,沿断层流出地面,形成了巴尔盖提温泉。温泉主要矿物质成份有:硫磺、镁、锌、钾等32种元素,是现代美容、保健良品。同时能治关节炎、皮肤病、肠胃等,能治除人体各种有害物,调节人体水份。

布隆温泉

布隆温泉,海拔2520米,温泉水温长年保持在38—40℃,泉水呈碱性,PH值为8.6—9.0,泉水化学成份丰富,达到我国医用矿泉水分类标准,泉水中氧、硫化氢、硅酸、氟的含量适中,此外还含有对人体特殊生物学作用的钾、钠、镁、溴、铁、锌、锂等三十多种微量元素。泉水浴可治疗早期脑血管硬化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各类关节炎、皮肤病,蒸汽吸入可治疗支气管炎、神经痛、偏头痛等。


9

温泉周边山花烂漫,绿草如茵,苍翠挺拔的松杉与婆娑多姿的白杨白桦互相依偎,错落有致,组成了高低参差的植物群落。

柯赛秀之乡展览馆

近年来,我县把发展“刺绣富家”手工旅游产品开发作为引导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2007年注册“柯赛绣”民族手工艺品商标,通过开设刺绣技能培训、技能大比武、展销会等方式,采取“农户+互助组+协会+基地+企业”的创业模式,成立了“柯赛绣民族刺绣厂”,组建“刺绣协会”13个,刺绣互助组36个,会员达5000余名,绣娘达万名以上,2008年尼勒克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刺绣之乡”,2012年7月,“柯赛绣”成功争创基尼斯世界纪录。

为使产品提高档次,提升品质,2011年、2012年先后引进苏绣和羌绣,将柯赛绣与内地多种刺绣相糅合,汲取多家刺绣精华,做大、做强、做精柯赛绣刺绣产业,使尼勒克柯赛绣真正成为“塞外江南第一绣”,为贫困少数民族妇女增收,全力推介宣传“甜蜜、多彩、宜居”尼勒克起到积极作用。

12、历史名人

阿拜•胡南巴依

阿拜•胡南巴依(1845—1904)出生于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州成基斯乡一个部落首领家庭。他是哈萨克民族近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主义诗人。他自幼聪明好学,才思敏捷,精通阿拉伯、波斯、察哈台、俄罗斯等语言,博览群书,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他出身豪门,却永远站在被奴役的人民一边,甚至不惜与代表封建主利益的父亲断绝关系。他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创办新学,普及科学知识,提倡吸收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改造社会。他以诗歌为武器,抨击封建制度,反对沙俄侵略,痛斥出卖民族利益的走狗行径,唤醒和团结哈萨克人民。他的诗歌被誉为“哈萨克民族生活的一面镜子”。

阿拜•胡南巴依以他在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超凡思想与智慧,对民族文化进步做出的重大贡献而在哈萨克民族近现代史上以及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一席无以替代的显赫地位。他那博大精深的思想,令人震撼的人格魅力,沉重而神圣的匡世救民的使命感,为民族振兴而义无反顾不懈斗争的执著精神,使全体哈萨克人民尊奉他为哈萨克民族的精神象征。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英、法、德、中、俄、土耳其等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1995年,阿拜•胡南巴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同时,1995年也被命名为阿拜年,世界各地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

哈斯木汗

哈斯木汗(1509—1518)系哈萨克汗国第三任可汗。1511至1518年在位。执政期间,制定了哈萨克汗国的第一部法典—《哈斯木汗法典》。这部法典包括财产法、民事法、刑事法、兵役法和使臣法等五项内容。这部法典制定之后,哈萨克社会秩序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这部法典奠定了哈萨克汗国的法律基础。之后,哈萨克汗国由额斯木汗制定的《额斯木汗法典》和由头克汗制定的《七项法典》都是在此基础修订的。

脱脱

脱脱(1314—1355)哈萨克族蔑尔乞惕部人。他是元朝武宗、仁宗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马札尔台之子,从小生活在热爱汉文化的家庭之中,聪明好学,随汉儒学习汉文经史,且膂力过人。1331年文宗执政时期,背授予虎符,忠侍卫亲军都指挥使。1335年又提调左阿速卫。1341年顺帝任命脱脱卫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辽、金、宋三史编撰都总裁官。他前后两度任右丞相达十年之久。

脱脱博才多学,抱负远大,顺应历史潮流,不带民族偏见,与顽固久*及逆行那个不懈的斗争,在危难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开辟了新局面。


10

乃贤

乃贤(1309—1368)哈萨克民族葛逻禄部人,字易之,别号何朔外史,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元朝由盛转衰,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期。他四处奔走,体察社会各阶层境况,寻找补偏救弊之方,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胸襟。并写下了大量以热情歌颂富饶美丽的大好河山和现实批判为内容的诗歌。他用汉语创作诗歌,并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可以说是多民族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的灿烂花朵。他没有民族偏见,十分同情处在生活最底层的汉民族劳苦大众。他一生的行为和诗歌创作都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艾卜•奈斯尔•法拉比

艾卜•奈斯尔•法拉比(870—950)出生于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奥特拉尔城。他是9—10世纪中亚地区突厥语系民族文化史上的思想巨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后世学者称他是人类文明史上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的“第二导师”。

童年时期,他学习突厥语言,系统地研习语法、音乐、数学、物理、天文等学科。为了追求梦想,他十几岁就去了伊朗和巴格达,在那儿苦学十年之久,广交文人学士。他一生足迹遍布伊朗、巴格达、耶路撒冷、埃及、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945年,他到达叙利亚,受到国王重用,并享有丰厚的俸禄。当时的学者们评价他是“精通哲学、逻辑学、音乐学、教育学的著名学者,具有博学才识的法拉比。”950年,法拉比不幸逝世,叙利亚国王亲自为他主持国葬,将他安葬在大马士革城的马维亚公墓。

法拉比用毕生的精力汇集东西方文化的精粹,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据统计,他一生撰写了三百多部著作,主要著作有《社会现象学》、《科学系统论》、《亚里士多德著作注释》、《论灵魂》、《论理性》、《知识大全》、《音乐大全》、《论诗歌艺术规律》等。

猎骄昆弥

猎骄昆弥是哈萨克民族族源之一的乌孙部族的首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公元二世纪,猎骄之父难兜靡被遭受匈奴打击的大月氏所杀,猎骄为匈奴单于收养。成年之后他为匈奴人征战,屡建功勋。后来,猎骄决意脱离匈奴钳制,便于公元前161年率领乌孙部族进入伊犁河流域,重建乌孙国,王都赤谷城。乌孙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拥有12万户,人口63万,胜兵18.8万,是西域最大的国家。

公元前105年,乌孙与西汉王朝联姻,汉朝公主细君远嫁乌孙猎骄昆弥。后来,年事已高的猎骄昆弥要求细君改嫁自己的孙子岑陬,即军须靡为妻。乌孙与西汉王朝联姻及乌孙*的发展对匈奴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达到了“断匈奴右臂”,共同夹击匈奴的目的。猎骄昆弥和乌孙部族为中华民族版图的完整归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一篇:富蕴县

下一篇:福海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