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县
福海县位于**自治区北部、阿勒泰地区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0°00′~48°10′、东经87°00′~89°04′,东邻富蕴县,西接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吉木乃县,南跨准噶尔盆地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毗邻,北靠阿勒泰市,最北端和蒙古人民*接壤,边境线长55.67公里。县境南北长350公里,东西宽25~150公里,总面积3.65万平方公里。县城南距*首府乌鲁木齐市637公里,距克拉玛拉市300公里,北距行署驻地阿勒泰市100公里。有哈萨克、汉、回、*、蒙古等18个民族,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51%。
中文名称:福海县
外文名称:Burultokay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级
行政代码:654323
*驻地:福海镇人民路45号
所属地区:*阿勒泰地区
地理位置:**自治区北部,阿勒泰地区中部
电话区号:0906
邮政编码:836400
辖区面积:36500km2
辖区人口:约6.56万人
车牌代码:新H
1、区域概况
福海县(旧称布伦托海县,“布伦托海”哈萨克语意为五彩丛林;1921年设布伦托海县,1942年改称福海县)位于*北部、阿勒泰地区中部。地处北纬45°00′―48°10′,东经87°00′―89°04′。东邻富蕴县,西接吉木乃县、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南跨准噶尔盆地与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毗邻,北连阿勒泰市、北屯市,东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51公里。辖区南北长350公里,东西宽25-150公里,总面积3.24万平方公里,地域辽阔,地势北高南低(依次为山地、丘陵、戈壁、平原、沙漠地貌)、东高西低,全县最低海拔386米(位于南戈壁哲拉沟),最高海拔3332米(位于中蒙边界最高峰辉腾阿恰山),县城平均海拔500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气温4.7℃,极端高温40.0℃,极端低温零下42.7℃,0℃以上持续期224天,大于10℃的积温2985℃,大于0℃的积温3455℃。年均无霜期156天(最长达186天,最短为122天),年均日照2908小时,年均降水量约131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1840毫米。辖5乡1镇1场,62个行政村、6个社区、6个分场,有兵团十师182团和福海*2个驻县单位,全县人口6.56万人,由32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3.18万人,占48.4%;哈萨克族3万人,占45.7%;回族、*等其他少数民族0.38万人,占5.9%。
福海县
福海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草盛畜壮。全县可开发利用耕地面积120万亩,可开发草场面积2300万亩,是*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是阿勒泰大尾羊的原产地,2013年被评为“中国驼奶之都”。水丰鱼香。全县有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两大水系,有“全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的乌伦古湖(“乌伦古”,哈萨克语意为装不满的天坑),水域面积1035平方公里,养殖水面占*的六分之一,是*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风光独特。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准噶尔明珠”、“塞外江南”之美誉,是阿勒泰“千里画廊”、环阿勒泰山旅游圈的重要节点和连接喀纳斯、可可托海两个国家5A级景区的必经之路。有乌伦古湖4A级海滨景区、阿拉善温泉、蝶泉谷、太极草原等20余处可开发利用的旅游景观,2013年被评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之一。林茂矿富。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林地总面积716万亩。矿产资源富集,有石油、天然气、铁矿、锂辉石矿等20多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053亿方、石油储量1100万吨以上,是阿勒泰地区油气资源最为集中丰富的县。区位优越。县城位于阿勒泰地区中心位置,除青河县外,距离地区其他县市及塔城地区和丰县均在200公里以内(距乌鲁木齐市600公里,距克拉玛依市300公里,距地区行署驻地阿勒泰市100公里),奎北铁路、国道216线、省道318、324线和奎屯—阿勒泰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福海—乌鲁木齐沙漠公路有望在“十二五”动工建设,建成通车后,福海乃至阿勒泰都将融入乌昌城市群4小时经济圈,对旅游、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境内有对蒙古国季节性开放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红山嘴口岸(距福海县城240公里,距蒙古国大洋口岸12公里,距俄罗斯塔尚塔口岸210公里),是阿勒泰地区发展对俄罗斯第三国贸易最近的口岸。园区蓄势待发。福海工业园区距县城18公里,园区面积32平方公里,规划为“一个中心、三个组团”(管理服务中心、北部工业组团、南部工业组团和中部物流组团),2010年9月升级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是地区确定的有机绿色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贸易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近年来,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7亿元,北部工业组团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将成为阿勒泰地区交通最好、区位最优、投资环境最佳、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园区。目前,已有阿山水泥、南京众泰、新粮油脂、鸿泽锂源等7家企业落户。
2、历史沿革
商周时期(约前12~7世纪),塞种人游牧于此。春秋、战国时期(约7~3世纪),为呼揭国地。西汉文帝四年(前176年),匈奴征服呼揭国,为匈奴右部呼揭王领地。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属北匈奴呼衍王领地。东汉灵帝建宁三年至光和四年(170~181年),属鲜卑汗国右部。公元3~4世纪,为呼得国地。公元5世纪,柔然汗国强盛,呼得国为柔然汗国兼并。西魏废帝元年(552年),阿史那土门击灭柔然,建立突厥汗国,此地属突厥汗国。隋开皇三年(583年),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二部分,此地属西突厥汗国。隋大业元年(605),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残暴杀害铁勒各部首领数百人,铁勒各部群起反抗,击走泥撅处罗可汗,建立铁勒汗国,此地是该汗国副可汗——薛延陀部首领野咥可汗乙失钵的领地。唐武德三年(620年)左右,西突厥射匮可汗复兴,派兵逐走薛延陀,此地重属西突厥汗国,唐显庆三年(658年),平定西突厥汗国,此地属唐金山都护府管辖。长安二年(702年),唐设北庭都护府,此地仍为突厥部落所游牧,由北庭都护府管辖。唐至德二年(757年),回纥汗国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其族*渐及金山以西,部分回纥人游牧于此地,但名义上仍由北庭都护府管辖,唐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陷北庭都护府。次年,回纥汗国收复北庭,此地改属回纥汗国所有。唐开成五年(840年),回鹘汗国破灭,此地一度归属于黠戛斯汗国。辽天赞二年(923),辽太祖率兵西征,此地属辽朝统治。辽朝后期,此地为突厥族乃蛮部游牧之地。金朝灭辽,辽朝贵族耶律大石西迁中亚,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建立西辽帝国,此地归属西辽。南宋开禧元年(1205),蒙古族英雄铁木真征服乃蛮部,攻杀其首领太阳汗,次年推举为成吉思汗,此地成为其领土。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此地为窝阔台汗领地。蒙古国宪宗元年(1251),设立别失八里行尚书省,此地改属该行省管辖。元朝末年,察合台汗兼并窝阔台汗领地,此地改属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分裂后,此地归属东察合台汗国,因其都城设在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的北庭故城),明朝称之为“别失八里国”;后将首都迁至亦力把里城(今*伊宁市),明朝又称之为“亦力把里国”。明朝前期,蒙古瓦刺部强大,向金山(阿尔泰山)以西扩张,此地为瓦刺人游牧。清朝初期,改译瓦刺为“厄鲁特”或“卫拉特”,其人遍及天山以北,其中准噶尔部游牧于伊犁河流域,都尔伯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因准噶尔部首领为四部盟主,噶尔丹又称“汗”,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归附于清朝,此地直接属准噶尔汗国统治,间接归属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的*,此地归属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此地划归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属下的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同治六年(1867),属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管辖。同治八年(1869),布伦托海办事大臣裁撤,仍隶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廷置布伦托海屯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对科布多和阿尔泰实行分治,县境隶于阿尔泰办事大臣。阿尔泰办事大臣所辖区域直属**,为*特别行政区。民国元年(1912),隶阿尔泰行政长官公署。民国3年(1914),设布伦托海民政*。民国8年(1919),阿尔泰特别行政区划归*省,设阿山道,辖理县境。是年,设布伦托海县佐。民国10年(1912),布伦托海县佐升格为县,隶阿山行政公署。民国31年(1942),布伦托海县改称福海县。
1
1949年*和平解放后,隶省人民*派出的阿山行政专员公署。1955年,隶**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8年底,全县成立3个人民公社。1959年6月,原齐干吉迭乡成立公私合营种羊场,12月,专署福海渔场移交福海县。1966年,灯塔人民公社与种羊场合并为福海牧场。1970年,专署一农场划归福海县。1972年,撤销福海牧场,恢复原社、场建制。1974年,一农场收归专署管理。1976年,兵团农十师一八二团、兵团渔场划归福海县。1979年、1981年,两单位先后重归农十师。1984年,撤社建乡,年底,全县建成5乡1镇。2002年12月,全县直辖5乡1镇。下辖65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辖域内有驻县单位8个:农十师一八二团、一八三团、一八七团、一八八团、一九0团,自治区司法厅福海*、福海一农场、兵团云母二矿。
3、行政区划
福海县辖5乡1镇1场:解特阿热勒乡、科克阿尕什乡、齐干吉迭乡、喀拉玛盖乡、阿尔达乡;福海镇;福海一农场。
县境内有:福海*、兵团一八二团、兵团一八三团、兵团一八七团、兵团一八八团、兵团一九零团。县人民*驻福海镇。
4、自然资源
(一)气候资源
福海县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属大陆性中温气候区,平原多于山区、沙漠多于绿洲。气候特点呈现为:春季冷暖变幅大,夏季短促,冬季严寒且漫长。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春、冬季大风较多,无霜期短,积雪覆盖时长达5个月之久。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寒潮、低温、干旱、大风、干热风、冰雹、雷电、霜冻、雪灾等。
1、光能:太阳总辐射量126-135千卡/厘米2。光合有效辐射量为太阳总辐射量的48%,最高值为7月,最低值为12月。光温配合较好,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年实际日照时数为2788小时,作物生长的4至10月,日照时数在1900小时左右,作物生长旺盛的6至8月,各月日照均在300小时以上,一日最长日照时数可大于14小时。
2、热能:年平均气温4.0℃。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42.7℃,分别出现于7月和1月,气温年较差达83.7℃;≥0℃的积温为3272.6℃;≥l0℃的积温为2882.4℃,无霜期147天。
3、水份:年平均降水量121毫米,年蒸发量为1844.4毫米以上,属于干旱区,农业为灌溉农业。空气相对湿度小,年平均相对湿度在50%-70%,作物生长季节空气相对湿度为35%-60%。干燥日(日平均相对湿度低于30%)3-8天,均出现在作物生长期。
(二)水能资源
2
福海县地处阿勒泰地区中部,位于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之间的河谷平原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较好的水资源,两河流域都有着大面积的天然森林,生态环境较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修建水库,历时20年,建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四座大中型水库。其中:1975年建成中型水库—哈什温水库,该水库以额尔齐斯河河水为水源,库容为0.1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138亿立方米,死库容0.012亿立方米;1976年在乌伦古河北岸建成大型水库—福海水库,该水库地处乌伦古河福海境内顶山段,是一座大型注入式平原水库,正常蓄水位574M,总库容1.4亿立方米,随着下游农牧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该水库于2002年进行了扩建加固,总库容2.2亿立方米,死库容0.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4亿立方米,灌溉下游灌区面积32万亩,是集引洪、调节、灌溉、民用饮水、发电、水产养殖为一体的综合功能性水库;1990年在乌伦古河南岸建成中型水库—哈拉霍英水库,该水库以乌伦古河河水为水源,库容0.59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43亿立方米,灌溉下游河南灌区面积13万亩,是集引洪、灌溉、水产养殖为一体的功能性水库;1994年引额尔齐斯河水建成中型调节水库—团结水库,该水库库容0.1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07亿立方米,灌溉下游灌区面积10万亩。水库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县农牧业生产用水紧张的问题,全县80%的灌区实现水库调节供水。
1、地表水:福海县降水稀少而水域辽阔,地表水源比较丰富。额尔齐斯河在福海县境内年径流量约34.88亿M3,乌伦古河在福海水库龙口年径流量约为5.65亿立方米。哈拉额尔齐斯河年径流量19.3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61.4立方米/S,河道全长195KM,总落差2153M,按可利用落差800M,以中等干旱年(P=75%)计算,哈拉额尔齐斯河水能蕴藏量为38万千瓦,加上乌伦古河水能蕴藏量0.5万千瓦,福海县总的水能蕴藏量为38.5万千瓦,现已建成的小水电站两座共计2600千瓦,水能资源开发前景看好。
2、地下水:福海县地下水蕴藏丰富,额尔齐斯河以北春秋牧场有山间裂隙水或露头泉眼,最大涌水量达1公升/秒。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以南索索沟至三个泉,富有第三系承压水。乌伦古河最下游三角洲地下水位高,地下潜水储量大,地下水年可开采量为6000万立方米。地下水(潜水)的化学类型为HCO3-So4-Ca型。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之水均为阿尔泰山融雪水,额尔齐斯河水矿化度低于0.1g/l,PH值大于7,呈弱碱性反应,水质优良;乌伦古河矿化度为0.4-0.6g/l,PH值大于7.8,河水清澈,水质良好,宜于人畜饮用和灌溉。
(三)渔业资源
福海县境内的乌伦古湖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由大、小海子组成。大海子即闻名全国的布伦托海,面积123万亩;小海子即者勒库勒湖(又称考勒湖、吉力湖等),面积27万亩,两部分湖体之间由7公里长的库依尕河相连,统称为乌伦古湖,面积约150万亩;乌伦古湖是我国内陆流域十大淡水湖泊之一,被誉为“准噶尔明珠”,是北疆最大的天然渔业基地,湖内鱼类品系独特而丰富。在乌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连通之后,额尔齐斯河水系的鱼类如东方欧鳊、鲤、湖拟鲤、梭鲈、粘鲈、白斑狗鱼、江鳕等进入湖中,改变了湖泊原有的鱼类区系组成,极大丰富了乌伦古湖的鱼类种类。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池沼公鱼、白斑狗鱼、东方欧鳊、额河银鲫、贝加尔雅罗鱼、丁鱼岁、河鲈、鲢、鳙、鲤、草、江鳕等二十余种天然野生名特优冷水性和亚冷水性鱼类。
县境内另有水产养殖坑塘(池塘、水库)共128口,养殖总面积14.4万亩,其中大型水库3口,养殖面积4.3万亩;坑塘35口,养殖面积8.8万亩,养殖秋片鱼种人工池塘90口,面积1.3万亩。主要分布在一农场、乌伦古湖东部沿线、中线干渠及阿克达拉,利用自然低洼地灌水及水库水面进行水产养殖。另外,额尔齐斯河福海河段等处水产开发潜力较大,福海发展水产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3
乌伦古湖另有1.9万亩的芦苇湿地,不仅是鱼类产卵繁殖的优良场所,而且是鸟类的栖息繁衍之地。每年芦苇的采割量在1.2万吨左右,是造纸业的优质原料。
近年来,福海县不断加大渔业基础设施设备、新品种移植、增殖放流等方面的投入,“十一五”期间,福海县将在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福海县境内的湖泊、水库、面积坑塘以及山涧冷水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在资金投入、科技投入、科学管理三个方面做好工作,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四)生物资源
福海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列为珍稀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野驴、赛加羚羊、雪豹、河狸、丹顶鹤、蒙新野马等15种;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盘羊、猞猁、天鹅、北山羊等20种;其他野生动物数百种。野生植物千余种,其中药用植物200余种,分布较广,产量较大的有甘草、党参、大芸、贝母、黄连、冬虫夏草、阿蘶蘑菇等。列为自治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西伯利亚冷杉、云杉、胡杨、雪莲花等。
(五)森林资源
福海县的森林资源根据地形、地貌分为山地、平原直至沙漠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北部山区中低山阴坡、半阴坡生长着云杉、冷杉、落叶松等针叶林;平原河谷生长着杨、柳等阔叶林及铃档刺、柽柳等灌木林;平原农区以人工农田防护林为主;沙漠中主要是天然荒漠灌木林。福海县属林地总面积398730.7公顷,其中:林地面积8865.9公顷,疏林地面积346.7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84859.87公顷,灌丛地面积204658.27公顷。
(六)草原资源
福海县是*主要畜牧业基地县之一,县境天然草场总面积3500万亩,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为161.21万只/羊单位,从山区到谷底平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复杂的地形,垂直生态系统的差异,形成季节放牧的特点,天然放牧场分为夏牧场、春秋牧场和冬牧场,其中:夏牧场草场毛面积182.45万亩,可利用面积175.88万亩;春秋牧场草场毛面积1177.52万亩,可利用面积875.8万亩;冬牧场草场总面积(不包括沙吾尔山冬牧场)2175.11万亩,可利用面积1242.64万亩。主要分布在县境阿尔泰山高山带、低山带、山前,南至准噶尔盆地的广阔平原地区和乌伦古河河谷及下游三角洲地带。草原气候凉爽、湿润,土质肥沃,盛产苔草、湖草、紫花苜蓿、羽衣草、燕麦草等近百种优良牧草。四季牧场载畜量可达155万余只羊单位。主要畜种有马、牛、羊、骆驼等,较优良的畜种有:阿勒泰羊、*褐牛和骆驼。其中历史悠久的阿勒泰羊,是福海县哈萨克族牧民经过千百年辛勤培育而成的我国优良地方绵羊品种。史籍曾记载“西域出大尾羊,尾房广,重10斤”、“*羊大如牛,尾大如盆”,指的就是阿勒泰羊。旺源驼奶产品于2010年上市,主要品种有液态奶、全脂驼粉、全脂发酵乳粉以及驼乳益生菌活性片等四个系列二十余种产品。公司已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杭州、成都、福州、西安、重庆等省会城市以及温州、大连、马鞍山、佛山等地级城市共计100余家代理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映;后期将研发驼乳化妆品系列产品、驼肉保健食品、口服胰岛素及生物药品等。
(七)土地资源
经2012年变更调查,福海县土地总面积3326130.09公顷。耕地94218.32公顷;园地116.78公顷;林地116378.31公顷;草地1746530.7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485.5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359.19;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74485.56公顷;其他土地1177555.59公顷,包括设施农用地1015.33公顷,田坎23.03公顷,盐碱地56073.21公顷,沼泽地2454.82公顷,沙地860978.46公顷,裸地257010.74公顷。
(八)旅游资源
福海县主要资源景观有:阿尔泰山区自然风光、森林公园、金塔斯草原森林保护区、阿拉善温泉、蝴蝶沟、霍加雪夫岩画、卡拉额尔奇斯河、卓尔特河风光区、萨尔布拉克奇石沟、乌伦古湖内陆湖泊、海上魔鬼城、乌伦古湖南岸硅化木滩等。
4
(九)矿产资源
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2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17种;占全国171种的19%,占*138种的24%,占阿勒泰地区94种的34%。己发现矿点、矿化点、矿床158处,有探明储量的矿21种,矿床84个,其中中型矿床14个,小型矿床70个,占评价矿床的83%;金属矿床43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42处),占评价矿床的51%,保有资源储量的潜在总价值为277亿元。依据我县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赋存条件,目前县域内优势矿产资源有:锂、宝石、白云母和砂金;潜在的优势资源有:油气、煤、岩金、铜、铅锌(镍)、铁、钽、铌、铍等,主要包括能源、贵金属、稀有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近期具有开发前景的矿种有金、铜、铁、铅、锌、锂辉石、花岗岩、辉长岩、铍、铌、钽、煤、石油等矿产,目前正在开发利用的主要有金、铁、锂辉石、花岗岩、辉长岩等矿产资源。因此,从探明储量的矿产来看,矿种数量少、规模小。但在优势矿产资源中,矿床共伴生组多,矿石质量好、品位高、易选、可综合利用、综合回收,无疑提高了矿床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油气资源
彩南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沙漠覆盖区,进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70公里处,是我国第一个百万吨级的沙漠整装油田,也是我国第一个自动化油田。彩南探区面积1100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亿吨,预测石油地质储量9亿吨。该油田1991年发现,1992年开发,1993年投入运行,最高产量曾达到年产150万吨,目前产量降至45万吨左右。*油田公司一直在不懈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力争用最快的速度使油气当量重上百万吨。重点勘测区域在彩南油田西北方向福海县境内,据分析该区域石油资源十分可观,已探明原油储量1100万吨。
克拉美丽气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石西和彩南油田之间,距石西油田直线距离约70km,距彩南油田直线距离约60km,距彩—石输气管线直线距离约8km,距克拉玛依市260km,距乌鲁木齐约240km,距福海县约280km。2008年12月,克拉美丽气田一期工程顺利投产运行;2009年12月二期工程投产运行,日处理天然气300万方。据悉,该区域预测天然气储量7500亿方,已探明储量1053.34亿方,动用储量622亿方,未动用431.34亿方。根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论,*准噶尔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目前探明的不足10%。
5、口岸贸易
红山嘴口岸距福海县城280余公里,沿途有阿拉善温泉、蝴蝶沟等旅游景点,风光秀丽。该口岸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对蒙古国开放,1992年7月开始过货,属国家一类双边季节性口岸,开关时间为每年的7月至9月。2004年5月中蒙两国*在北京的第三轮会谈调整了红山嘴口岸的开放时间,为每年的6月21日至7月5日、8月1日至20日、9月1日至15日。截至2006年12月,该口岸出入境人员8.1万人次,交通工具0.6万辆次,进出口货物1.73万吨,进出口贸易额5000余万元。使我县有了对外运输的直接通道,不仅促进了我县外贸事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我县运输、内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从整体看,红山嘴口岸的效益效能还没有得到发挥,2005年进出口贸易额仅为6万元人民币,2006年有了较大回升,达到235万元人民币,但仍与口岸通过能力相差很大,其原因主要是口岸基础建设薄弱,交通运输困难,外贸运输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红山嘴口岸区域位置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该处山势险峻,林木葱茏,每到夏季,满山遍野开满鲜花,自然风光秀丽,其本身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正在修建的阿勒泰市至口岸230公路2007年完工后,口岸交通将十分便利,经口岸公路到阿勒泰市仅180公里,该口岸距蒙古国大洋口岸40公里,距其巴彦列盖省省会乌列盖190多公里,并且通过该口岸经蒙古国巴彦省至俄罗斯塔尚塔口岸仅有280公里,口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6、城乡建设
近年来,福海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以“打造生态旅游县城”为目标,按照“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以美化、绿化、亮化为辅,以楼房建设为衬托”的城镇建设思路,进一步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完善道路、供水、排污、供热等城镇基础设施,大幅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水平。同时,扎实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城乡建设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5
一、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水平
加大道路改造和建设力度,对城镇主、次干道实施了高标准硬化工程,在城区7横2竖主、次干道全面实现硬化的基础上,又先后对8条主要巷道实施了硬化,形成了合理的城镇交通骨架。城镇道路硬化由2002年的9.84公里,增至17.94公里,道路硬化总面积21.82万平方米,使城镇车辆通行便捷,居民出行方便。
福海县自来水工程始建于1986年,水源为乌伦古河第四系潜层地下水,水厂有水源井1口,500立方米蓄水池1个,容量50立方米水塔1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原有供水水源和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为解决这种供需矛盾,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县委、*于2002年实施了供水改扩建项目工程,使目前城镇日供水能力达8000立方米,全镇供水户4560户,占全镇居民81.4%。城镇供水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使沿途2817牧民定居点、一农场一分场、阿尔达乡多数村庄、县城以西至解特阿热勒乡乡直片区等1200户居民、近5000名农牧民群众饮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福海县排水工程始建于1995年,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目前共有排水管道7.3公里。2005年投资356万元实施了城镇排污技改工程,工程延伸排水管道6500余米,日处理污水规模为5000m3。通过对排污设施进行改造延伸后,将城镇污水输至南戈壁高台地,解决了原设施由于质量问题带来的各种污染,为将来修建污水处理厂做好了前期准备。
福海县城镇1999年实施集*热,当年集*热面积仅为18万平方米,经过2001年至2002年对供热源和供热管网进行延伸改造,使集*热面积扩大至28万平方米,2004年又修建了第二集*热站。2007年8月投资1800万元,实施了占地1.2万平方米、建设规模为二台29MW高温热水锅炉的供热热源工程及1120米的管道铺设。2008年10月可正式投入运行。福海县二期供热工程建成后,全县供热区域形成了以阔克尔尕什路为界,南北供热的格局,可提供73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满足全县城镇15年的供暖发展需求。
二、加大房地产招商引资及开发建设力度,改善城镇居民住房环境
福海县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中,本着以节约土地为原则,以提高居民居住环境为目标,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建楼房的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种社会资金参与住宅楼建设的积极性。目前,该县城镇共有天海、振达、鑫邦等房产开发6家企业参与福海县的房地产开发。仅在近两年,县城就新增住宅楼23栋,总面积63250平方米。目前,城镇居民楼房入住率达73%。
为切实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双困家庭的住房困难,根据国务院、自治区人民*的有关规定及建设部《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该县制定出台了《福海县廉租住房管理办法》。2007年6月实施了30户廉租住房一期工程,2008年实施40户廉租住房工程。廉租住房建设工程是在建设和谐福海、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过程中实施的一项得民心工程,工程建设将有效解决我县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三、积极推进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及“新村杯”竞赛活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近年来,在自治区、地区的关心支持下,福海县紧紧围绕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大建设新农村工作力度,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将自治区实施的抗震安居工程与地区村镇“新村杯”竞赛活动、农村供水工程、扶贫开发项目、牧民高标准定居工程、公路村村通工程和小康村示范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自2004年起,采取每年确定“新村杯”建设重点乡一个,整治乡一个,同时,每个乡各设一个重点村和一个整治村,整合资金、先点后面、分部分批、划区连片、整村推进。截止2007年底,县、乡财政投入农牧民建房补助资金823.1万元,全县已有1563户农牧民搬进砖混结构的抗震房;共投入约5338.77万元用于村镇“新村杯”建设,使6个地处最偏远、居住最分散、信息闭塞、经济落后,不通电、不通路的牧业村实现了按新农村建设规划集中搬迁高标准定居点,3个农业村实现了拆旧建新按规划统一修建高标准抗震安居房,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民族风情
民族风情—达斯坦
一、分布区域
6
哈萨克族达斯坦在哈萨克族聚居地广为传唱,对*来说哈萨克族聚居的阿勒泰地区,其中主要分布流传在福海县广大牧业地区,尤其是以福海县的阔克阿尕什乡齐勒哈仁村为中心。哈孜木•阿勒曼是当今最著名的哈萨克族民间艺人就住在这个村里,他是目前尚能演唱“哈萨克族达斯坦”最多的人,能唱120多首,全凭自己过人的记忆。
二、历史渊源
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哈萨克族信奉*,大多从事畜牧业生产。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住在天山以北的乌孙和塞种人,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哈萨克”这一名称,最初见于15世纪中叶,是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操突厥语的一些游牧部落的集合体。哈萨克族酷爱音乐,他们的游牧生活又离不开马,所以谚语中就有“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俩只翅膀”之说。
作为*的哈萨克族达斯坦,其发展的悠久历史,因为他是以自我抒发为主,有很多故事性的陈述,多表即兴之感,缺乏文字记载,所以哈萨克族达斯坦没有足够文献资料,大都是以口头形式传承,因此,就只能从当地的部分文献资料和哈萨克族达斯坦传承人哈孜木•阿勒曼的口述来研究其发生发展的历史。阿勒泰地区是以哈萨克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哈萨克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光添彩。哈萨克族达斯坦之所以能口头流传至今,就因为他是对“生活”的歌唱,对“情感”的吟诵,是一种较为稳定的艺术形式,表达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有着取之不尽的源泉。但是,也因为只以“口头”流传为主,所以要发掘、整理、保护、抢救修篆“福海县的哈萨克族达斯坦集成”迫在眉睫。
1988年,我县正式把哈萨克族达斯坦列为重点研究保护民族民俗文化之一。1992年,福海县文学集成办编著了《*民间文学集成长诗、叙事诗卷福海分卷》一套4册,34万字,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哈萨克族达斯坦有了振兴、新的发展。近年来,我县继续把哈萨克族达斯坦列为重点研究保护民族民俗文化之一,1993年我县哈萨克族《*民间文学集成长诗、叙事诗卷福海分卷》一书的编著者荣获**自治区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组织的“在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民间文学集成的编纂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三、达斯坦的主要内容
1.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哈萨克族的达斯坦可分为四大种类:英雄长诗、爱情长诗、历史长诗和黑萨。据普查资料统计,哈孜木•阿勒曼至少会演唱120首,主要说唱的是草原牧民生活的环境、各种民俗活动和情感。在哈孜木•阿勒曼的120首达斯坦中都有以上四大种类的内容,所以说草原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歌海之中。祝贺新生儿诞生时有“祝诞歌”;少年时代,长辈们要用“历史故事歌”、“劝喻歌”讲述本民族、本部落的历史,告诫人生哲理;步入青年,“爱情歌”是表达情感的最佳手段;举行婚礼,“劝嫁歌”、“哭嫁歌”、“离别歌”、“迎亲歌”、“揭面纱歌”等组成了完整的系列;老人去世,要唱“报丧歌”、“哭丧歌”,用歌声告慰亡灵和悲伤的亲友……爱情故事、英雄史诗、长诗、游牧生活文化等组成了达斯坦,大约有120部左右,其中有最著名的是《克勒定胡拉来》、《申特列克》、《阿勒泰舒鲁卡西》、《阿勒泰阿雅斯》、《什恩特空列克》、《*的切尼有》、《突斯甫汗扎尔》、《叶斯肯德汗》、《哈勒哈马马木尔》、《塞尔克勒定》等。达斯坦中韵文、散文交错使用,以韵文为主。
虽然各地都有达斯坦,但最全面、最动人、最著名的就是福海县的哈萨克族民间艺人哈孜木•阿勒曼的“达斯坦”。
2.具体表现形态:达斯坦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口述文学形式。达斯坦的原意为叙事长诗,用古老的民间曲调演唱,说唱完整的故事,篇幅较长,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有哈萨克族生活的地方就有达斯坦流传,哈萨克族的各种民俗文化都是通过达斯坦代代相传传承下来的。哈萨克族达斯坦包含了哈萨克族的各种文化内涵,是受国际保护的民族艺术,民族民间诗人比较多。艺人表演时,散文部分用说白叙述,韵文部分一般配有较固定的曲调,偶尔用冬不拉伴奏,多为自弹自唱。达斯坦是哈萨克族民俗文化活动形式之一,说唱相间,由民间艺人自说自唱。演唱时每首至少半小时,其曲调篇幅较长大,音乐结构不很规整,节奏比较复杂,曲调的语言性、叙述性较强。在各种场合根据不同活动内容来演唱,一般在盛大节庆活动进行演唱,演唱者穿着传统民族服饰,一般的民俗活动可不穿传统民族服饰。
哈萨克民族风情—刺绣
7
一、历史渊源
一个世代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跨国界游牧民族,总人口现已超过千万。哈萨克族的历史最早可以气追溯到我国的汉代,他们分布很广,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欧亚大陆中心腹地,从阿尔泰山、天山向西直到离海约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都有哈萨克民族活动的痕迹。目前在*的北部和东部地区。哈萨克人的先辈们中,不乏雕木成花、融金成丝的能工巧匠,不仅能建屋筑房,打造金银首饰,制造生产用具和兵器,还能用毛线和牛筋线、羊肠线做出实用美观、保暖抗寒的服饰,并把这些纷繁复杂的手工技艺一代一代传承到今日。在哈萨克民间文化艺术中,民族传统服饰和刺绣,非常有特色,别具一格。刺绣是哈萨克族妇女喜爱的艺术,她们在各种绒料、绸缎上挑花、刺花、贴花、补花、钩花,在皮革和毛毡上也进行刺绣。哈萨克族的许多生活用品,如挂毯、箱套、衣领、袖口、前襟和下摆、手巾、遮盖衣服的布幔、挂帘、帏帐、窗帘、门帘、被褥的罩单、枕套、帽子、套鞋等等,都是她们大显刺绣技艺的地方,通常用各色丝线刺绣,还将玛瑙、珠子之类东西串在一起,作为装饰物。
二、哈萨克民族刺绣独具特色
哈萨克刺绣的种类很多,而且名称各异,根据刺绣种类的渊源、内涵、形状和物质基础,每种刺绣都有自己的称谓。其种类多达一、二百种:盘羊角图案、公羊角图案、双犄角图案、独角图案、单犄角图案、肩形图案、三角图案、驼羔眼图案、驼颈图案、驼掌图案、禽鼻图案、牙状图案、狗牙状图案、狗肩形图案、狗尾形图案、狐首形图案、蛤蟆胸图案、鱼肚形图案、鼠印形图案、单根形图案、四角图案、鲜花图案、星星图案、太阳图案、四耳形图案、狼耳形图案、双腭形图案、树叶形图案、开叉掌图案、骨骼形图案、钩形图案、拐杖形图案、盘形图案、*图案、边饰图案等等、都无疑是具有很高艺术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哈萨克民族做工精细考究,重要的位置所以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寓意独特的刺绣象征的是这个民族的快乐与愉悦,幸福与吉祥。哈萨克刺绣始自于婴儿摇篮的绣花被盖、绣花彩带和饰品。能给幼小的孩童、银须飘飘的老大爷、两鬓花白的老太太带来温暖和美丽的女式小花帽、尖顶帽、女士鹰羽帽、少女风帽、各式带穗头巾、中老年妇女的盖头、男女式手巾、男士小圆帽、皮帽、三耳帽等等的顶部、边檐、两侧、四角;以及外衣、坎肩、衬衣、女士短袖外套和长裙、裤子等服装的衣领、衣袖、前胸前襟、下摆;还有绵皮大衣、光板皮衣、皮裤、护膝等外衣的后背、袖口、下摆、裤脚、裤缝等部位都绣着十分精美的图案。最能显示哈萨克刺绣的美丽和魅力就是新娘嫁妆。除了新娘的服装和首饰之外,还有新帐所需的嫁妆——壁毡、婚帐、床罩、被褥盖单、枕套、被罩、碗筒、毡口袋、箱罩、格扇套、曲杆套、拜垫、手巾、衣罩、茶叶袋、手垫、茶壶垫、针线包、百物袋等等物品都有色泽鲜艳、图案美丽的刺绣,使新帐显得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同时,新帐的毡门帘、天穹毡、披毡、各种彩带、彩绳等等也用刺绣来加以装饰。而且,许多日用品上也饰有刺绣,例如:马被、马垫、马披、旗帜、羊拐骨袋、褡裢、行装袋、钱包、提包、舀口饰套等等。古代时期,人们用大黄、赭石、指甲花等给毛线上色,然后用来刺绣。现在,人们用各色毛线,或者丝线和彩珠来做刺绣。
哈萨克刺绣的艺术审美价值在于:一是可以从中认识到哈萨克女性勤劳、贤惠、勇敢、热爱艺术等宝贵品质和艺术审美情趣;二是可以从中认识到绮丽无比的大自然赋予哈萨克人民的,尤其是女性的天赋。
哈萨克刺绣的文化意义:一是可以看出刺绣工艺是哈萨克民族最古老绘画艺术生生不息的样本;二是可以从中了解到哈萨克民族最古老文字的雏形,例如:“叶塞克文字”。三是可以从中看出哈萨克刺绣工艺具有城市建筑学设计绘制的些许意韵。
三、编织工具
最初,哈萨克人用接骨木、绣线菊等木质坚硬,并且烘干的木材或者骨材制作顶部尖锐,靠后带有钩凿的钩针。后来则用铁、铜和银来制作钩针,并用各色毛线编织多种用品,可以说,这是哈萨克民族刺绣工艺一直沿用至今的最古老而又最简单的刺绣工具。各种刺绣钩针都是在捕鱼所用的鱼叉、大网、鱼钩一类用品的基础之上制作出来的,并进行编织工艺的。
四、基本特征及价值
8
刺绣是哈萨克族妇女共有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哈萨克妇女爱美、手巧、聪颖、善刺绣。刺绣是一种在已经织好的织物上再创作的艺术,但它不仅仅是针线和颜色的增加。它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种用织物、颜色和以多种针法形成的,有一定的外形和意义的艺术。刺绣可以用线、剪和印花布来创造出挂毯、花边、图画,主题,故事等。是哈萨克族妇女们用银针丝线点缀环境、美化生活、描绘理想的艺术追求,无论是哈萨克族的衣服、裙子、还是鞋帽、帕包以及床炕上、室内的装饰用品,都点缀着她们的精湛绣品。
哈萨克民族刺绣是哈萨克民族独有的文化艺术。哈萨克民族尤其是哈萨克族女性们通过这种富于极其魅力的艺术形式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并展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世界观、对生活的挚爱,以及善良、诚实、美好的品德。代代传承的,绚丽多彩的民族刺绣艺术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库。
哈萨克民族认为尊严是人类生活的真谛,而哈萨克民族女性所具有的尊严、礼貌、柔美等美德都在绚丽多彩的刺绣艺术中得以彰显。而且,在哈萨克民族刺绣艺术中同时也洋溢着哈萨克女性的崇高信仰,如火如荼的激情,坚贞的爱情和对他人的尊重等等内涵,显得格外抢眼。所以,哈萨克民族刺绣是独树一帜、内涵丰富、文化韵意厚重、艺术价值极高的、民族特色浓烈的手工艺术。
哈萨克民族风情—毡房子
一、分布区域
哈萨克民族毡房子广泛流传在**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阿勒泰、伊犁、塔城三个地区哈萨克族分布的地方,包括昌吉自治州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哈密地区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甘肃省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哈萨克族牧民中广泛流传,其中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的传承情况最为完整。
二、毡房子的历史
中国哈萨克族的毡房历史比较悠久。嫁给哈萨克族祖先乌孙王的细君公主在《黄鹤》歌中唱到:“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食兮酪为浆……”这首诗中就描写了毡房。看来,哈萨克的毡房最少也有最少两千年的历史了。
哈萨克先民毡房的文化生成发展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哈萨克先民们为了在变幻莫测的草原中环境维持生存、使机体更加适应环境,集结群体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他们伟大的探索力和创造力建构了哈萨克毡房,它是世世代代哈萨克人的智慧结晶,也成为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积淀,是哈萨克民族文化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毡房子的特点
据了解,毡房,在哈萨克语中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
哈萨克族的毡房艺术在草原到处可见。毡房内四周是挂壁,地上是花毡,各种幔帐都是刺绣艺术品,使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哈萨克妇女中有很多人称得上是民间艺术家,她们编织的毡房外围主带,是用一根根彩色毛线,按照一定的图案精织而成的,主要用来加固毡房的木栅栏,美化毡房。毡房还联系着哈萨克人曾实行过的部落制度。哈萨克人的毡房大都搭在父母亲的毡房附近,血缘亲近的牧户总是在一起,这些出自同一父系祖先的近亲的一架架毡房群被叫做“阿吾勒”。阿吾勒是哈萨克部落社会的核心,毡房记录下了这种社会组织的制度文化。
四、毡房子的基本特征及价值
哈萨克毡房以它独特的民俗和精神文化的内涵,融入了哈萨克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气质、审美倾向、行为准则、宗教情怀等,反映了哈萨克人的社会组织制度和精神气质,它和哈萨克人的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景观。哈萨克民族毡房的文化生成发展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哈萨克先民们为了在变幻莫测的草原中环境维持生存、使机体更加适应环境,集结群体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他们伟大的探索力和创造力建构了哈萨克毡房,它是世世代代哈萨克人的智慧结晶,也成为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积淀,是哈萨克民族文化不可少的一部分。
哈萨克民族风情—马上竞技
9
一、分布区域
**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
二、马上竞技的历史渊源
在草原上,骏马在哈萨克族的一生当中是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自古以来哈萨克人就有“勇士的翅膀是骏马”,“马是四类牲畜之首”的谚语,因此,哈萨克人把马看得非常珍贵,可谓爱马如命,非常尊崇。
哈萨克人虽然从事游牧生产,生活,发展了四类牲畜,喂养和发展其他畜种是为了经济物质需求,但对于马则是抱着别一种心态,完全有别于其他畜种,他们把马当作衡量力量、*、财富、荣耀、物质财产的标准,并把骏马尊称为神——“罕巴尔神”,在培育驯养调教马时要祈求罕巴尔神的恩惠。
历代生活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先民在部族战争中,为了生存都希望拥有一匹好的骏马,他们经常通过相马(评马)、驯马来提高部族成员的洞察力、竞技力和战斗力,逐渐发展形成了哈萨克族马上竞技运动的初形。从哈萨克族的祖先赛种,匈奴,大玉兹,乌孙,康居,阿兰等部落物质文化鼎盛时期,也可以了解到马上竞技发展变化历程,哈萨克族马上竞技产生于赛种人在招兵买马时举行赛马,马上角力,马上角斗等活动。马上竞技反映了哈萨克人的历史、风俗、经济、文化的一个侧面。后来,随着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增强,在婚礼喜庆和集会中,人们跨上骏马追逐嬉戏,完善了赛马、姑娘追、走马、叼羊等马上竞技和相关规则,并代代传承至今。
哈萨克民族先民自驯化野马至今,千百年来已经与马共栖同存,密不可分,与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在游牧活动中更是离不开马,伴随一生。只要提到骏马都会引起从七岁小孩到七十岁老人的兴趣。每个哈萨克人总是希望能拥有一匹好马和一只猎鹰,因为,拥有一匹好马不仅是主人的骄傲,而且是整个部落的骄傲和荣耀。
三、马上竞技的主要内容
在赛马中获胜的骏马被人们传颂,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评马师和驯马师的地位,在激烈的马上竞技中,造就了许多评马师和驯马师。他们有着锐利的眼力,而且准确无误地给于评价,预测,成为受人尊敬的马专家和教练员。国内外研究专家和科学家对哈萨克民族的“评马师”和“驯马师”的这独特的技能惊叹不已,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技能。从几千匹马甚至几万匹马中一眼选出或相中品种最优良,最合格适中的良马,是哈萨克民族视为最高的技能和学问。并给予极高的评价。具有这独特技能和学问的人被称之为“驯马师”,“评马师”,他们是时代的需求,是与幸灾,成败,生死,荣辱有着密切关系的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技能。哈萨克民族有格外注重马的改良和选马技能。即:哪种马适合英雄好汉乘骑征战,哪种马适合艺人们,哪种马适合妇女和小孩乘骑,哪种马适于套车,哪种马善于赛马等。如果马匹选用不当,那英雄在战场就会付出血的代价,驮物会运不到终点,在姑娘追中会得到耻笑,在赛马时会丢尽脸面威信扫地。用一般的眼力看,所有的马似乎都大同小异。但哈萨克人绝不那样简单看待,他们通过观察马的品种,力气,性格,走势和奔跑等特征,把马分为“良种大马”,“地方马”,“矮马”,“中亚纯种马”,“千里马”,“骏马”,“天马”,“神马”和“走马”。
马上竞技的特殊意义
哈萨克族马上竞技具有群体性,在民众中影响广泛,反映了哈萨克族淳厚、勇敢、顽强、团结的精神风貌。马上竞技活动是哈萨克族最喜爱的竞技项目,它是从部族战争中兴起,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成为民间主要的娱乐项目,成为研究哈萨克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1、在节庆活动中,马上竞技作为哈萨克族传统竞技项目,是展现自我的一种主要方式。
2、马上竞技活动仍保留了古朴的原始活动印记,为深入了解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3、马上竞技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本民族的向心力,又展现了哈萨克人淳厚、勇敢、顽强的品质。
4、马上竞技不仅是哈萨克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哈萨克族重要的活动,与其游牧生活密不可分。
8、名优特产
福海县现有耕地面积36万余亩,光热水资源丰富,省道318线从县内穿过,交通运输便利,是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的最佳产地之一。近年来,打瓜市场看好,福海县农牧民对种植打瓜积极性高涨,并具有较高的种植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打瓜单产最高达到220公斤左右。2008年,全县最高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总产量达8000多吨。该作物的广泛种植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增长,为农牧民增收开拓了一条新的渠道。
10
按照福海县委、*“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项产业的方针”,福海县于2006年5月,引进安徽省华泰集团投资100万元在福海县成立了阿勒泰华海农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打瓜、食葵新品种推广、收购及精选加工。2006年,种植打瓜成为该县农牧民增收的亮点,仅打瓜一项就实现农民人均收入为1538元,比去年增加913元,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运作模式,提高了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成为当地农牧民稳固的增收渠道。“十一五”期间,围绕打瓜种植,将以福海为中心辐射带动形成50万亩规模,把福海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打瓜基地。
枸杞种植简介
1991年,福海县从精河引进枸杞种植技术,开始种植枸杞。1997年,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县、乡党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引导农牧民依靠科技发展枸杞种植,并从精河引进优秀技术人才,进行大面积种植,到2008年,全县枸杞种植面积为3400亩,种植户300余户,亩产量达110公斤(干果)左右,销售价每公斤18元,预计总产值可达673万元,发展枸杞种植逐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无公害食葵种植简介
福海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条件,现有耕地面积35万余亩,自然条件优势,无污染,省道318线从县内穿过,交通运输便利,是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的最佳产地之一。近年来,福海县农牧民对发展无公害食葵种植积极性高涨,已具有较高的种植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食葵单产高达到220公斤左右。种植品种主要是三道眉,2008年种植面积为11余万亩,预计总产达20360.7吨。该作物的广泛种植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增长,为农牧民增收开拓了一条新的渠道。
按照福海县委、*“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项产业的方针”,福海县于2006年5月,引进安徽省华泰集团投资100万元在福海县成立了阿勒泰华海农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打瓜、食葵新品种推广、收购及精选加工。公司成立初,即投入2500万元资金收购积压在农户手中的食葵5000余吨,使一度跌落的食葵价格从2.5元每公斤回升到5元左右,较好地支持了农民春耕生产资料的筹集变现,挽回了农民的损失。目前,无公害食葵种植已经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运作模式,成为当地农户稳固的增收渠道。
甜菜种植简介
福海县从90年代开始种植甜菜,并建立了福海糖厂,破产后于2001年新组建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三合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组建带动了农牧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在阿勒泰地区就带动近3000户农民种植甜菜,农户平均种植30亩甜菜,可创利11000元,种植户人均增收约300元。2006年,全县种植甜菜面积2.24万亩。甜菜是该县农牧民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和一项主要的增收渠道。
阿勒泰羊
阿勒泰羊肉,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90克,其中含1千卡热量,203毫克B1(硫胺素):5毫克CA(钙),6克蛋白质,19毫克B2(核黄素),14毫克MG(镁),20克脂肪,14.1毫克B5(烟酸),4.5毫克FE(铁),2.3克碳水化合物,21克膳食纤维,26毫克ZN(锌)3.22微克维生素A,22毫克胆固醇,92毫克CU(铜),75微克胡罗卜素,1.2毫克钾,232毫克P(磷),146微克视黄醇当量,65.7毫克钠,80.6微克SE(硒)。阿勒泰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黄金路”,肉质鲜嫩、肥美,非常爽口。阿勒羊已远销内蒙、山东、甘肃、河南、上海等地。2011年成功申报了阿勒泰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齐干吉迭乡、阔克阿尕什乡进行了阿勒泰羊的有机基地认证并于2008年6月拿到了有机认证书。福海县还在齐干吉迭乡、喀拉玛盖乡开展阿勒泰羊标准化的生产和提纯复壮工作,按照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的模式,建立了阿勒泰羊良种繁育基地,并辐射带动全地区阿勒泰羊的生产。
2007年,“*旺源驼奶实业有限公司”在福海县注册成立了,致力于骆驼系列产品的研发、骆驼产业链的延伸。公司预计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在骆驼产业链上进行开发建设,目前研发生产的驼乳制品已经成功上市;后期将筹建生产驼乳护肤品、驼峰、驼掌、驼肉系列产品及从驼制品中提取胰岛素,研发胰岛素药品等研发项目;目前上市的主要品种有液态奶、全脂驼粉、全脂发酵乳粉以及驼乳益生菌活性片等四个系列二十余种产品。公司已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杭州、成都、福州、西安、重庆等省会城市以及温州、大连、马鞍山、佛山等地级城市共计100余家代理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映。
11
据研究报道实验证明,骆驼乳通常是白色不透明胶体,气味甜,有时微咸。骆驼乳主要成分:干物质含量9.80%-14.40%,蛋白质含量2.00%-4.70%,脂肪含量2.20%-5.50%,乳糖含量2.56%-5.80%,矿物质含量0.60%-1.00%。
骆驼乳营养价值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铁、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尽管骆驼乳含有乳糖,但不会引起过敏,因此对于牛乳过敏的消费者来说,骆驼乳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替代品。骆驼乳在控制高血压、改善动脉硬化和骨质疏松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效果。另外,科学研究显示,骆驼乳含有抗菌和抗病毒因子。临床试验显示,定期引用骆驼乳可治疗肺结核、水肿、黄疸、脾脏疾病、哮喘、贫血、肾病、糖尿病、癌症、艾滋病等疾病,具有治疗、康复的作用。
乌伦古湖鱼类
1、东方欧鳊(AbramisbramaOrientalis)地方名:鳊鱼、鳊花
体较高,似菱形,甚侧扁。头小,吻钝。眼中等大,鳞中等大,腹鳍有一腋鳞。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背侧青灰,体侧银白色,臀、腹尾鳍黑色。原产黑海及咸海水系,我国仅*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出产,是重要经济鱼类,已向众多水域移植。
2、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leuciscusbaicalensis)(地方名:小白鱼)
该鱼种是乌伦古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大多2-3龄性成熟,杂食性,冰下亦可摄食,最大个体可达190克。肉肥细嫩,咸干鱼、油炸鱼、清炖鱼扬名区内外。
3、白斑狗鱼(Esoxlucius)地方名:狗鱼、乔尔坦
体长而稍侧扁,尾柄短。吻长而扁平,似鸭嘴状。眼大,口宽大,其长为头长1/2,尾鳍叉形。背侧黄褐,有黑色细纵纹,体侧有许多淡蓝色白色斑,腹部白色,各鳍黄而微红,奇鳍尚有黑斑。为寒冷地带河川、湖泊中肉食性凶猛鱼类。我国仅产于额尔齐斯河流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
4、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地方名:鲫鱼
体侧扁,宽而高。腹圆,头小,吻钝,眼大。体形及体宽介于鲫和黑鲫之间。背侧黑色,腹侧淡白而微红色。生活于湖泊、河湾等水流较慢的水域,耐寒性很强,成鱼杂食性。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湖水系。
5、黑鲫(Carassiuscarassius)地方名:鲫鱼
体长椭圆形侧扁,短而高,背缘隆起,腹部圆。头端小。吻钝圆。眼大,上缘圆凸,后侧硬刺粗大,后缘约有30个小锯齿。胸鳍圆形,尾鳍浅叉形。体黑褐。喜居于水草丛生的河湾、牛轭湖中,杂食性。仅分布于额尔齐斯河水域。
6、丁鱼岁(Tincatinca)地方名:黑鱼
体略高,栯圆形,侧扁,腹部无皮棱,体背侧青黑,腹侧黄褐色,各鳍大部灰黑,虹彩金黄。头短,口小,前位,上下颌约相等。口角有一短须。眼中等大,体被小圆鳞。我国仅产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水系。喜在静水泥底水域生活,耐养。两大特性;杂食性,粘性卵。是重要经济鱼类,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7、梭鲈(Luciopercalucioperca)地方名:牙鱼、十道黑字
体形及鳍近似河鲈,体长呈梭状。背侧灰绿,有10条很窄的褐色横带及斑块,故有人叫“十道黑”,虹彩灰黄。我国仅产于额尔齐斯河、伊犁河水系,是很有经济价值的鱼类。
8、河鲈(Percafluviatilus)地方名:五道黑
体长椭圆形,侧扁,尾柄较细。头小,吻钝。眼中等大,体均被栉鳞。头和背侧淡黄褐色,有7-9条黑色黄斑。背鳍淡灰黄,第一背鳍后部有一大黑斑,尾臀、腹鳍桔黄,虹彩金黄。我国仅产于*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等水系,是*重要经济鱼类。
9、粘鲈(Acerinacernua)体被小鳞,胸部无鳞,为冷水性肉食性凶猛鱼类。但因其个体小,多硬棘,栖息水底层,在乌伦古湖经济价值不大。
12
10、湖拟鲤(RutilusrutilusLacustris)地方名:小红眼体长圆形,略高而侧扁,背部稍隆起。头短小,吻钝。眼中等大,无须,鳞中等大,臀鳍较小,尾叉形,末端稍尖。体银白色,背部灰黑。背鳍浅黑,分布于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水系。后移入其他水域,喜栖息于静水中,不大集群,冬季停食。
11、江鳕(Lotalota)地方名:鲶鱼
该鱼体长形,尾部侧扁。头稍平扁。吻稍钝圆。眼小,刻须仅有1根。鳞小,埋入皮下。尾鳍椭圆。体色变化大,背侧多以褐色为主,腹侧淡,体侧和鳍上常有许多不规则黑斑与黄斑。为冷水性底层凶猛鱼类。我国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及东北黑龙江,鸭绿江等水系。
12、哲罗鲑(Huchotaimen)地方名:大红鱼体形长而稍侧扁。牙发达,两颌、犁骨、腭骨及舌均有尖牙。吻钝,口前位,斜形,尾鳍叉形。体背侧深褐色,有许多近十字形小黑斑,腹面色浅。为凶猛冷水性淡水大型鱼类。我国分布在额尔齐斯河和黑龙江等水系。
13、鲤(CyprinuscarpioLinnaeus)地方名:鲤鱼
为中下层淡水鱼类,杂食性。“*”期间移入乌伦古湖,个体可达10公斤以上,现为该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味美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几乎可以说“无鲤不成席”。
14、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s)地方名:鲢鱼、白鲢
该鱼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生长迅速,在水上层主以浮游植物为食,属节能型鱼类,体重可达15公斤以上。移入乌伦古湖后生长良好,但要靠人工放流增殖。
15、鳙(Aristichthysnobilis)地方名:花鲢、大头鲢子该鱼是和鲢一起移入乌伦古湖的,主以浮游动物为食,生长快,个体大,最大可达30公斤,是“四大家鱼”之一,现在乌伦古湖生长良好,很受市场欢迎。
16、池沼公鱼
1991年引入乌伦古湖的小型肉食型鱼类,整体可食,鲜鱼有黄瓜味,乌伦古湖及福海县境内大型自然水体年产2000吨,已成为我县主要的出口创汇鱼类,为最主要的经济鱼类。该鱼体内所含的属于鲜味型的谷氨酸、天门冬氨酸显著高于一般鱼类,为日本*人民所喜食。池沼公鱼的单条冻、板速冻、烤制鱼、风干鱼、软罐头等精深加工产品已在国内外市场热销,使我县鱼产品加工工艺和质量逐年提高。
9、旅游景点
1、国家AAA级景区福海黄金海岸景区:福海黄金海岸位于乌伦古湖大海子东北岸,距离福海县城22公里。银色沙滩绵延十几公里,湖水清澈,负离子浓度大,海鸥、天鹅翔集。夏季湖中水温保持在零上20℃左右,沿岸近100米的天然浅水滩,是理想的天然海滨浴场,也是*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
13
2、乌伦古湖首湖吉力湖(小海子)景区:吉力湖(俗称小海子)是乌伦古湖的首湖,盛产23种名贵北冰洋冷水系鱼类,集万亩芦苇荡、千鸟岛等独特景观于一体。
3、渔家美食一条街:位于福海县14公里处的地方渔场,几十家本土渔民开设以乌伦古湖野鱼风味和特色鱼宴为主的鱼馆,吸引了疆内外众多游客。
4、海上魔鬼城景区:海上魔鬼城地处吉力湖(小海子)东岸,乌伦古河入湖口处,俗称东河口。距离福海县城14公里,交通便利。站在湖口东望,距湖岸百米处,遗存着一片十分罕见的亚丹地貌,呈南北走向,绵延十余里,坡体呈斗圆形,环绕着小海子。依次排列着情人谷、蛇谷、断桥谷、绝情谷、九曲回肠谷、仙鹤谷、迷魂谷、神鹰谷、猎隼谷各具特色的九大峡谷。坡体垂直高度平均可达20多米,由于长年的风蚀雨剥,由此形成造型奇特
5、阿拉善温泉景区(待开发):阿拉善—是蒙古语温泉之意,它位于福海县境内阿尔泰山脉中部喀鲁温,地处阿尔泰山中部卓尔特河的一个小支流间。距福海县城190公里,全长25公里,海拔1310米。温泉地带森林茂密,阴坡主要以红松、云杉为主,阳坡则是白桦、青杨交错,陡峭怪石直立相间分布。被牧民视为“神泉”的阿拉善温泉,24口泉日夜涌流,血泉、奶泉、蛇泉等各泉独具特色,温泉常年水温在零上30-60℃之间,水中含多种微量原素,对人体十分有益。尤其是含有氡气的氡泉,更是不可多得,对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胃病、皮肤病及外伤引起的腰腿疼等均有显著疗效。
6、阿拉善蝴蝶沟景区(待开发):神奇的阿拉善蝴蝶沟,每逢7月初这里山花烂漫,彩蝶翩翩,群山峻岭、幽幽芳草、潺潺流水相得益章美不胜收。
7、金塔斯草原森林保护区(待开发):是*重要的草原和高山植物物种保护区,保护区内草原广阔、森林密布、花草繁茂,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哈萨克牧民与这里的山峦草木融为一体,是体验民族民俗文化风情的理想去处。
8、霍加雪夫岩画群:发现于2003年,是一处高山古岩画群,位于距福海县210公里的阿尔泰山脉霍加雪夫山峰2190米处。岩画群长约700米。它的发现填补了福海县没有岩画群的历史。
9、哈拉额尔奇斯河、卓尔特河黄金谷景区:位于福海县179公里处,历史以来,这里就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
10、萨尔布拉克奇石沟:位于福海县178公里处,七条山谷,奇石林立、形态怪异,给人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