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成县

科普小知识2021-12-04 15:14:35
...

成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的陇南市,东北与徽县接壤,西与西和相邻,南以西汉水为界与康县相望,东南与陕西略阳毗邻。属西秦岭余脉,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50—2377米之间,境内多高山峡谷,地貌特征南北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度,年均气温11.7℃。无霜期200天,年日照时数1625.5小时。年均降雨量620.8毫米左右,相对湿度75%。境内有犀牛江、东河、南河、洛河等“一江三河”丰厚的水资源。全县辖12镇5乡,15个居民委员会,245个村民委员会,1472个合作社。总户数6.22万户,总人口26.68万人,常住人口为25.8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8‰。土地总面积16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2万亩,林地118.7万亩,天然草场15.5万亩,森林覆盖47.9%。

中文名称:成县

外文名称:Chengxian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级

行政代码:621221

*驻地:城关镇

所属地区:甘肃省陇南市

地理位置:甘肃省东南部

电话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2500

辖区面积:1676km2

辖区人口:约25.95万人

人口密度:155人/km2

车牌代码:甘K

1、县情概况

成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秦岭南麓徽成盆地、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东径105°23′-105°57′,北纬33°29′-34°21′,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全县辖12镇5乡,15个居民委员会,245个村民委员会,1472个合作社。总户数6.22万户,总人口26.68万人,常住人口为25.8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8‰。土地总面积16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2万亩,林地118.7万亩,天然草场15.5万亩,森林覆盖47.9%。成县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为南北过渡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山清水秀,四季分明,冷暖适宜,素有“陇右小江南”之称。成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的陇南山区,东北与徽县接壤,西与西和相邻,南以西汉水为界与康县相望,东南与陕西略阳县毗邻。境内多高山峡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50—2377米之间。


云海

地貌特征南北为山地,中部为丘陵。青泥河及其支流切割形成的各地贯穿其间,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度,年均气温为11.7℃,无霜期200天,年日照时数1625.5小时,年均降雨量620.8毫米左右,相对温度75%。全县辖12镇5乡,15个居民委员会,245个村民委员会,1472个合作社。总户数6.22万户,总人口26.68万人,常住人口为25.89万人。土地总面积1676.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19万亩、林地118.65万亩,天然草场15.5万亩。陇南市唯一的的一所大学,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成县。所辖:城关镇、抛沙镇、小川镇、红川镇、黄渚镇、店村镇、王磨镇、纸坊镇、沙坝镇、黄陈镇、陈院镇、鸡峰镇、镡河乡、二郎乡、宋坪乡、索池乡、苏元乡。

2、行政区划

成县所辖:城关镇、抛沙镇、黄渚镇、王磨镇、红川镇、店村镇、宋坪乡、小川镇、纸坊镇、镡河乡、镡坝乡、大坪乡、支旗镇、陈院镇、水泉乡、二郎乡、南康乡、沙坝镇、索池乡、苏元乡、化垭镇、黄陈镇。

3、历史沿革

成县历史悠久,秦始皇设三十六郡以前,已设“下辨道”。西汉属武都郡,东汉移郡治于“下辨”。西魏恭帝时称同谷县,为广业郡治所。唐代属成州,789年(德宗贞元五年)为治所。1377年(明太祖洪武十年),改州为县,直隶巩昌府。清朝隶陕西布政使司,1729年(清世宗雍正七年),改属阶州直隶州。1912年(民国元年),属巩秦阶道,1913年(民国二年)属渭川道,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武都县。1949年属武都专区,1958年改属天水专区,1962年仍属武都专区。1985年6月改武都专区为陇南行政公署,成县为行政公署驻地。2004年改陇南行政公署为陇南市。

4、历史文化

成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这里先秦设道,东汉置郡,唐、宋、元设州,治同谷县,明初降州为县,始称成县,相沿至今。县域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奇特,文化胜迹众多,风光秀丽,山水有致。有*重点保护文物汉隶《西狭颂》摩崖石刻,古西汉栈道,风光峻奇;诗圣杜甫流寓同谷纪念地“杜少陵祠”,合山环水,景幽文蕴;南宋抗金名将吴挺陵园,历史蕴藏丰富;以及*森林公园鸡峰山、唐韵遗风裴公莲沼等人文景观,是处于麦积山、九寨沟、西安、汉中等多条黄金旅游链上的重要“驿站”。

5、自然资源

成县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和全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内已知植物种类达1958种,动物种类54种。粮食作物主要为冬小麦、玉米、大豆、荞麦、薯类等;经济作物以冬油菜、大蒜和多种四季蔬菜为主;经济林果主要有核桃、柿子、樱桃、板栗等,还有天麻、茯苓、杜仲等名贵药材及千余种药用植物;野生动物有梅花鹿、豹、熊、画眉、红腹锦鸡等十余种珍稀动物。


成县

矿产资源

成县矿产资源富集。境内初步探明的金属矿藏有铅、锌、黄金、白银、铁、锰等17种,尤以铅锌储量较大,居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其地质储量约1100万金属吨,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以铅锌为主导,建筑建材、酒类酿造、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化工等五大工业体系。

成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这里先秦设道,东汉置郡,唐、宋、元设州,治同谷县,明初降州为县,始称成县,相沿至今。县域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奇特,文化胜迹众多,风光秀丽,山水有致。有*重点保护文物汉隶《西狭颂》摩崖石刻,古西汉栈道,风光峻奇;诗圣杜甫流寓同谷纪念地“杜少陵祠”,合山环水,景幽文蕴;南宋抗金名将吴挺陵园,历史蕴藏丰富;以及*森林公园鸡峰山、唐韵遗风裴公莲沼等人文景观,是处于麦积山、九寨沟、西安、汉中等多条黄金旅游链上的重要“驿站”。

旅游资源

成县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而且景点集中,境内有*文物保护单位“西狭颂”文化风景区、*森林公园“鸡峰山自然保护区”,号称“海内第一家”的杜公祠文化风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挺碑”及甸山自然生态保护区等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早已有影响的五大重点景区外,成县还是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的典型地带,如狭谷类有飞龙峡、鱼窍峡、浪沟峡、磨坝峡等;山崖类有云梯崖、五仙山、凤凰山、天寿山等;洞窟类有金莲洞、龙洞、狮子洞、香水洞、清风洞等;沿河自然景观有青泥河流域浪沟峡、南河流域牛星山、严河坝和草滩等三十余处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古迹则有汉代经学大师马融设绛帐课徒授生的遗址“广化寺”,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游历嘉陵江后所绘的观音像碑(即吴道子洞);有唐时名吏裴守贞所建的“裴公莲沼”,有始建于明朝的泰山庙古刹和佛教宝地龙门寺等十余处历史遗迹。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悠久的文化古迹共同组成了成县多层面、易开发的宝贵旅游资源。

成县旅游交通优势明显。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北有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南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县域处于从兰州、天水、西安、宝鸡、汉中、广元双向连接南北两大世界级遗产的黄金旅游线路上,并且与上述城市构成多条精品线路。

6、经济发展

2010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03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一产达到5.9亿元,同比下降2.7%;二产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16.8%;三产达到10.4亿元,同比增长13.1%。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2亿元,同比下降5.6%。其中县本级收入1.3亿元,同比下降12.3%。实现财政支出10.72亿元,同比下降20%。社会消费品零销总额达到4.9亿元,同比增长1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85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灾后重建补助达到3228元,同比增长12.1%。


成县2

国民经济

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产增加值4.7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7.31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6.85亿元,增长10.0%。以铅锌为主的工业经济经受了新的考验,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6.01亿元,同比增长21.89%。财政金融迈上新的台阶,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26%,有效保证了全县职工工资、城乡低保、扶贫救助、基本医疗保险、住房公基金、城镇建设等项目的重点支出。县内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37亿元,贷款余额17.95亿元。

7、社会事业

计划生育工作以创建“优质服务县”为目标,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人口自增率为5.36‰。教育科技工作狠抓了教学质量,高考上线达到28.9%,创历史新高。文化工作加强了县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组织力量编纂了《成州文化旅游丛书》。体育工作围绕“六运会”,强化了场馆建设和参赛训练。卫生工作经受了“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疫情防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新增了3套电视节目。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108件人民代表建设和81件政协委员提案按要求基本办结。开展了行政执法检查,推进了普法教育。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开通了县长热线电话。强化了信访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

人民生活

全县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015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9元,比上年净增88元。

8、名优特产

核桃

成县核桃栽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以其粒大、仁包而驰名中外,是传统出口创汇农副产品,也是全县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置身成县,最吸引人眼球的还不是美如油画的景色,那些大大小小、遍布城乡、状似蘑菇云的树冠,让你心旷神怡之余又多了几分感动,这些植物,不仅改善着我们生存的环境,也为成县人缔造着一个美好的明天。它,就是成县上上下下挂在嘴边,引为自豪的核桃。

现在,成县有核桃38.17万亩760多万株,2007年总产值可望突破亿元大关,农民人均核桃收人400余元。令人兴奋的是,这38万亩核桃中,目前挂果的仅11万多亩,那么,它潜在的经济效益不可低估。

从1997年起,成县人坚持栽植核桃,用坚韧和毅力再造着“绿色铅锌矿”。

现在,成县已建成50万亩以上的核桃园100个,100万亩以上的核桃园50个,300万亩以上的核桃园20个,500万亩以上的核桃园5个,农户人均栽植核桃38株,建成城关至镡坝、支旗至宋坪、城关至二郎、抛沙至纸坊四条万亩核桃交通林带和200个核桃专业村,全县80%的乡镇已实现核桃全覆盖。

酒柿子

被誉为陇上“小江南”的成县,气候湿润、林茂粮丰,柿子树的种植面积非常广泛。主产区的一些农户每年收了柿子后,由于客观条件制约,柿子不能长期贮存或拿到市场出售,因而在每年的9月份,柿农便开始采摘柿子并加工制作成酒柿子。制作酒柿子首先采摘无虫咬、树叶未落时的橙黄色柿子,在院子里晾晒。再选用当地优质高梁在锅里煮熟晾冷后,拌上甜酒曲发酵。然后,将柿子和酒料放入无污染的大缸,放一层柿子撒一层高粱,待缸满后,用馍叶(当地一种蒸馍时垫底的树叶)和木板盖住,用泥密封。一两个月后,便可开缸品尝。通过这样加工制作的酒柿子涩味全无,味道甜而略带酒味,有解渴充饥、助消化、利尿、驱内火、治喉痛等功效,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一种鲜美水果。酒柿子的加工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使柿子增值,成为广大农民的又一生财之道。


成县酒柿子

大黄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白河、铨水一带的大黄以质优闻名。

宽川乡:特产-,以色白柔软著称。

猕猴桃

甘肃陇南山区的猕猴桃均属野生,近年来逐步实现栽培化、品种化、商品化,猕猴桃能鲜食,也能加工成果酒、果汁、果酱、罐头、果脯、果干等多种食品。营养丰富,有“维生素之果”称,猕猴桃还有一定药用价值,它性味甘寒,有解热、止渴、通淋之功,猕猴桃还是一种良好的观赏花木。

9、旅游景点

西狭颂风景区

西狭颂风景区位于成县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麓,鱼窍峡中。这里自然风光清幽绮丽,青山对峙,涧流清澈,一汪汪潭水似明珠相串,一挂挂短小的瀑布迭次相连。峡内的山、水、石、树,皆成风景;亭、桥、廊、榭,相映成趣。西狭奇在山、美在水。抬眼望去,一边是拔地而起的高山,一边是错落有致的悬崖。山崖上绿树层叠,其间亦或有古树参天,老藤缠绕。两山之间的响水河,或在峡谷中潺潺绕行,或在巨石间冲腾奔泻,浪花激起的水声,站在远处也能听到。更有意思的是悬崖上的水,或化成一条白练从高处垂落而下,或从栈道上方形成珠帘,飞溅滴注,蔚为壮观。

裴公湖

裴公湖,俗称莲花池,在成县县城西隅。唐朝天授年间(690年~692年),成州刺史裴守贞创建,故名。明万历年间成县知县黄泳,先后组织民力增补修葺,扩大池塘,增建景观,使公园规模更加扩大,成为布局别致,风光绮丽的陇南小西湖。


成县旅游—西峡

裴公湖为蝴蝶形,占地27亩,湖面23亩,分为相对称的东西两湖,湖形有如蝴蝶的一对翅膀,东湖种红莲,西湖种白莲。湖中心狭窄部建亭,榜曰“湖山飞阁”,旧称“湖山堂”,今称莲桥亭,为蝴蝶之身。莲桥亭两侧有桥,与湖岸相接处各有一坊,前曰“云锦”,后曰“霞漪”。近年进行扩建,新建仿古长廊两排,建造了牌坊门和凉亭、喷泉,种植大量名贵花木。湖西侧典雅壮丽的图书馆楼和同谷画院古色古香的临湖水榭又为园中增加了别具风韵的景致。早在明、清时期,裴公湖就已是“桃柳夹岸,红莲蒸霞”。每至夏秋之交,满池碧莲,香飘数里,垂柳拂波,游鱼戏水,燕翔楼前,游人或凭栏湖亭,或荡小舟于湖面,或漫步浏览于岸堤,清风馥郁,愉悦舒畅,情趣盎然。

湖东北角上方山丘有三重檐八角楼一座。登楼远眺,成州八景尽入眼底,故名“八景楼”。八景楼早在宋代就已经闻名,经历代不断整修,更加精巧壮丽。宋代诗人曾写诗赞道,“行尽秦川路,谁如此一州?半湖无尽藏,八景最高楼。”

时间的切面——纵横鸡峰山笔记

我们在错绕了许多弯路,走过洋槐林、荞花盛开的山坡、竹林,走过一座又一座小木桥后,才真正走上去往鸡峰山的正路的。所谓的正路,便是柳暗花明的路,是被更多的人反复地走过的路。

其实我们也相信,不论怎么走,朝着主峰的方向,是一定能够抵达峰顶的。虽说过程会趋于复杂,但目的亦指向永恒。时间是一条永远向前奔腾的河流。一边带走,一边留下。鸡峰山停驻在时间深处,缄默,亘古地矗立在由许多人作为主角的,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山系中。

我渴望这次登山,缘于我生活中十分敬重的王社强兄,他热情地发起这次活动,委托我组织而得以成行。之所以要如此啰嗦地讲,是因为我又要叙述到曾经的生活,索乡和那片土地上结交的深情厚谊。我生怕触疼它,而不敢开门见山平铺直叙它。盟誓犹如鸡峰山的高松般长青,友谊使我们在欢喜时倍添兴奋,在落魄时咬紧牙关。人活在世上,可以不信任世界,但绝不能怀疑友谊。纯洁的友谊是山谷里奔流的水花,是深秋中凌寒的野花,是石径旁相对的静坐。

2009年10月5日,我们四兄弟越过农田,村舍,人家,穿梭于弥漫的山雾,丛林,草地,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目标高地进发,向一千九百一十八米的海拔奋勇直攀。在与此类似的历程里,时光的指针返回到七年前的七月,七个青年怒唱着青春的歌谣,高谈着理想的壮言。在去往龙洞的林荫道上,在二字殿空旷的制高点上,我们以嵋峈峰为背景,留下了岁月的影照。山明寺静,梦圆契阔,鸡峰山是让我们的心愿生根发芽的地方。那个时候我们初涉社会,简单的就像一张未经涂画的白纸,在别人的角色和笼罩下,涂鸦,浪迹,度日,妄图虚名,不务实业,最好的时光就那样轻轻地划过,溜走,消逝在季节操纵的风中。不论是七年前的登山,还是昨日的爬山,均与一座凋敝、破旧的院落有关,与枯藤覆盖垮墙的核桃树有关,那里荒草衰败,围墙倾倒,层出不穷的蜘蛛网在毁灭和新生中轮回,挂于檐下,盘亘窗户,横织门前。那时候,我一度沉迷于用记笔记的方式,去叙写它们的生死相,设法了解它们的习性并辨别它们,但往往被它们所蒙骗。死的,我误以为是活的,活的,我却以为是死的。我连一只蜘蛛也认识混淆,糊里糊涂。可见我的能力。就是那个蜘蛛结网的院子,过去是我们大家的住所,是我们心中承认并赋予无上地位的“甘漠花园”,去年被夷为平地,在征用、出卖的变相交易后,在废墟上建起了崭新的住宅,而永远地紧闭着门,它现在的名字滑稽,幽默,叫“五保家园”,它是乡村中最漂亮的“空中楼阁”,其荒凉和安静,好莱坞可以来拍电影。自听说建起了阔绰的新房,有职业的人专门携带着钥匙,定期地在那里封杀蒿草,我便决定再也不回到那里去了。它不是我的甘漠花园了,它在我们心上,已化作了一缕尘烟。飞了,散了,看不见形影,惟留踪迹的风骨烙入脑海。


鸡峰山

尤其在这样一个充满嚣张、浮华和假面具的社会,能有我们甘漠兄弟清风玉露般情谊的人不多,能将这种情谊传承,并不间断地升华和推向高潮的,更是寥寥无几。生活里,闲情逸致的人在一天天的绝种。人们都在滚滚红尘里加紧油门使足马力地拼命奔波,或被权力所俘,或被金钱所奴,或被美色所惑,抱着走向高处走向宽敞走向舒坦的种种想法,不停地竭力而斗。我们看见汗水,以及许多深藏在夜幕下阴影中,不便暴露的鬼胎、诡计和心事。它们合理地存在,潜滋暗长,像蚯蚓势必要松动自己赖以立命的土壤。是实现,亦是泯灭。在我的家庭陷入泥沼般困境的一段时间里,我清楚地目睹了父亲对于宗教的虔诚。它包容着对佛的祈求,祖先的承恩和自然的崇拜。它的意念我不能一一摩挲,但它沉着又安详的细节,的确让我看见了神灵的力量。父亲挺过了那时的难关,父亲是我心中的神,他调整了自己的精神状态,即保全了一个家。我能在十多年后的时间之隧里,略有余悸地回想这件事情,我是尊重时光的,爱惜时光的。我也在不愿让时光老去中老去。我也是无辜的。人都是无辜的。鸡峰山上五体投地的信徒,芸芸僧众和善男信女,求神者,念经者,无不都是无辜的。无辜乃人的本质,是人与生俱来的。无辜,表明了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渺小,懦弱,善良,仁慈,智慧。人无辜说明人还知道天高地厚,心存畏惧,怜悯体惜。无辜与本真相近,与同情无关。我不排除世上有超凡脱俗了的人。但眼前和当下,需要我们用心收拾干净、整洁,这是我每隔数年登鸡峰山,一直在冥想的问题,渐渐苏醒的觉悟。

10、成县名吃与历史名人

成县,地处华夏腹地,内保蜀口,外接甘陕,襟带秦陇,风土之盛,素有“陇上江南”美称。秦汉时,这里称下辨,因地理位置重要,具有雄厚的粮财、兵甲资源,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至今,这一带还流传着许多与历史名人相关的风味小吃,这些风味小吃既讲究色、香、味、形和营养的搭配,又与历史故事融为一体,蕴含着源远流长的“食文化”。李崖豆腐救了张飞之困。

“李崖豆腐好,常吃人不老”这是时人对成县地方特产李崖豆腐的赞语,这里的豆腐以洁白、清香、鲜润、滑软和历史悠久著称于世。史载汉献帝建安22年,刘备遣张飞、马超等将屯兵下辨,以固汉中。据说,张飞率大军攻取下辨东南关隘固山后,沿青泥古道向西北进击,行至峡口驿,因悬径崎岖,粮秣不济,营中兵马劳顿,难以行走。这时,只见一路行人挑着豆腐从峡口驿正北方向的李崖涌来。原来,当地百姓闻听虎将张飞要屯兵下辨,无不喜出望外,便不约而同做了豆腐,以犒劳士兵,以豆渣喂马。数日后,张飞兵马体力恢复,士气大振,出师连连告捷,这就是李崖豆腐解救了张飞之困的故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李崖的豆腐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越来越丰富,逐步形成别具一格的地方特产。李崖人几乎每家都会做豆腐,他们集传统制作技法与科学工艺于一体,凭着清冽甘甜的泉水,选用优质黄豆做豆腐,一年四季保持豆腐的新鲜。李崖豆腐不仅质地细嫩、保水性好,而且弹性强,色泽美观,成形好,加配适量的肉类、禽蛋、蔬菜、山珍、海味等,经炒、炸、熘、熬、炖、凉拌等方法,可以做出几十个品种的豆腐菜。


杜少陵祠

醪糟酒助蜀军大破魏兵

醪糟,又称甜糟,是成县的地方特产之一。味道香甜可口,是一种高级滋补品,能补气养血、开胃健脾,常喝使人体格健壮。据说,三国时期这里的醪糟还与诸葛亮曾有缘分。

蜀汉建兴6年春,诸葛亮率领主力部队出祁山,取得了不少胜利,一举拿下了当时甘肃东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诸葛亮在班师返汉中时途经下辨,当地百姓纷纷捧出坛装的醪糟,慰劳蜀军将士。正当蜀军要离开下辨时,魏兵突然从散关方向杀过来。诸葛亮用醪糟款待三军将士,将士们饮完醪糟后,争先恐后冲入敌阵大破魏兵。凯旋时诸葛亮感慨地对部下说:“多亏下辨百姓的醪糟酒,才助我们打败了魏兵。”自此,这里的醪糟便驰誉四方,成为陇上的风味名肴。据科学分析,醪糟含有大量的糖酸、蛋白质和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成县醪糟在酿造过程中融进现代科学技术,加进了适量的相关中药,使之具有一定的药膳功效。

陈式“火烧”定二郡

在成县街头,“火烧”是一种独特的风味食品。这种“火烧”选用上好的面粉作原料,辅之以清油、调味品、核桃仁等佐料烙制而成,形体略小,通身白而微黄,外焦内虚,皮薄层多,食之酥香可口,口味极佳。

蜀汉建兴7年春,诸葛亮派遣护军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据说,陈式攻取下辨后,时值天旱,人马饮水困难。陈式见士兵饥渴难耐,便奏请丞相诸葛亮下令暂缓进军。诸葛亮再三思忖:“攻取两郡乃伐魏保蜀之大计,岂能半途而废”遂令陈式以军令为重,早日克定二郡,为保蜀汉*建功立业。陈式听了丞相的训示后,苦思冥想,忽然悟出了到民间讨教的道理。他拜见地方乡贤名士,谋求万全之策。众人以为:用干面掺入水,加上酵子,和成面团,揉光发好,做成小饼,铁鏊炕烙,为烧饼,既可解饥,又能安定军心。陈式觉得此乃良策,便命士兵效仿烙制,做成圆形烧饼,因用炭火烧烙,故名“火烧”。蜀军备足了便于随身携带的“火烧”后,将士情绪高涨,势如破竹,乘胜而进,很快克定了武都、阴平二郡全境。从此,这里的“火烧”便风靡各地,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名吃。

上一篇:岷县

下一篇: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