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徽县

科普小知识2021-10-06 15:22:49
...

徽县是陇南市辖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南与陕西省略阳县相邻。总面积2722平方千米。总人口22万人(2012年)。辖7个镇、8个乡: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柳林镇、嘉陵镇、永宁镇、银杏树乡、水阳乡、栗川乡、麻沿河乡、高桥乡、榆树乡、大河店乡、虞关乡。县*驻城关镇,距省会兰州526千米。地处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的徽成盆地。境内分为南北山区,中部浅山丘陵河谷川区三大块,平均海拔1492米左右。永宁河、伏镇河、洛河向南流入嘉陵江。316国道横贯县境,宝成铁路穿越境南。景点有三滩自然风景区,南宋名将吴阶抗金的古战场仙人关、吴玠墓和碑,宋代新修白水路记摩崖,郇家庄白塔,诸葛亮屯兵的黑水城、杜甫诗下的木皮岭,掌管元代和尚户的北禅寺及风山公园等。

中文名称:徽县

外文名称:Huixian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级

行政代码:621227

*驻地:城关镇东街33号

所属地区:甘肃省陇南市

地理位置:甘肃省东南部

电话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2300

辖区面积:2772km2

辖区人口:约22万人

人口密度:79人/km2

车牌代码:甘K

1、县情概况

在秦岭山脉南麓,嘉陵江上游,陕甘川经济带的中心区域,有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气候湿润,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良好。这就是享有最佳人居环境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县——徽县。

徽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接天水,西连成县,南通四川,东邻陕西,全县总面积277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49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徽县辖7个镇、8个乡: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柳林镇、嘉陵镇、永宁镇、银杏树乡、水阳乡、栗川乡、麻沿河乡、高桥乡、榆树乡、大河店乡、虞关乡。

2、历史沿革

徽县设县始于西汉,西汉王朝消灭南越诸政权后,又乘胜发兵消灭西南诸夷,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陇西郡东南新平定之地置武都郡,并在徽县地置河池县,属武都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汉王朝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除近畿7郡(三河、三辅、弘农)以外,将全国郡国分为13部,河池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统辖。

公元9年,五莽壶汉建立新朝后,大肆改易官名、地名、河池县名被改为乐平亭,隶沲平郡(武都郡改)。


徽县

东汉建立后,地主行政区划承袭西汉旧制,分州、郡、县三级,将王莽新朝改易的官名、地名恢复原名,乐平亭又复名河池县,仍隶武都郡。

汉末,三国时期,河池地处烽火要地,归属无常。张鲁割据汉中,河池县地归张鲁控制,入梁州版图。建安二十年(215年)3月,曹操出兵征张鲁。11月,张鲁降曹,河池地归汉版图。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汉刘备据汉中,河池地又归入蜀。后蜀汉河池地置河池县,隶武都郡。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相国诸葛亮死后,蜀汉逐渐退出汉中,河池地又入魏版图。

司马炎壶曹魏政权建立晋,史移西晋,徽地仍置河池县,隶武都郡。晋怀帝永嘉(307-312年)后,河池地被仇池国所占。建武元年(317年),司以睿在江南建立东晋至隋王朝统一华夏,北方后经历了五胡十六国割据统治,南方则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封建王朝。徽县地处南,北交界之地,封建割据频繁,先后为仇池、前赵、后赵、前秦、宋、北魏、西魏、北周所统制。

东晋建武年(317年),司以睿封杨坚头为右贤王,屯河池,其间河池虽设县,但实为氐酋藩邸。323年,前赵将杨难敌赶至汉中,仇池国地大部被前赵占领,河池也入前赵版图。后赵时,河池隶秦州武都郡。372年,仇池国地被前秦占据,并在其地置南帮州,被辖武都郡领下辨、沮、武都、故道四县,河池地并入故道县。宋元嘉十年(433年),仇池氐王亿难当乘北魏用兵北方之际,出兵南侵蜀地,河池地再次归入仇版图。元嘉十九年(442年)宋灭仇池,河池地归宋所有。之嘉二十年(443年)北魏出兵攻占宋武郡地,河池又归入北魏。后北魏于河池地置广化县,又于广化县置广化郡,并在今徽县东南置思安县。北周时、广化郡隶风州,领广化、思安二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广化郡,广化、思安二县隶属凤州。仁寿元年(601年),大隋又改广化县名为河池县,与思安县同隶凤州。大业(606-617年)初,省思安县入河池县,河池县仍隶属凤州。

唐初,朝廷将天下分为十道,河池县隶属山南道凤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王朝又将天下分为十五道,山南道被分为东、西二道,河池县隶属山南西道凤州。

五代时,中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周五个封建王朝。后梁时,河池地为岐王李茂卓割据,仍置河池县,隶凤州。后唐时,河池行政区划为旧。后汉时,河池地归后蜀所有,亦置河池县,隶凤州。后周建立后,河池如旧制,并在其境固镇(今徽县城关镇先农村一带)置雄胜军,这说明河池地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地的作用逐渐被统治者所重视。

宋初,朝廷将天下分州、县设置,河池地仍置县,隶凤州。开宝三年(970年)河池县移治固镇(今址)。至道三年(997年)宋王朝开始在天下设路,至宣和四年(1122年)天下共设二十六路,河池县隶属秦凤路凤州。南宋时,河池一度改隶利州西路凤州。绍兴(1131-1162年)初,由于战事需要,川陕宣抚司治所设于此,军政大权统揽。

元朝建立初,于河池置凤州,隶巩昌路,领河池,永宁(原河池县永宁乡开为县)、两当三县,至元六年(1264年),南凤州改名徽州。至元七年(1270年),省河池、永宁二县八州,徽州当时,只领两当二县,仍隶属巩昌路。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朝廷罢行尚书省,以行省分治天下,徽州当时隶属陕西行省巩昌路。


徽县1

明王朝建立后,承袭元制,今徽县地仍置州,领两当县,隶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巩昌府。

清初,仍承袭明制,今徽县地仍置州,领两当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六年(1667年),朝廷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七年(1688年)双改名甘肃布政使司(徒治兰州),徽州隶元。雍正七年(1729年),徽州降州为县,与两当同隶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

中华民国建立后,废除清王朝府、州、厅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1912年),甘肃共设7道77县,徽县当时隶属渭川道。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建制后,徽县直接隶属省管。民国23年(1934年),甘肃全省又设8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徽县当时隶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天水)管辖。直到解放。

1949年12月4日,徽县解放后,隶属天水地区,县址驻城关镇。1958年4月,徽县与两当县合并,县名仍为徽县,县址仍在城关镇,隶属天水地区。7月,徽县又与成县合并,名为徽成县,县址仍设在城关镇。1962年1月,恢复徽县、成县、两当县三县建制,徽县县址仍设在城关镇。1985年6月,徽县划归陇南地区管辖。2004年,陇南撤地区设市后,徽县隶属陇南市管辖。

3、行政区划

徽县辖7个镇、8个乡:城关镇、伏家镇、江洛镇、泥阳镇、柳林镇、嘉陵镇、永宁镇、银杏树乡、水阳乡、栗川乡、麻沿河乡、高桥乡、榆树乡、大河店乡、虞关乡,213个行政村,1221个村民小组。

4、自然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土地总面积408.3万亩,有耕地80万亩;植被覆盖面积259万亩,植被覆盖率为63.4%;有各类野生植物250种,百年以上银杏树遍布各地,是重要的核桃、板栗基地,有野生药材200多种,金银花、狼牙蜜名扬全国,有野牛动物200多种,其中有羚牛、红腹锦鸡、白唇鹿、长臂猿、梅花鹿、娃娃鱼等珍惜动物10多种;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年径流量19.86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14.76万千瓦;全县已发现有铅、锌、铁、金、铜、汞、硫、大理石、石灰石等4大类22种矿产资源;全县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稻米等粮油作物,盛产核桃、银杏、板栗、柿子、生漆、狼牙蜜等林副产品,出产杜仲、柴胡、金银花、天麻等100余种中药材。

旅游资源


嘉陵江漂流

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奇特,自然风光集北国之雄奇与南国之灵秀于一体,景色怡人,民情淳朴,文化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保持着原始如初的自然风貌,高山草甸、峡谷溶洞、飞瀑流泉、云海日出、奇花异卉、珍惜动物和人文古迹融为一体,是徽成盆地的绿色屏障和天然动植物园,也是闻名省内外的旅游胜地。境内以三滩风光、吴介墓碑、栗亭古塔、文池秋色、青泥古道(青泥岭)、千年银杏树、嘉陵江漂流、月亮峡、仙女湖、仙人关、木皮岭为主的旅游景点景色秀美,风风光绮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省内外游客;“银杏人家”、“酒乡人家”、“江峡人家”等“农家乐”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更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达17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3130万元。

森林资源

徽县还是甘肃省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8%,木材蕴积量275.4万立方米。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已发现的257种野生动物中不少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动物。县内土特产品丰富,有各种野生中药材430多种,游龙贡米、泥阳“三蒜”、药用“金银花”、“七里香”名扬大江南北,西瓜、烤烟、核桃、银杏、猕猴桃、黑木耳、板栗、狼牙密享誉全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铅、锌、铁和金等4大类22种,已建成了西北大型铅锌生产加工基地。徽县还是中国有名的白酒之乡,驰名西北的世纪金徽、陇南春优质白酒就出产在这里。

5、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徽县县委、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徽县牢牢把握发展这条主线,积极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非公有制经济富县、旅游活县和科技兴县五大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生态化和城镇化步伐,全县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有色冶金、农副产品加工、白酒饮料化工建材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初步形成。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3亿元,比“九五”末净增5.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3亿元,农业增加值4.3亿元,“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比“九五”期间净增5.5亿元,增长1.5倍,是徽县历史上投资最多增长最快的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86元,比“九五”末净增440元,增长5.1%。徽县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全省卫生县城”、“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等10多项殊荣。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在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征程中,徽县广大*群众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开放、开发、合作、发展为主题,用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和优惠的政策招商引资,投资兴业。

大交通网络激活区域经济

徽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大了公路交通建设力度,按照“改造骨干路、打通出口路、连接断头路、实现网络化”的工作思路和“县乡公路上等铺油、乡村公路配套提高”的工作要求,通过申报项目,多方争取省地资金投入,从紧缺的县财政挤出资金用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徽谈路改建、江武路(江洛至泥阳段)、天江路、成两路二级公路改建。“十五”期间,徽县共计完成国道316线改造、嘉陵江大桥等交通建设项目41项,完成投资1.28亿元,整修乡村道路111条537公里,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乡乡通班车,村村有公路”,形成了以316国道、江武路、成两路为主要骨架,谈虞路、徽白路、剡麻路、高太路、永柳路、伏泥路等为补充、乡村公路为依托的大交通网,形成了旅游路、发展路、扶贫路、出口路路路通达的喜人局面。全县249个行政村通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90%以上的行政村通汽车,全县的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343.3公里。

大交通网络的形成使全县群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惠,扩建改建公路的沿线相继掀起了投资热潮,公路成为区域性的“活跃经济线”。近年来,公路沿线新上规模以上工业项目22个,新上10多个较大型的“特色”农业基地,为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徽谈路、谈虞路改建,使嘉陵镇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银杏人家、嘉陵江漂流年接待游人达数万人以上,永柳路硬化后,宝徽集团、宏柳面粉厂等企业落户柳林镇,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活水之源。


嘉陵镇千年银杏园

工业强县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徽县把推进工业化进程摆在首位,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项目推进,扩张工业总量;培育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企业;大力调整工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紧紧围绕“动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一个核心”即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行“二个让利”即*让利于企业、企业让利于职工;严格恪守“三个坚持”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坚持一企一策、因企施策的原则、坚持改革与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的原则;坚决贯彻‘‘三个做到”即做到社保费用不拖欠、做到就业岗位不减少、做到职工总体收入不降低;努力力做到“三个经得起”即经得起社会监督、经得起历史考验、经得起法律诉讼的工作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规范操作,有序推进,确保了企业改革顺利推进。纳入改革范围的甘洛集团、陇酒集团、医药公司等20户国有企业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职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基本达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性障碍,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在抓好国企改革的同时,我们采取帮大扶强、挂牌保护政策,实行倾斜服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甘洛集团、宝徽集团进入全省工业60强,甘洛、宝徽、天洛三大企业实现了强强联合。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工业集中区已完成选址。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实现了产销两旺。全年预计实现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3.5亿元,现比增长38.9%,比“九五”末增长314%;实现销售产值11.3亿元,比上年增长47.3%,比“九五”末增长375.5%;产销率达到100%,实现利润I.7亿元。工业主导地位逐步提升,工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徽县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农业持续发展问题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四化”联动,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努力构建以特色产业为王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总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加快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了营造特色资源优势、特色产业和特色区域优势的力度,切实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2005年,徽县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3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4.6万吨,较去年增长4.9%,与“九五”末基本持平,油料播种面积7.77万亩,总产达0.9万吨,较去年增长5.9%,较“九五”末增长12.6%;特色产业开发成效显著。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总体思路,狠抓特色产业开发不放松。2005年,徽县农业特色产业面积达到l13.1万亩,总产值达到3.08亿元,农业特色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474元。特别是草畜、核桃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迅猛,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凸现,全县共建成青贮氨化池661个,冬暖棚圈舍812座,完成牛人工冻配4681头,共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74亿元,较去年增长2%,较‘“九五”末增长77%。核桃产业上,2005年,全县新发展核桃面积1.52万亩。在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区域性产业的开发力度,全县瓜菜总面积达到9.14万亩,产值达1.16亿元;新发展中药材6.35万亩,产值达2826.2万元,发展烤烟3600亩,产值达346万元;蚕桑产业正在崛起,今年实现产值52万元。特色产业开发巳逐步向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迈进。

此外,徽县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有了长足发展;劳务经济实现了新的突破,五年累计输出劳务7.1万人次,创收1.86亿元;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稳步推进,全县已建成小康示范村39个;五年争取实施国家项目43个,完成投资1.16亿元,农田水利、农村能源等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全面取消,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

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大

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城市是徽县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徽县县委、县*在国家无投资、县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拆迁改造与开发建设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集中拆迁,整体推进,全方位开发,快速建设的原则,走出了一条以地生财,建设聚财、开发集财的城市建设新路子。多方筹资2.3亿元,改建道路8条,长8公里,路灯、供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开工,新铺人行道彩砖4万平方米,安装双面路灯260盏,礼花灯80多盏椰树灯10多盏,灯箱广告牌460面,垃圾箱370个,安装磁卡电话100部,栽植行道树1600株。修建统建楼20栋,妥善安置了拆迁户。县上还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力度,购置了洒水车、垃圾清运车,增加了居民区和单位垃圾颂倒点,投资55万元建成了城南供排水管网;投资32万元完成了官井巷排水工程,居民住宅全部通上自来水,供水指标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争取40万元,投资50万元,建成了日处理垃圾200吨的填埋式垃圾处理场;筹集资金65万元建成仿古建筑“金徽县”大门。在凤山公园配套建设中,先后投资300多万元修建了“栖风阁”、“春晖亭”等景观型建筑;完成了凤山公园上水工程,对凤山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使凤山公园成为全县人民的休闲游乐中心。


江峡自然风景区

城镇化建设以县城为龙头,以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为依托,投资1.02亿元,完成了城区一、二期拆迁改造,城区三期改造先农街拆迁目前已完成了拆迁摸底、方案制定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正在积极协调征地,对拆迁户进行安置,计划年内完成投资200万元,城区详规编制工作即将完成。紧紧围绕五路两街一广场(五路:滨河路、风山公园道路、东关旧路、市场雨后门、西桥至西寺沟口,两街:和平路、后西街;一广场:体育场改建)的建设思路,全年拓改硬化道路7条,累计长度5720米,完成投资1827万元。体育场开发改造项目县上组织到四川巴中进行了考察,邀请成都规划设计院人员正在设计广场建设方案。对城区卫生填埋式垃圾处理场进行了后续配套设施建设,新修填埋场排水渠l30米,护坡410米,对填埋场进行了铺垫平整,整修垃圾场道路800米,完成投资18万元。城管和环卫工作得到加强,安装了东、西街人行道护栏1600米,对城区所有道路划定了交通标志线,既保障了安全行车,又美化了城市环境投资20万元,新购14吨洒水车一辆,有效提高了环卫工作水平。伏家镇、江洛镇、柳林镇等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城镇化水平由“九五”末的21%提高到26%。伏家镇被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综合示范镇后,镇上对200多宗2万多平方米建设用地进行了公开拍卖,吸引了天水、宝鸡等各地客商参与竞买。吸纳了2500多万元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建成了伏家镇商贸一条街、乐居新街和旧街的改造建设任务,并用拍卖土地的资金建成了绿化带、水、电、通讯、卫生等公共设施,使全镇的个体户达到了1000多家,其中外地客户200多家,年交纳利税260多万元,如今的伏家镇已成为三县九个乡镇的重要商贸集散地,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带动了当地2000多农民脱贫致富。江洛镇紧抓江武公路改建机遇,先后吸纳民间资本1000多万元建成了农贸市场和江洛镇大街,如今的江洛镇商贸繁荣,华灯四射,楼房林立,先后跻身于全国文明乡镇和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行列。与此同时,柳林镇商贸一条街已全面开工建设,嘉陵镇基础建设力度加大,三滩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同步进行,永宁实现撤乡建镇后,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秀美山川吸引八方来客

徽县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区,县委、县*把治理水土流失和实施退耕还林、农村改厕改炕改灶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科学规划指导、规模连片治理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进行田、林、路、水及生产生活设施的综合治理,先后有计划地组织了伏家镇剡家沟流域6000亩治理工程和银杏乡宏化流域10000亩治理工程等多次大型集中会战。实施“擦亮蓝天工程”,组织环保、安监等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对一些污水、废气排放不符合指标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关闭了排污严重的企业。帮助群众修建节柴灶、节燃炕、卫生厕所。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建设,使全县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近6年的艰辛努力,县城生态圈建设已初具规模,生态圈内的城关、银杏、水阳、东关等四个乡镇累计完成各类人工造林、旱折杨等行道树20多万株,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8%,温润如玉的金徽县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变成名副其实的陇上江南。

徽县三滩    

三滩风光徽县近年开辟的天然森林风景区,位了陕甘川交界的秦巴山地,是嘉陵江上游干山万壑中蕴藏的一块宝地。距县城50公里,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属北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80%的地域被原始森林覆盖,茫茫林海,碧草连天,雨润雾泽,纤尘不染,妩媚多姿,古老神奇,因有三个森林草甸相连,故名“三滩”。境内有羚羊400余只,其他珍禽异兽数十种,是探险旅游的天然乐园。

6、民俗文化

剪纸

徽县剪纸以窗花为主。在农村每逢春节或婚嫁喜日,总要剪贴窗花以示庆贺。剪纸内容有人物花草,鸟兽鱼虫、故事传说、瓜果蔬菜等,剪法细腻精巧,布局别致。有名的图案有龙凤呈祥、喜鹊登枝、狮子绣球、红梅报春、雄鸡报晓等。把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剪纸作品按一定的格局、图案粘贴于窗纸、门扇、顶棚、墙壁上,又形成一副综合性图画,真可谓画中画。近年来,剪纸艺术在继承传统习俗,内容和风格的基础上,又吸收了现代画技法,增添了反映时代的作品,如英雄人物、山水风景等。同时还出现了剪印汽车门徽、牌号、商业广告的人才黄仲宏、强锐等,给这一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内涵。其中北街强锐和先农村李存及麻沿河乡新坪村王李庄程刚的剪纸作品,风格独特,技法娴熟,尤其程刚的皮影制作较有特色。退休*张西德的剪纸和彩灯制作,亦受群众喜爱。

摄影

民国8年(1919),徽县人高志刚开始在县城西街设照相馆。民国21年(1932),河南人郭光华兄弟在北街设照相馆。解放后摄影得到发展,1956年徽县报社成立,县内兴起了新闻摄影。七十年代县内摄影者渐多,一些单位购置了摄影器材。一些作品陆续得到发表并参加了展出。九十年代摄影爱好者增多,作品质量提高。1990年《徽县画册》(上册)印发。

2005年成立了徽县摄影家协会,冉宏任摄协主席,李克明、马少杰(兼秘书长)任副主席。


金徽生态工业园区

2008年,5.12大地震后,县摄协广大会员积极投入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工作中,刘浪、马少杰、马志涛等人的摄影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县摄影展览,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马少杰本人还编辑出版《震撼》---甘肃徽县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纪实摄影集一部。

2010年8月,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我县发生8.12特大洪灾,刘浪、马少杰等摄协会员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拍摄了大量军民抗灾救灾的珍贵资料,受到中宣部的表彰奖励。目前,我县已有省级摄协会员20余名,*会员3名。

书法

明代任旒、清代张绶的书法都很有名气。民国时期,邑人周绍年、高绂、马秉乾、冯育之,王式、马骥、马子久、赵钟灵、赵士达等,其书法在县内外享有盛誉。

解放后,随着书写工具硬笔的普及,毛笔书法艺术受到影响,但业余书法活动仍很活跃,文化部门每年办书法展览,涌现出了一些书法人才,著名者有王吾斌、马学海、李瑞民、王常业、马怀智、刘志斌、韦自强、马生桂、成俊明、李中林等十余名。其中王吾斌的字刚柔厚重舒展,大小字均一气呵成,流利俊逸,在县内外享有盛誉,人称"王布景"。九十年代又涌现出了一批书法爱好者,其风格不同,各具特色,代表者有李树雄、张军、张霖、王全喜、高晟、常佐存、张志有、杨凤玺、黄仲宏、陈志刚、王科贤、胡居义、王世平、孙士信、乔亚红、韩林、胡立中、吴建刚、姚志祖等。

2005年在徽县第三次文代会上成立了徽县书法协会,陈志刚任主席,王全喜任副主席,王建平任秘书长。自协会成立以来,已配合县纪检委举办廉政书画展3次,配合市上举办廉政书画展2次,每年举办书画展至少3次,目前已发展省级会员12名,县级会员100余人。

雕塑

徽县雕塑有泥塑、陶雕、石雕、木雕4种类型。泥塑主要以神佛像为主,如北禅寺、泰山庙、火焰山等处寺庙内的泥塑,形象逼真,工艺细腻,千姿百态,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九十年代泥塑代表作者有杜双喜、王常青、李卓辉、冉旭泽、马龙等。陶雕多出自泥瓦匠之手,流行的作品主要有板瓦、滴水、筒瓦、脊兽等,其型纹多为花草鸟兽等。陶雕作品均以黄泥制作,火烧而成,用于建筑物上,为建筑增添了情趣。水阳乡店华山卢山村等一些制砖瓦的老艺人精于陶雕、砖雕,造诣颇深。木雕、石雕作品徽县也较流行,旧时寺观庙宇和富人家房屋建筑,多系雕梁画栋,并在砖石上镌刻图案加以装饰。木雕多用于民间的桌凳器具、门扇亮窗及花亭水榭方面。嘉陵镇庙垭村杨德恩擅长木刻,其手艺多用于一些仿古建筑上。徽县石雕、玉雕艺人较多,作品主要有石狮、柱石、缸、槽和小玩具等。嘉陵、虞关等乡镇的深山区,至今留存一些古代石雕建筑构件和家用器具。民国时期,水阳刘家沟科学家刘卫石以大河店所产五花石为原料,雕刻的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南京市场上畅销。解放后,许多古建筑及庙宇被拆,雕塑作品遭到毁坏,从事雕塑者减少。八十年代后期,雕塑艺人及创作再度渐兴。

篆刻

民国时期,全县有三四家从事篆刻的摊点。主要以骨、石、硬木、橡皮为原料,镌刻印章等,字体多为楷书、隶体、篆等。其中科学家刘卫石的作品享有盛誉,他曾在一双象牙筷子上创作了前后《出师表》微雕作品。为谋生计,刘卫石曾在南京以篆刻铭章接济生活,以弥补科研费用的不足。解放后,孙莅亭的篆体印章比较有名。

八十年代艺术篆刻得以发展,业余作者增多。九十年代,全县有篆刻爱好者十余人,众多的作品得到发表,发展。同时,碑文篆刻之风日渐兴起。

新世纪以来,篆刻爱好者日益增多,在地方性文艺刊物上推出多名作者的篆刻作品,其中杨双全、刘睿、周宁等人的篆刻作品经常在省市刊物上发表。

刺绣

历史上,县内妇女擅长绣工,娶媳妇讲究针线茶饭。妇女们在袖口、衣襟、枕头、肚兜、床幔、门帘、香包、烟袋、鞋头、袜底上面用彩色线绣成各种图案,给生活增添了美感。解放后,刺绣艺术在城乡更为流行,且题材花样增多,除在上述物品上绣制饰物外,还在窗帘、床罩、台布、电器套、沙发罩上扎花绣字和绣上风景图案等。这些物品,有的馈赠亲友,有的上市售卖,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手工刺绣和机绣同时流行,县上多次举办刺绣作品展,涌出一批妇女刺绣能手,其作品参加省地展出,受到了好评。

根雕

徽县根雕*较少。七十年代初,一些爱好者参照有关书籍,根据树根形状,通过雕琢、取舍、剪接、打磨、油漆等工艺,制成花架、笔架、笔筒等各种工艺品。此后根雕艺人渐多,嘉陵、麻沿河等地先后创办了工艺厂,产品销往省内外。近年来,麻沿河乡牡丹村山根社在董秀老人的带动下,全村43户家家搞根雕,作品种类繁多,造形生动,销往十余个省市,年户均收入3500余元。在其影响下,毗邻村庄亦开始根雕制作,使麻沿河乡成为名符其实的根雕艺术之乡。


泰湖风情园景区

绘画

明代有江文斗,清代有赵尹、程鹄,民国时期有王世伟、马子愚、刘美茹、文静山,刘子刚等人。王世伟擅长山水,且工书法。马子愚工水彩翎毛花卉,民国24年(1935年)考入华北大学美术专科,曾受教于齐白石,后在徽县中学教授美术,1950年入省书画协会,徽县绘画、书法爱好者多受启于他。

解放后,县内绘画者增多,国画、宣传画盛行,西画始有发展。县文化部门多次举办画展和培训班,绘画人才不断涌现,一批作品陆续在省地展出、发表、获奖。

2005年召开徽县第三次文联代表大会,成立徽县美术协会,汪智荣任主席、杨朝辉任副主席,赵秀敏任秘书长。到2010年,已发展甘肃省美协会员13人。

泥塑

徽县泥阳镇,传说因洪水挟泥沙淤积河谷川坝,造成渍泥殃,据此演变雅化而得名,其独特的泥土质地为泥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出自瓦匠之手的脊兽、瓦当等建筑构件,以泥阳黄土和成泥、手工捏制,经火烧而成,因其质量上乘而在当地很有名气。彩绘泥塑工艺品,旧时称"耍货",其代表作品"胖娃、鸡咕咕、黑狗哨"等人们喜爱的热门货。

  泥阳彩塑泥塑,始于两周时代,流传民间已三千年之久,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手工艺品,它与陕西风翔泥塑基本同出一脉。经有关民俗学者考证认为,其彩绘纹饰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有相同之处。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创意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了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它的制作很讲究,以泥阳黄土调和成泥作胚料,经创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再精抛、彩绘、出线、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并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可爱的造型,大红大绿的色彩,酣畅淋漓的线条,浪漫神奇的纹饰,以及它粗犷夸张、简练概括的原始美而深受群众喜爱,在老百姓眼里,它是镇宅避邪、赐福降祥、保家太平、增福送喜的吉祥物。

彩绘泥塑的色彩和纹样有着特定的寓意,绿色意万年长青、红色意四季红火、石榴意多子多福、艾草意去毒避邪、海棠意富贵、蝴蝶意多福、牡丹意吉祥高照、贯钱意万贯利钱等。在这些观念的统摄下,串联组合成了一件件完整的艺术品。

近年来,泥阳泥塑被人们产生新的认识,在文化部门的帮助下,组织作品参展,向外界宣传推介,使泥阳泥塑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带动了一大批爱好者,民间艺人们,把从师傅那里继承的泥塑手艺结合新时代美学知识,用最原始的、最淳朴的艺术作品,为文化事业添了一景。

7、特产美食

特色产品

紫皮大蒜

徽县紫皮大蒜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的特产。“徽县紫皮大蒜”是芳香族调味蔬菜上品,营养极其丰富,不仅兼具医疗和保健功能,而且是风靡全球的兰州拉面的重要佐料。徽县紫皮大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农业环境条件,徽县“三蒜”产品享誉省内外,紫皮大蒜是徽县土特产品家族中栽培历史最悠久、种植面积最大、生产效益最好的经济作物。2003年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5年取得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7年注册品牌商标4枚、2008年获得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奖”,2013年亩均产值达到6000元。

徽县是全国秋播越冬大蒜最适宜的产区之一,“徽县紫皮大蒜”蒜头形状玲珑,鳞瓣饱满,瓣皮乌紫、肉质脆嫩、汁液粘重、芳香浓烈、辛辣适口、营养丰富,是食用和调味的佳品,亦可入药,为地地道道的特色产品。

2014年,徽县紫皮大蒜种植协会申报的“徽县紫皮大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徽县紫皮大蒜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徽县所辖泥阳镇、江洛镇、伏家镇、栗川乡、银杏树乡、城关镇、水阳乡等7个乡镇10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4′00″~106°27′00″,北纬33°33′00″~34°11′00″。

银杏

银杏又名白果,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其全身是宝,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等用途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地处陇南山区的徽县,由于气候、土壤等方面的原因,栽培银杏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嘉陵镇田河村,至今就生长着153棵千年以上的银杏树,形成了一个全国都十分罕见的银杏树群落。然而,由于信息闭塞,加上一直不知道银杏树开发的巨大商业价值,田河村人守着这些祖先留下来的“宝树”却受了一辈子的穷。直到1994年,为了振兴当地的经济,县上组织有关人员到安徽、山东、湖北等地参观,发现这些地方的0都把银杏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受到启发。后来,田河村人根据外地的经验,利用银杏这一资源优势,开发了“银杏人家”旅游项目,形成“吃银杏果、品银杏茶、赏银杏景”的一条龙旅游开发格局,效益不错。由此带动了全县银杏产业的发展。徽县县委、县0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将银杏产业作为一项富县富民的产业来抓。经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政策的推动下,徽县广泛发动群众,采用林粮间作、地埂栽植、早果丰产密植、荒山造林等多种栽植模式,大力栽植银杏树。截至2002年,该县银杏树已发展到13.6万亩,达700万株。

金徽酒

翻开金徽酒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几个词之于金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辉煌、沉寂、变革、崛起。是的,金徽在甘肃酒业的发展史上是不可或缺的。

陇酒是有渊源的,陇酒文化是厚重的。金徽酒的文化不仅有根有据,而且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在历史的长河中,徽酒犹如一叶永不停息、凌浮波流的扁舟,树帜在陇酒文化的潮头,乘风破浪、扬帆前行。距今4000多年以前,徽县就开始了蒸馏酒酿制。1134年,创立了雄霸一方的历史名牌“金徽酒”。


文池风景区

有人说,酒的文化内涵就是酒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是经不起考验的。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在徽县东北部河谷地带的甘沟四坪山繁衍生息。上世纪50年代,人们从甘沟四坪山发掘出来大量的陶器,其中的酒器和谷物发酵器具足以证明,在距今40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已经开始认识用谷物酿造美味的规律和方法,这也为徽县蒸馏酒起源于西汉以前的说法提供了事实依据。有关徽酒的正式记录,来自于南宋抗金名将吴介。1134年,他与兄弟吴粼在徽县仙人关大破金兀术的十万铁骑,大捷庆功时由于酒具短缺,将士们便用金兵的头盔来盛酒痛饮,“金盔酒”美名由此而生。后来的人们叫顺了嘴,“金盔”便成了“金徽”。明清时期,徽酒经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齐聚伏家镇傍“神泉”争“海眼”,出现了很多的酿酒作坊,像“晋绅坊”、“永盛源”、“宽裕成”、“金隆魁”、“公信福”等驰名的酒坊数十家。尤其是陇南春的前身“永盛源”得其要津,清初康熙大帝出巡陇南后对其酿制的徽酒大加赞赏,并钦点为宫廷贡品,于是徽酒声名远播。

金徽酒产地范围为甘肃省徽县伏镇现辖行政区域。

红富士

徽县红富士产地在甘肃省徽县,该地生产供出口的苹果,该果果型硕大端庄,果色嫣红鲜亮,底座五角分明,味道清香甜美,松脆可口,品质极上,享誉海外。

夏大豆

夏大豆是徽县第三大粮食作物,是农民现金收入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徽县中部川道河谷区光照资源充足的伏镇、栗川、泥阳、银杏、城关、水阳、永宁、柳林等乡镇普遍种植。历年全县大豆播种面积14万亩左右,平均单产133公斤,产量达到1.8万吨。2006年,全县大豆播种面积14.3万亩,总产量14274吨,示范推广以中黄13号、豫豆8号为主的优质大豆新品种,示范面积6.79万亩,占大豆播种面积的47.5%。

烤烟

徽县是兰州卷烟厂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烤烟产业自1997年引进种植至今,目前面积已发展到0.65万亩,烟叶总产量达到800多吨,产值达到730多万元,年可上交农特税140万元。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在银杏、伏镇、栗川、城关、水阳、永宁等6乡镇29个行政村,1115户烟农户均种烟5.85亩,户均种烟收入5000元以上,发展700亩以上烤烟专业村2个。已建成银杏乡李河村优质烤烟科技示范园一个,示范区内平均亩产达到350斤,烟农亩均收入超过1300元。由于烤烟科技的推广普及,烟叶质量稳步提高,烤烟产业已成为壮大地方财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生产经营上,以烟草公司为龙头,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并实行奖励扶持政策,充分调动了群众生产的积极性,烤烟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蚕桑

蚕桑产业是徽县的传统优势区域产业,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农民植桑养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近几年来,徽县县委、县0紧抓“东桑西移、南蚕北移”和西部大发展,生态要先行的历史机遇,把发展蚕桑产业作为本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收农民收入的特色产业给予大力扶持。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桑园面积5000余亩,年养蚕1200张,产鲜茧4.2万公斤,农民售蚕收入达到63万元,5000亩桑园全部达到盛产期后,年养蚕能力将达到1.25万张,可产鲜茧44万公斤,蚕农售茧收入将达到656万元。在蚕桑生产经营上,充分依托县蚕种场、陇南富通茧丝绸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户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按照徽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至2011年,桑园面积将达到2万亩,建成中国西部优质蚕桑生产重点县。

特色美食

棒棒面

棒棒面,源于扯面,用挂面制作手法,兼容扯面工艺,配小葱,蒜苗,辣子、豆腐丁等佐料,吃来口感独特,夸人百吃不厌一番忙碌之后,饥渴难耐,棒棒面好吃,且声名远播,主要在于工艺独到,配料独特而独领-。制面条的特殊过程,选好上等精粉,配以石碱、食盐,溶于温水中,摇均自后和面,用力抒搓待面软硬适中时,特面打成小体,再搓成一尺左右的母指粗的条子,用油布盖上软化一十时后再用。

8、旅游景点

泰湖风情园

泰湖风情园位于县城南2公里处,徽县实施“南拓北延”战略,打造“两山一水”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重点项目。总体开发思路是:在充分考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原甸子河水库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将其建成以生态为特色,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景观优美,别具风格的风景区。

一期规划建设面积500亩,其中:水面占地75亩,自然绿化林地300余亩,景观、设施建设用地100亩。一期建设计划投资5000万元,截止2012年6月累计完成总投资2600万元,工程于09年开工,主要建设期在2010年、2011年两年时间,主要建成了大型休闲广场3处13000平方米,环湖道路,游人步道2000米,观景亭4座,公厕3处,绿化植树120余亩,砌筑湖边驳岸1800米,大小拱桥4座,景观亮化等基础设施。酒店、游玩、娱乐等经营性设施的投资将由鸿远生态旅游公司引资2400万元兴建,目前正在初步设计,预计7月份开工建设。


月亮峡自然风景区

泰湖风情园主要景点有:

龙腾盛世:在休闲广场,大舞台上5根龙腾抱柱象征五谷丰登,龙腾盛世,在柱子后面是文化墙,雕刻了历代名人诗词。

碧波荡漾:在湖面上,柳岸边,游人漫步在柳荫间,游船荡漾在蓝天碧水间尽情游玩,微风习习,心旷神怡……

莲池戏鱼:在小岛、曲桥中间,荷花盛开,鱼儿畅游在河池中,寓意连年有余

泰湖夜色:夜幕降临,泰湖彩虹卧波,繁星点点,彩灯闪亮,令人流连忘返……

泰安揽胜:站在泰安亭上,放眼望去,往北可以远眺县城全景,高楼林立,见证今天徽县的辉煌。徽县是红二方面军重要的补给站,红二方面军1936年9月17日进入徽县境内,10月7日离境,在徽县境内休整活动21天。贺龙、任弼时等率总指挥部和总部保卫队驻旧城天主教堂内;政治部驻城内北街福音堂内,关向应、甘泗淇等住此办公;供给部驻北街"林盛长"药房,被服厂驻吴家巷一片。各部队均分散依建制或驻城郊,或驻乡镇、农村。其间,部队广泛开展了各种地方工作,活动范围广大,遍及全县所有乡镇,这在红军长征史上是少有的,徽县是红军的又一个加油站。

向南看峰峦叠嶂,风景如画,历史文化沉淀丰富,那里曾是陇南地下党的发源地之一,在那里留下了陇南地下党的活动的足迹,在山后面村子里的至今生活着2位90多岁高龄的地下党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李白的诗句,描述的就是这对面的青泥古蜀道,在唐宋朝时候这里是入川的交通要塞,有李白、杜甫等历代名人留下了不朽的名篇,赞美“陇上小江南”。眼前的青泥岭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时期吴玠、吴琳在这大山里屯兵百万抵御外寇,大胜金兵,欢庆之时用头盔代杯而饮酒,“金盔酒”美名由此佳话而来。

“水萦薪语、民俗小居、山水丽城、金山影”用诗意语言来表述泰湖风情园的景观意境。在不久的将来,在新一届县委、*的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下,这里将会呈现出高效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村、南禅寺、泰山庙等一批新的景点……

田河生态旅游新村

田河村位于嘉陵江畔,是以自然生态旅游为主,田园和农家乐为主要载体的乡村旅游区,同时兼备新农村建设和银杏博物馆等现代化气息的旅游观光。

田河村村庄整洁,田园秀美,银杏飘香,浓荫遮蔽,为开展乡村旅游创造了优美的自然条件。近几年来,县委、县*高度重视旅游开发,投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田河村打造为新农村建设靓点,充分挖掘千年古银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构建对外商贸流通、合作交流新平台,使田河村成为生态旅游新村项目建设点。村民的住宅都是田园式建筑,每家房前都有一座独立的小院,勤劳朴实的村民在自家的院子里栽着各种花卉、果树等观光植物,小院由篱笆墙围着,统一白墙。自新农村建设以来,这里的环境有了新的改善,引进了赋有节能环保的沼气和太阳能,美化了村民的住房,环境达到了干净整洁,卫生舒适的标准,优化了旅游环境。

千年古银杏树群是田河村赋有灵气的主要原因。这里四面环山,水土丰夷,温暧湿润的环境,给银杏的生长繁衍创造了条件,境内有活化石植物——千年古银杏树153棵,连片分布于村庄周围,每棵树都生机勃勃、昂首耸立,静待着每位游客。其中有一棵银杏树,堪称是千年银杏王,它的树杆已经荣枯更迭数次,现存的树杆胸围也达四米之多。银杏树是珍贵的树种,为第四季冰川孑遗植物。1987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公布,银杏树为我国的国树。

田河生态旅游新村成为嘉陵江风情旅游线上的重点景区,全村共有农家乐17家,旅游就业人员130人,2011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525万元,成为新农村乡村旅游的靓点。

银杏博物馆前面就是银杏广场,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修建了绿色环保广场,总面积400平方米,植草砖铺成,吸引众多观光游客。

位于田河生态旅游新村中心的银杏博物馆,占地面积360m²,总投资52万元,建成展馆90.5m²;展馆由旅游产品展厅、多功能厅、银杏文化展示等三部分组成。一楼展厅为旅游产品、银杏文化、银杏博物为主要内容,实物和图片相结合,展示以银杏为主题的历史文化。二楼设多功能会议厅,以媒体播放形式介绍田河银杏历史和银杏生态价值,为田河民俗风情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

月亮峡自然风景区

月亮峡景区是三滩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东沟河谷的中上段,因其形似弯月,故名“月亮峡”,全长11公里。峡谷内怪石嶙峋,曲折回环,有“峭壁拔空远千仞,鸟瞰嘉陵一线江”之势。月亮峡植被覆盖率98.5%,有多处溶洞、瀑布和极具工艺和观赏价值的“燕子石”。谷内层层山峦和莽莽的原生态林与周边独特的地貌形成了优雅的旅游环境,游人入境,能真正体验到原始森林自然风光的无限魅力,是游客休闲、纳凉、避暑的理想之地。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三滩景区建设工作,以嘉陵江漂流、月亮峡观光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景区各种基础服务设施,加快了4A级景区创建步伐。一是建设了三滩景区月亮峡山门广场及游客服务中心,建成旅游厕所一座、硬化广场2500平方米、建成游客服务中心管理用房500平方米。二是加快月亮峡景区建设,新修跌水瀑布6处、设置景区休息石椅30处、修建观光亭8座、游览步道2.1公里、停车场2600㎡.三是加*滩景区严坪旅游服务区建设,建成停车场46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及管理用房500平方米、三星级旅游厕所一座。四是硬化严坪停车场至寺垭子旅游公路6公里。五是引进甘肃省小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金1500万元,新修寺垭子至头滩旅游道路15公里。六是大力开办农家乐,通过广泛发动、技术指导,在严坪上滩新发展农家乐10家,旅游业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富民产业。随着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三滩景区旅游条件大为改善,近年来,进入景区的游客已累计达40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月亮峡自然风景区

三滩风景名胜区

一、基本概况:

徽县三滩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境内,属秦岭南麓,长江流域,嘉陵江上游,涉及徽县的嘉陵镇、虞关乡2个乡镇行政区域,规划总面积286平方公里,按功能和景区特点划分为七个景区,即嘉陵江景区、青泥岭景区、青龙山景区、望仙坪景区、中华坛景区、月亮峡景区、七十二滩景区,宝成铁路穿越景区而过,目前有3个4级小站,区位地理优势突出,位于甘陕川旅游金三角的核心位置。三滩风景名胜区景观群集,门类齐全,融奇山、险峰、怪石、峡谷、秀水、飞瀑、深潭、幽林、溶洞为一体,野生动物众多,珍稀植物丰富,拥有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繁花似锦的高山草甸和令人神往的三国、唐宋文化遗迹,由于公路交通落后而致使这一弥足珍贵的自然和人文遗产得以完整保存。由于地方经济落后,使得这块旅游宝地未受到不当开发而有幸保持了她的原始风貌。三滩风景名胜区是一块未曾雕琢的璞玉,有着无限的商机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二、资源特点:

三滩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可概括为三个字:翠、多、全。A.翠,即环境景观翠。翠者青绿色也,因有透感而胜过绿。李白的《庐山谣》使用“翠影红霞映朝日”,表明“翠”更胜于“绿”。翠概括了林海绿波、溪泉清纯和空气新鲜的特色。三滩景区植被覆盖率90%以上(月亮峡更高达98.5%),森林覆盖率79%,是省列自然保护区,县境内唯一的原始森林区。植物近3000种,其中珍稀、药用植物100余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杉、水杉、红豆杉,二级保护的有银杏、杜鹃、连香、杜仲、水青,三级保护的有秦岭冷杉、厚朴、领春木、华榛等,野生中草药有猪苓、党参、菖蒲、茯苓、三七、黄连、七星草、香菇、天麻等。观赏花卉有兰科花草、现代月季、杜鹃、牡丹、芍药等。植被分布随地貌类型和海拔高度而不同。海拔800—1000米为常绿阔叶林,有石楠、油樟、麻栎等,下有箭竹、红花、忍冬等,河流小溪两岸还有柳枝摆舞。1000—1800米为针阔混交林,分布华山松、白皮松、锐齿栎、辽东栎等,下有锦鸡儿、中华绣线菊等。1800—2000米为落叶阔叶林,主要有红桦、白桦、华山松等,下有帚菊、小花杜鹃等。2000—2200米是针叶林,以秦岭冷杉、云杉为主,下有小花杜鹃及针茅等,并在高台地上开始生长茂密的高山草甸。2200—2400米是菊科为主的高山草甸和乔木。概括说,峡谷溪旁弱柳依依,崇山峻岭绿波荡漾,高山台地(滩坪)花香袭人。植被的多样性,使之一年四季又呈现不同的景色。春天,满山杜鹃如霞似火,馨香遍野;夏天,林海绿浪无边无际;秋天,红叶飘逸,激发无限遐想;冬天,银装素裹,飒爽英姿,纯洁娇妍。受良好植被养育,野生动物繁盛,有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羚牛(已发现400多头)、红腹锦鸡、梅花鹿、豹等,二级保护动物蓝马鸡、大鲵、水獭、小熊猫、麝、白臀鹿、猕猴等十余种。林海绿波是环境景观翠的首先体现。

三滩景区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山泉众多,水质优良。东沟河源自太阳山,长65公里,中途又纳入四条支流后注入嘉陵江,流域面积105.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146亿立方米,是三滩景区的第一大河。第二大河是头道河,源自大殿山,先西流而后突然90°折向北注入嘉陵江,全长14公里,流域面积约6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12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众多的山泉小溪,皆分别归入这两大河流。其中,头滩、风垭子和月亮峡有三处含锌泉水,已达矿泉水指标。瀑布多是三滩的又一特色,较大者有梅崖、椒树坪、三眼泉、江涡潭等。其中梅崖瀑布位于严家坪村南的东沟河左岸,高300余米,每逢雨季飞瀑高悬,如从天降,水雾扑面,轰鸣如雷,气势逼人,最为壮观。三滩景区的河、溪、泉、潭、瀑布皆清澈见底,不含杂物,碧水青山,溪泉清纯,是三滩景区环境景观翠的又一体现。

三滩远离城市,无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空气新鲜,透明度高,含氧量高,加之原始森林未受农业干扰,无泥石流、滑坡、山崩等地质灾害,无暴雨、洪水及飓风等气象灾害,温差不大,湿度适中,是三滩环境景观翠的第三体现。

三滩环境景观翠,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旅游自然环境。密度大,平均每平方公里1.8个,比较集中,便于旅游路线连接。根据它们的自然属性,这些景源可分为地文、水域、生物、气象、古迹、宗教民俗、特产。

1、地文:

大殿山,是徽县与两当的界山,海拔2391米。其北坡刀削壁立,奇险异常,南坡山脊苍松翠柏,古木参天,四季云雾缭绕,适于大众登山。

月亮峡,位于东沟河谷的中上段,因其形似弯月,故名“月亮峡”。东沟河谷全长45公里,宽仅10-30米,大部分在20米左右,沿岸皆500-1500米高的绝壁。尤其中上段,怪石嶙峋,曲折回环,更显山高峡深,有“峭壁拔空远千仞,鸟瞰嘉陵一线江”之势。月亮峡的砾状灰岩内含有印度石燕化石,花纹美丽,称为“燕石”,极具工艺和观赏价值。月亮峡中段有一莲花石椅,屹立于河流*,山水再大亦不能将其冲走。关于此石,当地人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月亮峡植被覆盖率98.5%,谷内草、灌、阔叶林间杂,山巅针、阔林混交。除水面与峭壁外,不见裸地,而道路与小溪皆穿行林荫之下。头上蓬荫伞,脚下圃花毯;清溪汩声脆,鸟语啼满山。月亮峡内还有多处溶洞、瀑布,而其古迹和民俗文化则使自然景观的韵味逾加浓厚,适于休闲度段、康乐攀岩等活动。


1

溶洞,三滩景区的溶洞多发育在灰岩地段,计有燕子洞、狮子洞、石花洞、四方洞及乌龙洞等。其中燕子洞位于月亮峡中上段,目前探明深100余米,洞内钟乳形象生动,妙趣横生。唯勘查不够,景物的发掘还有待深入。

滩(坪),形成于剥蚀作用的高台地(海拔2000米左右),和河流侵蚀的阶地(海拔800-1000米)。前者发展成72个草坪,碧草绵软,百花斗妍;后者成为村落,最大者当属严家坪村。严家坪村位于东沟河中下段右岸高阶地上,阶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建有三个村子,庄窠在东北角,孙家河在西侧,严家坪居中。这里多奇石,有古树,民居保留明清风格,留有明清文物古迹,民风淳朴而兼有三秦和巴属文化特征,具备民俗村的景色。

火焰山,原名青龙山,面临嘉陵江大曲流,山势高峻,古柏苍翠,环境幽美;明清时期曾是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现山上有道观和石城堡遗址。

青泥岭,俗称铁山,海拔1946米,是李白《蜀道难》诗中“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之处。唐朝时于岭前设青泥驿,留有铁山古寺院和玉皇殿等古建筑。古木参天,松涛云海,曲径通幽。

2、水域:

河流,水质清纯是其显著特色,不管流量大小,皆能清澈透底。东沟河中段有一瓮形地,宽约1000米,长约2500米,在峡口建坝栏水,可成一小型水库,增加水域面积。

泉,有三处泉具有矿泉水的条件,进一步化验后有开发生产矿泉水的可能。

瀑,较大的瀑布有4个,其中梅崖瀑布最著。梅崖瀑布高度大,声震峡谷,状观之势使人激奋,而雨过天晴的瀑布彩虹,更催人梦幻。梅崖瀑布正位于严家坪村东南边,与自然山村相映相衬,更显自然造化之神奇。

3、生物:

林海,是三滩景区自然风景的主旋律,到处是林海,无处不林海。晴天林海霞光,雨天林海雾岚,风天林海波涛,夜晚林海静谧。松树坝寂静的林海,黄杨岭多彩的林海,大殿山烟岚的林海。

草甸,总是和林海伴生而景色互补。72滩景色各异,其中大者有:头滩蛇盘坪,风垭子茂竹花海,王家滩绝崖奇树,黄杨岭千层杜鹃,二滩珍禽异兽,三滩红芍生艳。

珍禽异兽,以羚牛为代表的珍奇动物达10余种,为建立野生动物园提供景源基础。

蛇窖,是三滩的奇景之一。头滩西南侧3亩左右的草坪上有一蛇窖,成年栖着上万条大小不一、种类各异、色彩不同的蛇。每到晴日,蛇爬出窖,交错缠绕,嬉戏无忌,实为奇观。

4、古迹:

栈道遗迹,三滩景区古为秦陇入川要道,诸葛亮六出祁山第一、第五次曾借道于此,月亮峡内今仍存有古栈道孔4.5公里,其是易于修复的约2公里,修复这些栈道将给三滩景区增色。黑水城遗址和木牛流马使用地也在三滩景区之内。

庙宇,三滩景区在明清时期有极兴盛的宗教文化,曾有八卦庙、川祖庙、川神庙、泰山庙、龙王庙、观音庙、白马寺、南天门、太阳寺等,现多已颓败。但大殿山下的五徵窑和塔院,遗迹尚多。五徵窑相传为朱元璋为其女所建,殿堂建于洞内,今仍有壁画留存。

吴王城,为宋抗金名将吴介所建,位于嘉陵江边的虞关乡。

双龙崖栈道遗迹及摩崖无字碑,位于月亮峡口。

由于三滩景区面积大,尘封日久,因而还有许多的历史遗迹尚未发现。

5、民俗:

三滩景区的严家坪村,受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至今仍保存着三秦、巴蜀文化的烙印,其生活习惯、婚丧嫁娶、宗教语言,无不如此。而民居形式还保留有明清的建筑风格,村东还保存有若干碑记。

6、特产:

三滩的土特产,以中草药及食用植物为多,品种丰富,质量好,例如天麻、杜仲、银杏、生漆、香菇等等。其次为各种花卉,如杜鹃、芍药、牡丹、四季花和众多兰科花草。地产蜂蜜品质极佳。


2

三、开发优势:

三滩风景名胜区具有面积大,功能全,起点高,区域优等四大开发优势。首先,三滩景区规划总面积达到80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600平方公里。随着三滩景区的不断开发和完善,与相邻省市的风景区互动,形成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泛三滩风景区,不断扩大景区容量,形成国内超大型风景区。其次,三滩风景名胜区内旅游资源相当丰富,除可以开展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科普旅游、探险旅游外,还可以开展重走三国古栈道、古蜀道和“三五九旅”红色路等特色旅游。感受唐明皇因避“安史之乱”而经三滩入川的艰难历程。体会诗仙李白“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的青泥古道,从而饱偿深厚的人文历史旅游;感悟众多古刹神庙昔日辉煌的历史渊源和土著居民的民俗文化,畅享“灰色旅游”;探秘八百年匪患不绝的历史背景,再现*陕甘川三省的梅崖土匪老巢,体验“黑色旅游”。三滩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不同需求。三是由于三滩景区的长期封闭和地方经济的不发达,使得三滩景区保持了较完整的原始性,属于未开发地,有利于大手笔的开发商高标准、高起点的建设,形成引领国际旅游市场朝流的著名旅游胜地。四是三滩风景区位于甘陕川三省交壤的“金三角”,具有形成互动旅游网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宝成铁路穿境而过,公路交通和距离较近的航空港具备互补的优势条件。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差异,甘肃有这样的旅游资源,对于西北、华北、华东和海外游客有着难以置信的吸引力。

四、投资估算

1、嘉陵镇至严坪公路(谈严公路)23公里,宽6米,每公里约需60万元,共需投资1380万元。

2、月亮峡景区公路11公里,宽6米,约需投资1100万元。

3、严坪至王家滩公路10公里,约需投资600万元。

五、规划情况

三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经原“三滩风景名胜区开发有限公司”完成编制,上报到省上有关部门,规划区总面积816平方公里(含两当云屏),徽县区内面积400余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

9、历史名人

张伯魁,海盐人,以保举知县。于嘉庆七年(1802年)知徽县事。历任八载,补筑城垣,重建书院(在西街县署西),设立义塾

(一在北街吴王庙,一在旧城普福寺),移明伦堂,建崇圣祠及城北文昌庙。所有政绩,班班可考。更重修县志,考古证今,尤为周详,徽志之完善皆其力也。

韩赐麟,湖北钟祥人。以拔贡知徽县,祟重学校,倡捐修城。有毛安子兄弟者,盗魁也,巢县西架子山沟。率其党行窃千余里,麟密计诱擒之,遂发民肚,倾其巢,邻县闻毛氏兄弟之死,官民皆举酒称庆,邑人士为匾颂德焉。

赵之璞,云南家化举人,于道光(1821-1850年)间知徽县事。好士恤商。重葺凤山书院及城垣,著《劝善书》以教民,民多向化。去官后,绅商于庆祝官班房为像祀,即今高小学校礼堂之侧也。

赵必达,浙*阴人,于咸丰(1851-1861年)末任徽。创立义学,捐律加书院膏伙,政称强干。会发匪出川窥陕,烽火日举。

徽境当陕边界,防御尤要。必达筹费募义勇,训练整严。又令商民集团守城,器械钻药,城上木石皆大备。同治元年(1862年)九月,郭逆自马灵关陷两当,遂抵徽城。伪先锋晃辉成,夜乘北岗临攻,城上发巨炮,毙悍贼十余,吴亦死焉,贼遂奔退。后以功升狄道州。

古一忱,安徽繁昌人。以拔贡立功军营,保加同知衔,选知伏羌县,调署徽县事。境内外厄口、山径皆行视周悉,铲断旁蹊,资遣侦谍,贼之情伪趋向必前知而逆为之备。及张家川、盐官回继起,贼骑不时至境胁驱土回。他州、县皆弃民予贼,偷悻一时。一忱独慰安两教,消饵嫌衅,回教终无一从贼者。养义勇仅五百人,而择隘设防,迎机移徙,分途邀击,每奏奇捷。二年(1863年)八月,石逆余党骤至白水江南岸,造筏北渡。一忱遣典史杨德润督民勇扼击,破其船十余,伪统领康姓、杨姓皆中炮死。越日又由杆旗沟潜渡,又击退之。明日,复败之梁家凸凹。其自虞关锅厂崖、石关峡趣渡者,复为民团击败,江岸之贼尽归陕。是年九月,汉中发匪由留坝人两当,眉县曹逆率万众西上与之合,遂分据永宁镇。一忱设伏山坳,败贼于十里坪。是夜二鼓后,亲率兵勇,张火具,袭劫贼营,破走之。既而两当踞贼突人永宁东之簸箕湾,遣德润与两当令熊其光会师击退,两当之贼遂尽去。盐回之南犯也,一忱遣团勇败之江洛镇,明年又败之泥阳镇,又败之银杏铺,贼至东南关索邑回,城内不与而遁,自是徽境无警矣。一忱长于武事,而吏治亦精明,听断敏捷,礼士劝学,吏民皆畏而信之。

杨德润,陕西富平人。同治(1862-1874年)初,任徽县典史。明干有胆略,自赵必达时,与把总崔凤鸣襄理防务有功。郭逆之围城,德润夜缝城出间道,走秦州乞师。后常率义勇东守永宁,南镇大石碑,土匪冒贼剿掠者,皆摘杀之。一忱倚任之尤至,故频战皆告捷,事平升署清水知县。


3

崔风鸣,固原人。同治(1862-1874年)初,任徽县把总,为必达练勇,教战法,守城极勤。一忱防剿之绩,凤鸣助亦多云。

王佐,径县人。同治(1862-1874年)间,以举人知徽县事。慨捐廉棒充书院膏火,更娴兵事。任徽时,适兵资未靖,防守之力足多。

王裕谦,昆明人。同治七年(1868年),任徽县事。时陕西回西犯,请兵破贼于永宁镇。又请回弃苏家良骑军败贼于泥阳镇。邑人至今德之。

杨国光,简州附生。同治(1862-1874年)中,知徽县事。捐货葺书院,除游勇,惩蠢役,厘定脚柜条规,革除负贩及担夫帮钱,士民深被其泽。

刘黎光,昆明进士,于光绪(1875-1908年)初年任徽。适岁大饥,筹款贩荒,全活甚众。又慨捐廉体,设立义学,优给膏伙,成就青年不少。

李裕泽,信阳人。以进士于光绪(1875-1908年)初年知徽县事。重缮文庙。倡立社仓,增设义学至八所之多。升任河州,士林具呈挽留未得,至今犹称道不置也。

龚炳奎,字翼阶,湖南湘乡附贡。光绪(1875-1908年)中,由两当调任徽县。下车后,以正风俗安善良为要务。其最著者,一杨郭氏守节有年,有族人某强夺其志,蘸于某家,氏不从,势将寻死,访知以仪仗送归,且表其门间。一乡民有来城卖竹器者,与刘竹匠以帮行钱相斗,致有街前三、五无赖,乘隙阳为挑解,阴用足踢,误中久病之黄某,立刻损命。咸谓乡民致死,尸主据以控告。一讯即平,乡民亦放,释其善政,可见一斑。

赵锗,字静械,湖南宁乡附贡。光绪(1875-1908年)季知徽县事。适当变法之际,为书院,购书籍,聘山长,广斋舍,筹膏火,士风为之一振。只建魁星阁,修养济院,革除陋规,减银粮价,政绩尤为卓著。任满,升皋兰首县、河州知州。邑士民勒立去思碑于北门,以垂不朽云。

上一篇:鄂南

下一篇:两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