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读禅经

科普小知识2022-04-08 15:21:57
...

《读禅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前半部分写他到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那些荒诞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后半部写虽他难以精熟于如何修养本性,但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并表达了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的流连。

1、原文

读禅经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①。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②,阳焰如何更觅鱼③。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2、作品注释

①无余:无余涅槃。有余:有余涅槃。

②空花:空中之花。病眼者见空中有花,但虚空原无花,只是眼病所见。譬喻妄心所计之诸相并无实体。

③阳焰:大乘十喻之一。阳光照射在旷野之上所产生的幻相,渴者见之以为是水。

3、作品赏析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余涅槃也是不可住。若住于无余,执着无余,即见无余相,自然不得究竟,落于有余。故曰“若住无余却有余”。究竟真理,言语道断而不可言说,心行处灭而不可思议,所以“言下忘言”则一时顿悟。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生即是一场大梦,而于此梦中大说“人生如梦”,就是“两重虚”。凡夫所执种种,无非空花。空花只因病目起,并非实有,只是目愈则空花自无,于此不可执着求个空花灭处。譬喻修行,只是复众生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并非更可得个什么空花之果。即无所灭,亦无所得,阳焰觅鱼,也是这个意思。禅与动,俱是空话,不可执着。以禅斥动,以动斥禅,或禅动相融,皆入执着中,难于如如相应。禅动具不执着,不执着亦不执着,自然是“不禅不动即如如”了。

4、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上一篇:睡起晏坐

下一篇:有木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