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伯语:محمّد,拉丁语:Muḥammad;约570年-632年6月8日),全名*·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本·哈希姆(Abual-QasimMuhammadIbnAbdAllahIbnAbdal-MuttalibIbnHashim含意为:受到善良人们高度赞扬的真主的使者和先知)。政治家、宗教领袖,*认可的*先知,广大*认为他是安拉派遣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教徒之间俗称“穆圣”。享年63岁,葬于麦地那。
1、人物简介
*
*生活的时代,正值阿拉伯半岛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动荡的时期。他在早年经历放牧、经商、颠沛流离的艰辛生活中,目睹和接触阿拉伯社会贫富悬殊、高利贷盘剥、部落氏族对立、血亲复仇盛行、战争频仍、经济衰落所造成的四分五裂的情况,体察到人们渴望安定统一和摆脱困境的愿望。他目睹和接触到当时盛行于半岛的多神信仰、偶像崇拜带来的愚昧、无知和社会道德堕落的现象,并广泛接触半岛各宗教的传教师、神父和学者,汲取了大量宗教知识,还深受流行半岛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哈尼夫”一神思想的影响,为他后来的宗教变革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婚后的*常到麦加郊区希拉山一个山洞里隐居潜修、沉思冥想,探求解决阿拉伯民族的社会和宗教危机的出路。据《布哈里圣训实录》载,610年,*40岁时,据传在莱麦丹(九月)的一个夜晚,当他在希拉山洞潜修冥想时,安拉派遣天使吉卜利勒向他传达旨意,并首次向他启示了《*》文,授命他作为安拉在人间的“使者”,向世人传警告、报喜讯。此后不断受到启示,命他传播主命,教导人们信奉*。从此,*接受真主赋予的使命,以无限的虔诚献身于*事业。
2、生平经历
在麦加
*出生时(约571年4月19日,赖比尔·敖外鲁月12日或17日)他父亲阿卜杜拉就已经逝世。根据当地传统,他的母亲阿米娜将他托付给一个游牧部落,使他在沙漠中长大(这个做法对当时的中上层家庭来说是很常见的)。六岁时他的母亲阿米娜逝世,八岁时他的祖父也逝世了,所以他的叔叔艾布·塔里布(阿里的父亲)开始照管他。他的童年替人放牧,并在十二岁起就随叔父外出经商,曾到过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在二十五岁时受雇于麦加富孀赫蒂彻,为其经商,不久与其结婚。
麦加当时是一个城市国家,它的中心是克尔白,被认为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及其子易斯马仪(以实玛利)一同建造的。当时大多数麦加人崇拜偶像。虽然麦加没有自己的资源,但它是一个重要的交通商业中心,许多远方的部落来此交换货物。因为他在处理纷争时非常公正,因此让他获得了“可靠者”(Al-Ameen)的美名。尤其是以下这则著名的故事:
有一次天房在洪水中被摧毁重建后,麦加各部落的首领争着要作为将克尔白的黑石放回原处的人,而争执不休;然而*就成为了解决这场争执的公正人——他让所有人在地上铺一块大白布,将这块石头放置白布*,然后让城内部落的首领一起将这块白布抬到克尔白的*,而他自己则将这块石头安置下
与赫蒂彻的婚姻
约595年,在一次旅行中,25岁的*认识了当时40岁寡妇海迪彻(赫蒂彻,Khadijiah)。*的才能给海迪彻印象深刻,因此她问*是否愿意娶她为妇。这个婚姻是*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按当时的规矩非长子无法获得任何遗产,因此*既没有从他父亲那里又没有从他祖父那里获得任何遗产。但海迪彻为他带来了很大的财富。阿拉伯传记记录说海迪彻和*共有三个男孩及四个女孩,分别是:扎伊纳布、露卡依亚(二女儿,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妻子)、乌姆库勒苏姆及法蒂玛(四女儿,第四任哈里发阿里妻子,但男的却先后夭折,其血脉只有从其四女法蒂玛一脉继承)。海迪彻和*的叔叔阿布塔里布均逝世于619年,因此*称这一年为“悲痛年”。*与他后来的妻子都没有孩子,除了后来与来自埃及的科普特妻子玛利亚有一子早夭。
第一次启示
当*40岁时,各种为圣的迹象开始显现。启示最初降临是以“真梦”的形式开始的,即真主曾经祝福他,让真梦充满他的心胸,照亮他前进的道路,也给他指明了真理所在,给他揭穿了古莱什人信奉神灵、迷信偶像的黑暗幔帐。真主安拉指引他永往直前,走向真理。安拉是独一无偶的真主,但他看不见真主,只是在梦中看到犹如晨光一样明亮的曙光。于是,如前文所述,*便去希拉山洞独自祈祷,直至真主的启示来临。赖买丹月的一天,*正在希拉山洞,突然面前出现一个身影。那人对他说:“*,我是天使吉卜利勒,奉主命告谕你,你是安拉派遣给人类的使者!”吉卜利勒接着说:“你宣读吧!”*回答说:“我不会宣读。”的确,他从来没有进过学校,目不识丁,怎会读呢?于是,吉卜利勒又紧紧地抱住*,一直等到圣人筋疲力尽的时候才放开他。吉卜利勒又对他说:“你宣读吧!”回答是同样的:“我不会宣读。”吉卜利勒再次紧抱他,然后松开手说:“你宣读吧!”这样反复多次,吉卜利勒最后教他说:“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这便是最早降示的《*》文,即《*》第96章第1-5节,就这样,真主的启示开始了,亦即《*》开始降示了,*也开始为圣,踏上了他作为安拉的使者而劝导世人走上*正道的艰难旅程,历时23年。
迫害
当*越来越多时,麦加的权贵们认为*的一神信仰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和牟利。这是因为当时克尔白天房内有三百六十个偶像,多数阿拉伯人崇拜这些偶像,麦加的贵族可以借此谋取大额财富。*一再受到人身攻击和财产掠夺。这些迫害暂时并未针对先知*本人,因为他背后的叔叔阿布塔里布仍是有影响力的。
麦加的贵族试图用金钱和名利利诱先知*,如给他更多的利润,或者让他与一些最富有的家庭通婚,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先知*放弃他的信仰、解散他的信徒、改变他的宗教。这都被先知*严词拒绝了,他说:“纵然他们把太阳放在我的右手,月亮放在我的左手,我也决不会放弃我的使命”。他将宣传*要旨——认主独一——作为终身的使命。最后麦加人要求他叔叔艾布·塔里布将他交出处死,但被艾布·塔里布拒绝了。后来甚至有多神教徒试图刺杀他。当情况越来越危险时,*劝一部分*到阿比西尼亚去避难,因为那里有位出以公正、善良闻名的基督徒国王,得到基督徒的保护。最后当他的叔叔和海迪彻死后,他的家族不再保护他。失去家族保护的*被殴打、石击,几遭迫害致死。
迁徙
当622年先知*和他的追随者所受到的迫害越来越大了的时候,先知*首先尝试到附近的塔伊夫宣传*,然而他被当地人殴打、石击、被用荆棘和棍棒抽打。当麦加贵族们决定谋杀他时,麦地那的*邀请先知前往麦地那。“迁徙”标志着*历的开始。麦地那人希望*可以统一他们防止像618年麦地那内战那样的情况重新发生。622年至623年间*来自麦加的追随者和麦地那附近的部落签定了一项和平友好协议,建立了一个联盟。这个文件签署后麦地那和它的郊区成为了一个联盟,麦地那是其首都,*是其领袖。为了扩大这个和平和安全的区域,先知与他的国家周围的部落签署类似的条约,最为著名的是先知与犹太人签署了和平协议,即《麦地那宪章》。
*
针对先知*的迁徙,在麦加的古莱氏族与麦加的其他氏族成立了一个联盟来迫害麦地那和麦加的*,他们威胁说每个回家乡的*都将被处死。在麦地那的*对此非常警戒。一些从麦加逃出来的*因为麦加多神教徒夺走了他们的家乡和所有的财产,不得不开始袭击麦加多神教徒去往叙利亚的商队。与此同时先知*根据启示将朝拜的方向从古都斯(耶路撒冷)改为麦加,麦地那的犹太人借此表示不满。624年3月先知*带领300人袭击一支麦加的商队,这支商队得以逃脱但麦加决定出动一支约800人的军队。
624年3月15日两支军队相遇,虽然*的军队人数不到麦加军队的一半,他们打了个胜仗,麦加军死亡45人,包括他们的指挥官,*军损失14人,70麦加人被俘,即白德尔之战。这次战斗胜利后,*又消灭了一个违约背叛麦地那宪法的犹太部落。627年4月,一支一万人的麦加军队开至麦地那。麦地那的犹太人虽然参加了麦地那的联盟,但他们不参加保护城市,而且他们还和入侵者串通,在入侵者入城后从后方攻击*。还有一些伪信者也叛变,打算在麦加军进城后加以协助。
但麦加的万人军队却无法越过麦地那城周的城壕。麦加军撤走之后,城里的*开始对守城者进行报复。尤其对城里的犹太人的报复性惩罚:所有成年男人被杀。到627年,*已经统一了麦地那,城里幸存的犹太人和基督徒都受*的保护,但是需要交纳很高的税赋(天课)。沙漠里的贝都因人过去与*有过一些冲突,这时也已经与先知*联盟并接受了他的宗教。
攻克麦加
先知*首先对麦加施加经济压力,但最主要的目的他还是希望麦加人能够主动皈依*。628年3月他带领1600人去麦加朝觐。麦加人将他阻止在他们的国境边上。数日后他们与*签定了一个合同。他可以去克尔白天房朝觐,但不准带武器。在此后双方也协定不进行武装冲突,*可以去麦加朝觐。过了一段时日这个条约仍仅徒具形式,629年11月,麦加的联军毁约攻击了*的一个盟友,*宣布条约失效。他暗地里做好准备,于630年1月带领一万人向麦加出发。但双方没有打仗,麦加的首领们就宣布投降。*和平占领麦加。他离开麦加的8年后又重返故地了。虽然*没有要求麦加人皈依*,但还是有许多人主动入教了。最后,*将天房内的偶像全数捣毁。
阿拉伯的统一
先知*的迁徙结束后他开始联盟游牧部落。许多人看到*是当时阿拉伯半岛最强的人,许多部落派代表去麦加要求加入同盟。在他去世前虽然有部落发生过几次*,但这时的新生的*政权已经足够强大来应付它们了。*回到麦地那来调停当地两个部落之间的争执。他依*原则建立福利设施、收取税收(天课)将它们分给很可怜的贫困老弱、签署了众多和平协议、修建了许多*,建立了一个所有宗教族群和平相处的宽容环境。
逝世和后事
*逝世前不久做过一次训诫,被称为《最后的遗言》。公元632年6月8日,他在麦地那的寓所与世长辞,终年63岁。他的死在他的追随者中引发一场危机。这场争论导致了后来*的分裂。什叶派相信*在死前指定阿里作为他的继承人,而逊尼派则对此提出疑议。先知*逝世后,根据他的遗嘱,葬于麦地那的先知*的原来的住所内。
3、传教活动
麦加时期(610~622)
*传播*义,以认主独一的信仰反对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起初以秘密的方式在近亲密友中进行传教活动,最早信教的是妻子赫蒂彻、堂弟阿里、释奴栽德和密友艾布·伯克尔,接着信教的有奥斯曼、祖拜尔、赛尔德、泰勒哈、阿卜杜·拉赫曼、艾尔盖姆等少数古莱什上层人物。’后来扩大到受古莱什商人贵族迫害的哈希姆家族、奴隶及社会下层。612年,*宣称安拉默示他:“你公开宣传你的使命吧!你当鄙弃崇拜偶像的人。”从此,他开始向麦加居民公开传教。他号召人们从愚昧和迷途中解脱出来,放弃对多神及偶像的膜拜,归信宇宙万物的唯一主宰安拉;向人们描述末日审判的情景,火狱的恐怖和天园的幸福,凡归信*而行善者将进入永恒的天园,不信而作恶者将堕入永恒的火狱,告诫人们止恶扬善。他主张凡*,不分贫富贵贱,皆为兄弟,应停止部落氏族之间的相互争斗和仇杀。还提出限制高利贷、赈济贫困者、善待孤儿和优待、释放奴隶等主张,受到麦加下层群众的拥护,许多贫民和奴隶归依了*。
*的传教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以艾布·苏富扬和艾布·哲赫勒为首的麦加大富商和多神信徒的强烈反对和敌视,攻击*为“古莱什祖宗信仰的叛逆”,视*为“异端邪说”。他们害怕*的发展会彻底动摇古莱什多神信仰的传统,使麦加失去多神宗教中心的地位,威胁麦加商业贵族的特权,使之失去每年从克尔白神庙祭祀中所取得的经济利益,便采取各种残酷手段迫害、折磨信仰*的平民和奴隶,并讽刺、谩骂、威胁*。后又实行经济制裁,对信教的奴隶施行暴力,企图迫使*放弃传教。面对麦加贵族的迫害,*除与他们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外,为保护信士的安全,于614~615年,毅然决定让一部分*先后分两批渡海迁往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暂求保护。617年,欧麦尔、哈姆扎等重要人物信奉*后,一度增强了*的力量。但也因此遭到麦加贵族更加强烈的反对和迫害,诱迫哈希姆族长艾布·塔利卜解除对*的庇护,遭到拒绝。后艾布·哲赫勒又组织全部落联合抵制,断绝与哈希姆和穆塔里布两家族的商业往来和通婚。620年,*的妻子赫蒂彻和伯父艾布·塔利卜相继去世,他的传教活动失去有力支持,处于更加困难的境遇,*史称“悲痛之年”。麦加贵族趁机加紧迫害,哈希姆族新任族长艾布·莱海布撤销对*的保护,他*到麦加附近的塔伊夫城查访传教,谋求建立新的传教基地。但由于当地部落首领的排斥,不久便*返回麦加。
620年夏初正值朝觐季节,*同来自各地的阿拉伯人广泛接触,宣传*义,寻求新的传教根据地。有6名叶斯里布(即麦地那)的海兹拉吉族人聆听了*的宣教后,认为*就是《圣经》中所“预示的先知”,表示信仰*。621年,叶斯里布的12人再次抵达麦加,同*在麦加附近的阿盖白进行会谈,订立第一次协定,邀请*到叶斯里布作为仲裁者调解部落之间纠纷,并表示海兹拉吉和奥斯族愿归信*,*遂派穆苏阿布和阿卜杜拉·本·欧姆随同前往传教。622年6月,叶斯里布派出75人组成的代表团来到麦加,同*在阿盖白举行了会谈,订立第二次协定。他们重申奉*为先知,保证为传教事业而战,发誓服从和保卫他,并正式邀*及*迁徙到叶斯里布去。*欣然接受了邀请。*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部署,趁麦加反对派疏于防范之机,组织约200多名*,分期分批秘密地由麦加迁徙到叶斯里布,受到当地支持者的厚待。麦加贵族发觉*迁徙后,遂策划谋杀*。*闻讯后便同艾布·伯克尔避开敌人的防范,星夜抄小路离开麦加,并在敌人的搜捕追击下,经长途跋涉,终于622年9月24日安全到达叶斯里布。史学家称这一事件为“希吉来”(即迁徙)。叶斯里布遂即改名为“麦地那·奈比”(即先知之城)。“希吉来”标志麦加时期的终结和麦地那时期的开始,使*从宣传教义阶段过渡到组建政教合一的*国家的阶段,这是*一生和*的重大历史转折点。
*
迁徙麦地那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进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和社会改革,建立了宗教和社会各项制度,既完成了创传*的历史使命;又以麦地那为中心,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首先以*作为维护*团结统一和巩固麦地那基地的精神武器。他创建库巴*和麦地那先知*,亲率*礼拜并进行宣教。还派出门弟子到各部落传教,麦地那几个阿拉伯部落归信*,其氏族酋长也承认*的先知地位。为增强*内部的团结,他号召*“服从安拉和使者”,告诫迁士和辅士要打破传统的血缘关系和狭隘的氏族部落界限,共同遵奉“安拉之道”,凡*互相结为兄弟,团结互助,不得互相攻击。为壮大*队伍的力量,他又提出了一些,社会改革的主张,以吸引更多的支持者,缓和社会矛盾。他谴责高利贷者,禁止高利贷盘剥和秤量不公;提倡乐善好施,赈济贫弱孤寡,主张宽待奴隶,鼓励释奴,允许奴隶赎身;禁止血亲复仇,消除部落战争和相互仇杀;孝敬父母,善待和保护孤儿,禁止杀婴和活埋女婴等,得到广大下层*的拥护。为求得一个稳定发展的环境,*对犹太人实行了联合妥协的政策,采用犹太教的一些仪式和礼俗,如把*的礼拜朝向定为犹太教的圣地耶路撒冷,奉行中午的礼拜和“阿舒拉”斋戒;称犹太人为有“经典”的人,尊重其宗教信仰等,在一定时期内缓和了同犹太人的矛盾。
*调整了同各方面的关系,巩固了在麦地那的地位后,便开始建立国家政权。*制定了各部落共同遵守的《麦地那宪章》,其主要宗旨在于团结包括犹太人在内的各部落人民,制止内部仇杀,互相尊重宗教信仰,保障私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当一方受到侵略另一方应予支援,一切争端由先知最后裁判,共同抵御麦加古莱什人对麦地那的攻击。622年底,*以*的共同信仰为纽带,以迁士和辅士为中坚,创建*宗教公社——“乌玛”(即民族、国家)。*集政、教大权于一身,成为最高的宗教领袖和行政兼军事长官;最高的立法者和最高的裁判官。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等辅佐*掌握政、教、军大权。并由著名的门弟子10余人组成舒拉会议(即*协商会议),作为参议咨询机构,协助*商定重大问题。乌玛的建立,为*的宗教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成功,提供了组织保证。
*在麦地那完成了*教义、制度体系的创建。他遵循安拉的“启示”,确立了以信奉独一的安拉为核心的六大信仰纲领;规定了*必须履行的五项天命功课,规范了拜功的种类、时间和仪则,斋戒的月份和禁忌,订立了天课制度和朝觐制度;制定了净仪、饮食禁忌和禁止酗酒、赌博的教规。根据麦地那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需要,作出了有关民事、刑事、商事、军事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立法改革。在婚姻家庭制度上,确立了男女双方自愿选择的原则;禁止血亲和近亲结婚;确立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限制一夫多妻制;保留女子离婚的主动权,限制男子的休妻权;允许寡妇守限期满可以改嫁,废除寡妇的内嫁制等。在财产继承制度上,改革蒙昧时期的仅父系男性有继承权,确立了妇女也享有财产继承权。在商事活动中,规定禁止利息,反对高利贷盘剥,并规定了一系列商事交易的准则和道德规范。制定了刑事犯罪的刑律。在军事上,确定了吉哈德(即圣战)和战利品分配等制度。并以止恶扬善及顺从、忍耐、诚实、公正为核心,确立了*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624年2月17日(一说623年12月),*以安拉的“意旨”为由,命令*将礼拜的朝向由原来面向耶路撒冷,改为面向麦加克尔白。礼拜的信号也由鸣钟、吹号改为由穆安津宣礼。废除正午礼拜和犹太人安息日斋戒仪式。它标志着*和犹太人的彻底决裂,表明*征服宗教中心麦加的决心,*作为独立的宗教体系而存在和发展。
为了巩固麦地那政权,进一步传播*,*到麦地那后不久即组织了*武装,在“为安拉之道而战”的口号下,采取以攻为守的战略策略,*麦加至叙利亚的商道,用武力同麦加贵族相抗衡。624~627年,*亲自率军同麦加多神教徒进行了白德尔之战、吴侯德之战、壕沟之战三大战役,除吴侯德之战*失利外,其他两次战役均以少胜多取得重大胜利,不仅获得了许多战利品,而且打击了麦加贵族的锐气,从此转守为攻,成为制服麦加贵族,进一步统一阿拉伯半岛的军事转折点。据史载,*在麦地那时期曾先后发动65次征讨战役,他亲自出征27次。在同麦加贵族进行军事斗争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同附近贝都因部落的联系,扩大同盟军,另一方面清除反对*的侵扰,先后从麦地那驱逐了犹太人的盖尼戛尔和奈迪尔两个部落,后来彻底消灭了在联盟之战中动摇的麦地那城最大的犹太集团古莱扎部落,从此麦地那人全部归信*,为征服麦加扫除了后顾之忧。
628年春,*决定采取政治谋略向麦加贵族显示*的军事实力。他率领1400人,带着献祭的牺牲,以去麦加克尔白朝觐的名义,向麦加进军。在到达距麦加9英里的侯代比亚村时,受到麦加人的武装阻击,双方经过数日谈判,签订了《侯代比亚和约》。协议规定:*当年不做朝觐,次年朝觐时,麦加人退居郊外3日;双方休战10年;麦加人承认*有权传教和发展信徒;*有投奔麦加者,不用遣返;麦加人如投奔*方面,必须遣返,其他阿拉伯部落可以*参加任何一方的联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麦加贵族向*妥协,是*同麦加贵族斗争以来所获得的重大胜利。此后,各地的贝都因人大批归信*,其中麦加反对派的重要人物哈立德和阿慕尔也信奉了*。同时,*还利用同麦加休战的机会,向半岛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宣传*,以扩大麦地那国家的政治影响。他派出使者,携带国书,分别访问了拜占廷皇帝希拉克略、波斯皇帝科斯洛埃斯二世、埃及国王摩高基斯、埃塞俄比亚国王纳加希和阿曼、巴林等阿拉伯部落的首领等,劝他们接受安拉的意旨,归信*。
630年1月,同*结盟的一个部落受到古莱什人的袭击到麦地那求援,*以麦加人破坏《侯代比亚和约》为由,率领1万多人的*大军,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见大兵压境,迫于内外交困,只得表示屈服。麦加贵族首领艾布·苏富扬率代表团出城表示正式投降,宣布麦加首领和居民归信*,承认*为先知。*进入麦加后,下令捣毁克尔白殿内的360尊偶像,保留黑石,并郑重宣布:克尔白为*朝觐的场所和礼拜的朝向;克尔白四周作为禁地,禁止异教徒进入。*宽恕了昔日的大多数敌人,除处死几个罪大恶极的顽抗者外,其余在信奉*后皆被赦免,并允许保留麦加贵族管理克尔白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不久*在返回麦地那途中在侯奈因之战中打败了反抗的部落,攻占塔伊夫城。同年10月,*派兵远征叙利亚边境的塔布克城,未遇敌军。返回途中征服了几个犹太教和基督教徒居住的绿洲。沿途阿拉伯各部落纷纷归顺。克服麦加和远征塔布克,是*向整个阿拉伯半岛发展的重要一步,影响极大。630~631年,阿拉伯半岛的阿曼、巴林、也门、哈达拉毛、泰伊、哈木丹、肯特等地的贝都因部落,纷纷派代表团到麦地那觐见*,宣布归信*,接受领导,缴纳天课。一些基督教、犹太教地区的居民,也派代表同*订立了和约,有的则改信*,史称“代表团之年”。631年,*向所有归顺的部落派出了宣教师,*成为半岛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632年春,*率半岛各地的10万多*到麦加履行朝觐功课,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朝觐活动,故史称“辞别朝觐”。在这次朝觐中,*亲自确立了朝觐的一系列仪典,成为以后*朝觐所应遵循的规范。在阿拉法特山盛大庆典上,*以安拉的名义宣布*的胜利:“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作你们的宗教”(《*》5:3)。他还发表著名的辞朝演说,重申了*的基本教义、礼仪制度和社会原则,强调了*的团结一致。他说:“众人呀!静听我的话,而且紧记在心。须知每个*都是其他任何*的兄弟,现在你们都是同胞。”完成朝觐返回麦地那后,身染重病,委托艾布·伯克尔率众礼拜和处理政务。632年6月8日与世长辞,终年63岁,葬于今“先知*”内。*以*为思想旗帜,创建了阿拉伯民族统一的国家,他所发动的*革命,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使阿拉伯民族从“蒙昧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向世界的广泛传播,对世界上信教的国家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的言行录——圣训,被世界*奉为经典,成为信仰、行教、立法和社会生活的准则。史学家称颂*为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宗教改革家。
4、家庭成员
父:阿卜杜拉
母:阿米娜
配偶(圣妻):赫蒂彻、塞吾黛、阿伊沙、哈福赛、宰奈卜、塞里曼、贝尔热(赐名朱韦尔热)、斋乃甫、玛利雅、哈比拜、莎菲娅、梅蒙娜,计十二位。
史载*有4男4女。
4男是
(1)戛西姆(Qasim),别号塔希尔(Tahir)。
(2)阿卜杜拉('Abdullah),别号泰伊卜(al-Tayyib)。以上二子为赫蒂彻所生,均在l~2岁时早逝。
(3)易卜拉欣(Ibrahim),为玛丽娅(Mariyyah)在*60岁后所生,最受锺爱,也于632年1月2岁时夭亡。
(4)继子哈莱(Halah),为赫蒂彻与其前夫所生,*视如亲生子。
*的4个女儿均为赫蒂彻所生:
(1)长女栽娜卜(Zainab,?~630),*创传*之前将其许配给其姨表兄艾布·阿斯(Abual-‘As),夫妇关系和睦。艾布·阿斯信基督教,后因与栽娜卜信仰分歧,曾一度离婚,归信*后二人遂复婚,但未几载娜卜因流产重病亡故。生有1子名阿里早亡,1女名乌玛迈(Umamah),后为阿里娶为继室。
(2)次女鲁卡娅(Ruqayyah,?~624),先嫁给*叔父艾布·莱海卜(AbuLahab,?~624)之子乌特拜('Utbah),后嫁奥斯曼,并一同奉命第一批迁往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
(3)三女乌姆·库勒苏姆(UmmKulthum,?~630),先嫁艾布·莱海卜之子乌泰伊卜('Utayb),*离婚并在其姊鲁卡娅亡故后,由先知又将她继配给奥斯曼。生有1子,名艾布·泰勒哈(AbuTalhah)。
(4)幼女法蒂玛,同阿里结婚后生哈桑和侯赛因,另有1女名栽娜卜。
5、人物影响
*
一些学者相信《*》在*生前就已成书了。但另一些学者对这部书的文字进行分析后对此质疑。《*》说它的最后一段启示是*公元632年最后一次去麦加的路上口述记下来的。这说明它在*生前并没有写到纸上,只是有一个固定的顺序罢了。
政治上*建立了阿拉伯帝国,他的继承人将这个帝国扩展为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大国。一些非*指责*在建立这个帝国时使用的手段是犯了战争罪,*强烈反对这个观点。他死后数世纪中*所获得的创造应归功于他的精神影响,尤其应归功于他对知识的追求。对他生活实践的研究导致*产生了一个专有的历史科学——《圣训学》。*在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当然是他作为*的先知所传播的*正道。他本人据说非常分明地区分他作为先知的所做所为和他作为一个政治领袖的所做所为。他将他的错误归罪于自己,而将他的成就归功于安拉。他一再坚持将《*》与他的言论和行为(逊奈)分开来对待。他一直反对别人将他看做神。他死后,他的一个长年伙伴对等候在麦地那*外的人说:“人们啊,不管谁曾崇拜过*,他现在死了;不管谁崇拜过安拉,他却永存。”总而言之,*建立了一个信徒数量庞大的宗教,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继承人,不论是统一的还是分离的,在历史上和在今天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认为*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并不为过。
*的教导培育了一个具有动力文化的社会,这种文化给人类历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其辐射力超越时空界线影响着全人类,影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它摇动了人类社会长期的和潜伏的状态,使之走上了一条崭新的光明进展的大道。它为人类打开了知识和信息的远景,打破了人间的保守、僵化和孤立状况并填充以调查、发现和研究的热情。人在改变自己的状况中变得更加自觉、积极和蓬勃向上。*也给人提供了一种生活目的以使人的努力导向于这个目标和目的的实现。这为人的更加努力提供了原动力。在他的斗争中,没有他能止息的安息地。它是一场没有止境的斗争,人类在社会创制和科学求识中的进取没有止境。
*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当时的阿拉伯人盛行偶像崇拜、活埋女婴、部落间血亲复仇、酗酒赌博、高利贷盛行,人们追逐金钱,道德衰亡。《罗马帝国的没落》一书中有此描述:“人的凶残几近失去常性,与禽兽无异。”在那日子里,人兽难以区分,人只是野兽的化身。*的到来,使他们从卑贱野蛮之境跃升为“知识与光明之旗手。”对于阿拉伯人来说,简直有如自黑暗找到光明。阿拉伯人首次得到新生。一个自天地出便浪迹荒漠的穷苦游牧民族,竟自渺小失落之境摇身一变而举世知名。其后的一百年间,阿拉伯统治伸延至西班牙的格林纳达。凭着勇武与理智,阿拉伯的光芒照耀了世界。
6、故事传说
受迫害的先知
*以安拉使者的身份开始的传教活动逐渐由秘密走向公开。随着传教活动的公开化,皈依*的人也逐渐增多。甚至古莱氏少数上层人物也信奉了*。*的活动开始受到古莱氏贵族中一些有权势的人的反对。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宣传*的活动。欧麦尔的皈依加强了麦加*的*,又有一批麦加人信奉了*。但是,反对派仍不放松对*的迫害。他们对先知的迫害尤其恶毒,在先知夜归的路上设置滚石,想使先知踩上石头滚下山崖。一天,先知正在禁寺叩头礼拜,他们抬来一架驼鞍扣在先知身上,先知被压的喘不过气,幸被闻讯赶来的圣妻及穆民救出。他们还派杀手夜间潜入先知卧室刺杀他,幸好先知和阿里易床而卧,杀手一看是勇猛善战的阿里,吓的扔下凶器逃之夭夭。先知*在麦加进行公开的传教活动,使一些古莱氏人开始信奉*,但是绝大多数古莱氏上层人物却极力迫害*和*。*只好命令一些*迁往埃塞俄比亚。
登霄
*历每年7月27日是登霄节,系纪念先知*在麦加的一次夜游。受安拉启示,*由天仙哲伯拉依陪同,自麦加到达古都斯(耶路撒冷),从一块岩石上登九霄,遨游七重天,见到了古代先知,观看了天堂和火狱,领受了五番主命拜,于次日拂晓返回麦加。尊贵的《*》提示了登霄之事:“赞主清净!他带着自己的首仆在一夜之间从禁寺夜行到了远寺——就是我们赐福了其周围的那座寺,以便我们让他见证我们的众多显迹。的确,真主是全听一切的、全观一切的。”
迁移
麦地那居住着同姓宗族的两个部落,一个叫奥斯,一个叫海孜莱直。两个部落由于先世积下的仇怨,经常发生械斗,常年战火纷飞,双方死伤枕藉,而且仇恨越结越深,往往因为一件小事就舞刀动剑。部落间的连年战争给双方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先知*当时居住在麦加,正在从事宣传*的事业。一天,几个奥斯人找到了他。他在自己的家里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还没等奥斯人开口,*便对他们说:“我是安拉的使者,我负有号召真主的奴仆们崇拜安拉的职责。他降示给我经典。”先知便将*的几段经文念诵给他们听,并向他们解释什么是*。*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奉劝他们信仰真主。
奥斯人中有一个叫依雅斯的小伙子,听得入迷。先知讲解完*文后,他高兴地说:“你说的话太好了,比我们为之而来的事好多了。”同年,朝觐节到来了,由麦地那来了几个海孜莱直人。*坐在他们之中为他们介绍*,解释安拉万能独尊,是人类的养育之主。并且向他们诵读*。这些海孜菜直人怀着对安拉虔诚的信仰回到了麦地那。他们挨门挨户去宣传劝说,不久就有一些人信奉了*。第二年朝觐节又到来了。麦地那的两个部落同来了十二个人,其中有两个奥斯人,十个海孜莱直人。他们在先知*面前接受了*。*嘱咐他们说:“不可拒信安拉;不可奸淫掳掠,*无辜;不可树立偶像;不可违犯安拉的命令。麦加人知道麦地那人信奉了安拉,非常惊恐。最后决定先把*杀死,然后再消灭他的信徒们。
麦加的形势日趋紧张,*受到歧视和迫害。先知*接到安拉的启示离开麦加。*和艾布·白克尔走出麦加,骑上骆驼向麦地那方向奔去。麦地那人得知先知*光临本城,非常高兴。先知在麦地那城郊谷巴修建了一座*。之后又在麦地那城中修建了另一座宏大的*。*在麦地那居住了十三年。这期间,他除了宣讲《*》教义,便深入人民之中访贫问苦。他特别关心孤苦的人们。所以在麦地那人中深深扎了根。*在麦地那十三年,为*的大发展做好了准备。他把从麦加来的人叫做迁士,把麦地那人称做辅士。这两部分人团结友爱,亲如手足,共同努力向安拉指出的正道前进。其后人即阿里的后代,哈希姆家族,还统治着约旦国家。
返回麦加
*率领麦地那*打败麦加古莱氏人的进攻,取得巴德尔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队伍空前壮大。公元630年初,先知*率领万人前往麦加朝觐。当*及众*来到麦加的时候,全体麦加人都撤离到麦加附近的山上。麦加的古莱氏人在附近的山坡上眺望*的宗教仪式。许多人都称赞*坚定的信仰和严密的纪律。麦加向*的队伍敞开了大门。*发布命令:*进入麦加要严守纪律,不得抢掠财产,不得杀害无辜,不得破坏房屋,要丢掉过去的积怨和麦加人友好相处。*进入麦加,实现了多年的宿愿。先知进入麦加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重整克尔白。他指挥*清除克尔白内的一切偶像。*们把三百多种各式各样的偶像全部捣毁。*亲自拿着棍棒参加了这一神圣行动。他一面捣毁偶像,一面高呼:“真理已来临了,虚妄已消灭了。虚妄确是易灭的。”*们齐声跟随先知欢呼:“真理已来临了,虚妄已消灭了!”麦加人相信了*,先知把麦加圣城定为*神圣中心。麦加的解放,是*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辞别朝觐
教历10年(公元632年),先知归真前前几个月,他亲率10万*赴麦加朝觐依律完成了各项朝觐功课,这成为以后的朝觐定制。然后在阿拉法特山发表了著名的“辞别演说”,指出*是兄弟,彼此的生命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多神教徒和蒙昧时期陋习,都应取缔。号召*严格遵循安拉的经典。在朝觐期间主麻日的一次讲演中,对五功制度重加总结。最后,向*大众宣读了最后的启示:“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了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给你们的恩典,我选择*做你们的宗教。”返回麦地那三个月后,先知罹患重病,治疗无效,荣归真主。圣妻阿伊莎和众弟子们将先知埋葬于他生前的卧室。圣陵位于今日麦地那圣寺一角。
7、名言语录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请你用一块换一朵水仙花。(精神需要和物质需求同样重要)
求知,哪怕远在中国(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
知识是*的生命。
学者的墨水比烈士的鲜血更神圣。
人生应当自摇篮学习到坟墓。
清洁是信仰的一半。
如果知识存在于遥远的星际,波斯人将到达那里。
愚昧是最卑贱的贫穷;智慧是最高贵的财富;自矜是凄凉地自我孤立。
骗子不是我的教民。
有钱拖债是迫害债权人。
克扣工资是大罪。
慈爱生物,蒙得真主的慈爱。即使宰牲也当减轻其痛苦。
优越在于:他拒绝你,而你赏赐他;联络断绝者;原谅迫害者。
法官主持关键时刻的公正,强于70年的副功。
谁欺侮了和平共处的异教徒,便欺侮了使者(*)。
虽不利自己,也当说出真理。
胃是百病之府,重食是百病之根,节食是百药之首。
你们不能以钱广济人,可用美德广济人。
乐园在母亲的脚下。
孝敬父母者必会得到子女的孝敬。
最优秀的人是最能善待其家属的人。
8、古籍记载
*
2.有白达国,系大食诸国之京师也。其国王则佛麻霞勿之子孙也。(周去非:《岭外代答·大食诸国》)
3.王与官民皆事天。有佛名麻霞勿。七日一削发剪甲,岁首清斋,念经一月。每日五次礼天。”(赵汝适:《诸蕃志》)
4.穆罕穆德即是麻霞勿。麻嘉即麦加,这里佛不是佛教佛,是*的佛。可以参考冯今源,男,回族,******名伊布拉欣。祖籍山东陵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中国*研究史稿》第一章中国早期对*的了解第一节 唐宋时期(2)关于*基本信仰中引用了周去非:《岭外代答·大食诸国》)(赵汝适:《诸蕃志》)等历史资料。
9、大事年表
公元570年,*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古来什部落的哈希姆家族。史料记载:*是文盲。出生前父亲亡故,6岁时母亲病故。从此由他的祖父阿卜杜·穆塔里卜和叔父艾卜·塔里卜先后抚养。童年时替人放牧。12岁随伯父外出经商,曾到过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及多神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状况以及两河流域的山川河流、人情风俗有较深的了解。25岁时受雇于麦加富孀赫蒂彻为其经商,不久与大他15岁的富孀赫蒂彻结婚。
婚后*常到麦加郊外的希拉山洞静思,思索宇宙的奥秘与人类生存的价值。公元610年,*声称,有一天在希拉山洞内独自深思时,接到了造物主安拉通过天使传达的启示,令他作为人间的使者。创立了*。
公元612年末,他开始公开号召麦加居民放弃偶像崇拜,归顺并敬畏独一的安拉;宣称*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正确道路,他自己是安拉派遣的最后一位使者。*主张限制高利贷,鼓励买卖公平、施济平民、善待孤儿、解放奴隶、制止血亲复仇、实现和平与安宁。
公元619年,*的叔父和妻子相继去世,使*失去了两位重要的保护人和支持者。麦加贵族乘机加紧对*的迫害。*史称此年为“悲痛之年”。迎娶艾布伯克尔之女阿伊莎。
公元622年,*应麦地那人邀请,令信徒分批秘密迁往麦地那。他本人也与挚友艾卜·伯克尔躲过敌人追捕,后定为*历元年。
在麦地那,*首先制定了一项与各氏族集团共同遵守的公约,藉以巩固各氏族的团结统一。接着又建立了一个以*信仰为共同基础的政教合一的*社群组织(乌玛),并陆续确立了*的各种典章制度。
公元630年,由于麦加人违约,*率领十万大军夺取麦加城,并迅速清除了“克尔白”殿内的一切偶像,然后将“克尔白”定为*的的圣地和朝拜中心。
公元631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纷纷派代表团到麦地那表示愿意接受*。自此,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公元632年,先知*率领大批*从麦地那到麦加朝觐(史称“辞别朝觐”)。同年6月8日(*历11年3月12日),*在麦地那与世长辞,享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