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亚罗镇
米亚罗镇位于四川省阿坝理县,地处高丰山,属丰农丰牧区,主要种植大白菜,莲花白,莴笋等经济作物,自然资源丰富,“米亚罗”是藏语意为“好玩的坝子”。米亚罗镇具有浓郁的藏民族文化,群山连绵,江河纵横,林海浩瀚,极具生态之美,一年四季色彩变幻,好景不断,秋天是米亚罗最美的季节,方圆3000多平方公里的群山,姹紫嫣红,满山的红叶好似把天空染红,它比北京香山红叶风景区大180余倍,是我国目前发现并开放的面积最大,颜色最为壮观的红叶风景区之一。
中文名:米亚罗镇
行政代码:513222101
身份证前6位:513222
长途区号:0837
邮政编码:623100
隶属政区:理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川U
辖区面积:672km2
人口数量:约2000人
人口密度:3人/km2
1、地方简介
米亚罗镇
米亚罗镇位于四川省阿坝理县,1951年建上来苏区,1954年更名米亚罗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54.6公里。面积672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人。国道317线过境。辖米亚罗、胆杆、斯博果、大郎坝、尽头、山脚坝、八角碉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木材加工等厂。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豌豆等,为成都淡季蔬菜基地之一。高山盛产羌活、六香、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境内有米亚罗风景区,深秋之际,满山红叶,形成瑰丽多彩的金秋美景。
2、行政区划
米亚罗镇区划
513222101001121米亚罗镇社区
513222101200122米亚罗村
513222101201122尽头村
513222101202122胆杆村
513222101203122山脚坝村
513222101204122斯博果村
513222101205122八角碉村
513222101206122大郎坝村
3、地方人口
米亚罗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381
男:1267
女:1114
家庭户户数:851
家庭户总人口(总):2365
家庭户男:1255
家庭户女:1110
0-14岁(总):479
0-14岁男:236
0-14岁女:243
15-64岁(总):1792
15-64岁男:975
15-64岁女:817
65岁及以上(总):110
65岁及以上男:56
65岁及以上女:5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960
4、地理环境
米亚罗镇
米亚罗镇地质结构属龙门山断裂带中断,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体单元,地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为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是典型的中高山峡谷区。境内群山连绵,峰峦重叠,海拔1,422~5,922m,境内山峦起伏,平均海拔2700米,高差悬殊,沟谷纵横。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体单元,地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5、地方气候
米亚罗镇气候受西伯利亚西风气流、印度洋暖流和太平洋东南季风三个环流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因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具有山地立体型气候特征。冬季受青藏高原的北方冷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日照强烈,晴朗多大风,五、六月份西南季风加强,气温暖湿,降水增多,形成雨季,七、八月份青藏高压稳定,副热带高压西伸,降水减少,形成伏旱,九、十月份雨量增加,形成低温降雨季节。年降雨量在650毫米—1000毫米之间,河谷地带年均气温6.9℃-11℃。
6、资源物产
米亚罗镇土壤、气候、植被乃至农牧业生产都具有明显的山地区域垂直分布差异,呈高山主体的多层次分布结构特点。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铜、锡、铁、铅、锌、金、银、铝、钛和非金属矿大理石、硅石、金钢砂、石英石、云母、花岗石、硫磺等。其中仅有大理石、金钢砂和硅石被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7、附近景点
米亚罗岷江大峡谷
米亚罗岷江大峡谷
米亚罗、岷江大峡谷是由杂谷脑河谷和岷江河谷组成,位于理县、汶川、茂县境内,是以羌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米亚罗、岷江大峡谷面积广,景区多。自然景观主要有三江生态圈、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卡龙沟景区、雁门沟西羌大峡谷、米亚罗红叶景区、毕棚沟景区等;人文景观有姜维城古文化遗址、西羌第一村、桃坪羌寨、桑溪城地震遗址、羌族石棺葬等。米亚罗、岷江大峡谷清新、深邃、神秘,令人身心震撼,耳目一新。
阿坝毕棚沟
毕棚沟原始生态景区位于理县朴头梭罗沟境内,距成都221公里,距县城20公里,景区全长约45公里,宽约4公里,幅员18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2400-4500米。沟南连四姑娘山长坪沟,东北紧靠著名的古尔沟灵泉圣水,这里是国内非常知名的,可以非常充分的体验四姑娘山的美感及沟内优美的自然风光,因此这条国内外知名的徒步旅游线路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徒步旅游爱好者来穿行,一般完整穿越需3-4天时间,如有此爱好,需要准备充足的衣物、粮食、装备等,并且在当地请一个向导并配上马匹就可实施穿越了。目前,理县*已在在毕棚沟景区内建立的大型广告牌、指路牌和危险路段警示牌、限速牌已全部安装到位;二道桥至庄房10公里油路已铺设完毕,警示桩、路肩刷白等辅助工程已接近尾声;庄房至上海子26公里路基工程已全面完成,龙王海公路改线工程正在紧张进行,本月将完工;龙王海整治工程及翻水瀑布工程已经完成;景区景点命名工作已经完成,正紧张进行景区景点标示牌的制作和庄房至卓玛湖标示牌的安装工作;游人中心、防洪堤工程已破土动工,本月将全面完工,主体工程已完成招投标,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年内完成部分基础工程;大雪塘、娜姆湖、庄房共2000平方米的游人接待站采用钢结构建造,今年全面完工;2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及景区6座生态厕所年内全面完工,龙王海步游道已完成路基,上海子至女皇峰11公里步游道已完成初步建设工作;凉台沟、蓝月山谷景区公路的勘测设计工作已经展开。
8、地方特产
羌民搅团
羌民搅团
将清水在锅内烧开后,逐量撒入极细的玉米面粉,以当年新产的小金黄玉米粉为佳,用竹筷搅拌,此时灶中火要猛,直到搅成糊状,然后蒙盖一层新鲜洁净的芭蕉叶或青菜叶,再盖上锅盖文火蒸20—30分钟,用大碗盛起;锅内打油汤,烧煮酸油菜汤,其油盐调料如一般汤羹(酸油菜即以野生油菜茎叶,洗净,在开水锅内略煮一下,即捞起置于木盆或瓷盆内,趁热压紧覆盖闭气,隔夜后即成一种酸味菜,可炒食,亦可煮汤食,其味略酸而鲜美爽口,并有一种特殊香味,羌民历来皆爱食之。据现代医学研究,这种紫红茎野油菜除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矿质营养外,尤含一种特殊的铁素营养,有助于人体造血机能正常运行,并可治疗慢性造血功能障碍型贫血病,所以长期食用野油菜的山中羌民个个脸色红润,身强体壮);另调配熟油海椒、花椒粉、麻油、姜汁、精盐、葱丝、胡椒粉、酱油、食醋、味精等成调料,以小碟盛之。食用时,每人一小碗酸油菜汤,一碟调料,一桌人共食一大碗搅团,趁热用筷夹取小块搅团,放入调料碟中蘸上调料,再放入口中食之,边吃搅团边喝菜汤。特点是麻、辣、烫、酸、香且清淡,富有营养,老少咸宜。
猪油麻花
猪油麻花,面食,特点:色泽茶黄,形如麻绞,酥脆香甜,散口化渣。烹制法:炸。此品是四川民间小吃,老幼皆宜,又名“麻花”,因形如麻绞而得名。川味猪油麻花的做法:1、面粉配红糖(化散)、白糖、化猪油、发面、纯碱,加清水。2、先与面粉充分和匀,再用力揉和至熟,拉成9厘米宽、2.5厘米厚的扁形片子,抹上菜油。3、待15分钟后,用刀横切成重约80克的一字条,搓麻花形。4、下油锅炸成浅茶黄色,起锅沥去余油即成。操作要领:和面是关键,加水时要把面粉尽力和匀后才揉合,否则就会成“包浆面”;炸时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麻花要散,以中火为宜;要根据季节温度变化掌握好面的碱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