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
株洲市石峰区位于株洲市北部,是株洲石峰区市四个县级城市区之一,总面积161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清水、云田、荷花、龙头铺四个乡镇及清水塘、响石岭、田心三个街道办事处。北接长沙,西连湘谭,地处长、株、潭“金三角”前沿,株洲市内交通主干道建设大道与320国道穿区而过,公路交通极为便捷,京广、浙赣铁路干线在市区交汇,江南最大的路网性编织组站—株洲北站位于石峰区的中部。区内共有九大企业专用铁路货场,以株洲北站为中心,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铁路网路。石峰区与黄花国际机场有高速公路连接,两地仅距五十公里。农业开发及农业产业化进程走在了株洲各城区前列,拥有云田花木花卉种养区,各乡镇的农业及水利设施齐全。
行政区类别:区
下辖地区:清水镇、云田镇、荷花镇
火车站:株洲北站
中文名称:石峰区
邮政区码:412005
车牌代码:湘B
著名景点:石峰公园
面积:161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电话区号:0731
行政代码:430204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株洲
1、地理环境
位置
株洲市石峰区
地貌
石峰区以丘陵地带为主。森林公园石峰公园,总面积153.46公顷,主峰海拔167.38米,相对高度120米。园区植被茂盛,生态繁荣。
气候
石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无霜期在286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6°C至18°C。
2、历史沿革
株洲市石峰区
1960年4月更名为清水塘人民公社。1969年7月筹建北区。1970年7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县级城市区,管辖范围为原清水塘区和原中心区的贺家土办事处,驻地天桥街80号。同年12月成立株洲市北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9月,区*搬至建设北路70号。后经国务院批准,株洲市城区进行区划调整,撤销北区,于1997年8月1日成立石峰区。石峰区辖响石岭、清水塘、田心3个街道办事处和清水、荷花、龙头铺、云田4个乡镇,区人民*驻地不变。
2001年10月16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清水、荷花两乡合并,成立白马乡。2003年4月23日,区人民*整体搬迁到响田路先锋村新楼办公。2005年2月24日,为了进一步完善城乡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05)8号和市人民*办公室株政办函(2005)5号文件精神,石峰区撤销白马乡,增设铜塘湾、井龙街道,行政区划调整为一乡一镇、五个街道,即:云田乡、龙头铺镇、铜塘湾街道、响石岭街道、田心街道、井龙街道、清水塘街道。
3、行政区划
2009年2月成立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管委会,为市*派驻机构,与石峰区合署办公。2011年,石峰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乡:田心街道、响石岭街道、清水塘街道、铜塘湾街道、井龙街道、龙头铺镇、云田乡。区*驻响田路先锋村。2014年,总面积91.3平方公里,总人口23.7万,辖5个街道,15个行政村,33个社区居委会,拥有田心高科园、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两大*工业园区。
井龙街道下辖新民社区居委会及茅塘、新明、九郎山、井龙、郭家塘5个行政村,一个规模村级合股企业,总面积20.05平方公里。
田心街道是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面积8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常住人口5.5万人。
响石岭街道地处石峰区城区腹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人口约7.5万,辖内11个社区、1个行政村。
清水塘街道地处长株潭三市交界,是株洲北部地区的门户和交通枢纽,辖区内山地众多、水资源丰富,被列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规划的“绿心”区。著名的秋瑾故居坐落在九郎山麓。街道辖区面积20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下设7个社区、5个行政村。
铜塘湾街道下辖铜塘湾、清水塘、丁山、杨梅塘四个城市社区;竹山、映峰、湘河、清霞四个农村社区以及清水、建设、长石、霞湾新村4个行政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余人。
4、经济概况
株洲市石峰区
清水塘、响石岭、杉木塘、白石港、田心等商业中心启动发展,全区商贸日益繁荣,具有接纳大型商贸投资开发的载体和容量。此外,石峰区的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渐显成效。通过几年来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石峰区第一产业由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例如旅游农业的开发是石峰区一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特别是云田花木的开发、九郎山森林公园的筹备、野生动物园的规划都为石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不少机遇,也为农业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
2002年,石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19亿元,较上年增长12.3%,增长速度比全市高出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58亿元、47.78亿元、16.83亿元,增幅分别为4%、13%、11%。全区经济总量约占全市(五县四区)的18.6%,占城市四区的34.3%。工业经济支撑石峰。石峰区是湖南省工业化标志性城区,区内大中型工业企业云集,并拥有*科技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通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冶金、化工、机电、建材为龙头的制造业产业群,拥有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冶炼集团公司、株洲化工集团公司、湘氮实业公司、株洲电厂、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株洲时代集团公司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从区域经济结构看,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4:72.2:25.4,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强有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4.2亿元,增长12.8%,拉动GDP增长8.55个百分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66.8%,占据全市及城市四区的份额分别约为30%、52.4%。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112家,其中大中型企业25家:特大型企业1家、大一型企业5家、大二型企业9家、中型企业10家。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21.3亿元,实现利税7.82亿元,企业从业人员6.2万人。
农村经济逐步向多元化结构和现代农业转变,全区已发展特色农业基地20个,形成了花木、玉米、食用笋、香芋等多品种多系列的农产品生产格局,涌现出云田花木总公司、海鹂调味品厂、湘天桥腊制品公司、金山素食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2002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2亿元,增长4%;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31千公顷;粮食产量27895吨;出栏肉猪12.55万头。农民收入稳步攀升。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3602元,比上年增长5.9%,净增201元。
第三产业发达。200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个体私营商业、餐饮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半*。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全区共有生产资料、建材、家居产品、农产品等各类市场20个。兴城商业大厦、汇亚国际服装博览中心、长株潭物流中心等一批三产项目正在建设中。地方财力逐步增强。通过狠抓财源培植、强化征管措施、加强财政管理,地方可用财力实现了较快增长。2002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03亿元,增长1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9亿元,增长13%。
5、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
石峰区拥有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一批知名科研院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万余名,研发机构56家,其中*研发中心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以及*各部门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等一大批精英团队,科技研发硕果累累,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
医疗卫生
2013年,石峰区共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4个,其中医院7个;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拥有床位2200张。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30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2.23万人,参保率为96.9%。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56‰、2.84‰。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7%。
教育事业
株洲市石峰区
社会保障
2013年末,石峰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5万人、10.2万人、1万人、1.1万人和1.2万人。社保待遇稳步提高,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为1146元/月,增加145元/月;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增至928元/月,增加112元/月。全年新增就业人员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8%。(以上只含区属口径数据)。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00元,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0.99万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0.36亿元。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80张,收养各类人员75人。
6、旅游资源
大京风景区
景区分仙峰岭、京水湖、屏风岭三大景区,拥有"金轮古寺"、"谷音清溪"、"山水佳处"、"百鸟天堂"四个一级景点,"仙峰胜境"等十个二级景点,"双井清泉"等二十个三级景点,景色各异,各领风骚。景区成立年来,新建了京湖度假村,大京山庄、醉仙楼、栖凤园、京湖酒楼等一系列集食宿、娱乐、度假、会议于一体的接待中心,修建了白仙路、婆仙路和部分环湖游路。大京风景区地处株洲市郊东南,离市区15公里,大京风景区是一个以山、水、林、禽同生共荣为主要特征的自然景观与盛极明清的古庙遗迹为主的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集游览、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京水湖面近2400亩。
仙庚古庙
仙庚古庙、文昌阁位于株洲市东郊十八公里处,为株、浏、长、醴四邑名胜,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仙庚庙建于唐,后清道光年间重修,屡经兴废,今依清朝旧制修缮一新。山林叠秀,庙宇飞霞,塔耸云天,殿藏幽遂。更有一石塘印月、青峄晚钟等八大景观。
株洲空灵岸
株洲市石峰区
炎帝广场
炎帝广场位于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整个广场占地17h㎡,平面设计成展开的扇形。广场分为文化景区、
石峰区
绿化景区、集会广场、休闲健身、商贸服务和交通集散等7个功能区。各功能区通过规划的放射状和圆弧状道路网,组成前导、核心和背景3个景观序列。其核心部分文化景区位于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为19.97m高的巨型炎帝塑像,寓意公元1997年建成。环绕巨型塑像,有象征"太阳之神"的基台和寓意炎帝精神与日月同辉的弯月状喷水池,有以炎帝为主题的大型浮雕和图腾柱,广场地下还规划建设了总面积达1.3万㎡的国际博览中心。位于广场后的株洲电视塔,又叫东方神龙塔,高293米,钢结构带旅游的多功能综合电视塔。
7、风土人情
旧俗一般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新正初一鸡鸣即起,庭前燃放爆竹,谓之"开财门"、"开门红"。燃烛敬天地、拜祖先,然后出门拜五方,称作"出行"或"出方"。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热闹的是耍龙灯。龙灯的品种繁多,如长龙、老龙、幼龙、鳌龙、草把龙等。玩龙灯一般是初五出灯,十五收灯,游行于街巷与田垅之间,遇宽敞人多之处即舞弄一番。在湘西辰溪一带,有的玩龙灯直至正月三十日,要玩遍周围数十里的同姓村寨,俗称"玩家门灯"。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各家均要吃元宵,以示团圆。
湘剧
株洲市石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