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黄龙县

科普小知识2022-06-03 16:47:16
...

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在陕西省中部偏北、洛河支流石堡河上游。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西接洛川、南与白水、澄城、合阳毗邻,东临韩城、北靠宜川。黄龙县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602毫米。无霜期长达186天。境内群山绵亘,著名的瓦子街战役就在这里打响。

中文名称:黄龙县

外文名称:Huanglong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陕西延安

下辖地区:石堡镇、白马滩镇、曹店乡

*驻地:石堡镇

电话区号:0911

邮政区码:715700

地理位置: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

面积:2383平方千米

方言:陕北方言延安话

气候条件: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机场:延安二十里铺机场

车牌代码:陕J

行政代码:610631

1、县情简介

黄龙县地处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1948年设县制,素有“绿色明珠”、“天然氧吧”之美称,被誉为“陕西的一叶肺”。


黄龙县

文化底蕴深厚。在旧石器时代,黄龙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发掘出土了距今5万年的“黄龙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众多的陶器、石器,其中旧石器时期的石斧为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石斧。现存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古刹庙宇、摩崖石窟随处可见。境内人口来自全国9个民族24个省区,多元的人口构成,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孕育了黄龙人勤劳勇敢、诚实厚道、热情好客的精神品格。

生态优势明显。境内土地广袤,气候温和,群山叠翠,林草覆盖率高达87%,动植物种类繁多,现已发现的植物有645种,动物122种,尤以金钱豹和世界珍禽褐马鸡最负盛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植物园和野生动物园;是陕西五大林区之一和全省重点水源涵养地;也是都市人群避暑纳凉、生态观光、踏青狩猎、回归自然的“休闲乐园”。

战略地位独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刘志丹、谢子长、郭宝珊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是红25军的发源地之一,被*主席称为是西北战场具有转折意义的著名战役——瓦子街战役就在这里打响,现在依然是国家重要的军事基地。

产业特色鲜明。核桃是黄龙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核桃良种化繁育、园艺化管理、规模化栽培技术目前处国内领先地位,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也是“*矮化核桃标准示范区”,已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目前全县核桃面积已突破23万亩,产值上亿元,占到农民人均收入6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以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稳步推进,播种面积13万亩,人均产粮超过1吨,良种种植、合理密植、机械耕作、化学除草等生产技术处于全省前列。此外,森林猪、生态鸡、中药材、板栗、花椒、大倪、中蜂、羊肚菌、松葺菇等优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2、行政区划

黄龙县共有4镇3乡3社区。

4镇:石堡镇、白马滩镇、瓦子街镇、界头庙镇,

3乡:三岔乡、崾先乡、圪台乡,

3社区:范家卓子社区、柏峪社区、红石崖社区。

县*驻地在石堡镇。

3、地理地形

黄龙县境的地层为鄂尔多斯地台,处陕北构造盆地的最南边沿。褶皱、断裂极不发育,为一向北倾斜、倾角1°—3°的平缓单斜。局部有较小的平缓褶皱,断裂以断距很小的正断层为主,多集中在县东南部。

地貌属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貌类型,本县属这一类型的石质山地,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海拨在1500米左右,黄龙山主峰大岭海拨1783米,形成鄂尔多斯地台上的一个隆起,为黄河左岸支流与北洛河右岸支流的分水岭,是石堡川、居水、圪台川等川的发源地。水系呈放射状。以大岭、关山、界头梁、烂柯山为代表的11条大山梁,把全县切割成7川5塬98条沟,山川相见,沟壑纵横。地势由主脊向东西两侧缓倾,大岭至烂柯山为东西主脊,两侧向南北缓倾;佛爷岭至界头庙,亦为东西走向。整个地貌是一个塬、梁(岭)、峁组成的沟间地和沟壑系统。沟谷交切,形成北部土质中低山区、西南部黄土残塬区和东南部石质中低山区。

4、气候环境

黄龙县属季风型大陆性山地气候。冬季受蒙古冷高压和极地变性大陆性气团影响,天气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春季暖气团*增强,气温回升较快,多大风出现,降水相对增多。夏季受蒙古气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天气温暖多雨,降水集中,多阵性天气产生,降水量居全年之冠。秋季冷暖空气交替出现,秋初气温缓慢降低,多连阴雨天气。

由于地形原因,南北、东西温度差异较大,年均气温为7.6—10.2℃。其中范家卓子乡、白马滩镇最热,崾先乡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1.5℃,极端最高温度为36.7℃;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7℃,极端最低温度为-23.7℃,年较差为27.2℃。无霜期126——186天,南北相差60天。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西北部降水多于东南部。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霜冻、干旱、冰雹、连阴雨等。

5、自然资源


黄龙县

水资源

黄龙河流属黄河流域,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的河道10条,50——100平方公里的8条,10——50平方公里的65条,1——10平方公里的365条,总计1公里以上的河流、沟道1028条。主要山脉大岭为最大分水岭,构成东注黄河、西注洛河两个区域性水系,主要河流16条,均为出境河。发源自黄龙山区的涺水河、石堡河、仕望河、仙姑河等水系,呈放射状分流注入黄河和洛河。

土壤资源

境内土壤共分为10个土类、19个亚类、48个土属、121个土种。土壤总面积4125786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9%,是延安市土壤类型最丰富的一个县。

动植物资源

动植物种类繁多,现已发现的植物有645种,动物122种,尤以金钱豹和世界珍禽褐马鸡最负盛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植物园和野生动物园;是陕西五大林区之一和全省重点水源涵养地;也是都市人群避暑纳凉、生态观光、踏青狩猎、回归自然的“休闲乐园”

6、经济发展

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639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49亿元,同比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0.532亿元,同比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3.658亿元,同比增长11.9%。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管理粗放,产业发展提升的空间很大。二是农业保障体系薄弱,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财源性收入少,县级财政困难,收支矛盾突出,用于经济发展方面的资金有限。四是改善民生任务仍很艰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

农业

2011年县委、县*按照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重点镇、重点社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基础,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11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1757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0公顷,化肥使用量(折纯量)9917吨,减少8.38%。


黄龙县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经营管理,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条件。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53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90万元,增长14.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940万元,增长9.6%。

建筑业随着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继续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全面提高。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790万元,比上年增长13.9%。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6亿元,同比增长32.3%;按国民经济行业类型分:农林牧渔业完成资产投资4600万元,电力、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7253万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680万元,其他行业完成投资34067万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相续完成了黄中标准化二期、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黄龙县城污水处理厂、黄龙山林业局林苑小区;黄龙宾馆、县医院门诊楼、曹店二区保障性住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煤矿资源整合、黄堡花园等重点工程正在建设中;城市管理投入加大,安装城市监控系统、配备道路清扫车、垃圾车等现代化环卫设备,市政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移动通讯建设步伐加快,实现了电信宽带、移动信号乡乡覆盖,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的通讯网络逐步形成。

加大生态旅游建设开发力度。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以打造“环境优雅、适宜人居及休闲度假理想地”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完成河滨公园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启动河滨公园建设,完成景观曲桥建设工程。改善南山公园基础设施条件,全面完成穆柯寨石台阶步道,观景台、观景亭的建设工程,完成穆柯寨至无量山6.2公里游览步道工程建设。实施神道岭景区山门建设工程,加快神道岭景区规划,改善柏峪乡村旅游区基础设施条件,黄龙县生态旅游已步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交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初步统计,2011年全县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875万吨/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89.82万人/公里。营运载货汽车22辆,营运载客汽车18辆。

国内商业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524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批发零售业13325.8万元,上升14.2%,住宿餐饮业1197.9万元,增长30.2%。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1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2719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09万元,增长40%;财政支出56487万元,增长13%;财政自给率达到4.8%。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建设。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46621万元,比年初增加29707万元,增长25.4%;各项贷款余额24316万元,比年初增加2494万元,增长11.4%。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1460万元,其中人险公司1100万元,赔款支出593.6万元;财险公司360万元,赔款支出234万元。

7、社会事业

科技

2011年,黄龙县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全县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共1477人,其中获得高级职称48人,中级职称315人,初级职称1114人。

教育

2011年,黄龙县各类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全县年末高中在校学生1145人,初中在校学生1810人,小学281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成人、高、中等教育不断加强,电大函授、自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为提高*职工的文化、业务素质提供便利条件。素质教育取得成效,教学设施明显改善,学校管理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总评位列全市文史类第二、理工类第六,全县高考上本科线人数达380人,上线率68.97%,专科519人,上线率94.19%。

文化

2011年,黄龙县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完成了文化资源共享和城区数字电视转换工程,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健康开展。有线广播、电视得到普及,乡镇全部开通了有线电视,全县电视入户率达到97.5%,有效地推动了我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活跃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

卫生

2011年,黄龙县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病床157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9人,共有医生97人,医疗*改革稳步推进,设施、服务明显提高。

社会保障

2011年,黄龙县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7527人,其中参保职工1825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696人,城镇居民2102人,农村居民22904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8064人,其中参保职工3536人,参保退休人员1130人,参保城镇居民11929人,农村居民31469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城乡居民为8406人,其中城镇居民为3647人,农村居民4759人。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共有敬老院4所,供养132人。全年共发放各类救济款2108.25万元,棉被680床。

8、著名人物

张志清

张志清男,汉族,1937年12月生,陕西省黄龙县人,大专文化程度,中*员。现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顾问、陕西黄河经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延安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张志清同志于1952年1月参加工作,先后在黄龙县白马滩镇小学、黄龙县税务局、财贸部、宜川县委组织部工作,历任宜川县秋林公社党委副书记,共青团黄龙县委书记,共青团延安地委副书记兼共青团延安县委书记,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组织部审干负责人,共青团延安地委书记,*宜川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主任,志丹县人民*县长,*志丹县委书记,*黄陵县委书记,延安地区行署副专员,延安地委副书记,延安地区行署专员,延安市一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赵银玉

赵银玉,男,1955年3月出生,原家庭住黄龙县石堡镇曹店村,研究生学历,1975年1月加入中国*。

1972年7月毕业于黄龙县中心。1972年11月至2006年6月在兰州军区空军和空军某部服役。2006年6月任陕西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王海忠

王海忠,男,汉族,1963年出生,陕西黄龙人,中*员,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历任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教师、团委副书记;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中学团委书记(其间:1984.03—1987.01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班函授学习);陕西省铜川市委组织部干事、副主任科员、市委正科级组织员;陕西省铜川市老龄委副主任(其间:1995.03—1995.07在陕西省委党校青处班学习,1995.09—1996.07在西北大学陕西省优秀青年*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陕西省铜川市城区区委副书记;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委副书记;陕西省宜君县委副书记、县人民*代县、县长;陕西省宜君县委书记(其间:2003.12—2005.12在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工商管理硕士班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副市长、党组成员;陕西省汉中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局党委书记;南京森林*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正司局级);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党委书记(正司局级);国家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国家林业局森林*局、*部十六局分党组书记、局长。国家林业局2011年11月24日决定,任命王海忠为森林*局(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局长(副主任),原级别不变。*国家林业局党组2011年11月24日决定,王海忠同志任*国家林业局森林*局分党组书记。

绿洲儿女序

黄龙山乡,群峰叠翠,碧水溪流,瑰丽秀美。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4.3%,林草覆盖率为87%,是全国八大防护林区之一,被誉为“陕西一叶肺”、“黄土高原绿色明珠”、“黄河沿岸的绿洲”。

自1948年2月黄龙解放,这块曾经侵染着烽火与战乱的土地,从此走上了和平发展之路。黄龙人民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革命和建设上来,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士。他们无私奉献,以其聪明睿智、勤劳朴实、真诚善良、大度包容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求索进取、艰苦创业、果断坚毅、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孕育出黄龙地域文化的特质和精神,表现出了黄龙人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和海纳百川的融合力。

我们在此搜集的百余位在黄龙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同志的资料,记述他们的奋斗历程,颂扬他们的工作业绩,为的是能对后来黄龙人的健康成长留下启示,同时也是我们认识现实,改变现实,走向未来的出发点。鉴往知来,但愿我们所有的人,能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了解和感知他们所走过的艰辛道路,从中汲取他们的成功经验,从而牢记使命,把握时机,开拓进取,共创黄龙更加美好的明天。

当前,黄龙人民正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阔步向前。创新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我们不仅需要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更要做出超越先人的业绩。在黄龙的历史发展进城中,所有的黄龙人和在黄龙工作过的外乡人,他们不仅在探索之路上艰辛跋涉,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有挫折和教训。回望他们的奋斗历程,绝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回顾,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文明,总结一代代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永不自满的创造能力。

以人为镜,鉴古至今。但愿我们所有的人,都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实现个人远大抱负的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9、文化艺术

秧歌

秧歌是一种渊源已久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艺术。本县的秧歌分广场和舞台表演两种形式。广场秧歌以陕北风格为主,在县城及曹店、白马滩等地较为普遍,扭起来飘飒爽朗,健康优美。造型有“四门墩”、“白菜心”、“剪子关”、“波浪花”、“单双过街”、“十二连灯”等各种图案。舞台秧歌则是在乐队伴奏中演出的各种小节目。这种形式在白马滩、柏峪、石门、石堡等地区颇为盛行。

社火

社火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民间娱乐。每逢春节、元宵节时,由群众自愿组织起来闹社火,也叫“闹元宵”,节目一般多为固定形式。如需耍狮子、跑旱船、跑竹马、推小车、踩高跷、大头娃、耍龙灯等。这种活动,具有组织人民,团结战斗,娱乐身心,振奋精神的作用,故而历代不衰。建国后,革命其迷信色彩,赋予新的节目内容,以促进人民文化生活健康向上,寓文化娱乐于教育中。

群众会演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重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经常组织群众性的会演、调演活动。尤其在春节期间的会演规模盛大。

黄龙剪纸

黄龙的民间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汉、唐时期。历来是劳动妇女用剪纸抒发情感,表达愿望,美化环境。每逢婚嫁或新春佳节的窗花,想象丰富,寓意深刻,如“连年有余”表示风调雨顺;“福禄寿喜”表示健康长寿。

黄龙剪纸,造型简练、纯朴、细腻,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他的构图丰满,结构严密,主次分明。其表现手法有两种:一种是重在写意,一种是重在写实,二者各具特色。传统的剪纸,多以自然界的飞禽走兽、花草实物为主。如“狮子滚绣球”、“猴子吃桃”、“凤凰戏牡丹”、“鱼儿串莲”、“老鼠嫁女”以及各种花木鸟兽等等。近年来,由于剪纸爱好者文化知识的提高,审美观念的提升,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开始进入剪纸领域。

10、特色产业

毛栗子

毛栗子,又称板栗、毛栗、凤栗、栗果等,我县主要分布在白马滩镇一带。其营养丰富,有健脾补肝的功效。

板栗营养丰富,可口宜人,富含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钙、磷、钾等,是哺育幼儿、滋补孕妇及老年人身体虚弱者的营养佳品。从药用方面来说,栗果是补肾佳品,兼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泻治咳等功效。如果坚持每天吃生栗10余个,可治肾虚和腰足不遂。若同时用猪肾煮粥助之,效果更好。民间有“煮熟大栗,日日与之”的说法,可治百日咳与小儿口疮。将生栗捣碎,敷无名肿痛或蛇虫咬伤处,能消炎、去毒、镇痛。此外,栗壳煎水可治反胃。栗壳烧炭研末可止外伤出血。栗叶富含鞣质,外用敷疮肿,可做收敛剂。取栗叶30克煎水当茶饮,连服一个月,可治哮喘病。栗树皮煎汤洗丹毒疮肿,有奇效。栗根可治偏肾气等症。但《本草纲目》上说,吃栗“乃须细嚼,使液尽咽,则有益,若顿食至饱反至伤脾矣”。

花椒

花椒,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人药,种子可食用,又可加工制作肥皂。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我县主要分布在柏峪乡、红石崖乡等.


褐马鸡

褐马鸡

褐马鸡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等地。褐马鸡成高约60厘米,体长1米~1.2米,体重5公斤,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褐马鸡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头侧连目有一对白色的角状羽簇伸出头后,宛如一块洁白的小围嘴。褐马鸡最爱炫耀的是它那引人瞩目的尾羽。其尾羽共有22片,长羽呈双排列。*两对特别长而且很大,被称为“马鸡翎”,外边羽毛披散如发并下垂。平时,它高翘于其他尾羽之上,披散时又像马尾,故称“褐马线”。褐马鸡整个尾羽向后翘起、形似竖琴,十分美观。

猴头菇

猴头菇外形似猴子的头,因而得名。孢子透明无色,表面光滑,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大小约6.5-7.5um×5×5.5um。菌丝细胞壁薄,具横隔,有锁状联合。菌丝直径为10-20um。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

11、风景名胜

黄龙小寺庄石窟

黄龙小寺庄石窟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城东南黄龙县城北35公里小寺庄东山下。也称圣寿寺石窟。高2.6米,宽2.7米,深3.5米,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二天王及二供养人像,共九尊石刻。正中坛基上为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束腰形仰莲须弥座上。佛袒胸,外着通肩大衣,双手作法界定印,背后为高浮雕火焰形背光,背光上雕一佛二弟子,下雕二飞天。佛两侧待立迦叶、阿难及菩萨、天王、供养人,分立坛基下两侧。座前刻有一对护法石狮和一座香炉。窟门外西侧有一座弥勒佛坐像,东壁有一块题刻,上书"咸平三年"等字。据此可知,此窟开凿于北宋初期。


宝塔山摩崖石刻

宝塔山摩崖石刻

宝塔山位于延安城内宝塔山(又名嘉岭山)下。有"嘉岭第一胜境"之称。山崖上有宋代石刻,包括"嘉岭山"、"高山仰止"、"出将入相"、"先忧后乐"、"重岗叠翠"、"云生幽处"、"嘉岭胜境称第一"、"一韩一范,泰山北半"、"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共九组。其中"嘉岭山"3个隶书大字,高3.68米,宽3.37米,系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秋,以陕西河东宣抚使兼知延州时所题,字体遒劲有力,洒脱豪放,是此摩崖石刻中的精品。

铁边城遗址

铁边城遗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城西北吴旗县城西北45公里处,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铁边城为西夏毅宗奢单都二年(1058)所建,初名定边城,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改名铁边城。背靠东山,西、东、南三面临川,开有三门,周长2500米。遗址夯筑城墙最高处残高9米,最宽处7米,城墙北面大部分有窑洞,保存完整。城东北角有水牢一座,现只留残墙断壁,长39米,宽15米。城东南角有一完整的烽火台,宽6米,高9米。北城墙外有校场和点将台,占地近1公顷。古城内文化堆积层厚2米,地面有大量砖石、骨头、瓦片、宋瓷片等。

子长钟山石窟

子长钟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石宫寺石窟。位于延安城北子长县安定镇。最早建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以后各代都有重修。主窟万佛洞呈长方形,宽20米,深14米,高7米,面积225平方米。正中坛基东西长11.5米,南北宽5米,高2.5米。坛上有8根方形石柱,上承窟顶,顶凿3个藻井。坛上有3组人物雕像,每组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中间一组释迦牟尼居中盘膝坐莲台上,右臂上屈,左手附膝,身着袈裟,螺髻、大耳,相貌庄严。两旁有文殊、普贤二菩萨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左右两组中间分别坐着佛的化身和应身。8根石柱及四壁上雕满大小佛像。窟中人物雕凿结构清楚,比例准确,手法细腻,对人物的体形、面容、姿态等有许多不同的生动塑造,对人物的心情、性格有细致、微妙的表现,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主窟之外,另有一些较小的石窟,窟内也有雕像。窟旁残存的寺院房屋和洞窟中,尚有彩塑、壁画。


子长普同塔

子长普同塔

子长普同塔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惠善大和尚塔。位于延安城北子长县安定镇东500米处。六边七级实心塔,密檐鼓腹。塔座周长10.2米,高0.2米,座正面上方各有一石雕龙头。塔身通高9.5米,正面每层都有石雕佛像。第四层六面均有浮雕,塔顶有一坐莲花的佛像(已残)。塔系宋代所修,明洪武年间又按原样进行过修复,目前保存较好。

盘龙寺石塔

盘龙寺石塔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城西北志丹县庙岔村东南盘龙寺遗址内。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塔身为六棱形,全用花岗岩分层制作,除塔座外,共七层,通高5.73米。塔座为浮雕仰覆莲瓣形束腰须弥座。七层塔体每层下部均用两层浮雕式仰莲瓣作装饰,每层六角形的塔檐檐角各浮雕怪兽兽头。第二层塔体六个面分别刻有牡丹、佛龛、佛像。三、四、五层六个面各有一佛龛,内刻坐佛一尊。六、七两层的六个面,相间隔一个面刻一佛龛,内刻一坐佛,其他三个面为素平面。塔刹由四层宝珠形和一个四棱锥体刹尖组成,第三层宝珠上刻有三层浮雕仰莲瓣装饰。

上一篇:志丹县

下一篇:黄陵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