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院士老龄化”背后存三大隐情
在漫长的春节假期结束时,一篇题为“中国科学精英的老龄化太严重了!”“中国科学院”的博客帖子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这让人们对科学家的最佳科研年龄和中国科学的未来发展产生了疑问:“两院院士,这是荣誉光环还是资源高地?
秘密一:年龄阈值和峰值工作值
2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所的李霞教授在科学网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科学精英老化太严重!虽然文章只有几百字,但已经被阅读了近8000次,引起了学者和网民的热烈讨论。
李霞在博客中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年龄分布,认为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科学界顶尖精英“老龄化太严重”据官方网站统计,目前“两院”院士主要集中在70-89岁,而40-49岁的院士比例很低。中国科学院70-79岁的院士占全部709名院士的40%以上,而中国工程院765名现役院士的平均年龄高达74.3岁。
长期从事科学史研究的李霞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家发表学术著作的时代正在逐步推进,年轻科学家的趋势正在加强。
据李霞统计,16世纪科学家发表重要学术著作的平均年龄为50.1岁,而20世纪上半叶降至34.9岁,相当于15年前。据此,李霞推测,21世纪和22世纪科学家发表作品的平均年龄应该是32.73岁和30.06岁。
李霞认为,38-45岁是科学家最具创造力的工作高峰期。过了这个年龄,科学研究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很难说70岁后的创造力是什么。"任何人,包括科学精英,70岁是一个门槛:积极思考的临界点。"这是李霞说的。
然而,在目前中国两院院士中,38-45岁高峰工作年龄的院士比例非常低。大多数院士都超过45岁。43岁的潘剑伟和45岁的邓中翰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两位最年轻的院士也接近或处于工作高峰年龄的最大临界值。
秘密二:历史原因还是机制问题?
关于“两院院士”的总体年龄偏大,中国科技大学教师赵明认为,中国特定的历史原因和预期寿命的延长是“两院院士”年龄偏大的主要原因。
“院士选拔于1955年停止。直到25年后的1980年,第一批院士选拔才在改革开放后进行。当时,入选院士人数为历史最高,共计283人,占现在院士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十年后,1991年又举行了一次院士选举。院士人数也超过了200人。”赵明说,经过20到30年的时间,两次入选的院士大多已经80多岁了,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导致院士严重老化。
在李霞看来,院士老龄化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科学界普遍存在的资历传统,它推迟了年轻学者的出现。另一方面,有行政干预,“科技界远非想象中的自主,因此没有豁免权。”
“mi48201”和其他网友说:“院士应该只是荣誉称号,但在中国有太多的东西附加。我们应该根据当前的学术状况,而不是根据帽子来评估和分配资源。”
秘密3:荣誉和资源的澄清
无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是国家确定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的最高学术职称,是终身荣誉。院士增选每两年举行一次。院士候选人应参加差额选举,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投票。每次选举的候选人人数不得超过60人。
近年来,围绕院士出现了各种*,从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到使用不正当手段帮助"竞选"院士。早在2009年,当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时,它就发表声明称院士称号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当选为院士只是对院士们在过去的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实际贡献的认可。它呼吁不要将院士等同于学术权威,并强调院士不应被视为获取更多利益的“资源”。
网民“王辉”说:“中国院士的年龄根本不是问题,但如何像美国科学院院士一样只是一种学术荣誉,没有太多的附带利益和权力。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年龄不是问题。然而,中国学者有太多的权力。院士能直接影响国家科技资源的分布和科技发展的方向。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院士的年龄是一个问题。”
赵明说:“我们国家的院士被赋予了太多的光环,这导致了太多的权力。院士头衔是一种荣誉,而不是职位。在科学真理面前,没有权威,人人平等。”
许多网民认为,如果院士头衔是荣誉的,终身享受就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院士头衔能够控制研究方向、选题和资金投入,那么就应该为院士设计一个退出机制。
李霞建议,未来的改革方向(科学界)应该是增加45至65岁之间的精英比例,与科学家高峰工作时间的年龄分布相一致。“科学不是怀旧的城堡。科学是一项需要未来的事业。”(原题:为什么“院士老龄化”在中国如此严重?)
上一篇:新报告揭下日本科学捕鲸假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