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民众镇

科普小知识2022-01-26 16:16:50
...

民众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东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地处大沙田地区,毗邻广州南沙区和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镇辖区为典型的岭南水乡,河流纵横交错。全镇面积125.42平方公里,人口10余万,地处大沙田地区,素有中山“谷仓”之美誉。居民大多临水而居,享受着宁静而古朴的生活。

中文名:民众镇

行政代码:442000102

身份证前6位:442000

长途区号:0760

邮政编码:528400

隶属政区:中山市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粤T

辖区面积:125.42km2

人口数量:约10万人

人口密度:828人/km2

1、地方简介


民众镇

民众镇位于中山市东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面积125.42平方公里,人口10余万,地处大沙田地区,素有中山“谷仓”之美誉。她东临珠江口,南依横门水道,北临洪奇沥水道,河涌纵横密布,毗邻中山港和广州南沙;镇内现有京珠高速公路、广珠东线两条主干道贯穿南北,其中京珠高速公路在民众镇南北设有两个出入口。市规划中的万龙快速干线、新龙快速干线、三宝公路等几大快速干道穿越其中,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民众镇海岸线长达46公里,现有大约35平方公里的水域,拥有珠江三角洲现存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优良生态环境。

2、行政区划

民众镇区划

442000102001121民众社区居民委员会

442000102002122多宝社区居民委员会

442000102003122浪网社区居民委员会

442000102201122新伦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02220民平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03220义仓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04220裕安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05220新平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06220新平四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07220新建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08220沙仔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09122锦标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10220沿江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11220上网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12220东胜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13122浪网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14220三墩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15220接源村民委员会

442000102217220群安村民委员会

3、历史沿革


民众镇

早在16世纪中叶,中山石岐以北包括东海十六沙在内,已基本淤浅成陆。从明中至清初地主豪绅所霸占的祖尝田而见诸记载的就有鳡标沙潮田(现锦标)、大浪网(现上网)鳡标沙围田、浪网三墩沙、新涨沙(现新伦)田基沙(现新华)等一带已有人筑围恳耕。

清光绪初年(1875年),顺德、番禺等地陆续有人迁入定居务农或打鱼为生。明清时属黄旗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香山九区。

1930年番禺人黄泽生迁到九区六百六围东角十字涌口处建一茶室,名叫"民众茶室"民众墟由此得名,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浪网、浪鳡,三墩新涨三地合并称民众乡,隶属中山县第九区,区公所驻地大黄圃。1950年4月立县设区,由三角、浪网、民众三个乡组成中山县第十区,区*驻民众。

1957年2月撤区并乡,称"民众乡"。同年11月成立民众人民公社,公社管理委员会驻民众。

1958年10月归并张家边公社,称"民众耕作区"。

1959年1月撤出张家边公社,由民众、浪网组成"民众公社"管理委员会设在民众。

1961年8月"民众公社"改称"民众区"由民众、浪网、三角等7个公社组成。

1963年析出三角公社。

1967年12月复名为"民众公社"。

1974年2月浪网从民众公社析出自成"浪网公社"驻地浪网大队。

1984年2月分别改称"民众区"、"浪网区"。

1986年12月撤区建镇称"民众镇"、"浪网镇"。

2000年6月民众、浪网两镇合并称"民众镇"。

4、地理位置

民众镇位于东经113°26′48″,北纬22°25′03″。在中山市境东北部,距离石岐城区16.8公里。东至珠江口,南临横门水道,对岸中山火炬开发区,西南与港口镇以鸡鸦水道为界,北隔洪奇沥与广州市番禺区相望,西北接三角镇。境内由平原、滩凃、水域组成,属大沙田区。总面积125.42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居民委员会。

5、气候水文

民众镇位于中山市东北部,地处珠江口平原地带区域,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多吹北风,夏秋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多吹东南风。有时也受热带风暴影响,受台风侵袭,对农作物及建筑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也带来大量的雨水。常年气温在22℃(日平均),日夜温差较大,冬夏反差明显,极端温度最高36.5℃,出现在7-8月份,最低温度-1.3℃,出现在1月份。常年有效光照时数为2000小时,能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需要。常年雨量充沛,雨水充足,年平均降雨量1500-2000毫米之间,(1955-2000)年间,年平均降雨量1521毫米,主要雨量集中于4-8月间(占全年降雨量三分之二以上),有时对早稻收获造成影响。几乎每年都有台风吹袭我镇,据统计(1955-2000)年间,年平均具有8级以上风力的有2-3个,共有107个,其中有严重破坏的有48个,给农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民众镇位于珠江出口处,东有洪奇沥水道,西有鸡丫水道,镇内河涌交错,内河涌约200公里,沿江海岸线42公里,平均珠基水位+1米。

潮水情况: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日夜水位基本相近。每年六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全年最高水位出现时间。我镇潮水季节为春季夜干水,秋季夜大水;本镇最高水位,珠基+1.9米,最低水位珠基-1.5米,1993年9月18日受当年16号台风影响,珠基水位达+2.79米。

洪水情况:洪水期出现于每年的4-10月间,受威胁的是洪奇沥水道和横门水道沿途,二窖水闸最高洪水位出现于1998年6月26日1时20分,达珠基+3.03米。

6、工业发展


民众镇

2014年,民众镇有工业企业762家,增加8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1.13亿元,比2013年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24.44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居全市第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17亿元,同比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16.08亿元,同比增长16.0%。国、地两税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居全市第1。制定大型商业项目和投资项目联审制度,全年共引入优质项目9个,投资总额13.7亿元,预计产值34.6亿元、税收1.6亿元。全镇30多个项目中,中山市中圣金属板带科技有限公司等8个项目已投产运营;中山中鑫海研磨材料有限公司等3个项目正在试产;中山市朗玛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等6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中山港区盛鸿石化码头工程等12个项目正抓紧建设;深圳联和强实业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已相继完成填土工程。全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盛鸿项目进展顺利.

7、农业发展

调整优化全镇农业种养项目和面积,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贸易市场,优化农业生产流通环境,提高农业效益。2006年,粮食种植1.36万亩、香蕉种植1.68万亩、水产养殖2.75万亩、常年蔬菜种植2.24万亩、花卉种植0.62万亩、畜牧业及其他作物0.56万亩,农业总产值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试种抗枯5号香蕉,收获率98%,亩产2.76吨,对比巴西蕉提高收获率68%,提高亩产126.51%。试种抗枯1号香蕉,收获率68%,亩产2.34吨,对比巴西蕉提高收获率38%,提高亩产量91.8%。全年推广新秀5号丝瓜、亚蔬番茄、茂株2号辣椒、丰产2号豆角、金辉8号豆角、园丰6号黄瓜等9个新品种,种植*夏珍、华珍甜玉米、野朗紫长茄瓜、高优好8号苦瓜、七星37号节瓜等品种,种植面积1.95万亩。全镇拥有农业机械动力4.08万千瓦,水稻机耕率98%,机割率85%,水产增氧率95%。推广香蕉、花卉、蔬菜微喷灌和鱼塘深层增氧新技术,使用面积分别为1.5万亩和1000亩。建成义仓、新建、裕安、新伦等4个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近1万亩。雄日食品有限公司、中山市供销合作联社、珠海宝贤等3家企业在民众镇设立蔬菜生产基地和蔬菜收购中心。镇*筹集500多万元,帮助6个经济欠发达村改善农田基础设施。落实市*对种粮户的扶持政策,全年水稻种植补贴62.23万元,受益农户4488户。投资836.3万元,新建4米宽以上农路17.5公里,硬底化农路1.2公里,投资2447万元,建设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投资785万元,整治低产鱼塘5000亩和内河涌35公里。农田路网建设受益面积达1.2万亩,农业用地每亩增值250~300元,增加农业收入超300万元。

8、附近景点

中山市博物馆

中山市博物馆位于中山市城区中心,是一座国有地级综合性博物馆,隶属广东省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山市博物馆现设有:中山美术馆、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该址原为中山县侨立公医院,坐南向北,为中西合璧的庭院建筑,包括有主楼、附楼和花园(现已改为球场)。中山市博物馆所在地为原侨立医院主楼,平面“凸”字形,为钢筋水泥三层建筑,白色外墙,中式绿色琉璃瓦屋顶,是中山保存最好的近现代医疗卫生类华侨建筑。

中山市博物馆成立后,开展了对中山境内的文物普查、征集和发掘等工作,先后发现了龙穴遗址、白水井遗址等一批新石器时期、商周、战国、汉代的文化遗存和遗物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0年12月至1991年1月,中山市博物馆与广东省考古研究所、中山市文管办一起对龙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彩陶器、夹沙陶器、石器等珍贵文物,其中彩陶圈足盘、彩陶碗等彩陶器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彩陶器,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古代文化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馆藏文物以地方出土文物为主,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名人字画、革命文物等几大类。

近年举办和引进了“中山出土文物展”、“馆藏书画展”、“广东省陶瓷藏品联展”、“方成捐赠名家书画展”、“秦始皇兵马俑展”、“大唐雄风——唐太宗昭陵宝藏展”、“广东清代贡品展”、“远古的呼唤——恐龙及古生物化石展”等一大批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强的展览,并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送展下乡、到学校,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和赞赏。

中山市博物馆自1984成立以来累计举办陈列展览200多个,展出地点除了本馆外,还送展到各个镇区和学校进行巡展。近三年来利用现有馆藏资源、引进展览、合作办展等多种办展方式,每年举办临时展览10个以上,总计参观人数约25万人次。

孙文公园

也许是孙文纪念公园真的太漂亮,也许是因为它同时兼顾了纪念与休闲两大功能的缘故,总之,这个中山市民身边的幽景每天都游人如织。孙文纪念公园主要由两个平缓的山坡改建而成,分为革命纪念区和综合游览区两个不同的区域。纪念区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题材为主,设有孙中山先生铜像、喷水池以及松园、竹园、梅园和栽种了999株龙柏的龙柏山等景点。与纪念区遥遥相对的是游览区,这个游览区设有“香山”、“飞来石”、“一线天”、“水帘洞”、“观景阁”、“迎阳石”等景点。整个公园重点突出了“纪念”的主题,景点的布局也紧紧围绕主题铺排。

烟墩山塔


烟墩山塔

烟墩山塔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城区烟墩山山顶,烟墩山在古代原是南海的海防前哨之一,上有烽火台,每当发现海盗意图来袭,即焚烟示警。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县后,由于地处边隅,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在全国被划归“下县”。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有人从“风水”的角度找到了原因。据说,这里的地势原属“网缯(即鱼网)地”,岐江东西两岸的烟墩山和马山,就是张开“神缯”就向烟墩山倾斜,结果“财气”就白白地给漏走了。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九月,香山知县蔡继善接受了乡绅们的提议,决定在烟墩山上兴修风水塔,使之总高度与长洲的马山相齐,这就是现今烟墩山塔的来历。烟墩山塔在民间又称“花塔”,是一座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结构塔,塔置平座,凌角牙砖与线砖相间叠涩出檐,塔顶用铸铁制成。高24.5米,原为空心塔,1952年重修时,把上三层改为实心。宝瓶状刹为铁铸。1983年再次重修时,更于其上装了霓虹灯,晚上熠熠生辉,从此无论早晚,从老远处可望见。

烟墩山又名阜峰,烟墩山塔在造型上就像一支在蓝天-写诗文的巨笔,所以又被人称为“文笔”,无论在古代的“香山八景”和1985年、1998年新评的“中山十景”中,“阜峰文笔”都以其无可争议的认同率脱颖而出,足以表明它在中山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过去,烟墩山塔旁设有一尊土炮,每当正午12时,便由*委派的专人燃点,在还没有无线电报时信号的年代,这可说是一件向居民报时以便于-钟表的便民措施。这一做法已于50年代废除,其后,土炮也给撤走了。

现该塔一至三层向外开放,游人沿级而上,每登一层,便可顺门户步出塔廊,欣赏四周河山秀色,中山城区亦尽收眼帘。

9、地方特产

沙溪扣肉

隆都人办筵席时,一定要有扣肉,被视为菜王。此菜于清道光传世至今。其风味特点是浓郁甘香,酥化不腻,是沙溪镇所有酒楼食店甚至一般家庭均懂得制作的地方名菜。沙溪扣肉肥而不腻,含在嘴里只感觉到一点点的不断在融化,以其独到的做法,享誉海内外。

据悉,很久以前,沙溪每家每户都养猪,而当时又没有冰箱,一头猪宰了后,一段时间内难以吃完。于是,当地居民开始尝试着做扣肉,这样一来,即使在夏天,做好的扣肉也能保存两天左右,而冬天一般可保持3-5天,要是赶上严寒天气,则能保存10天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沙溪扣肉也由当初只是为了保存而变为如今的食客必点的一道美味佳肴。

沙溪扣肉的做法很讲究。首先精心准备好配料。配料主要有南乳、糖、大枣、生姜、紫苏、柠檬液、香菜等。将生姜、蒜头、香菜切碎后,放油炒香,再加水、糖和五香粉一块煮。精心调制的沙溪扣肉配料清香、略甜。

其次精选细煮。精选上等的五花肉,要求不要太肥也不要太瘦,以上等的“五花腩”为佳。将五花肉切成两个手掌大的块,放在开水中煮,要求有皮的一面煮得能用筷子轻轻插进去。

然后打孔煮皱。将煮好的五花肉捞出后,用特制的不锈钢板将有猪皮的一面打孔,涂上酱油,五花肉就有了颜色。接着,将五花肉放在油里炸,五花肉的油就从打好的孔上冒了出来,炸到肉面变黄而皮色和瘦肉部分变红后再加水煮,煮到皮皱起来为好。煮皱有两个好处:一来好看,二来吃起来不容易夹破,味道更好,有嚼劲。

将煮好的五花扣肉捞起,切成双飞。所谓双飞,就是两块为一组,中间不切断,这样,就可以在两块五花肉之间放芋头等,芋头吸油后味道更鲜美,五花肉去油后则肥而不腻。

最后将煮好的酱料搅拌均匀,放在钵底,将切好并加了芋头的扣肉一块块排好,铺在酱料上面,隔水开蒸。刚开始蒸时,用明火,水开后,用小火慢慢蒸,3个多小时即可。这时,夹起一片扣肉放在嘴里,只感觉到扣肉在嘴里一点点的融化,享受非常。

白灼猪肚粉肠

猪肚粉肠的炮制最考验一位厨师的手艺,如果漂水不好又不会烹饪,不仅猪肚粉肠吃起来韧得无法下口,而且猪肚粉肠的臊味难除。当年,沙溪的一位民间厨师对此颇伤脑筋,于是常常琢磨着怎样使猪肚粉肠吃起来更易嚼,味道更香。

有一次,他正在煮沙溪人常喝的那种见汤不见米的白粥,由于想得太入神,不知不觉将手中已经漂洗的猪粉肠放进了正在滚烫的清米粥里,等他醒悟过来,那根猪粉肠已经煮熟了。他很懊恼,于是把熟了的猪粉肠扔在一边。中午吃饭的时候,家里人回来,看到有一根猪粉肠在粥的旁边,以为是厨师忘了切,就把它切好,并拌上胡椒粉、生抽、清油等食用。家人尝后大声称好,高呼从没吃过这么好的粉肠,它滑脆、爽口又没有臊味。问厨师是如何烹制出来的,厨师开始还以为大家都在拿他寻开心,于是不作声。等到他一试,觉得真的好吃时,连忙对家人说,这是刚想出的秘制白灼猪粉肠。厨师想,粉肠可以用粥来烹制,那猪肚子是否同样可以呢?依照方法一试,果然一样好吃,从此后,就有了这样一道白灼猪肚粉肠。

现今的沙溪人,在烹制这道菜时,首先将猪肚洗干净,然后再以生粉拌过,用汤水煲后再漂清待用。将猪粉肠洗干净后,用粥煲,直至觉得不韧为止,这样处理过的粉肠不会有臊味,而且久放不会变黑,有一种米香味。


神湾菠萝

神湾菠萝

菠萝又叫凤梨,原产于美洲热带的巴西,16世纪中期由葡萄牙的传教士带到澳门,然后引进到广东各地,后在广西、福建、*等省栽种,经过长期的选育,陆续生产了许多品种。菠萝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

盛产于中山市神湾镇的菠萝,名之为“神湾菠萝”。神湾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特别适宜菠萝的生长。经过长期选种培育,现在神湾菠萝,一般每个重一市斤左右,色泽金黄,皮薄肉厚,更难得的是肉细爽脆无渣,甜蜜清香而无酸味,齿颊留香,经久不散。

通常神湾菠萝的吃法有四种:一是去皮鲜吃,可免其他地方所产菠萝要蘸盐水的麻烦,吃起来满口芳香;二是榨汁鲜饮,消暑解渴,香味浓郁;三是烹制成菠萝鸡,成为一道筵席名菜;四是制成罐头,成为旅游佳品。

中山著名的神湾菠萝,原有两个品种,一种果大,食后感觉麻口,称为旧种,现已无存;另一种是新品种,又称“金山种”即现闻名的神湾菠萝,果黄色,果眼浅,果心可食。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神湾镇的人们就开始种植菠萝,在1937至1939年期间,神湾菠萝的种植最盛,在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栽种,少的2000-3000株,多的8000-10000株。

神湾菠萝不仅国内闻名,在国外也享有美誉,它载着中山人民的深情厚意,远涉重洋,闻名于世。这就是中山的名特产——神湾菠萝。

上一篇:黄圃镇

下一篇:三角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