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满族人为何要抛弃自己民族原本的姓氏?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着56个民族,除了汉族人之外,满族人在人口上就位居第二位了,仅次于汉族,在历史上也曾入住中原,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因此,满族的风俗文化大多与汉族相近,却又保持着满族的特色,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满族的姓氏文化。
满族姓氏即是构成满族某家族血缘团体的符号,大家可以在《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中,找到六百四十七个满族人的姓氏,相比之下,百家姓中也仅仅只有568个姓氏。而事实上,在满族破关入主中原之前是没有这么多姓氏的,这些都是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的结果。
那么,满族人的姓氏原本是什么样的呢?
这要追溯到满族人的游牧时代,那时候的满族人大多近水聚集,因为,那里有充足的水源和肥美的鲜草,更利于放牧。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原始部落,而那时候的满族人没有姓氏,只有名字,甚至,有些人连名字都没有。
后来,满族人与外族联系的越来越多,为了区别自家人和外族人,有人想出了在名字前面加上部落名称的办法。之后,这个临时想出来的办法,逐渐被大家所接受,慢慢的也正式成为了满族人的姓氏。而慈禧太后的姓名便是由此而来,她是“叶赫那拉”氏。
有学者在史书上找到了一个叫“叶赫”的地方,而当地则有一条叫做“那拉”的河流,因此,慈禧名字的意思便是:住在“叶赫”地方,“那拉”河边的人。然而,随着满族入关,主宰中原,为了便于统治,很多满族人逐渐接受了汉族文化。而这一时期,满族的姓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很多人纷纷改姓,改的方式有很多,今天给大家来简单举几个例子。
有人改姓的时候只保留第一个音节,例如:满族人中姓“马佳”的,改姓为“马”;而有人则根据名字的含义来改,例如:妇孺皆知的“爱新觉罗”,其中“爱新”有“金”的意思,“觉罗”为姓氏,因此,有人直接改姓为“金”;当然,为了省事,很多人索性改姓为《百家姓》中的第一个姓“赵”。
严格来说,在满族人入关之前,满族人的名字就有了汉化的趋势。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皇族人的姓氏,来佐证这一点,大名鼎鼎的努尔哈赤一共有十六个儿子,他们的名字很多都是满语,例如: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十四子多尔衮等等。唯有一个人是特殊的,他就是八子皇太极,也就是著名的清太宗。
皇太极这个名字显然是汉语,就算不是,那至少也是汉语的音变。我们可以在英文版的《清史》中找到证据,这里面的皇太极都翻译成Abahai(满文中的拼音),而不是Huangtaiji。
我们都知道,在百家姓中,唯有李姓独占鳌头,李姓在中国占有的比例是很大的。那么,满洲人的姓氏中,哪个才是最主要的呢?
它就是钮祜禄氏,在女真时代,这个家族绝对是名门望族,普通人是绝对没有资格取这个姓氏的。这个姓氏起源于满族先世女真族的图腾之一,象征着“狼”,女真族中很多人都崇拜“狼”(事实上草原上很多民族都崇拜狼),因此,便决定以钮祜禄为姓。
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汉人对于这个姓氏的称呼,也发生过许多变化,例如,有叫“敌烈氏”的;也有叫“女奚烈氏”的;还有叫“亦气烈氏”的,一直到明朝才叫钮祜禄氏。在满族入关后,钮祜禄氏家族人丁更加兴旺,遍布于满洲八旗。例如,康熙时期的孝昭仁皇后,雍正时期的孝圣宪皇后。
此外,还有很多有名的大臣,其中,妇孺皆知的便是大贪官和珅。和珅于1750年出生,是乾隆时期的大臣,人们只知道他叫和珅,却不知道他小时候有一个汉名叫“善保”。后来,在接受启蒙老师的教导时,才取名为和珅,非要钻牛角尖的话,我们应该叫他钮祜禄·和珅。
然而,平常叫“和大人”,“和中堂”等等都是不对的,正确的叫法都应该在前面冠上钮祜禄三个字,或者按照我们前文所说的满人改姓的方法,取第一个字“钮”为姓,即钮大人或者钮中堂。再不济也可以根据含义来改姓“郎”(狼的同音字)。
由于人们习惯性的叫他和珅,却忘记了钮祜禄这个姓,而在以讹传讹之下,人们便普遍认为他叫和珅了。
最后,要说的是,在满清覆灭以后,满族人为了避免招惹祸端,有很大部分人都改了姓氏,这一次钮祜禄姓氏的人也不例外。除了上文所说关于和珅的姓名改法外,还有人将钮的偏旁去掉,改姓“丑”的。由此可见,一旦国家孱弱,子民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连自己的姓氏都无法光明正大的使用,不得不说,真的很可悲。
其实,姓名只是人的一个代称而已,不管姓谁名谁,只要国富力强,安然一生,那便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