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给创新以*独立的空气

科普小知识2021-10-11 11:40:31
...

钓鱼台国宾馆前的银杏叶又变黄了。这是北京著名的银杏大道,一片片杏黄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摇曳。它不仅杀死了无数的电影,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和各界领袖。

11月4日,2016北京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与会者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互信、合作、共享”为主题,共同探讨了文明在促进全球互信、合作和资源共享中的重要作用。

据悉,北京论坛成立于2004年,是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委和韩国高等教育联合会联合主办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迄今为止,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00多名政治*和知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

坚持共同繁荣12年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北京论坛迎来了第13届开幕式。在过去的12年里,论坛显示出蓬勃的发展和活力。

开幕式上,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伊格巴尔·里扎、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韩国SK集团全球董事长崔泰源和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分别致辞。

在谈到举办北京论坛的目的时,林建华表示,他希望在北京大学领导下成立的北京论坛能够打造一流的平台,构建一流的合作,更好地培养一流的人才,研究一流的知识。“为新思想的孕育和新技术的诞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为人类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探索更现实的道路”。

事实上,自2004年成立以来,北京论坛已经走过了12个春秋。12年来,论坛受到了世界学术界、思想界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和活力。论坛开幕式主持人、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朱今天很高兴也很自豪地向大家介绍北京论坛的情况。

“北京论坛向世界展示了一个12年的主题,那就是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这种近亲、好邻、各民族和睦相处的价值追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是几千年来的社会理想追求,是全人类共同愿望和追求的价值体现。”朱对说:

回顾过去12年,北京论坛不仅始终牢记宗旨,勇于承担使命,而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十多年来,北京论坛倡导‘文明和谐共荣’,探索人文社会科学创新,重视国家、地区和地区间的合作。我们不仅要讨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还要分析人类文明需要迎接的挑战,并做出积极的回应。”郝平在开幕词中说。

*和教育之间的界限不应被打破

已经是下午2点了,开车去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制度视角”分论坛上,与会者热烈讨论如何在不同制度背景下深化教育改革。

林建华表示,就内部机制而言,大学教育与*改革密切相关。*在实施支持计划以促进大学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过去,国内大学在努力建设一流大学时,大多采用合并学校、设立新专业、设立新系、扩大招生规模和校园规模的方法。尽管学校变得庞大而完整,相应的质量也下降了。”

林建华认为,尽管中国大学的数量大幅增加,但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变化并没有数量变化的快。"这正是*和大学下一步需要关注的."

从外部机制的角度来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格伦·琼斯教授认为,行政权力不应该凌驾于学术权力关系之上,大学应该拥有更多的独立决策权。“在加拿大,大学是由各省作为私人公司建立的。他们不属于*,但受*监管。事实上,*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者,对大学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格伦·琼斯看来,过多的管理和监控会扼杀大学的创新能力,并阻止学校做出正确的决定。“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忽视大学,但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应该做的是减少直接控制和干预,让大学享有更多自主权。”

林建华也支持这一点。他指出,*和大学是独立的实体。要成为一流大学,大学需要自主权和学术*。“只有在完全*的环境中,大学才能更具创新性,拥有更多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之间的界限不应被打破。”

办学不应以排名为导向。

大学的独立精神一直是高等教育中人们谈论的话题。当大学被排名表等“外部力量”所主导时,它们应该如何在自主性、问责制和学术*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在分论坛网站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罗杰·盖格、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国辉、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西蒙·马金森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院长劳埃德·迈纳,这四位国际知名学者在其主旨演讲中都认为,大学不应以排名为导向,而应保持自己的组织特征和必要的传统。

“如今,人们通过排名来定义哪些大学是世界一流的。社会、*和捐赠者都非常关注大学排名。这太荒谬了。”例如,香港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吴家玮说,“伯克利大学有38000名学生,加州理工学院只有2000名学生,洛克菲勒大学只有150名学生。这怎么能相比呢?这些学校不是世界级的吗?”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学光也质疑世界大学的排名。他认为,对于大学来说,即使它们有相同的排名系统,它们的排名也可能大不相同,它们的排名基准也不同。“事实上,有些排名是基于专业人士的受欢迎程度,有些是基于学术声誉和研究的产出和质量,还有一些是基于教学质量、资源和学生满意度。这导致排名混乱。"

事实上,大学的哪个方面应该被评估?应该使用什么标准?谁应该使用标准?这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周学光建议,可以通过了解不同社会背景和组织的社会接受度来进行评估。“排名是一个建立共识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看,社会对排名的接受程度越高,排名的合理性、合法性和适宜性就越高。”这也可能为中国第三方机构的发展指出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