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陈俊武:无怨亦无悔 浩海又启程

科普小知识2021-12-06 15:20:46
...

陈俊武:无怨亦无悔 浩海又启程

陈院士(前排左二)在工业试验项目现场听取设备试运行情况汇报。

■程,本报见习记者

4月12日上午,中国石化洛阳(广州)工程有限公司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组织的学习陈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这里举行。

陈是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创始人、煤化工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研讨会上说:“人生不可能没有遗憾。回顾过去的几年,一个人可以通过做某事来完成某事,而不做某事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总的来说,一个人得到的比失去的多,而且没有遗憾。”

“我对科学和技术追求的迷恋在某种程度上让我成为了一个孤独者。生命的意义取决于无生命的分子和原子。后来,我为石化行业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可以说,我的梦想实现了,没有抱怨和遗憾。”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我已经工作了近30年。遗憾的是,我一生中没有闲暇,但我喜欢科学攀登,在我年老的时候,我可以毫无怨言和遗憾地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一些贡献。”

陈的肺腑之言引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在场的所有客人都被这三个“无悔”感动了。回顾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的一生,陈即席作了一首抒怀诗:“一个老人如果记得自己的一生,想年轻就有办法成功。旧的天空不明朗,船又开始航行了。”也许这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诠释。

25度电的故事

谈到陈技术创新的起点,我们不得不提到“25度电的故事”。

1952年,陈在抚顺人造石油厂倒班车间值班时,发现水气混合的“蒸汽喷射器”有很强的抽吸力,于是他就想到水煤气鼓风机的电机是否可以不通电运行。为此,他决心自学高速气流理论,进行参数计算,并与班长一起开始实验。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当电源关闭时,鼓风机仍会自动旋转,车间内的其他设备也能正常运行。这样,停止一台鼓风机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节省25千瓦时的电能!”回顾过去,陈自豪地说。

当时,这个国家正在开展一场增产省钱的运动。陈的技术创新是全厂首创。从那以后,陈对创新的热情从未停止过。

例如,国内原油产量的急剧增加和炼油厂加工能力的不足,引起了陈对一些电厂直接用原油代替煤发电的现象的注意。

真是浪费!我们能否设计一种投资少、启动快、加工程度适中的炼油装置来提高原油加工能力?

为此,他大胆提出了蒸馏-催化联合装置的设计和技术创新方案。简而言之,原油蒸馏和催化裂化装置合并成一个装置,省去常压蒸馏装置,直接用高温油气抽出分馏塔中的蜡油,用催化分馏塔代替常减压分馏塔(以下简称“一顶两底”)。

1971年,该计划得到了前石油部的批准和实施。第六炼油厂作为“一顶两厂”试点,先后在袁林炼油厂、沧州炼油厂等生产企业建成投产。

为了解决胜利炼油厂新建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大量流失的问题,陈还带领研究小组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来到黑龙江省大庆市,爬上大庆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的两单元平台,监测反应器和再生器的运行,记录流化数据。

天气冷的时候,盐池里的水是冻硬的冰,手指不能伸,我仍然不放松看书。

为了便于对比分析,他和同事前往抚顺石油二厂催化裂化装置区收集第一手资料,反复对比三套装置的流化数据,找出催化剂大量流失的原因,总结现场操作要点,进一步完善至今仍采用的催化裂化装置流化测试理论和方法。

中石化安庆石化公司副总经理龚超是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三期的学生。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陈院士在20多年前就已经走上了催化裂化的道路。

“那时候,陈先生年轻时,无论他的观点多么幼稚,多么不成熟,都从来不摆架子,一视同仁。陈的“照亮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值得学习龚超说。

前两个设备的最高平台。

20世纪90年代初,年近古稀的陈·控制不住自己,将注意力转向石油替代问题。

“中国缺乏石油资源,煤炭相对丰富。煤制烯烃技术是连接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上下游,实现石油替代的重要方向陈对说:

然而,煤制烯烃涉及许多技术环节,如煤气化、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等。其中,煤制甲醇相对成熟,甲醇制烯烃是制约煤制烯烃的技术瓶颈。

为此,他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借鉴炼油工业催化裂化流化床技术,对甲醇制烯烃技术实验室的成果进行了工程放大和基础设计。

据了解,整个工业试验的成功不仅需要完成试验装置的工程技术开发、设计和建造,还需要完成升温、循环、催化剂碳化和再生、催化剂损失和丁烯回收的试验。可以说,工业试验进展的每一步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

同事们回忆说,陈不仅像年轻人一样在指导甲醇制烯烃技术的开发和工程设计时加班加点,主持了几次研讨会,还八次到陕西省华县甲醇制烯烃工业试验场了解情况,坚持要把装置的所有部件都检查一遍,登上一个30多米高的两容器(反应器和再生器)平台亲自去看。

“有时候,为了不让院士们爬*,每个人都说塔顶没有新设备,他们不必去看,但院士们非常清楚他们在上面每个地方都有什么设备,他们不能对他隐瞒。”与陈共事20多年的中石化洛阳(广州)工程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日报》采访时表示:“院士以行动告诉我们,工程设计人员在现场必须做两件事,一是钻两个工具,二是爬塔。只有在现场有足够的时间,工程设计工作才能做好。”

2006年5月,陕西万吨甲醇原料规模的甲醇制烯烃工业试验宣告成功。它每天可以处理50吨甲醇,实现了100倍工程放大的第一步,远远超过国外同类装置的测试规模。

2010年8月,由陈领导的世界首个180万吨甲醇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在内蒙古包头市建成投产。第二步100倍工程放大成功实现。积累了30多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形成了煤制烯烃领域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随后,陈指导联合项目研究小组完成了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的开发。目前,中国科学院甲醇制烯烃技术和中国石化SMTO技术生产的烯烃已占国内烯烃产量的25%~30%,加速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兴产业。

烈士的心在晚年膨胀。

中国哪一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1亿吨的峰值年排放量是多少?这些似乎不是石化行业专家的研究领域。但是,陈认为,科学家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也应该学习过去不熟悉的知识,并努力提出一些对国家和大局有利的论点和建议。

晚年,他密切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和低碳研究,率先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高峰年不应超过2030年,排放量应为100亿吨的科学结论。他的著作《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为制定国家碳排放政策、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积极的科学建议。

如今的陈虽然已经92岁高龄,但仍在埋头苦干,一刻也不敢休息。

"陈院士几乎每天都在工作,也指导我们的工作."高桥石化公司第四炼油厂第二催化裂化装置负责人在座谈会上说:“我从陈院士那里看到了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生动体现。他的精神必将激励和鼓舞每一位石化员工。”

在陈看来,他的生活和科学研究是分不开的:“我必须每天学习新的东西来补充我的大脑。只有当我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别人站在我的肩膀上,我才能推动创新。”

《中国科学报》(2019-04-22)第7版《能源与化学工业》。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