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出成果出人才
你如何表达你对书籍的感受?复旦有一群学生选择用版画的形式来诠释他们对书籍的理解。一把蓝色的雨伞支撑在书的旁边,挡住了外面的风雨——一张小小的藏书票巧妙地传达了对书籍的热爱。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前夕,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展出了一批特别印刷的作品,全部来自复旦大学中国古籍保护研究所2016年的文学硕士学位。从展览作品的设计到策划和准备,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表演,这凝聚了他们对书籍的感情和对传统技艺的传承。
除了版画展览,复旦大学中国古籍保护研究所的师生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4月18日,潘文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向研究院赠送了一台3D打印机。这款3D打印机将出现在学院的传统印刷技能教学中。学院师生将利用3D打印技术,结合学院特有的木质活字,开发替代传统活字的新技术,开展古籍打印实践。
在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的策划和学校的支持下,复旦大学中国古籍保护研究所于2014年11月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任中国古籍保护研究所所长,国家图书馆馆长韩任名誉所长。到目前为止,该研究所已经聘请了两名专业硕士研究生,并聘请了古籍修复和版画领域的大师来指导教学。与此同时,本科和博士培训也被列入计划。2017年3月,致力于研究恢复造纸技术的“造纸-杨院士工作站”启动。这个团队包括跨学科的专业人士。它将通过科技手段复兴华凯纸,辅助古籍修复,促进中国传统技术和文化的传承。
人才培养需要创造力:文化和技术。
中国古籍保护研究院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将于2015年开始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2015级有11名学生,2016级有14名学生(包括海外学生)。他们在语文、历史、甚至数学和生物学方面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许多学生开始从零开始接触古籍修复。
然而,2016级硕士研究生李杰对这个专业并不陌生。她的母亲一生都在西北土地上从事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李杰从小就接触到它们,对古籍和石碑也很敬畏。学习修复古籍是她的使命和遗产。
尽管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的王马克拥有生物学专业背景,但他从小就对古籍充满感情。出于对古籍修复事业的向往,他毅然放弃原来的工作,报考研究生,并希望生物学知识能成为他在古籍修复领域的帮手:“不仅满足了他‘自私的欲望’去爱书和‘为书做些什么’,而且还应用了现有的知识。为什么不呢?”
与国内其他高校的古籍保护与修复专业相比,复旦大学以其注重科技手段的保护吸引了王马克。复旦大学中国古籍保护研究所常务副院长杨光慧说:“我们的特色是将传统古籍保护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因此,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设计将体现传统的图书情报学、文字学、科学检测与修复等综合性内容。
在人才培养方面,杨光慧非常重视“实践”。目前,研究所已与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扬州古籍装帧厂、扬州图书馆、扬州版画博物馆等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该研究所还组织学生访问日本和韩国,了解其他国家的古籍保护情况。“在实践基地的带动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籍保护的事业和工作,”杨光慧说。
除了课堂学习和参观之外,古籍保护专业的学生还必须花大量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和修复。“这个专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而且手工操作和修理的经验是积累起来的。没有时间的积累,就不可能获得经验和结果。”拥有硕士学位的古籍修复教师黄正毅用这种方式描述了古籍修复的学习过程。
黄正毅从事古籍保护工作30多年,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工作25年。目前,作为一名拥有硕士学位的古籍修复教师,她不仅讲课,还每天一对一地指导学生进行修复。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吸收知识,还要通过学习老师的示范不断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看不清老师的动作,我不得不用嘴教他们,并给他们演示操作。”手工修复教学也使得古籍保护专业的师生交流更加深入。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职业,你必须喜欢它。如果你真的非常喜欢它,你会非常投入。”黄正毅评论古籍修复。虽然她很穷,但她认为这个行业与传统书籍的传播和技能的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如何帮助这些肩负使命的学生在毕业后致力于保护中国古籍呢?为了解决学生毕业的问题,该研究所主张建立一个国家修复中心,以车间的名义收集各地需要修复的古籍和文献。毕业后,学生可以在上海为全国甚至全世界提供修复服务。“我们需要规划和建设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平台。文化的软实力提高了,人民的心可以团结起来。”
除了培养专业硕士,从2016年起,古籍保护专业将招收微生物学、古典文献学和高分子材料等不同学科的博士生。“科技保护”在古籍保护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在本科教育方面,中国古籍保护研究院也计划与复旦大学讨论课程规划。计划开设古籍保护、版画欣赏等普通课程,培养大学生对古籍保护的兴趣。4月10日开幕的“中国古籍保护研究院木水印工作室”是这一尝试的起点。工作室主任、中国古籍保护学会专家倪建明表示,在版画中,木水印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基于这个木水印工作室,更多对版画艺术和古籍保护感兴趣的人可以亲身体验和体验艺术,这也使得传统技艺的传承不仅限于古籍保护专业的学生。
师父聚在一起传道授业:一张宣纸、一把棕色的刷子和一把雕刻刀可以说明无限的可能性
对于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师的教学尤为重要。因此,中国古籍保护研究院引进了几位重量级的大师和优秀的青年教师参加,可以说是拥有全国领先的古籍保护教师。这些教师的投入也显示了复旦培养古籍保护人才的坚定决心。
事实上,这次在文科图书馆举办的展览可以说是对2016级古籍保护专业学生版画课成绩的总结。本课程的老师是中国古籍保护研究院的专家倪建明先生。倪建明是中国印刷业的大师级人物。他的带有中国意味的版画已经在世界各地展出。他还在法国、西班牙和其他地方教书。2016年,倪建明应邀到复旦教授版画技巧。“学生的修复需要美学基础,只有用艺术的眼光才能修复古老的艺术作品”。杨光慧阐释了版画课程的初衷,希望通过版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
版画的创作特点使倪建铭用了半辈子的时间处理纸和墨,并对版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也成为他教学的切入点。倪建明希望通过版画和印刷术的学习,让学生们见证一本书的诞生过程。“古籍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应该被视为艺术品,”倪建铭在谈到古籍的价值时说。"我应该培养他们对文化的尊重。"
“在修理一本书之前,你应该知道印刷和制作书籍的原理。如果你不知道基本原则,你肯定没有修复它的爱。”在雕刻课上,倪建明还再次教大家如何用生活废纸造纸。通过再生纸的教学,学生可以认识到造纸是不容易的,所以他们更珍惜纸张和尊重书籍。
虽然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绘画基础,版画班也不希望培养艺术家,但倪建明希望通过版画班培养学生对艺术和生活的信心。在他看来,这种自信有助于他们把工作做好。
另一位特别任命的专家赵家福谈到复旦大学教学的原因时说:“我热爱这份工作,我对保护古籍有感情。”这位74岁的老人从17岁就开始学习古籍行业的技能。赵家福精通篆刻。上海许多著名的碑文都是赵家福雕刻的。例如,前国家主席*为龙华烈士陵园、豫园、世纪大道等地题词。不仅如此,他还擅长绘画、书法和刻字装裱修复。2016年古籍保护专业硕士、古籍保护学会会长李荣标认为,赵家福是一位技艺独特的传统技艺大师:“古籍修复、书画装裱、碑刻、篆刻、拓片触手可及。一张宣纸、一把棕色的刷子和一把切肉刀总能在老师手中变出无限的可能性。”
在课堂上,赵家福从修复、装裱和题字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修复古籍的能力,主要是古籍修复和装订。装裱侧重于书画作品的装裱和装订,碑文包括碑文和拓片。
赵佳福在教学上很认真。赵佳福通常在下午1点上课前到达教室,为学生回答问题。除了上课,他还会指导学生书写书法和篆刻。"这些东西都有些相似,也能培养他们对古籍的兴趣."
每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赵佳福总是说,“不要害怕,我会做的”。"只要老师带头,所有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李荣彪这样描述它。然而,赵佳福从不要求学生简单地跟着学和做。相反,他鼓励学生多做,多思考,体验不同的技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赵老师是一位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的教师."在李荣标看来,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提升。
童志珍是专门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专家,自1973年起在上海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工作,曾任上海图书馆古籍修复部主任。经过40多年的工作积累,她修复了许多重要的古籍,如《左传》、《子同治鉴》、《永乐大典》等。在过去的十年里,她致力于古籍修复的教学,并在香港、澳门和*教授了许多古籍修复技巧。
来到复旦大学后,童志珍开始了古籍修复的基础课程。过去,这个专业没有教材,所以她写了一本古籍修复的教科书,南京的两所大学也在使用。
童志珍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面对许多没有基本知识的学生,她从使用工具开始,然后继续修理材料、修理技术、装订形式等。对于少数已经具备修复基础的学生,她还将“开一个小厨房”教授更高层次的内容,并要求学生达到更严格的标准。童志珍也高度评价学生:“学生们都很聪明。理论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非常强。”她喜欢教和学的过程。
童志珍强调,不仅要传授技能,还要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修复理念。例如,修复不仅要保存文字,还要保存古籍中的信息。不要破坏原来的。恢复过程应实施保护性恢复。“古籍都是文物。每一个过程,每一种技术,都必须是最好的记录方法。”
“复活”华凯纸:中国古籍应该用中国自己的纸修复
中国古籍保护研究院学科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对国家重要文化遗产和技能的研究。当前的核心话题是恢复造纸过程。
在中国传统手工纸中,化学纸以其细腻、洁白、轻薄、坚韧和长寿而享有盛誉。华凯纸的历史被称为“藤纸”。它的工艺起源于唐宋,在明清时期变得越来越熟练。那时,宫殿里的许多文件和雕刻都是纸做的。例如,清代著名的古籍如《康熙字典》、《全唐诗》、《四库全书》等,大多是用纸制成的。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制作宫廷用纸的方法已经失传了。
今天,世界上最受认可的传统手工纸是日本和纸。世界各地的主流组织基本上都用这种纸来保护和修复古籍。再生纸的流失使得中国缺少高质量的手工纸。对于古籍保护而言,更令人遗憾的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手工纸不能用来修复象征中国文化的古籍。尽管开化县的民间艺术家试图恢复造纸过程,但人员、设备、科技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研究。
自2015年以来,复旦大学中国古籍保护研究所课题组先后与开化县“华凯纸传统工艺研究中心”和广州“广州仪式”中心合作,启动华凯纸传统工艺修复项目研究。2017年3月24日,“化学论文——杨院士工作站”正式开通。
在杨的带领下,这支研究化学造纸工艺恢复的研究队伍聚集了多个领域的专家,不仅包括文理学院教授陈刚(主要研究手工造纸)、图书馆研究馆员(主要研究古籍)和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古籍),还包括科学领域的专家,如钟杨的队伍、生物学教授钟江的队伍、研究所年轻的副研究员、化学博士的余晖等。此外,“化学纸传统技术研究中心”也将提供实际支持。
如果这种质量好、能保存几千年的纸能被复制,就可以用中国自己的纸修复中国古籍,为中国古籍的修复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增强中国古籍修复的国家信心和国际影响力。恢复纸的发展过程不仅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会给与纸相关的产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推动力。通过有效提高造纸标准,更多的领域可以共享*手工纸。
在本次书展上,倪建铭眼中的藏书票,是一张静静躺在摇篮里的古籍收藏票,体现了学生对古籍的热爱,象征着古籍保护应从儿童做起。或许,中国古籍保护研究院就像这个摇篮,引领年轻学生走上古籍修复之路,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古籍的未来,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
上一篇:清华大学要培养“国际事务”人才
下一篇:宣武医院如何上了“苹果”合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