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吴季: 给“悟空”们规划成长路线

科普小知识2022-01-11 19:19:20
...

"...3,2,1,开火!”6月5日12: 06,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长征11号固体运载火箭从海上发射平台升起,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填补了中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

从甲板上观看发射的人群发出了欢呼声。作为特邀嘉宾,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原主任吴吉无法掩饰自己的激动,在微信朋友圈中记录下了这一重要时刻。

从一个在湖北沙洋农场仰望星空的少年,到一位空间科学领域的资深科学家,吴季见证和见证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许多重要节点。为太空科学说话已经成为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农场里的“追星”青年

早在20世纪70年代,十几岁的吴季就和父母住在湖北沙洋57干校。

那时在农村,晚上很少有灯光,天空中的星星特别耀眼。晚饭后,天气暖和了,吴吉和他的朋友们坐在屋外,仰望星空。这也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起来,坚持,听,看”是“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要求。

所谓“听觉”是指从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音乐可以在地面上接收。“可见”意味着地面上的人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在轨道上飞行的卫星。

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东方红”的音乐,在夜空中捕捉“东方红一号”的身影,已经成为吴季童年记忆中的一抹亮色。他清楚地记得,在晚上七、八点钟,当天刚刚黑下来的时候,最好在天上找到人造卫星。与其他恒星不同,人造卫星可以移动和“运行”得非常快。

为什么人造卫星会发光?你为什么跑得这么快?为什么你有时能看见它,或者你有时不能看见它...一个接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年轻的吴季心中播下了好奇的种子。

“从那以后,我对太空探索产生了特别的向往,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这可能是我太空科学研究的开始。”武吉说。

机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不要害怕没有机会,关键是你是否准备好了。不是害怕没有机会,而是害怕没有准备。”这是吴吉经常和年轻人分享的。

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年轻人想出国深造,毕业后在北京邮电大学任教的吴季也不例外。尽管公费出国留学的申请和自费出国留学的联系并不顺利,但他从未放弃。

要出国学习,首先必须通过语言障碍。早起听英语广播在那个时候是武吉每天的必修课。为了学好英语口语,他经常去他哥哥的旅行社帮助接待外国旅游团。

198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欧洲航天局(下称欧空局)设立了一个项目,专门资助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家在欧空局学习。武吉,外语能力突出,被学校推荐参加原邮电部组织的选拔考试。

出人意料的是,考试的题目竟然是英语广播录音的现场翻译。吴吉成功地通过了国内考试,但他是否能通过还得由欧空局通知。两个月后,欧空局发了一份电报。

起初,看到电报上一连串的“停止”,吴吉几乎以为自己失败了。后来,我了解到“停止”在电报中的意思是完全停止。理解招聘启事的吴吉觉得这个机会非常难得。

“现在回想起来,我在欧空局工作的那一年是我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年,这让我真正进入了空间科学研究的大门。”吴吉回忆说,他的许多合作伙伴在同一年一起工作,他成了一辈子的朋友,并为以后的国际合作积累了联系。

领导“双星计划”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空间科学研究几乎是空白。1994年,在数据传输单位完成博士后研究的吴季决定回国做一些工作。

“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北京邮电大学,另一个是去空间科学和应用研究中心。我特别希望把我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所以我选择了在空间科学和应用研究中心工作。”武吉说。

由于预期会有重大突破,科学家们渴望从科学卫星上获得第一手数据用于研究和分析,而不是分析他人“遗留”的第二手数据。然而,长期以来,中国没有真正的科学卫星计划。

1997年,在吴季及其同事的推动下,“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以下简称“双星计划”)获得批准。

该计划是中国科学家提出的第一个以中国为主体的空间探索国际合作计划。它使用两颗在大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小卫星来探测地球的磁场及其在地球赤道和极地区域的波动。

“这是中国首次明确设立一个卫星项目,目的是探索空间科学问题。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卫星项目。”武吉说。

作为“双星计划”有效载荷和应用系统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吴季坦言,在推进该项目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幸运的是,随着该计划的成功实施,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

绘制学科发展路线图

想从事科学研究的吴吉多次被提升到管理职位。作为空间科学和应用研究中心的主任,他的重点更多地转向研究和制定空间科学发展计划。

吴季认为,包括空间科学在内的基础科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前瞻性的布局和长期稳定的支持。自2006年以来,在吴季的领导下,在美国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领导下,美国空间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对空间科学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了梳理。

2009年,中国科学院发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国到2050年的空间科技发展路线图”。在路线图的指导下,由吴季领导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试点项目第一阶段启动。相继发射了几颗科学实验卫星,如"墨子"、"实践10号"和"悟空"。

在空间科学的一些研究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从一个新人逐渐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武吉说。

为空间科学鼓噪

2018年初,从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一职退休后,吴季有了新的身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从NPC和CPPCC两会期间媒体对吴季的采访报道中,不难发现“空间科学”仍然是他经常使用的关键词。

“将空间科学卫星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并在2030年前制定国家科学卫星发展计划。”“过去三年发射的科学卫星数量为零,迫切需要在空间科学研究中有更多的“空间”“建议尽快建立一个空间科学领域的国家实验室”...

吴季在倡导空间科学的同时,一直非常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科学任务的价值。作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一期试点项目的负责人,吴季对空间科学任务从选择、实施到评估的全过程进行了深入观察。

“在任务建议和选择阶段,确保任务建议征集的‘自下而上’原则以及公开、公平和公正的选择过程;在项目批准阶段,确保科学任务通过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论证,并确定首席科学家的适当监督责任等。都是确保科研产出最大化的重要方面。”吴吉指出。

204168公里——2018年全年的飞行里程,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武吉的繁忙程度。

他坚信,在推动空间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的梦想就会实现。

字符文件

吴季,出生于重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空间科学协会理事。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干涉空间探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