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首所“北极高校”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赵金平在北极进行了一次科学考察。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兴(右)与极地事务办公室主任曲坦洲(左)签署了关于共同建设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的协议。
本报记者廖洋通讯员李华昌
在6月3日至5日举行的第16届北极大学理事会会议上,中国海洋大学以一致投票方式成为北极大学的准成员,并成为中国第一所加入北极大学的大学。在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刚刚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的永久观察员。
北极这个冰海,以其丰富的资源、对气候的重要影响和独特的战略地位,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海”。虽然中国在地理上不属于北极,但北极与中国的战略利益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作为中国第一所“北极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应该为中国的极地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极地科学探索中,成年海洋生物是勇敢的先驱。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率先在中国开展北极研究。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名科学家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毕业生,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科学家董兆干、中国第一次徒步南极考察的科学家蒋家伦和中国第一位南极考察的科学家赵金平也来自海达。
中国海洋大学是北极科研人才的摇篮。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北极高级科研人才,每年都取得大量研究成果。迄今为止,中国海洋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参加了所有的北极探险。海洋大学在北极物理海洋学、大气物理学、海冰物理学、遥感物理学、海洋生物学等领域拥有强大的研究力量,正在形成一个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群体。在国际合作层面,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挪威和俄罗斯的相关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该校还积极参与与瑞典、芬兰和冰岛的合作。2012年,中国海洋大学在北欧海放置了一个大型海气耦合浮标,形成了强大的北欧海实时观测能力。
2007年7月由中国海洋大学和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共同建立的“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是北极研究的主导力量。赵金平是实验室的主任。鉴于极地变化对全球海洋变化的深远影响,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建设一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专业研究队伍。在极地物理海洋学、极地海洋生态过程、极地生物光学、极地海洋遥感、极地海冰气体相互作用、全球海平面变化和与极地过程相关的全球海洋变化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力量。它已成为中国在这些研究领域的骨干,并逐渐成为国际北极研究的骨干之一。该实验室将根据极地国家的需要,积极参与中国的极地考察和研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拓展研究领域,促进极地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科研工作,加强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培养,为我国培养高水平的极地科研人才。
中国海洋大学的师生还在北极积极组织了各种科学文化活动,以促进北极的科学文化知识,增进他们对北极的了解。例如,学校海洋环境研究所举办了各种活动,如海洋极地文化周、极地科学研究讲座、海洋极地知识竞赛、极地“在风雪中舞蹈”展览等,寓教于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极地政策的研究为海洋中的成年人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海洋大学也一直积极参与极地法律、政治和其他相关领域。2007年,中国海洋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教授刘受国家海洋局委托,主持中国首个北极战略研究项目“国际北极法律对中国极地发展和科研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子课题最后,他提交了一份近30万字的研究报告和中国第一部70万字的北极法律法规汇编。在研究报告中,中国的极地战略,特别是国际法视角下的国际合作战略,已成为中国极地考察“十二五”规划相关部分的重要参考。此后,刘还主持了中国首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极法律问题项目“从海洋法角度研究北极法律问题”,中国极地战略研究基金重大项目“北极勘探开发区域合作机制研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专项“维护和扩大中国北极权益的法律途径研究”,国家海洋局委托项目“南极生物勘探及相关战略研究的法律规制”等。在研究过程中,刘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合作创办了“极地研究专栏”。它已经持续了四年,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其中,刘发表的《从国际法角度研究北极环境法》一文,被选为中国北极科学研究25周年25篇代表性论文之一,是两篇社会科学论文之一。
此外,刘以课题为平台,按照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律,探索形成了“纵横结合、分工明确、双层运作”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到人、定期量化、严格要求”的管理模式,并组建了以她和郭培清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拥有一批跨越国际法学科的年轻副教授和讲师。 以国际政治和公共管理为核心力量,以学术志愿者和研究能力为辅助的几十名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
目前,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法律与政治研究所与北京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所极地战略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保持着密切联系,形成了中国三个极地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他们也是该国制定极地政策战略所依赖的主要智库之一。相关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加入北极大学,海洋成人抓住机遇
北极大学是一个主要由北极国立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的大学联盟。它于2001年6月在北极理事会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多年来,北极大学致力于北极研究和教育。其目标是通过合作研究促进环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土著文化。
目前,北极大学的成员包括两类:一类是正式成员,来自八个北极国家;另一类是非北极国家或地区的准成员。北极大学的专题网络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包括北极法律、北极治理、北极地缘政治和安全、北极沿海地区和海洋事务、北极可持续发展、北极环境影响评估等。
北极大学为成员单位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生交流机会,包括校际出国留学项目(学分互认和学位授予)、北2北和戈诺特项目(让“南方学生”体验北极)等。它还有一个成员单位之间的教师资源交换计划,并鼓励成员单位之间共享研究信息资源。总之,会员们有足够的机会交流研究和教学资源。由于这些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成为北极大学联盟的成员。
作为一个非北极国家,中国缺乏参与北极事务的平台和支点。北极大学无疑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中国海洋大学已成为北极大学的准成员。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北极研究特色学科的发展空间,在北极领域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北极国家的研究资源,为中国北极事务培养后备人才,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北极研究水平和国际声誉。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成为中国学术界参与北极事务的另一个平台和支点。这有利于多渠道落实中国*在“十二五”极地勘探规划中提出的在北极地区加强“实质性存在”的战略政策。这也有利于中国从更多角度参与北极治理。这也有利于通过学术外交提高中国在北极的国际话语权。
为国家战略服务,海洋大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极地考察“十二五”发展规划勾画了中国未来极地考察的蓝图。“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深入开展极地战略研究,引导极地科学有序发展。在重点极地地区开展综合环境调查,加强对极地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监测,进一步加深对北极和南极地区的科学认识;继续加强极地勘探能力建设,推进高新技术应用,建立极地勘探船队、航空保障和应急体系,进一步提升极地勘探综合实力;我们将广泛参与国际极地事务,维护极地地区的国际法律体系,更有效地维护我国极地地区的权益。
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的正式观察员后,将以“法律身份”在北极事务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国还将在北极科学研究、气候研究和航空发展方面拥有更大的运营空间。目前,中国对北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科学考察领域。目前,中国没有参与资源和能源的勘探和开发,也没有过多参与航空路线的开发。如果北极航线在未来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这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毫无疑问,北极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中国对北极的关注和研究将继续下去。面对机遇和挑战,海洋大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科学杂志》(第7版理论,2013年7月4日)
上一篇:北极局地30℃需要担心吗?
下一篇:北极的冰快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