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要让他不下田 除非田里没水稻了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接受了采访。照片/记者杨旭
袁隆平在湘潭河口镇的试验场观察低镉水稻的生长情况。图片/新华社
爱国斗争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基因,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从现在起,该报将推出一系列“时代脊梁”报道,紧密结合“弘扬爱国斗争精神,为新时代做出贡献”的主题。充分展示湖南实践爱国主义斗争精神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老一代和新时期优秀知识分子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有这样一个老人,他说,让他不要离开田地,除非田里没有米。
他一生追求的两个梦想是一个是享受谷物下的凉爽空气,另一个是用杂交水稻覆盖世界。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面对国际权威杂交水稻科学家宣布的“死刑”,袁隆平以质疑的精神开始了他对杂交水稻的创新和研究。如今,杂交水稻已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袁隆平对水稻的研究并没有停止。他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对食物不够满意,还需要吃好。我们需要高产量和高质量。”
穿过浏阳河,沿着蜿蜒的小路,你会到达一个完全不同于城市喧嚣的宁静世界。这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9月20日上午,我们在接待室见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的面前挂着一幅金色稻穗的巨幅照片。
同一天,他穿着蓝色格子外套和配套的裤子,与记者谈论是否考虑休息。他说:“休息意味着什么也不做,也不做任何让老年痴呆症变成麻烦的事情。”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些话逗乐了。
如今,在已近90岁的袁隆平,最开心的事就是去田里。事实上,如果你追溯杂交水稻的诞生过程,你会发现杂交水稻的成功与袁隆平坚持科学探索、勇于面对困难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以及“养活更多人”的愿景密切相关。
探索“禁区”并不局限于现有的结论。
出生于1930年的袁隆平经历了饥荒,所以他决心用农业科技来解决增加粮食产量的问题。在同一天的采访中,他和记者谈到了食物的珍贵,“饥荒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饱餐一顿并不容易。一锭金子换不了两个馒头,粮食是宝藏。”
事实上,当袁隆平将目光转向杂交水稻时,他面临着权威国际科学家对杂交水稻的“死刑”:水稻和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然而,袁隆平对这个“禁区”有所怀疑,并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找到了改变全人类食物问题的另一种“可能性”。
1964年,当水稻抽穗时,他在安江农业学校实习农场的洞庭早籼稻地里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天然雄性不育植物”。1970年,在海南发现了不育野生稻,并命名为“野败”。1973年,杂交籼稻与“三系”成功匹配。到1995年,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8年,超级杂交稻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的重点项目
如今,杂交水稻已经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它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美国学者唐·帕尔伯格(Don Paarlberg)在他的《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谈到袁隆平:“他从饥饿的威胁中退缩,指引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也许袁隆平不是第一个看到外星水稻的人,而是第一个发现其本质规律的人。他曾经说过,“如果杂交水稻的成功有什么秘诀,那就是创新思维,而不局限于现有的结论。”
不断“攀越”,一直没有“满足”
从最初的探索和探索,到建立科研团队带头攻关,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获得成功,再到两系法和超级稻...看似顺利的过程实际上并不容易。
除了经历“失败、成功、失败、成功”的风风雨雨,袁隆平还冒着生命危险在科研道路上守护了几十年的实验场。1970年,在云南的袁隆平,他们和他们的助手遭遇了一场大地震,并要求所有人员撤离。然而,他们拒绝离开,并建造了一个棚子来保护实验场。
"在人类的控制下,事物总是向更好的状态发展."袁隆平告诉记者。这个想法可能是“农民科学家”没有停止探索的原因之一。袁隆平的秘书辛在2017年接受《潇湘晨报》采访时表示,“他似乎从未意识到自己是个老人,仍然有强烈的创新欲望。”
辛叶韵还记得,当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在2000年前解决第一个问题,即每亩700公斤的目标时,袁隆平对全屋媒体说,“我对实现这个目标感到满意。”四年后,中国超级稻育种第二阶段每亩800公斤的目标提前实现。袁老告诉媒体,“我对这个目标的实现很满意。”
现在,袁隆平“满意”了吗?恐怕不行。
近日,云南省个旧市100亩超级杂交稻示范片试种通过,平均亩产1152.3公斤,创1209.5公斤的新高。"单个土墩已经达到18吨(1200公斤)."袁隆平笑着说:“每亩1000公斤得80分,1100公斤得90分,1200公斤得满分。”
今天,袁隆平仍然保持着“勇攀高峰”的势头。在超级杂交水稻力争亩产18吨的同时,他也在推动海米的发展和第三代杂交水稻的研究。第三代杂交水稻具有三系两系的优点,也克服了三系两系的缺点他说,第三代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即将成立,“一旦它的研究取得突破,它将肩负起我国粮食安全的重担。”
一生的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
“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享受谷物下的凉爽空气,另一个是用杂交水稻覆盖世界。”袁隆平说道。
他曾梦想在草下乘凉。“大米和高粱一样高,耳朵和扫帚一样长,谷粒和花生一样大。我将享受耳下的凉爽。”他向记者描述了自己梦中的情景,这也是袁隆平追求高产的理想。
袁隆平的内心期望是杂交水稻将覆盖全世界。“世界上有1.6亿公顷稻田。如果世界上一半的稻田种植杂交水稻,每公顷将产出2吨,每年增加1.6亿吨水稻,增加5亿人口。”他说。
这种期望可能是另一场艰难的战斗。去年4月,袁隆平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我毕生的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只有永不满足,不断创新,我们才能有新的动力和新的收获。”
虽然袁隆平已经88岁了,但他似乎还没有考虑过退休。事实上,他仍在修改当天采访前要发表的论文。“有事做,有爱好,如果不工作得了老年痴呆症就麻烦了。现在我可以计算加减乘除了。”袁隆平开玩笑道。
袁隆平的世界非常大,大到足以容纳全球粮食安全,但袁隆平的世界非常小,小到只能容纳他试验场的大米。袁隆平将一天去两次田,一次在早上,一次在下午。他说他的工作是做大米,所以他不能离开田地,除非田里没有大米。
"高产和优质都是必需的."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对食物不满意,但也吃得好。我们需要高产量和高质量。”袁隆平说,但他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他永远不会牺牲生产来追求高质量。
过去有句谚语说“高产与优质是矛盾的,高产不能是优质,优质不能是高产”。然而,袁隆平认为这是片面的。"高产与优质是矛盾的,但不是对立的,也是困难的."
他认为高产是第一位的,在高产下应该追求高质量。片面强调高产而不重视优质是不好的,只重视优质而不重视高产就更不好了
本报记者罗雅琪实习生殷敏长沙报道
上一篇:不能遗忘袁隆平,“暂时”也不行
下一篇: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