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表示选修课不只为学分
在反复检查课程代码后,王涛和他的室友分别坐在电脑前。当学校选课系统打开时,他们将立即按下“选课”按钮。
在王涛看来,虽然她可以参加自己不喜欢的课程,但她始终认为“学有所成”是最理想的状态。"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王涛说道。
最近,中国青年报学校媒体联盟对全国100多所高校的532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1%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选修课不仅是为了学分,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考试的难度、作业量和课程的实用性也成为影响学生选修课的重要因素。
46.2%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在选择课程时更重要。
"请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为什么有钱的人会变坏’。"这是四川大学选修课“爱情与婚姻经济学”毕业考试中的一道试题,这门课曾经在网上很流行。
参加过这个班的叶平说,老师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幽默风趣,善于用经济理论分析各种案例。这门课无疑是学生眼中的“热蛋糕”。
黑龙江大学的杜宁宁告诉笔者,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概论”在学生中非常有名。根据他的介绍,这门课程的主要讲师是九位高级教授。他们面向全校,轮流教授哲学经典。80多岁的张奎良教授也出现在这门选修课的讲台上——头发花白,一路站着,黑板上写满了讲稿,依然充满激情。课程结束时,全班都忍不住站起来,看着教授带着掌声离开。张奎良离开办公室,邀请他的同学和他讨论哲学问题。杜宁宁认为,“公共选修课的专业性相对较弱,学生的听力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但当教师致力于公共选修课时,学生自然会报以掌声和尊重。"
中山大学大三学生丁毅认为,公共选修课“植物智慧”也是一门受欢迎的课程。老师很少点名,但很少学生缺席。根据她的介绍,这门课内容丰富,老师会结合文学作品如电影和书籍来分析植物的各种功能,并在课后布置一些实际作业。丁毅的作业是种植向日葵,观察向日葵盘在白天的转动,记录向日葵发芽、开花和枯萎的过程。"老师说第一百个把作业发到邮箱的学生也可以得到一张植物地图!"丁毅觉得彩票给班级增添了许多乐趣。
中国青年报学校媒体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81%的被调查大学生在选择课程时重视教师的声誉和教学水平,57.3%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他们擅长课程内容并希望继续深造。与此同时,71.4%的受访大学生会选择考试简单、作业少、学分容易的课程。
对于刚毕业的寇玲来说,高年级的课程选择更令人困惑。上学期,正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寇玲,有一个繁重的复习任务。就在那时,学院的一位著名教授开设了一门新的实践课程。寇玲明白修这门课需要很大的努力去做实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准备时间,但是如果你放弃这门课,你会为你的本科生涯感到遗憾。
经过长时间的奋斗,寇玲决定走这条路。寇玲说:“跟随这位老师的学习态度是终身受益。”。“我很高兴我没有放弃。”
在大二的时候,中山大学2016级本科生陈硕选择了从中文系转到新闻与传播学院。他坦率地承认,当他第一次进入学校时,像他的许多同学一样,他热衷于努力学习,并通过选修公共课程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希望在专业知识之外有很多收获”。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他觉得“通过公共选修课学习东西似乎不现实”,因为公共选修课的性质使其难以控制。在大一的第一学期,他开始“功利化”地专注于专业课的学习,而公共选修课只关心点名与否、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信息。
高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姐妹的“经验帖”成为选修课的重要参考。
"每个大学生都被课程的选择所困扰。"陕西师范大学的柴丹说:“我们在高中时不能选择自己的课程。通过在大学里选择课程,我们感受到了“所有的河流都流入大海,所有的河流都流入一个篮子”的氛围。选择我们想要的任何课程也是一种快乐的“担忧”
在高校的每个选修季,学生都会在社交媒体和校园网上发布选修帮助帖子,各种体验帖子也会相应出现。这些经验岗位绝大多数来自同一所学校的高年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老玩家”,他们在选修课上有更多的“经验价值”。每个“选择季节”,他们会自然地把“经验”传递给他们的弟弟妹妹,然后他们会把听到的“经验”传递给弟弟妹妹。久而久之,他们甚至会形成选修课的“江湖”信息。
根据中国青年报学校媒体联盟进行的一项调查,70.7%的受访大学生在选择课程前会征求高中生的意见,93.4%的受访大学生会听取高中生的一些建议。
武汉大学的学生陈洪辉告诉笔者,高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将把公共选修课的经验岗位组合成一个集合,并在每门选修课前参考前人的经验岗位。“没有先咨询然后了解,我不敢选择一门课程。我绝对不会冒险选择一门平均分数很低的课程,因为我不能保证我能顺利通过。”陈洪辉说。
江苏一所大学的大四学生徐秉谦表示,他选择的课程“完全基于眼神交流”。她解释说,学校的公共选修课通常不难评估,也没有必要咨询高年级学生。
上海大学的尹莹莹说,她坚信高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姐妹的建议,“如果你听他们所有人的,你就会明白。”因为她发现一些高年级学生总是喜欢推荐课堂气氛相对轻松的课程,“至于我,我想尽我所能来扩展我的知识。”
“摆脱高中生的“传奇”最重要的是给我们试镜的权利。”暨南大学的林(音译)认为,学校应该确保每门选修课的第一堂课是试听课,这样选择这门课的学生在决定是否选修这门课之前就能了解老师的风格和教学大纲。她举例说,“就像现代人在恋爱结婚前应该小心相处一样,学校也应该在课程选择中消除‘盲目婚姻和愚蠢婚姻’的现象。”
超过60%的大学生选择知道“难”并往上走
根据中国青年报学校媒体联盟的调查,65.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即使老师要求严格,他们也不会放弃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暨南大学大四学生苗霖表示,在过去的四年里,她选择课程的标准只有一个——“教室里应该有干货”。这样的标准也促使她总是选择一些道听途说难的课程。她笑着说:“我越是落后,就越会发现即使课程内容很难,我也能以好成绩通过考试。如果我真的喜欢一门课程,那么我会大胆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苗霖还认为教师负有严格的责任。在她看来,只要她坚持并遵循老师的学习计划,她一定能够为这门课程建立自己的学习地图。她还记得选修课“交流方法研究”。老师非常严格。她需要在学期内完成一项调查,并使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她和她的团队成员每周都出去做志愿者,写观察笔记,进行深度访谈,设计,分发问卷,并在图书馆写报告。她回忆起她称“真的很累”的时候。然而,最后,她和团队成员写了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据辽宁某大学教务处工作人员介绍,该校开设了100多门人文选修课,其中不足10门因选修课数量不足而无法开设。虽然班级很多,但这么多年来最受欢迎的班级是那些在学生中非常有名的老师的班级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林老师告诉笔者,每年都有学生不得不退出并重新选择选修课。“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整个班级都放弃了某一门课程,结果老师们没有课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上寒热课的两种极端表现引起了学校领导的注意。“根据培训计划,有些课程非常重要,不会因为缺少选修课而停课,而大多数人喜欢选择声誉好的课程。此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林小姐说。
为了上好公共选修课,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老师提出了“小班化教学”。“目前,学生和教师普遍错误地认为选修课不如必修课重要,因为选修课学分少,采用的形式是考核课。”但是,他认为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选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某个领域,更适合小班教学。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冯认为,所谓“功利选课”的背后,首先是一种“无奈”,因为没有足够的课程值得学生认真考虑,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轻松拿到高分。然而,她也指出,做好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就中山大学而言,她说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在改善。“事实上,当我开始自己的课程时,我总是在第一周问每个人他们的期望。可以说,人们倾向于期望课程中放松的声音越来越少,期望真正学到东西的反应越来越多。”
在她看来,在公共选修课的理想状态下,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学生的时间,并准备好课程。学生也尊重老师的时间,认真对待课程。她希望参加该课程的学生不会因为没有其他选择而前来,而是真正对该课程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并完成课程任务。她还说,“这样做的前提是提供足够高质量的课程,学校已经出台政策鼓励教师进入公共选修课。”
(应受访者的要求,本文中受访的学生使用假名)
马,东北大学,梁心路,中山大学,魏翠云,闽南师范大学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3月26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