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8本科专业社会影响力排行”发布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传播与舆论监督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专业社会影响排行榜》(以下简称《2018专业排行榜》)。这是该中心首次发布本科生专业社会影响力排名。
“2018专业排名”坚持“办好一流大学,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专业为关键”的原则。网络社会正在改变人们工作、生活和生活的方式,也在改变人们评价高等教育的方式。互联网上人们对高校某一专业的具体看法和价值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水平和社会影响,是该专业综合实力的外在体现。
这种排名是一种“由外向内”的排名,不同于以往的“由内向外”的职业排名。围绕教育部和财政部2007-2011年在普通高校设立的355个特色专业,专业建设质量体现在社会影响上。在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下,排名主要依据本科专业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的综合影响力,包括国家、省市和地方重要新闻媒体平台、各教育专业媒体信息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覆盖面广、类别齐全。获取信息和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上述媒体中,使用爬虫技术搜索355个专业和专业建筑网站以获得上述数量。通过独立的研发程序,对上述内容和语义进行情感分析、声誉分析和评价分析。对数据进行加权,形成本科专业的社会影响指数,并进行五项评价,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专业的社会影响状况。
对705所大学和355个专业的评估
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传播与舆论监督研究中心是一个以高等教育传播与舆论监督研究为特色的新型智库。2016年11月,《中国高等职业媒体影响力百强模型》发布。
“2018专业排名”涵盖705所大学和355个专业,占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总数506个专业的70%。它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大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和前景。
排名1: 2018年本科专业社会影响力综合排名
排名2: 2018年本科专业(大学)社会影响力排名
[扩展阅读]
首先,为什么要研究
(1)办好一流大学,一流的本科教育是基础,专业是关键。
从全球角度来看,重塑本科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2017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新时期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言强调,高等教育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本科教育要薄弱,地球要震动。会议期间,150所高校联合发布了《本科教育一流宣言(成都宣言)》,提出要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率先确立创建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强化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把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快实施“六优一优”人才培养计划2.0,建设本科专业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归根结底,要培养一流人才,一流的本科课程是其基础和核心。要办好一流的本科,必须支持一流的专业。学科是知识体系,而专业是指社会职业领域。专业以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在人才培养中特别注重教学的第一线,注重课程、教师、教学、学生、教学方法和技术的整合,包含“育人”的概念范畴。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专业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专业与学生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密切相关。解决重大问题解决学生的出路问题。
专业建设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质量与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关系最为密切。专业设置不仅反映了高校的“社会适应性”,也是高校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直接反映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中国高校专业建设一直是高等教育和社会关注的民生话题。特色专业是高校的重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一般聚集高校的优势资源。高校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专业建设的整体影响力水平。
(3)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社会影响力决定职业影响力。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注意力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过载,人们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谁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谁赢得了第一次机会,谁获得了市场价值。各种社交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对高校专业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该专业的社会关注。同时,专业各方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的影响范围、广度和深度以及评价倾向是专业社会影响力的直接体现,直接影响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决定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专业的质量水平。
(4)中国传媒大学领导重视研究团队,具有较好的研究优势。
1.中国传媒大学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副校长段鹏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社会影响力的研究工作。廖祥忠会长亲自主持了专业社会影响力排名研究工作,并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为此项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在专业建设研究方面: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传播与舆论监督研究中心团队从2007年开始关注专业建设问题。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学特色专业培养研究”,研究成果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3.在数据挖掘和高校影响力排名研究方面: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优势,于2016年完成了《中国100家示范性高职媒体影响力研究》,并发布了高职媒体影响力排名。他在影响力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研究团队成员包括网络舆情和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20多名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积累和研究经验。本研究也是该团队此前开展的基于高职院校影响力排名的第二项研究工作。它在团队合作、研究专业性和成熟度方面有足够的基础。
因此,职业社会影响力的研究对于探索一流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教学的建设、学生选择专业、学生就业等方面具有更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二,如何学习
本研究以教育部“十一五”期间公布的七批特色专业(355个特色专业,涉及705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数据挖掘方法对高校特色专业的社会影响力进行排序。该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研究制定职业社会影响力指标体系。根据专业教育特点和社会媒体影响规律,提出了高校专业社会影响指标体系,包括三级指标、三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搜索到的媒体平台包括国家、省市、地方重要新闻媒体平台、中国各教育专业媒体信息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微信、微博等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覆盖面广、类别齐全,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2.数据挖掘和清理。搜索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搜索完成后,通过独立的研发程序对所提及的内容和语义进行情感分析、声誉分析和评价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加权,形成本科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指数。
3.人工判断。课题组对社会影响指数的结论进行了人工抽查和分析,并在总体数据分布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高校专业社会影响评价的7个等级排名,包括“5星+,5星,5星-,4星,3星,2星,1星”。同时,总结了我国高校专业社会影响的相关结论。
三。主要结论
1.在355个特色专业中,电子信息工程的社会影响力最大。
2.一般来说,双一流大学的专业具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力,非双一流大学的专业也有较好的表现。
四、高校如何提升专业社会影响力
1.关键是要努力培养高校内部技能。通过研究发现,特色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与学校、学科、专业的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许多具有悠久历史和公认专业的高质量院校走在了前列,如清华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清华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这些学校的专业质量好,知名度高,排名高。他们也在这项研究的相关排名中名列前茅。由此可见,质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专业社会影响力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如果你想在社会上有个好名声并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努力训练是关键。
2.善用现代媒体是增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在媒体时代,高校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可以有效提高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提升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专业建设、招生乃至就业都有积极意义。建议高校在日常宣传和媒体露面中注重“专业”形象,宣传与专业相结合,突出高校的专业特色,进行更有效的宣传和媒体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