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这里的实验室,挺有“文化范儿”

科普小知识2021-09-27 11:00:00
...

大学生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上课。

我们的记者廖洋和记者晋松

大学实验室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精密仪器、一排排的电脑、移动的“白大褂”和严肃的面孔...

但是,如果你把各种各样的书放在实验室的角落里,并在实验室的门上写一个“中国古代名著翟浩”,你认为这样的实验室有点“特别”吗?

在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实验教学中心),这样的“特殊”实验室已经存在多年,学生和研究人员已经习惯了。但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平淡无奇的“习惯”中,国内一所大学正在探索实验室文化的内涵。综合性科技实验室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实验室中的“文化岗位”

在普通人眼里,高校理工科的师生只能泡在实验室里写论文,对社会人文知之甚少,甚至漠不关心。然而,实验教学中心的老师们只是在科学与工程实验室里吹一股“文化风”,使实验室充满了文化气息。

例如,在实验教学中心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就有这样一个书角。这里的书籍不仅包括专业书籍如《实验室研究与探索》,还包括参考书如《英汉词典》。此外,还有《道德经》、《史记》、《毛笔书法教程》...各种各样的书加在一起,总共超过1000册。

作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心设立的一个“文化站”,书角里的许多书都是教师从自己家里带来的,其中许多是从旧书摊上找到的。有了这样一个“驿站”,来做实验的老师和学生可以在这里休息,看书,在繁忙的实验间隙享受文化的魅力。

在书的角落旁边是一个照片墙,上面挂着30多张照片。在照片中,老师很有说服力,学生们渴望知识。

“摄像机捕捉到了老师和学生实验课上的所有瞬间,这也是我们日常实验课的真实再现。”在采访中,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洪波表示,每年6月,实验室都会在全校范围内收集“发现实验之美”的视觉作品。这些照片是这次活动的获胜者。

在文化氛围中体验科学研究的快乐

环境监测实验室只是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人性化建设的一个具体例子。

据报道,目前实验教学中心管辖6个实验室。中心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中国文化道德的角度解读各实验室不同的专业特点,定制个性化的“中国文化名片”,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培养并重的文化氛围。例如,综合设计与创新训练实验室主要负责我们的学生和选修我们课程的其他学院的本科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它的中国研究名片是“提问”。

“‘道’来源于庄子的平等观,具有路径法则的意义。问,即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方法,将现有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思考创造变化,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知识的转移和转化。这个名字的含意与实验室的功能是一致的。”实验教学中心的王修海老师是“翟浩”实验室的“命名人”。在完成这项任务之前,他和他的同事花了一个多月的空闲时间。

汪秀海位于岩土环境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命名为“吴凯”,环境微生物实验室命名为“建威”,分析测试仪器实验室命名为“闵边”...现在,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名片已经被制作成具有漂亮书法字体的名牌,挂在实验室的专业名牌旁边。

此外,在每年的不同月份,实验教学中心将举办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其中一些活动也成为了品牌,并在学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们还赢得了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为教职员工开设了硬笔书法和毛笔字书法课,聘请了校内外的书法教师免费授课和练习书法,许多大学生和研究生书法爱好者也来“搓课”。在过去的几年里,超过1000名学生和老师参加了书法课程。

“我们做好实验室文化建设,就是让科学研究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相得益彰,就是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氛围中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在科学研究中领略优秀文化的美。”洪波说。

教育理念注重绿色环保

在实验教学中心的入口处,有四个标志,即“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监测实验室”、“学生创新训练活动室”和“实验教学建设成果展示室”。这也表明这个小教学中心实际上是“多功能”的。

“我们不仅可以作为教学、科研和学生创新训练的场所,还可以展示实验室建设的成果。我们还可以工作、使用和观察,一蹴而就。”洪波说。

进入成果陈列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组陈列柜,分别是环境监测仪器、海洋仪器和保存完好的环境样品。王秀海说,设备被放在陈列柜里,让学生对现代仪器技术有更直观和直观的了解。陈列柜里的仪器可以拿出来直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当你看到它们时,它们就在展示柜里,当你看不到它们时,它们就被用于科学研究和教学。”王修海说,他拿起了一个SLC9-2直读电流表,这是青岛海洋大学海洋仪器厂在1997年8月制造的。设备的表面已经被油漆掉了,但由于小心使用和适当的维护,它仍然可以使用。

除了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还有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大房间,可以同时容纳100多名学生上课。这是一个本科生专业技能培训中心。

与专业实验室不同,这里的仪器和设备看起来有点破旧。“不要低估这些设备,它们是我们手中的财富。”实验教学中心的老师张民生指着附近的一台汽车发动机说,例如,它在这里已经快7年了。

原来,在2012年,为了丰富本科专业技能发展培训课程,教师们筹集了5000元购买了一辆报废的普桑汽车,并拆除了发动机。剩余的报废汽车以2000元卖给了车库。正是凭借这台3000元的发动机,他们开发和设计了汽车环保技术和汽车文化等培训项目。他们还从学校相关部门找到了“退役”的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和海洋野外仪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除了老师,学生们还将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制作一些小乐器。“计算机的拆卸和组装非常有用,调试过程也非常有趣。这门课程确实培养了我的实践能力,我非常喜欢它。”选修这门课程的2015级大气科学专业学生孔俊浩兴奋地说。

这种少花钱多办事、注重节能环保的教育理念,也使得“本科专业技能培养”课程的课后衍生效应非常显著。到目前为止,这门课程已经连续开设了10年,有近900名学生选修了这门课程,使它成为一门受欢迎的选修课。曾经修过这门课的大学生刁靖杰在她的实验结果中写道:“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仅仅学习课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应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非常感谢您的宝贵和有意义的课程,它让我受益匪浅。”

近年来,实验教学中心依托该课程,成功探索了学生“三能力”分级培养和“六阶段”高级培训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三支以学生为主导的跨院系创新团队。课后,这些团队成功地开展了各种实践和创新活动,获得了三项*和省级竞赛奖及十多项成果。

“实验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搞好实验室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实验室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坚持道德修养、实现“三位一体”教育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中心所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文寿说。

中国科学新闻(2019-05-22第六版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