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清华校园为何出现一群退伍老兵

科普小知识2021-09-04 11:58:01
...

为什么清华校园里会有一群老兵?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兵比参加高考进入清华更难。每年有3300多人进入清华大学,但每年大约有20名清华人可以选择参军。”清华的退休老兵张一成哀叹道。

嘉娜被称为“清华第一女战士”。参军前,她像清华的大多数女生一样,每天穿梭于教学楼和图书馆之间,喜欢漂亮的衣服和时髦的服装。“骑车穿过校园主干道时,我看到了2007年大学生入伍通知书。我告诉自己,我可能会尝试它。”

直到她完成了登记、体检和政治审查,她才告诉家人和朋友军队的消息。很快她的手机被打掉了。毫无例外,每个人的问题都是:“你为什么想参军?”有传言说她参军是为了钱,有人说她的成绩不好,甚至更离谱,还有人说她"参军是为了减肥"。

清华学生当兵是“作秀”吗?让我们看看一组数据。自2005年开始征兵以来,清华大学已有134名学生应征入伍。目前,88名退役返校学生全部被评为优秀士兵,30名在部队服役有功,31名参军(另有22名入伍前入党),7名转为国防生,20多名退役学生担任过辅导员。

清华学生参军是为了镀金吗

“晚上躲在被子里静静地吃馒头真的是最幸福的事。”由于在部队的紧张训练,来自清华的学生杨琦瑶(音译)无法忍受晚上的饥饿,他会“偷”馒头。然而,这个出生于1993年的南方男孩在参军前不喜欢吃馒头。

他介绍说,在部队吃饭时应该节约食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有一次吃饭,一个战友还剩下半个馒头,该是吃完饭的时候了。他匆忙把馒头扔进泔水桶里。被发现后,每个人都就座了。班长把污水桶里的残渣分成每个人的盘子,全部吃掉了。

清华学生只是军队中的一小部分,杨启耀称他们“压力很大”。

压力首先来自清华大学的“标签”。用嘉娜的话说,参军后,人们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清华大学能负担得起吗?”

当她第一次到达时,甚至连新兵和退伍军人都故意避开她。公司在二楼的浴室里只有一个热水器,而每个人都住在四楼。所以她每天早上4: 30起床,在公司里打热水。五点半以后,当同志们一个接一个地起床时,他们已经可以看到五十多个热水瓶整齐地排列在四楼的走廊里。

新兵连生活了三个月之后,她被分配到海军东海舰队航空通信站学习新闻。

练习击键时,请听显示器说击键一定很重。有一次,她的十个手指都断了,键盘上滴着血,但没有知觉。

“年终考核,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我被授予三等功,是第一个被授予三等功的义务兵。”嘉娜说。

是士兵的“特殊待遇”

清华学生当兵有什么好处?有人为记者算了一笔钱,包括国家对学费的补偿、优惠待遇、复学赞助和清华的补贴,总计约19.42万元。此外,还有针对公务员和公共机构的优惠入学考试。非北京市退休大学生复学后完成学业,被本市用人单位录用的,可以办理北京市定居手续。

然而,他们真的要接受这种治疗吗?

出生于1995年的老兵陈愉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说我们是为了钱而当兵完全是一种误解,清华学生从家教中赚了很多钱。”对清华的许多学生来说,当兵意味着一种感觉。

周浩出生于1987年,也是清华的老校友。他于2013年毕业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为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乡党委书记。

周浩和他的妻子陈都是退伍军人。他自豪地说:“她是法学院的一个小妹妹。我记得她告诉我,女兵基本上只看重军人哥们。她喜欢我的军人气质。”

在获得硕士学位之前,周浩报名参加了在宁夏的工作。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爱人陈之后,对方非常支持。

在他们去宁夏工作的三个月前,两人去民政局领取结婚证。“2013年8月12日下午,陈带我去北京西站。当开往宁夏的火车汽笛响起时,我转过身,看见她在窗外含泪,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一些人质疑清华的光环在他年轻时担任乡党委书记时是否发挥了作用。周浩淡淡地回答说,他几乎整个周末都在拜访家庭,有时一个周末拜访30或40个村民,打普通电话,提供建议和寻找方法...

他坦率地说,他当兵的经历极大地改变了他的性格。把要解决的事情列在纸上,按优先顺序排列,逐一解决,完成一件事情后打勾。周浩说:“军队教会了我事物的组织。”

清华学生走向基层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吗

大学生参军是年轻人头脑发热的结果还是理性选择?

清华大学武装部部长熊建平认为,参军的学生是一个自信的群体。这些学生回来后,他们的领导能力变得更强了,一些人回到学校带国防生。“参军后,我们将安排清华大学的老师到部队参观,听取学生的感受和来自部队的反馈,并鼓励学生尽快在部队中发挥作用。”熊建平介绍道。

刘婷,一个有日本交流经验的女孩,在2012年选择参军。退休后回到学校,她并没有闲着。2015年9月和2017年2月,她两次带领清*防生到西点军校进行交流。“2016年5月4日,我和他穿着军装走进婚姻殿堂,晋升为“军嫂”,继续我参军的梦想和军装的感觉……”刘婷说道。

孟良杰是一个微笑的男孩。记者在清华的校园里遇见了他。与许多人不同,为了在退役后留在部队,他主动成为一名国防学生,并从数学系转到新闻与传播学院。大学毕业后,他在海军辽宁军舰上工作,然后回到学校学习。

“我愿意留在部队,没有热血的口号。我只是内心有一种感觉,希望走这条路。”门良杰说。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向《中国青年报》的中青在线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同学在部队里感到不舒服,并向他抱怨说,他从小就没有受过委屈。结果六个月后,他主动给他发短信说他活了下来。这位同学还帮助军队纠正了一些发射程序,提高了发射精度。

“什么是脾气?正是在高温下,铁变成了钢,我们才能独立面对社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史宗恺认为,招收大学生是学校因材施教的重要方式。军队是高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有效途径之一。

史宗恺认为,在军营中培养学生有利于形成忠诚、勇气、勇气和荣誉等突出的军事特征,有利于素质的全面提高。

多年来,清华大学学生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2005年,有两名大学生参军,现在每年有20多名学生。2008年,只有16名清华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公共部门工作,而2016年,有220名毕业生选择以选调生为目标扎根基层。对于许多清华毕业生来说,去基层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熊建平直言不讳地表示,虽然清华大学的士兵绝对数量不是很大,但它可以反映当代青年的选择,家庭和国家的感觉,年轻人的榜样群体和同学周围的英雄。

“我非常尊重这群学生,不是我教育他们,而是他们教育我。”史宗恺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