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自然科普

西北大学教授岳钰:为“丝路”交换文化火种

科普小知识2021-10-31 02:03:18
...

于越(中)

■我们的记者李晨阳

今年春节期间,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学院首席艺术家兼画家于越收拾行囊,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前往西亚,参观巴林、卡塔尔、以色列、黎巴嫩和阿联酋的风俗和文化,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

“所谓国际化,就是首先让一个人的心融入世界,熟悉这个国家的思想、思维方式、交通状况、社会现代化程度等。尽快。”于越说。在阿曼苏丹国,他整晚都坐长途汽车。一辆公共汽车上坐满了穿着白色长袍、戴着阿曼白色帽子的阿拉伯人。“我是一个“混迹”在其中的中国人,就像羊群中的一只鹿。”于越笑了。尽管胆怯,他开始真正理解和尊重阿拉伯文化。

于越坦率地说:“曾经,我对阿拉伯文化有偏见,但这次旅行让我意识到了阿拉伯文化的伟大。”阿拉伯人用了100年来翻译和保护欧洲的早期文学和历史。中世纪的黑暗消失后,欧洲人仍然从阿拉伯人那里找到了自己的背景。“如果不是因为阿拉伯人,今天的欧洲人可能甚至不知道亚里士多德。”他说。

在耶路撒冷,于越去参观举世闻名的“哭墙”,在问路的时候碰巧遇到一位举止优雅的犹太老人。老人热情地向他展示了几处古代文化遗址。为了表达他的感激之情,于越送给他自己的佛教画册。有趣的是,这位虔诚的犹太老人不仅非常喜欢这本佛教图画书,而且坦率地说,他了解中国文化,喜欢甲骨文。于越决定再送他一幅书法作品。他用甲骨文写下了三部犹太经书的名字,并用中国的楷书和希伯来文做了笔记。

多年来,于越一直致力于通过汉传佛教造型艺术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在西北大学,有一个特别的“于越佛教艺术博物馆”,吸引了许多国内外*、自然和人文学者、艺术同行和宗教界人士多年来观看和讨论。

每个人对这些艺术作品的尊重和欣赏一再激励着于越。他说:“文化尊重是‘一带一路’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则。新中国历代*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政治尊严和经济尊严。”

于越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的建设不应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开发等旧方法上,而应继续发扬古丝绸之路的文化精神,在我们5000年的文化中梳理出一种真正优秀的“文化”,能够代表中国的形象,打动他人,并推动他们走向海外和世界。

《中国科学日报》(专题,第二版,201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