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科学报年终专稿:回眸高教“十二五”

科普小知识2021-12-05 22:08:55
...

中国科学报年终专稿:回眸高教“十二五”

年终特稿

2015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在未来五年的告别中,中国高等教育在许多领域都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在大学分层、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即将到来的2016年是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正在努力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古为今用”。为此,我们为读者梳理了“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的10个关键词。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

规划

探索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和管理方式,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大学章程的建立和完善,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回顾

“十二五”时期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可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关于大学的章程。2012年1月1日,《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教育部所属各高等学校于当年全面启动了章程的制定或修订工作。2013年11月,教育部批准并发布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六所大学的章程,随后分七批批准并发布了章程。2015年6月,全国112所“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军事大学除外)章程首次获得批准并发布。

除了大学章程之外,中国在促进校长专业化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努力。2011年9月就职的湖南大学校长赵开创了“先例”。他公开承诺“两个不”。从那以后,包括董琦和韩震在内的几位主要人物都做出了类似的承诺。直到2014年10月,**办公厅发布了一份文件,要求党委书记和校长不要成为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这个系统是通过文件修复的。

在校长选拔方面,2012年,教育部首次在国内外公开选拔了三所直属高校的校长。到目前为止,五所大学已经尝试公开选拔校长。

此外,在制度建设方面,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先后颁布了《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条例(试行)》,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国科学报年终专稿:回眸高教“十二五”

建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还没有跨过关键的门槛。

经过十几年的酝酿,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终于在2010年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次,有一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实际尝试,如制定大学规章。

尽管中国建立了现代大学制度,但关于管理和评估制度的实施,公众舆论很多,大多数人对此也抱有真诚的期望。尽管在过去的五年里,各方通过观察已形成的现代大学制度做出了努力,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门槛尚未越过。这一界限是法律形式的*与大学之间的明确界限和责权利关系,是法律形式的管理与评价的分离。只要边界和关系不明确,以前的努力可能会失败,大学的管理可能会继续倒退到行政命令在某些情况下统治整个国家的局面。只有跨过这个门槛,才能逐步实现大学自身的自组织和完善。

目前,各大学的章程由*部门审批。从法律角度来看,它们仍然是行政文件。没有法律效力,就不可能界定*和大学之间的界限以及责任和权利之间的关系。大学只是有限的民事法人。只有通过地方立法部门的立法程序,大学章程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并有可能界定大学与*之间的责任和权利的界限和关系。也有可能保证高校依法办学,真正实现管理、行政、评估三权分立。

正因为如此,即使一些大学有规章制度,它们也可能在学校管理中得不到有效实施,而成为墙上的装饰品和检查的道具。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部门不再需要反复发布文件。相反,学者们有必要唤醒自己的独立意识,有意识地将章程作为治理大学的公共工具,以符合大学逻辑、遵循专业规则和章程文本的方式治理大学。

关键词:合作创新

规划

按照“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导向”的原则,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建立一批国家合作创新中心,探索合作创新长效机制。

回顾

2011年4月,胡*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2012年5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1年计划》),标志着《2011年计划》正式启动。此时,“协同创新”也成为“十二五”期间的热门话题之一。

2013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2011计划”,4个类别的14个合作创新中心得到优先支持。

2014年10月,第二批“2011计划”公布,24个合作创新中心分别由24所国内大学牵头。

201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决定》的规定,教育部取消了合作创新中心的认定。

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已经联合建立了100多个合作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报年终专稿:回眸高教“十二五”

建议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科研去行政化需要加强

“2011计划”不同于“985工程”和“211工程”。后者侧重于个别学校。该项目的加入带来了身份标签和身份固化的问题。它把大学分成369个等等,这不利于大学之间的竞争。“2011年计划”强调合作创新,不再有身份标签,并鼓励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

但是,必须认识到,“2011年计划”仍然由行政部门主导。从根本上说,由此带来的行政和功利问题并没有完全消除。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申请计划时有很好的合作计划和想法,但当申请成功时,他们开始考虑如何分配资源。此外,有大学和科研机构已经成功申请了该计划,并建立了合作创新中心作为重要成果——这与以前的工程和规划思想是一致的。由于对计划的评估和对建立创新中心的批准具有行政评估性质,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将计划的选择和批准视为行政部门的批准,从而导致计划的异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改革科研管理*,行政部门不能再领导评价和评价。一方面,应建立一个独立的基金委员会,同行专家应评估选定的项目。另一方面,同行评价应该对项目的成果进行,而不是行政部门。总之,*应该退出科研评价和社会评价,应该进行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今年,教育部取消了对合作创新中心的认证,这是退出行政审查的一项重要措施。*部门要按照科研去行政化的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科研制度,理顺*部门、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关系,释放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活力。

关键词:自主招生

规划

实施高等学校分类招生考试改革,将采取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例外录取等多种方式。

回顾

2011年,陪同考试和独立入学考试分开进行。中国人民大学推出了一项专门针对农村学生的“梦想实现计划”。

2012年,清华大学启动了“新世纪计划”、“自强计划”和“领先计划”,2010年北京大学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系统”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两大亮点。那一年,国家自主招生考试加入了体检计划。

2013年3月16日,三大自主招生联盟考试同日开始。笔试时间的“崩溃”成为未来自主招生的主要延续。那一年,考试科目组“瘦身”受到了表扬。

受自主招生腐败案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于2014年暂停自主招生一年。自主招生也进入了新一轮改革。

2015年,三大自主招生联盟“北约”、“华沙条约组织”和“卓越联盟”被取消,考试时间调整为高考后的6月。学校的独立招生人数普遍减少。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自主招生不设推荐名额”的规定,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实行多年的“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已经取消。

中国科学报年终专稿:回眸高教“十二五”

建议

陆晓东(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与科学研究所访问研究员,学术部副部长)

扩大高校自主招生规模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自2003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10多年的实践。它有多有效?各行各业都有许多争议,但问题的焦点仍然是公平和效率。2015年,我们的团队基于一所著名大学学生的大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数据显示,在大学一年级平均绩点前15%的学生中,独立入学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统一高考学生:超过20%的学生在五年内独立入学,而不到14%的学生参加了统一高考。同样,在15%进入GPA排名的学生中,独立报名的学生比例明显低于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比例:五年内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平均比例约为17%,而独立报名的学生平均比例仅约为7%。我们还使用回归模型来比较在控制了性别、城乡和地域类型后,自主招生的学生和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在学业水平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招生类别对学生的平均成绩有显著影响:自主招生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比统一高考的学生高0.27分(超过半个标准差)。以上结果有力地证实了学校的自主招生确实在选拔优秀学生方面更有效率。

公平性研究发现,自主招生在公平性方面并没有形成统一高考的良好补充。自主招生更有利于城镇户籍和本地学生,从而加剧了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此外,在高考和自主录取两种录取机制下,该校录取名额向超级中学集中的现象继续加剧,各省中学之间的均衡生态逐渐被破坏。在超级中学的学生中,农村户口的比例远远低于普通中学。自主招生不是促进公平的有效模式,尤其是在城市和农村地区。

对自主招生的实证研究表明了我国未来自主招生的发展方向:自主招生将在内容和思维方式上对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产生良好的影响,招生将更加高效。在控制招生腐败的基础上,教育部应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招生规模,给予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经过八项规定,该系统更便于实施。此外,高校应更加注重公平,尤其是城乡公平,同时防止破坏各省基础教育的平衡生态,抑制超高中的发展。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规划

地方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学科建设。应用和技能学科和专业的明确的培训目标、课程标准和学位授予标准。

回顾

尽管“十二五”规划中有这样的规定,但真正开始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时已晚。首先,教育部副部长卢鑫在2014年5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中提到,“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向应用技术和职业教育”。

随后,国家层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要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另一方面,2015年11月16日三部委发布的《关于指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具体指南。

中国科学报年终专稿:回眸高教“十二五”

建议

刘光明(河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将*推动转变为理性意识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不仅是国家的战略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结果。其中既有*的推动,也有高校的理性意识。然而,在“十三五”期间,这种转变更应该依靠高校的理性意识。

“十二五”期间,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主要依靠*的推动。一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创新战略都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二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高等学校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分类办学和错位发展。“十二五”期间,*有良好的意愿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科技大学转型。

“十三五”期间,转型工作将更多地依靠高校的理性意识。事实上,这种理性意识一直存在,并且正在燎原。2013年6月,全国30多所高校发起成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致力于探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和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据官方统计,2009年前,不到80%的新建本科院校有意识地为地方(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但2009年后,高校转型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新建本科院校通过资格评估的比例分别为86%(2009年)、92%(2010年)、96%(2011年)、98%(2012年)、100%(2013年)和100%(2014年)。

当然,要使这种理性意识不断发展,*和高校还需要继续做好一系列工作。首先,国家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需要进一步细化和科学化,如经费制度、大学评估制度、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制度等。二是放开这些高校,赋予它们办学自主权,建立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的*机制。第三,让高校拥有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的实际权利和实力,让企业愿意与高校合作建设实训基地,解决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横向联系问题。四是解决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的出路,完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解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垂直“断头”问题。

对于高校来说,必须有意识地转变观念,变“我要变”为“我要变”,做好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做好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制度设计。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技能、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为其长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规划

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促进高质量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共享。提高和发展教师的信息技能。

回顾

2011年秋季,斯坦福大学推出了免费课程“人工智能导论”,这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突破。因此,在国家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是意料之外的。然而,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

2013年可以说是“中国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第一年”。那一年,北京大学发布了第一批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清华大学推出了“学校在线”中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投资建设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当时,大规模的开放在线课程成为目前最热门的话题。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带来的影响将很快在一年后体现出来。Coursera显示,仅中国的用户数量就从2013年的13万增加到2014年的65万,增长率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如今,大规模的网上开放课程吸引了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参与,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如学分未获教育部认可、辍学率高等。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网上开放课程应用和管理的意见》,推动了大规模网上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的创新。

中国科学报年终专稿:回眸高教“十二五”

建议

李凤亮(清华大学副教授)

鼓励行业充分参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除了这个名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研究者看来,就其概念和背后的理论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极大普及,其影响突然形成了一场“海啸”。例如,许多著名的大学和教师都突然卷入其中。许多企业家和金融资本也对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更不用说大量的学习者了。

随着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迅速发展,自然会有一些挑战和批评,如高辍学率和无法识别学分。但我不认为这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错。大量的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高辍学率,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也是伴随其大规模影响优势的一个附加特征。无法识别信用。这不仅是大量开放在线课程的学分不能被认可,而且大部分学分也不能被认可。

我坚持认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不会对大学产生实质性影响。大学仍将按照自己的逻辑运作,顶尖大学很难成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主角,因为顶尖大学最重要的功能仍然是顶尖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研究。然而,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将促进大学与外界的接触和互动,包括大学墙外的学习者,以及大学墙外的企业、机构和社会组织。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发展不是为了改变大学,而是为了促进所有人的终身学习。这就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本质。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应鼓励产业部门全面介入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利用产业部门的“跨境”推动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在全国的普及,同时利用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推动学分互认过程。

本期文章由本刊记者文才飞、陈彬、韩坤收集。

郭刚制图

《中国科学日报》(第五版《大学周刊》,2015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