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夏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历史先进性及现代演进

科普小知识2021-12-12 07:25:29
...

摘要: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传统文化延续5000年的唯一原因是由其特征和属性决定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德国文化、优秀文化和和谐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历史性的进步。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和人类中心主义相比,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人文理性特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对自然的模仿更具人文理性。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优秀的文明思想,是人类思想的高峰。孔子思想在西汉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后,领导中国领导世界,维护国家统一达2000多年之久。

党的创新理论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超越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先进性;现代进化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曾经说过,“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糟粕,吸收其*精华,是发展新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因此,充分认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在弘扬爱国主义和建设先进文化中的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

地球人类社会是宇宙中物质运动必然性和偶然性双重因素的产物。人类创造了一种文明的文化,这种文化从一开始就是多样化的,从一开始就是不平衡的。随着人类进入大约一万年前的时期,文明发展的步伐突然加快。人们一般把一万年内存在的文明和文化概括为四大文明,即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奇怪的是,前三种文明先后被异族战争和社会变迁等诸多因素打断,而中华文明却延续了5000年至6000年,代代相传,成为世界文明中的一道独特景观。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我们一直倡导热爱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为什么?第二,为什么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没有被其他三种古代文化所打断并延续到今天?我们认为,这是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特征和属性决定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历史进步。

1.中国古代文化的先进性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进步首先表现在数量上。中国古代文化产品的总量约占同期全人类的33%。这是因为:

首先,古代汉字的出现是世界上领先的文明之一。中国大约在8000年前创造了文字。生活在中国的中国祖先在他们早期的工作生活中创造了文字符号,并把它们刻在陶器、龟壳和动物骨头上。这些文明的痕迹是早期的文字和文化。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距今3000至4000年前的商甲骨文是中国文字文化的源头,但实际上它们要早得多。8000年至10000年前在甘肃大地湾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有文字符号。到那时,甲骨文已经变得相当繁荣。国内外甲骨文有15.4万多件。事实上,学术界认为数量应该是这个的几十倍,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被中医这样的无知者食用或尚未被发现。

中国古代文献数量居世界第一。汉字创造之后,中国文学也出现了。中国古代皇帝非常重视文献建设。根据古书,古人说“当你举起一本书时,你必须写它。”夏、商、周三代都有王朝史家,“左史书讲,右史书讲”,所以中国古代民族文化典籍极其丰富。仅汉朝400年间,国家就出版了2133种书籍,共计15929卷。魏晋南北朝三百年间,共出版图书10654种,共计70304卷。

其次,中国古代写的个人书籍出现在春秋时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中国逐渐形成了国有经典、县级志和家族谱系,这是世界上罕见的古代文化现象,具有三个层次和丰富的文献。

第三,中国古代发明造纸术比欧洲早10个世纪。纸张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文化的普遍繁荣。在欧洲,意大利直到1267年才建造了第一家造纸厂。以前,欧洲人只能用羊皮书写。在中世纪的欧洲,复制一本圣经需要300张羊皮,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的传播。

最后,中国古代的物质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在英国圈地运动之前,中国古代的物质产品约占世界的50%。鸦片战争前,明清两代衰落,占世界的35%。尽管如此,中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物质产品的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和经济。中国古代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与物质文化产品相匹配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先进性有着坚实的物质和经济基础。

2.中国古代文化的先进性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品质现在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善与和谐。虽然也有糟粕和杂草的混合体,但从主要观点来看,可以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德国文化、优秀文化和和谐文化。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德国文化。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文化起点很高,其源头是道德。据专家考证,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德”的标志。青铜器铭文中也有许多记载和各种形式的“美德”。中国古代祖先轩辕大帝怀有“修德战争努力”的野心。在古籍和记录中记录和讨论道德是很常见的。《周易》有“夫成人,与天地同德,与日月同辉,与四时同序,与鬼神同吉凶”。后天和奉天”。《周易》也说:“天是健康的,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开阔,君子以德载物。”在这里,可见的天、地、君子和无形的道德并列在一起,达到一个新的理解道德的水平。《尚书》中有许多关于道德的论述。例如,“如果天空不可信,我相信王德言是唯一的一个。”王乘说:“皇帝没有朋友,但是美德是补充。”也有人说“小米和小米并不珍贵,但美德是珍贵的。”“人不容易拥有,但是美德。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将是不道德的,人民将不会和解,上帝也不会享受它。上帝选择的冯异将住在德国”。今天的学者普遍认为,重视道德是周初人们的共识,也是后世儒家讨论天人合一的一个中心命题。著名学者何新提出贯穿《尚书》的核心历史观应该是道德品质。这是基于古代政治家的理解,即历史上“道德教育肯定比暴力更好”。他们所谓的美德有两层含义:一是美德;第二是道德教育。到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伟大的思想家对德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阐述。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美德,如:“中庸之道即美德,太好而不真实”;“君子之风,小人之草,草上之风终会消失”;另一个例子是“如何报恩,以正报怨,以善报恩”;“嵇不是指他的力量,而是他的美德”;孔子说:“美德不是孤独的,必须有邻居。”他还向官员们建议:“以德治国,比如北辰,是一个人生活的地方,星星无处不在。”然而,庄子在《逍遥游》中说:“知为官者,国与国可比,德与君合一,国与国同,国与国同。”老子在《道德经》中写了5000多字。道德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道与道德成为老子的哲学基础。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好文化。早在商代的青铜器铭文中,就有好的文字。中国古代先贤都崇尚以人为本的理性和人性至善的理念和追求。儒家的荀子虽然倾向于持恶的观点,但孔子最初的儒家思想是崇尚人性的善,子圣人孟子深刻地阐述了人性善的理论。在民间有广泛影响的《三字经》也继承了性善论。这本书的开头是“生命的开始,性善”,这已经成为草根阶层的主流观念。西方宗教关于人的原罪的善性理论与恶性理论的本质不同。孔子以德治善,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并创造了大量的美德和要求:仁、义、礼、智、信。文、梁、龚、简、让;忠诚和宽恕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道德和善良的原则。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文化。人是社会性的高等动物,具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兴趣主题。他们相处得如何?中国古代儒家有一个法宝——“和”。孔子强调和谐。孔子在论述“和”精神的价值时,继承了先贤“和而不同”、“互助互济”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和升华。孔子说的“和谐”是指先谈论一个人心灵的“和谐”,然后逐渐从一个人的自我推进到一个人的自我,从小到大,到人、家庭和国家、人和自然的“和谐”。墨子提倡互不侵犯和博爱,这实际上是和平。虽然孙子写了《孙子兵法》,但最高的战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平是最重要的。儒家思想也规定了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则:“不要对别人做你不想对自己做的事”,“如果你想建立人,你可以建立他们;如果你想联系他们,你可以联系他们。”这是国际哲学和伦理界推荐的黄金律。几千年来,中国在封建社会中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中国对周边小国和民族弱者的入侵和占领不是侵略和占领,而是和平——甚至是婚姻,如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陈文公主和宋赞臣。这是中国古代外交的伟大发明。举世闻名的长城是中华民族和谐价值观的固化和物化,也是中国及其文化的铁证。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充满了力量和壮丽,但在秋天他没有犯罪。相反,他广泛赠送礼物,传播友谊。就连郑大人的名字也改成了“他”。这种在历代长期坚持和实践“和谐”文化的现象在世界强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