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为国家现代化探索新路径

科普小知识2021-07-18 08:23:41
...

■何传琦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全国各地都将经历从全面小康到现代化的战略转型,对现代化研究的需求将日益增长。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十多年的科学探索和研究成果,为中国现代化和伟大复兴提供并积累了较为坚实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储备。下面是对我们使用“流行科学语言”的10个创新火花的简要介绍。

结果1:提出人类文明进步的周期表

化学中有一个元素周期表,根据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它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列规律和性质,将化学元素分为7个周期和16组。

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我在《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启示》一书中提出了1999年人类文明进步的周期表。人类文明包括许多要素。一些文明要素的变化遵循进化论,而一些文明要素的变化具有周期性。根据文明元素的周期性,建立了周期表,周期表分为4个时期16个阶段。其中,四个循环是原始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每个周期包括开始、发展、成熟和过渡四个阶段,共16个阶段。

结果2:提出世界现代坐标系和定位图

数学中有坐标系,生活中有全球定位系统。它们为科学研究和人类生活提供分析工具和导航系统。受此启发,我提出了《2001年中国现代化报告》中的世界现代化坐标系和《2014-201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中的世界现代化定位图。它可以帮助我们定位和预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现代化阶段和水平。

世界现代坐标系以文明时间为横轴,发展水平为纵轴。2014年,29个国家处于第二次现代化,99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3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世界现代化方向图以现代化阶段为横轴,现代化指数和现代化水平为纵轴。2014年,有20个发达国家、26个中等发达国家、34个主要发达国家和51个欠发达国家。

结果3:提出了国家现代化路线图

路线图是一张从头到尾指引人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线图。在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研究中,路线图被用来描述未来的发展目标、基本途径和政策措施。

受此启发,我在《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一书中提出了2003年国家现代化的路线图,并在《2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线图。它以生产力结构为横轴,生产力水平为纵轴,描绘了国家现代化的路线图。

结果4:发现并提出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式”

在小学,老师告诉我们人类历史是一条长河,但他没有告诉我们它在哪里。虽然这是一个比喻,但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不是更好吗?

老师的教学经常在我脑海中回响。2003年,我在《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中提出了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式”。我们的研究发现,2000年长江上游是一个农业社会,但仍有原始社会的痕迹,如摩梭的“女儿国”和西双版纳的“刀耕火种”;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是农村地区,属于农业社会。长江下游的江苏南部,城市相连,具有工业社会的特征。长江入海的上海,“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知识社会的曙光即将到来。2000年,长江流域同时出现了四种社会形态的人类文明。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就像人类文明自上而下沿着长江流淌。长江流域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缩影。

结果5:发现世界现代化的横向结构和转移概率

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也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水平的行为和过程。达到并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是发达国家,而其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那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率是多少,发达国家会下降吗?发展中国家能赶上吗?

《2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和《2006年中国现代化报告》分别发现了世界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水平结构和转移概率,《2010年中国现代化报告》发现了世界现代化的水平结构和转移概率。在过去的300年里,发达国家的比例不到20%,发展中国家的比例超过80%。在大约50年内,发达国家落入发展中国家的概率约为10%,发展中国家升至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5%。

结果6:为现代化进程提出“创新驱动模式”

俗话说,火车跑得很快,并且依靠火车的前面。世界的现代化必须有自己的驱动力。分析了世界现代化的动力因素和机制,提出了现代化进程的10个动态模型。

2006年,我在《2006年中国现代化报告》中提出了现代化进程的“创新驱动模式”。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合产生了新技术。新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产生新产业。新产业导致新经济,新经济导致新社会,新社会导致新的现代化。在从创新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信息反馈,从而形成从创新到现代化的正反馈循环驱动。

结果7:为发达国家提出“创新价值模式”

为什么有些国家富有而有些国家贫穷?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解释。新现代化研究的世界前沿是什么?如何保持世界领先?如何赶上世界前沿?为什么有些国家发达了?有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停滞不前?等等。

2010年,我在《现代科学》中提出了在国内发展的“创新价值模型”来解释在国内发展的科学原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国家发达水平与创新价值的比例成正比,与劳动价值的比例成反比,与物化劳动的比例成正比,与活劳动的比例成反比。这里的创新价值是指由技术稀缺性决定的价值,而劳动价值是指由社会劳动量决定的价值。

结果8:提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方向预测

自16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渐变和突变。前者是传统的科技进步,而后者是科技革命。2011年受中国科学院委托,开展并完成了《第六次科技革命预测研究》,发表了《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发表了《新科技革命预测与分析》论文。

在过去的五个世纪里,发生了五次技术革命。第六次科技革命可能是一场“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技、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的交汇点。它将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交汇点。到那时,人类文明可能会进入一个“再生时代”。在过去的300年里,世界现代化前沿的每一波浪潮都是由科技革命推动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必将推动新一轮世界现代化,包括仿生再生和新生物经济。

结果9: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运河战略”和“和平鸽战略”。

自2001年以来,《中国现代化报告》是对新现代化研究的实证研究。它每年关注一个主题,并每年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一些建议已经被采纳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里有两个例子。

2003年,我在《东方复兴》和《2003年中国现代化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运河战略”,即瞄准未来世界前沿,走综合现代化道路,协调发展两个现代化,赶超未来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一条为发展中国家“量身定制”的现代化新路。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两个现代化。根据这一原则,《中国现代化报告》提出了九个现代化路线图,即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农业、工业、服务、城市和健康的现代化。

2008年,我在《2008年中国现代化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和平鸽”战略。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表现是由其自身的努力和国际环境决定的。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现代化的成败至关重要。建议实施“和平鸽”战略,积极发挥联合国作用,建立或完善亚洲国家联盟(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亚欧经济合作组织(筹),在海南岛建立*贸易区。目前,“*贸易区”建设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热点。

成果10:建立新现代化研究的系统研究方法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研究出现了三次浪潮:现代化研究、后现代研究和新现代化研究。其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视角:社会科学视角,以定性研究为主,解释性和描述性;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定量研究为主,演示和建模;这两种观点可以相互补充。我们主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新的现代化研究。新现代化研究与知识、信息化、绿色化、高科技和国家创新体系密切相关。这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研究,强调科学性、创新性、战略性和建设性。后现代研究和现代化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在《中国现代化报告》中,我们逐步发展和完善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即从创新到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新社会、新现代化,我们对整个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时间序列分析、横截面分析、范式分析、过程分析、前沿分析和定量评价,以及图形和建模分析等。研究时间跨度为400年(1700-2100年),研究对象为131个国家,覆盖世界97%的人口,试图“数字化重建”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预测未来趋势,为中国的现代化寻求合理的路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一个非法人、非营利和相对独立的研究单位。这是中国第一个跨学科、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现代化研究机构。在新现代化研究领域,中心的科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科学日报》(专题,第5版,2017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