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官写出大著作——《农书》
公元1298年的一天,在宣州景德镇(今安徽景德镇)的官方机构的版画室里,一位年轻的官员正在指导印刷者印刷县志。
虽然当时采用的木活字印刷技术比雕版印刷效率高得多,但程序仍然非常复杂:通常是在木板上刻上杨雯的反字,然后将单个的字锯掉并修整,然后由雕刻家将活字一个接一个地排好,排好一个板架后,用小竹片垫好并上墨,将纸铺开,最后完成印刷。由于分工明确,这个大房间看起来井然有序。这位官员的表情很平静,但他的内心却很焦虑。根据目前的时间表,至少需要半年时间,20多名工人才能印刷100份县志。
年轻官员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第一,县*很忙,第二,他的工作人员没有太多的人力,第三,他必须找到时间写一本关于农业的专业书籍。根据初步设想,这本书的字数比县志的字数多得多。如果用普通的木制活字印刷,肯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因此,从他第一次来到现场蹲下,他想找到一种方法来节省时间和精力。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终于发现了最大的问题:排版太复杂,需要的劳动力最多。
旋转排版板(网络图)
“只要雕刻家能迅速得到所需的字体,出版社一定会事半功倍!”想到这里,官员向工作人员简单解释了几句后,便疾步走进书房画画。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考和研究,官员们终于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旋转式排版光盘。有两组字符板,每组都有许多小单元格。格里根据节奏被排列成可移动的类型。字符盘底部设有固定立轴支架。在操作过程中,一个人阅读手稿,而另一个人坐在旋转排版板的中间,旋转他的手将所需的字体放入板中。
然后,官员们带着雕刻工人加班加点,制作了3万多种木制活字,放在旋转排字台上。效果很明显。原计划在半年内印刷100本《大德经德县志》(约6万字),现在只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位27岁的官员名叫王镇,是景德县大元王朝的基层行政官。在中国的历史上,千千有一万人当过县长,但他是唯一一个能写古代流传下来的农业著作的人。
王震声出生于东平州(今山东东平)。《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北方人。他常年担任宣州、忻州(今江西永丰)知府,对南方的气候、自然条件和文化习俗了如指掌。宋元时期,由于各国战争频繁,人民*,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随着蒙古统一进程的加快,忽必烈提出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以农、桑为天”的民族政策。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及其后裔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如修建水利、禁止农田放牧、设置农业官员、主持农书编纂等。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王镇自然选择了付诸实践,大力推广农业。据地方志记载,他在任时,不仅规定农民每年必须种多少桑树,种多少农田,还经常发表文章指导农民播种和收获。在业余时间,他亲自去田里和农民一起工作。
传统农业设备(来自罗勒叶博客)
王镇非常可爱和务实。他清楚地意识到提高人们生产效率的关键之一是要有专业实用的农业书籍来指导他们。在浏览了他当时能看到的农业作品后,他发现了几个问题。首先,秦汉以来的农业科学书籍几乎都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四声之书》,虽然相当有名,但已经失传了。30多年前出版的官方教科书《农桑瑶姬》主要由《集》组成,几乎都是古籍,缺乏考证。第二,上一代农学著作主要是文字,很少有附图。到了宋代,《农机谱》和《耕织图》这两幅地图在战争中丢失,只留下零散的篇章。经过反复思考,王镇决定写一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农业书籍。
因此,王镇一边练习一边写作,不时地在书中记录理论和经验。
一年夏天,王镇非常忙。原来,这个县已经连续两个多月干旱,山里的秧苗几乎都死于干旱。会上,一个下属建议县*的长官带头向龙王求雨。王镇不相信迷信,当场就停止了。会后,王镇进行了深入的第一线调查,发现景德县多为中低山区,是典型的山地。用手工把太多的山涧运到山腰是很困难的。
得知这一情况后,王镇日夜查阅古籍,并询问当地长老。最后,他发明了一种类似翻滚的装置。他画了一个翻转的水样本,然后叫木匠、铁匠和其他人来做。最后,他运用“提高灌溉”的原则节约了一万亩耕地。为了传播这种翻转并帮助更多的人,王镇考虑在“农书”中留出一个专门的章节来记录农业用具。
《农书》中的水转纺车(网络图)
又过了一年,王镇看到《后汉书·杜诗传》中的“南阳太守杜诗”一句话,非常激动:“少劳多得,民以食为天。”然而,他搜索了所有的信息,却没有找到这样先进的水力炼铁工具。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经常和长辈们商量,或者去民间观察膀胱吹气技术。好事多磨、终于大致明白了杜派的结构原理(注二)。为了便于操作,王镇在《农书》中写道,他把皮包鼓风机改成了木扇(即简单的风箱)鼓风机。
公元1313年,印刷在旋转排版板上的“农业书籍”出版了。这部系统研究全国农业的巨著,共有13万字。《农业通论》第一部分以农业、牛耕、蚕桑等农业生产为主线,使当时的人们对广义的农业和生产中的自然规律有了清晰的认识。王镇对中国农业的关注渗透在所有的一般理论中,其中最明显的是对南北农业技术差异和原因的详细描述。例如,比较南北养蚕的方法,他坦率地承认“必须选择方法的微妙之处,并写在书上,相信它会有效”(见《缫丝》第15条)。
第二和第三部分“百谷入门”和“农具图册”是农作物和农具的全景展示。在“农具图册”部分,农具分为20个类别,每个类别又分为详细的项目,每个项目都制作成地图,每个地图都制作成文字注释。《农具图册》载有100多种农具和306幅图纸,是第一部图文并茂的古代农书。后世的专业农业书籍,如《农业管理大全》和《时间的一般检验》,都参考了《农业仪器图集》,以获得更多关于农具的信息。可以说,创新的《农具图册》奠定了《农书》在中国农业科学史上的地位。
王镇的《农书》(网络图)
《农书》出版以来,受到了世界的极大关注。在这本书出版不到一年后,公众的关注使官方的“农桑瑶姬”黯然失色。元代其他人写的农书,尤其是农具,都是以“农书”为基础的。明初,《永乐大典》主编负责修订《农书》并及时收入。明清时期,各地出现了许多版本的“农书”。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农业历史学家王玉虎注释的《农书》。
注1:县令是掌管一个县的官员,有许多头衔。从秦汉到南北朝,隋唐时称为知县,宋代称为知县,元代称为知县,明清称为知县。
注2:排水是中国古代炼铁时使用的一种水力鼓风装置,由杜石于公元31年发明。其动力是水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连杆的往复运动。大多数早期的人类吹毛求疵者都是皮肤,这在古代中国也被称为“利加”。炉子使用几个钉,这些钉被放在一起排成一排。这被称为“装袋”或“钉住”。用水力推动这种排水被称为“排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