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余焓:用中国哲学开创催化剂新体系

科普小知识2022-04-19 15:39:05
...

我们的记者,黄公主蔡

世界是物质的,归根结底是能量的。世界的变化是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催化剂是物质和能量之间最有效的转换器。

中国一所普通大学曾提出了具有颠覆性的“无机配体配位/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新概念,开辟了多金属氧化物均相催化的新领域。这种高效、简单、廉价、绿色、环保、可回收的催化剂合成和应用方法解决了传统“有机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存在的根本问题。

上海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于焓提出了这一想法。如何在资源贫乏的情况下取得颠覆性的科研成果?“除了我的专业,我还喜欢研究中国古典哲学。这条路是看不见的,它主宰着一切。其中的“道路”也给了我很大的科研灵感余焓答道。

创造新的破坏性绿色催化剂体系

2014年,于焓进上海到工作。他把研究重点放在创新上,因为要保持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他必须做颠覆性和创新性的课题。然而,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他对传统“有机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系统的研究经历了三次失败。年龄、家庭和科学研究等各种压力已经出现。

闲暇时阅读的儒家、佛教和道教等古典哲学,在绝望的情况下给了他一些启示。从道家的观点来看,一切物质都可以分为阴阳。世界的变化是阴阳的相互转化。催化剂不就是有这种效果吗?如果催化剂是阴和阳的组合,那么对于传统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催化剂”体系,有机配体可以是阴,金属离子可以是阳。目前,杨的有机配体非常复杂。能找到简单的方法来代替它们吗?从化学上讲,催化剂相当于一个电子转移装置。如果用自然界中简单的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它能形成一个具有阴阳一体功能的电子转移装置吗?

在古典哲学的指导下,经过无数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他终于在2017年提出了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无机配体配位/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新概念。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德国应用化学》等世界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为解决当前化工生产中的氧化、缩合、偶联、硝化等高污染反应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目前,课题组已与上市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催化剂库中使用绿色催化剂,成功升级改造了老产品的绿色氧化工艺,打破了美国传统催化剂在这项技术上长达60年的垄断。

给学生创新思想的种子

“人人都能想到尧舜”,等等,所有的科研人员都能做出好的科研成果。有了好的科研理念,最终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一个“做”的错误,导致巨大差异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学生的问题。要解决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态度问题,首先要解决学生的意识和思想问题。

由于认识到一切问题的根源仍然是学生的意识和思想问题,余焓决定用王阳明和曾国藩著作中的优秀思想来帮助培养和训练学生。每个进入研究组的研究生将分别收到一套王阳明和曾国藩的著作。他认为王阳明的心学可以开拓认识,曾国藩的信给出了更实际的操作。理解和实践对科学研究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古今中外平庸的人被一句空话打败,而古今中外有才华的人被一句骄傲的话打败。

在明确了科研方向的选题后,学生应该用严谨的科研思维来消除思维,纠正所有学生的不良习惯,通过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在心中形成积极思维的核心,播下开拓创新的种子。

他用古典哲学培养研究生的方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毕业的三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已在世界*化学杂志上发表,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建立了强大的信心。

在他领导的研究小组中,许多学生获得了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派出的法国博士学位,并先后进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们还获得了国家研究生奖学金和来自上海的优秀毕业生。

余焓希望研究组的每一位研究生都能多读一些中国古典哲学,首先解决心理问题,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从而懂得取舍,不至于迷失在生活中,最后在科研上取得一些成绩。

就余焓而言,他已经快40岁了,先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然后开始自己的科研体系,这样他才能安心。

颠覆性科学研究体系的建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的支持以及韩生教授和魏教授的无私帮助是最关键的因素。”残余焓被反复强调。

《中国科学报》(2018-08-21,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