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共舞的女物理学家
每个人的进步和成就都是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生活的渴望和价值不在于你得到了多少,也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付出了什么,付出了多少。
-高
随着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的临近,2日上午,在中山大学校园内又举行了一项重要活动——著名分光镜高教授塑像揭幕仪式和高教授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区举行。这位女物理学家曾在中国光学领域开创了许多先河,又一次进入了大学师生的视野。
从海外回来后,他成了他生活中的头号人物。
高教授,1914年3月生于云南昆明。他于1934年20岁时获得岭南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36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40年获得东方妇女奖学金(巴伯奖学金),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学习,1944年4月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胜利后,高和她的丈夫冯炳泉教授(当时在哈佛大学任教)于1946年6月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艘货船返回广州。
回国后,高在母校岭南大学任教,任副教授兼教授。1952年10月至去世,他在中山大学物理系任教。他是中山大学光学系的创始人。
在学生们的眼里,高教授并不喜欢打扮或玩耍。她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是做研究。她一生中创造了许多创举:20世纪50年代初,她在新中国成立了第一批专门的光谱教研室,并一直主持光谱教研室的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建立了第一批红外光谱实验室。20世纪70年代,它直接指导了中国第一台氮分子激光器和第一台可调谐脉冲染料激光器的发展,并主办了第一次全国先进激光光谱学研讨会。20世纪80年代初,高教授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在她的领导下,中山大学物理系和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第一批硕士学位项目、博士项目和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学科。1983年,高教授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光学博士。
在高教授的领导下,到八十年代末,香港中文大学在超短激光脉冲和超快光谱学方面的研究已进入世界科技前沿。超快实验室建立的各种超短激光系统和超快光谱实验装置及其研究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CUHK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人格魅力征服一切
高教授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学术成就,但在家务劳动方面却是一个“低能儿”。儿子冯高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我姐姐曾经给过她妈妈这样的评价:在事业上,给她120分并不算太多,但在生活上,给她2分就太多了。"但是冯高仪知道,她的母亲不是不能学习,而是她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科学研究上。
冯高仪回忆道:“她非常喜欢我做的鸡翅。有一次她站在旁边学习。看完整个过程后,她丢下一句话:“我认为这要困难得多,但实际上比做化学实验简单得多。"但最终她没有自己动手。"
高教授的同事、学生俞振鑫教授回忆说,高先生从来不喜欢去疗养。她永远不会去学校安排她去疗养的地方。有一次,她被安排去肇庆七星岩,第二天偷偷跑回来。俞振鑫说:“高教授一生中赢得了很多荣誉,但是你找不到任何人说她的坏话,从领导到服务员。她如此受人尊敬和欢迎的原因仅仅是她的人格魅力!”在高教授病重住院期间,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好意思直接问别人。于是,当余振鑫教授拜访她时,他用英语问道。“结果,医生和护士听到她说英语都很兴奋,说这位老太太会说英语!碰巧年轻的医生和护士正在准备专业职称英语考试,所以他们来征求她的意见。”高教授在病床上为年轻的医务人员当老师。
下一篇:大宋皇帝叫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