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如何培养未来世界领导者?
在施瓦茨曼学者中心的开幕式上,第一排中间是中国副总理刘延东,左边第三位是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右边第二位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
22岁的美国青年泰迪·科恩不是“中国粉丝”。在进入清华大学的施瓦茨曼学者之前,他从未涉足东亚,也从未上过中文课。直到高三,他才开始学习“1949年后的中国”的历史课程。然而,这个渴望成为美国政治家的年轻人相信,在未来的美国政治中,无论他担任什么职位,他都必须对中国有所了解。
作为首批被选为像汉克这样的施瓦茨曼学者的中国学生之一,黄成对“未来*”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期望施瓦茨曼学者的领导力培训可能更像是一种合作力量……学院中的中国学生更多地将其视为培养国际化视野和相互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他们将来必须成为的领导者。"
然而,年轻的中国人和美国人对未来世界领导力的认知差异似乎并没有影响项目发起人的崇高理念。在最近接受《中国邮报》采访时,施瓦茨曼学者公司执行副总裁钟坦率地承认,建立研究院的想法来自清华大学百年战略,“我们的初衷是建立一个平台,让未来的*相互了解。”
2016年,由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和清华大学联合创办、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领导的研究院迎来了第一批“苏世民学者”。学校一开学,就吸引了外界的广泛关注。9月10日开幕式那天,它成为了*电视台新闻网的头条。中国*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分别发来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
理解中国始于孙子兵法
施瓦茨曼学者。澎湃新闻记者薛勇乐途
施瓦茨曼学者位于清华校园的东北角。它的设计师,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罗伯特·斯特恩,是后现代建筑风格的创始人之一。从屋顶的灰色瓷砖到红边的玻璃,这座庭院般的建筑充满了中国元素。在其宽敞明亮的内部,它整合了教学楼、图书馆、宿舍、食堂和生活空间。该设计模仿了耶鲁等美国私立大学的寄宿学校,给人一种中西结合的感觉。
建筑美学的追求也体现在教学教师的课程内容和安排上。开学仅一个月后,第一批“苏世民学者”已经开始在清华大学加拿大哲学系教授丹尼尔·贝尔和中国文学系教授王辉联合开设的“中国文化、历史和价值观”课程中阅读《孙子兵法》的英文版。课后参加哲学读书会的学生在单宁的指导下,正在阅读唐代著名的著作《郑观姚政》。这是唐代历史学家吴敬所写的一部政治史书,主要记载了中国初唐时期的一些重要政治经济措施。
图书馆里的中国古典文学。澎湃新闻记者薛勇乐途
"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好人."这是美国学生科恩对《孙子兵法》最深刻的一句话。这本“军事研究的圣书”认为避免战争是最好的政策,这让科恩大吃一惊。在政界讨论中美如何避免新兴大国挑战现有大国的修昔底德陷阱时,科恩还认为,中国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相互理解是避免冲突的重要途径。
"我想知道中国人如何看待他们的国家和中美关系."这位毕业于美国第一人文学院威廉姆斯学院的毕业生承认,他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来自美国媒体,但他希望“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真实的情况”。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他对中国的了解才刚刚开始。目前,他最大的发现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实际上非常相似,考虑的问题非常实际,而不是像西方媒体声称的那样充满意识形态冲突。
接下来,他将学习“环境政策和管理”、“中国的改革和社会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际关系”等课程。他还计划在大学生组织的讨论组中与中国学生讨论美国大选等热门政治话题,参加清华学生会,感受中国的校园政治,在篮球场上结交更多中国朋友,并走出清华,与更广泛的中国社会接触。
与科恩希望通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争不同,美国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扎卡里·凯(Zachary Kay)将商业视为中美之间的纽带。“中美公司可以在对方国家赚很多钱,所以两国之间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他说。
美国乔治敦大学的毕业生关凯贵认为,美国企业现在必须了解中国企业是如何运作的。他以前只通过新闻媒体听说过一些关于*和经济的基本信息。他这次来中国是为了了解中国企业和这里的商业环境,以及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思维上的差异。
为此,他加入了清华大学交响乐团演奏低音,并准备去一家中国企业实习。他对国有企业特别感兴趣,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中美经济最大的差异之一。
午餐时间是大学生和教授相互交流的机会。澎湃新闻记者薛勇乐途
很明显,在一年的学习时间里,很难回答这么多“宏大”的话题。副校长潘庆说,清华的学校当局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最终决定向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而不是灌输一个特定的中国形象。
例如,在“深潜”体验考察活动中,学生们将被安排去苏州和Xi——苏州周围大多是发达地区,而离Xi不远的地方,有穷人住在窑洞里——“这样的活动将使学生们亲身感受中国的不同方面。”
学院的中国学生黄成(音译)分享了她的经历:面对不同的社会问题,即使是中国学生,由于背景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经历和观点,所以很难给外国学生呈现一个固定而独特的中国形象。但是,深入调查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效果可能会更好。
学院在教师分配方面也更加多样化。它雇用来自欧洲和美洲国家以及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的教师。有时一门课程是由几个教授共同讲授的,避免了只有中国教授讲授的情况。然而,潘庆表示,清华仍保持着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清华的教师也发挥了主导作用。然而,学生也有选择课程的*,可以独立吸收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听课。
清华大学也为每一名外国学生指派了一名清华学生大使,大使的选择清楚地反映了这一想法。十字信息学院三年级博士生苏雨涵大使告诉苏里新闻,清华希望尽可能向外国学生展示更全面的中国形象,因为西方媒体有时会报道关于中国的极端故事。
施瓦茨曼学者美国办公室执行主任奈杰尔·节俭告诉澎湃新闻,该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相互理解,因为未来的*需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和了解中国人民。
中外合资企业,“清华制造”?
施瓦茨曼学者一楼大厅里悬挂着各国国旗。澎湃新闻记者薛勇乐途
作为华威大学的前任校长,薛提到的“未来*”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世界各地。
施瓦茨曼学者的第一批110名学生来自31个国家的70所大学,其中45%来自美国,20%来自中国,35%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
全球招生办公室主任罗伯特·加里斯(Robert Garris)表示,苏世民的初衷是让“下一代美国*”积累对中国更深入的了解,因此招生的主要目标是美国人。然而,管理团队逐渐意识到,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一起生活和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招生不应仅限于中国和美国。
潘副校长也表示,起初希望80%的美国学生和20%的中国学生分别上大学,但这限制了该项目的国际影响力。因此,经过谈判,中国和美国降低了美国学生的比例,加入了欧洲和亚洲。随着中国更加重视第三世界国家,它后来加入了南美和非洲。
苏世民和大学生。施瓦茨曼学者网站地图
"世界权力中心已经转移了。"加里斯说,“20世纪初,苏丽珂·西蒙的学者们将在英国建立项目;在21世纪,这样的项目将在中国建立。”
这种总体格局的变化与清华大学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潘庆表示,创建研究院的想法来自清华百年战略:从1911年清华大学成立到2011年,清华为中国培养了许多政治、科学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在下一个世纪,清华希望进一步为世界培养人才”。
长期担任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顾问的苏世民同意为这个新项目做出贡献。麦肯锡董事长兼全球总裁多米尼克·多米尼克·巴顿(多米尼克·多米尼克·巴顿也是经济管理学院的顾问成员)建议,与其设立一个统一的学生交流项目,不如效仿英国的罗兹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走“高科技”路线。
多米尼克·巴顿本人获得了罗兹奖学金,在牛津大学学习。该奖学金成立于1902年,每年从世界各地挑选95名学生到牛津大学学习。仅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国防部长卡特和国家安全顾问赖斯等*都接受过培训。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以及商界和学术界,罗兹学者经常出席。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1968年获得罗兹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
在招生主任加里斯看来,符合21世纪趋势的苏世民奖学金计划与罗兹奖学金计划有着非常相似的愿景。“我们希望建立人际关系网。20-30年后,这些苏世民学者将在全球商业、政治、非营利组织等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说:“到时候,他们不仅可以利用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还可以利用他们在研究院建立的人际关系,成为他们祖国和中国之间的桥梁。”
尽管施瓦茨曼学者是以一位美国金融家的名字命名的,但这是一个由清华大学发起和领导的项目。副校长钟表示,学院的课程和学期结构由清华设计,主要讲师也来自清华。加里斯还表示,该学院的纽约办公室主要负责招收国际学生和外国教授,而学术事务和校园生活则由清华主导。中国和美国相互合作并达成协议。
在摩擦与合作并存的中美关系中,人文交流是近年来两国合作增加的一个领域。作为中美人文教育合作的一部分,苏世民学者计划多次被列入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的成果清单。在6月的咨询中,北京大学燕京学社也列入了结果列表。此前,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和温州肯大学等中美合作项目也已列入成果清单。
据报道,该学院授予的学位是管理硕士(全球领导力),分为三个专业方向:公共政策、经济管理和国际研究。钟说,公共政策和国际研究都与政治有关,因为像美国前国务卿克里、希拉里和赖斯这样的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都主修政治。然而,一半的第一批学生选择了经济管理的方向。
管理和管理硕士学位的普及是否冲淡了学院的政治意义?潘仲卿解释说,国际关系不能脱离经济,外交谈判往往涉及经济利益。因此,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迫切需要具有基本经济观念和实践经验的外交人才。清华希望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进行一些创新。
领导者能否接受培训还有待观察。
图书馆里的政治书籍。澎湃新闻记者薛勇乐途
尽管该学院致力于培养“未来的世界*”,受访者都承认,*不是刻意培养的。
副院长钟说,虽然该学院的学生今后可能不总是担任政治*,但它仍然可以作为一个平台,促进未来世界精英力量之间的了解。
美国办公室执行主任薛也认为,不能保证大学生在20到30年内成为世界领袖,但学院通过严格的录取程序选拔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领导潜力的学生。
"如果他们中有一个人不能成为未来的*,我会感到震惊。"他说。
事实上,“领导力”的概念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尤其普遍。例如,在汉克的母校威廉姆斯学院和关凯贵的母校乔治敦大学,都有培养学生领导力的组织或服务机构。
然而,关凯贵认为,施瓦茨曼学者所倡导的“领导力”比美国大学中的“领导力”更具体,并开设了“领导力”必修课。汉克在采访中还提到,学院将邀请各行各业的*分享他们的经验。
餐厅专门设置了中、英、西餐桌,练习各国语言。澎湃新闻记者薛勇乐途
然而,由于该学院的许多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汉语,他们对中国的理解仍然存在语言障碍。例如,关凯贵坦率地承认,他目前对中国的理解更多的是社会的,而不是政治和经济的。他希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学习更多的中文,结交更多的中国朋友,并走出清华,在实践中更多地了解中国。
学生访问中国也有一年的时间限制。招生主任加里斯解释说,将项目时间定为一年的原因是,学校的目标学生经常很忙,有些甚至有家庭,所以很难抽出一年以上的时间来中国。副校长钟说,学院将把一年分为四个学期,这样学生可以选择更多的班级,以确保教学质量。
由于学院的学术系统已经将两年的学习时间缩短为一年,许多学生在采访中表示,从学期开始,他们就一直处于“信息爆炸”的状态。他们一直在各种课程和讲座之间奔波,没有足够的时间出去消化各种新知识。他们希望随着开学季的结束和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他们能接触到更多的清华教授,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中国。
潘庆和加里斯还表示,由于这只是学院的第一学期,学校也在探索学院未来的运作模式,包括招生比例、教学方法、长期校友联系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很多工作仍然需要学生的参与。
“我希望将来成为一名领导者,那太好了。”当关凯谈到他的未来时,他期待着带着一些不确定的微笑,“但是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
阅读更多
学校的第一阶段从清华大学的施瓦茨曼学者开始,学生来自31个国家。
*向首届清华大学施瓦茨曼学者大会致贺信
苏世民:用教育冲破“世界对中国的好奇”
清华大学施瓦茨曼学者基金会的研究是免费的。
清华大学的施瓦茨曼学者创建、住宿和阅读
施瓦茨曼学者:研究生特区能让清华成为一流吗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上一篇:网球运动员 塞雷娜威廉姆斯
下一篇:两三亿年前,土星环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