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海底长期观测平台将开建
2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王、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崔伟成、同济大学教授周淮阳等科学家向数百名听众介绍了中国深海科学研究的进展。王表示,目前在南海作业的“坚定”海洋钻井船将在南海底部的地壳中钻四口深井。通过对这些核心的科学分析,将会发现“南海区域如何从大陆变成海洋”的问题。
王表示,中国首个*潜艇长期观测平台和“*潜艇长期科学观测系统”重大科研项目,被列为张江综合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即将获批建设,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将参与建设。据报道,该项目针对中国周边典型海域的特点,在东海和南海建立长期海底观测系统,在重点海域建设国家长期海底科学观测设施,实现对潜艇和水柱环境的实时、动态、高分辨率三维监测,探索潜艇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的各种过程,服务于其他应用的综合需求。
结合深网、深潜和深钻。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目前,人类正从海洋表面深入海洋内部。世界海洋经济已经从捕鱼和运输转变为海底资源。这是世界海洋科学和海洋事业的一大转折。中国将抓住这个转折点,在弯道上超车,努力在海上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王在《走进地球与中国梦》报告中说,在深海科学技术领域,中国科学家在深海钻探、深海潜水和深海拖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类来说,“出海”比“去天堂”更难。迄今为止,已有400多人进入太空,12人登上月球。然而,只有三个人潜入海洋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
崔伟成的梦想是把中国科学家送到马里亚纳海沟。在本月的一次深度潜水测试后,他回到上海,带领团队将登陆舱潜入马里亚纳海沟10890米的深度。
“科学研究只是第一,不是第二”。如果你做得比别人晚,那就没什么价值了。“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是科学技术。现在所有大国都在夺取未来科技的制高点。”崔维成说,深海科学和深海技术是海洋科学技术领域的制高点。我们必须尽快完成最先进的深海载人深海船,否则它的意义和价值将大打折扣。崔伟成说:“我的梦想是以深海科技移动实验室的建设为出发点,使中国的载人深海潜水技术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希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进入陆地”比“进入海洋”更难迄今为止,人类进入地球内部的深度不到5000米,不到地球半径的1/10000。王说,海洋底部的地壳通常厚7-8公里,比30多公里的大陆地壳薄得多,所以海洋钻探是探索地球内部的最佳途径之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提出了“在海底钻透地壳”的目标。从那时起,由发达国家牵头的国际地球科学合作项目如深海钻探、海洋钻探和综合海洋钻探已经启动。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跨国科技团队在世界海洋的近1500个站点钻了3600多口井,获得了总计超过40万米的岩心。
中国于1988年加入国际海洋钻探计划,并逐渐从参与者转变为领导者。今年2月7日,来自13个国家的33名科学家从香港维多利亚港出发,登上“决心”号海洋钻探船,在中国科学家的带领下,在南海进行第三次海洋钻探。“这次南海钻探的目的是揭开南海形成的秘密。”作为“南海深度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王解释说,随着地球板块的运动,海底盆地将继续增长。一般来说,局部地幔物质从山脊顶部的巨大裂缝中涌出,并固化形成新的洋壳和地幔,就像“诞生”一样。上升的岩浆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将先前形成的海洋地壳推向两侧,导致盆地不断更新和扩张,直至停止,这类似于“死亡”。第二次南海钻探的结果表明,南海东部盆地在3300万年前“诞生”,在1500万年前“死亡”。西南海底在2360万年前“诞生”,在1600万年前“死亡”。第三次钻探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几千万年前中国南海的大陆地壳断裂了?大西洋形成模型(非火山大陆边缘破裂的地质模型)具有普遍性吗?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南海钻探航次首席科学家孙震通过视频连线告诉现场500多名观众,第一个钻孔已经钻至650多米深。这次钻探将揭示过去800万年来海底的变化。与此同时,第二口深井的钻探工作已经开始,预计将于2月26日凌晨获得该井的岩心。"南海形成的秘密预计将很快被揭开。"孙珍自信地告诉观众。
“这次我们放下了四个‘波塞冬号’探测器,来回答陆地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海洋的问题。”借助西班牙和加拿大之间的海洋钻探,科学家的主流海洋形成理论目前是基于大西洋。王说:“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看看南海是否也符合这一模式。地球板块运动过程有三个关键时期,一个是裂谷期,另一个是扩张期,第三个是俯冲期,所有这些都在南海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