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形成的原因
大气层也叫做大气圈或者大气,大气层是星球表面上的空气,因为星球引力影响,在星球表面积蓄而成的一圈气体。很多人都好奇形成大气层的原因是什么。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形成大气层的原因
一般认为:最初当地球刚由星际物质凝聚成疏松的一团时,大气不单已经铺在地球表面,而且还渗在地球里丽。那时候,空气中最多的是氢,约占气体成分的90%。此外还有不少水汽、甲烧、氮、氮以及一些惰性气体,但是几乎找不到氮、氧和二氧化碳。
后来,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这个疏松的地球团就收缩变小。在收缩时,地球里面的空气受到压缩,使地球的温度猛烈升高,地球内部的空气,也就大量飞散到太空中去。但地球收缩到一定程度后,收缩就会变慢,而且在强烈收缩时所产生的热量,也渐渐失散,地球就渐渐冷却,地完凝固了起来。这时,一部分最后被挤出地壳的空气,就被地心引力拉住,围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大气层。这时,水汽冷凝成为水,使地壳上开始有了水体。当时大气层是很薄的大气成分也与现在大气层的成分大不相同,仍是水汽、氢、氮、氨、惰性气体等。
地壳凝固起来后,在很长时期内,地球内部又因放射性元素的作用而不断发热,造成地层的大调整,使地壳的某些地方,发生断层和位置移动,许多岩石和地壳中的水,在高温中又继续释放出来,增添了江河湖海中的水量。被拘禁在岩石或地层中的一些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在内,也大量跑出来,充实了稀薄的大气层。
这时,大气上层已经有了许多水蒸气,它们受到太阳光的照射,一部分分解为氢和氧。这些分解出来的氧,一部分与氮中的氢结合,使氮中的氮分离出来; 一部分与甲炕中的氢结合使甲烧中的碳分离出来,这些碳又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
这样,大气圈内空气,主要成分就变为水汽、氮、二氧化碳和氧了。不过那时候二氧化碳比现在多,而氧则比现在少。
据近来同位素测定,地球自生成以来,已有五十多亿年。大约在距今十八、九亿年前,水里面已经渐渐有生物生成。七、八亿年前,陆地上开始出现植物,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较多,所以十分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大为繁茂。大量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了大气中丰富的二氧化碳放出了氧,使大气中的含氧量大大增多。所以在大约五亿年前,地球上动物增加很快,动物的呼吸,又使大气中部分的氧转为二氧化碳。
地球上动物植物增多后,它们在排泄和腐烂时,蛋白质的一部分变为氮和钱盐,另一部分直接分解出氮。变为氮和钱盐的一部分,通过硝化细菌和脱氧细菌的作用,也有一些变为气体氮,进入大气。由于氮是惰性气体,不容易在正常温度下与其它元素化合,因此大气中的氮也就愈积愈多,最后就达到了目前大气中氮的含量。
这时,地面附近的大气就获得了现在的成分:氮约占78%,氧约占21%,氧约占1%,其它微量气体的总和不到1% 。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气的形成,一方面与地球的形成、地壳的形成有关, 一部分又与动植物的出现有关,它不是孤立地形成的。
这只是目前科学界一种较普遍的解释,由于人们现在已有条件利用空间技术来了解宇宙中行星大气的情况。通过对一些行星大气探测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各个行星上的大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这对于理解地球大气的形成,很有帮助。但是更切合实际的大气层形成的理论,还需要人们作进一步的探索。
大气层的化学演化
地球大气圈的成分和各组分的分压有着极其复杂的演化过程。地球不同于金星和火星。金星的质量近于地球,由于距太阳较近,表面温度高,内部除气所产生的水蒸气不能在表面凝结成水圈,CO2、SO2、H2S、NO、NO2等积累滞留在大气圈内形成稠密的CO2大气圈。火星距太阳较地球远,表面温度低,加之质量较小,气体易于逃逸,火星内部除气过程释出的气体,不能凝结成水体,只能形成极稀薄的CO2大气圈。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具有协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地球内部除气作用释出的主要气体为水蒸气、CO2、CO、HCl、CI2、HF、HBr、H2S、S、SO2、N2、H2、H、O2、CH4、NH3和稀有气体等。O2主要来源于水蒸气的光化学分解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内部物质的熔融除气过程,大约共释放1.74×1018吨挥发性物质,其中CO2约1.22×1015吨。地球初始的大气圈属于具有火山气体成分的强还原性大气圈。通过水蒸气的凝结,原始的海洋水成为强酸性水体。随着海洋水体的增大,大气圈中CO2的积累,太古宙的地球大气圈演化为CO2-火山气体大气圈。随着水圈中碳酸盐的沉积,大气圈中CO2分压降低,演化为元古宙的弱氧化的CO2大气圈。显生宙生物的繁殖,碳酸盐沉积量的增长和植物的出现,CO2大气圈逐步演化为现今的N2-O2大气圈。
人类的活动使地球大气圈中CO2含量明显增加,每年通过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生的CO2总量为6.2×10^9吨,相当于现今大气圈中CO2含量的1/250。温室效应的增长,臭氧层的破坏,一系列环境生态的恶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全球变化──地圈和生物圈十年”计划已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焦点,全世界的科学家将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演化和预测提出科学对策。
大气层的层次
对流层
对流层
中文名称:对流层英文名称:troposphere;convection zone定义1:大气最下层,厚度(8~17 km)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化,随高度的增加平均温度递减率为6.5℃/ km,有对流和湍流。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大气(二级学科) 定义2:恒星内部冷热气体不断升降对流的区域。 应用学科:天文学(一级学科);天体物理(二级学科)地球对流层(troposphere)
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对流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对流层顶,即平流层的起点为止。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大约17至18公里,在中纬度的地区高10至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只有8至9公里。在高纬度的地区,因为地表的摩擦力会影响气流,形成了一个平均厚2公里的行星边界层。这一层的形成主要依靠地形而有所不同,而且亦会被逆流层的分隔而与对流层的其他部份分开。
英语里的对流层一字“Troposphere”的字首,是由希腊语的“Tropos”(意即“旋转”或“混合”)引伸而来。正因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湍流最多的一层,喷射客机大多会飞越此层顶部(即对流层顶)用以避开影响飞行安全的气流。
在宇宙中恒星也有对流层, 太阳内部能量向外传播除辐射,还有对流过程。即从太阳0.71个太阳半径向外到达太阳大气层的底部,这一区间叫对流层。这一层气体性质变化很大,很不稳定,形成明显的上下对流运动。这是太阳内部结构的最外层。
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层,空气的移动是以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为主的对流运动,叫做“对流层”。平均厚度约为12km,它的厚度不一, 其厚度在地球两极上空为8公里,在赤道上空为17公里,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总质量占大气层的四分之三还要多。大气中的水汽几乎都集中于此,是展示风云变幻的“大舞台”:刮风、下雨、降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对流层内。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该层有如下特点:
(1)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该层不能直接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但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而从下垫面加热大气。因而靠近地面的空气受热多,远离地面的空气受热少。每升高1km,气温约下降6.5度。
(2)空气对流:因为岩石圈与水圈的表面被太阳晒热,而热辐射将下层空气烤热,冷热空气发生垂直对流,又由于地面有海陆之分、昼夜之别以及纬度高低之差,因而不同地区温度也有差别,这就形成了空气的水平运动。
(3)温度、湿度等各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大气与地表接触,水蒸气、尘埃、微生物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有毒物质进入空气层,故该层中除气流做垂直和水平运动外,化学过程十分活跃,并伴随气团变冷或变热,水汽形成雨、雪、雹、霜、露、云、雾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平流层
中文名称:平流层英文名称:stratosphere 其他名称:同温层 定义1:从对流层顶到约50 km高度的大气层。层内温度通常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底部温度随高度变化不大。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大气(二级学科) 定义2:距地表约10~50 km处的大气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逸散层之下。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全球生态学(二级学科)流层(stratosphere),亦称同温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此层被分成不同的温度层,当中高温层置于顶部,而低温层置于低部。它与位于其下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刚好相反,对流层是上冷下热的。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位于离地表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而在极地,此层则始于离地表8公里左右。
对流层上面,直到高于海平面50公里这一层,气流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运动,对流现象减弱,这一大气层叫做“平流层”,又称“同温层”。这里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在20~30公里高处,氧分子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及高能粒子的袭击。
中间层
中间层(Mesosphere)
又称中层。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
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中间层顶附近的温度约为190K;空气分子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后可发生电离,习惯上称为电离层的D层;有时在高纬度地区夏季黄昏时有夜光云出现。
物质组成:氮气和氧气为主,几乎没有臭氧。该层的60-90公里高度上,有一个只有在白天出现的电离层,叫做D层。
中间层以上,到离地球表面500公里,叫做“热层”。在这两层内,经常会出现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
电离层/暖热层
电离层(Ionosphere)/暖(热)层(Thermosphere)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大约距地球表面10至80千米。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又暖层。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该层特点是:
极光
除地球外,金星、火星和木星都有电离层。电离层从离地面约50公里开始一直伸展到约1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高层大气空域,其中存在相当多的*电子和离子,能使无线电波改变传播速度,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产生极化面的旋转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
在电离作用产生*电子的同时,电子和正离子之间碰撞复合,以及电子附着在中性分子和原子上,会引起*电子的消失。大气各风系的运动、极化电场的存在、外来带电粒子不时入侵,以及气体本身的扩散等因素,引起*电子的迁移。在55公里高度以下的区域中,大气相对稠密,碰撞频繁,*电子消失很快,气体保持不导电性质。在电离层顶部,大气异常稀薄,电离的迁移运动主要受地球磁场的控制,称为磁层。
电离层的主要特性由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碰撞频率、离子密度、离子温度和离子成分等空间分布的基本参数来表示。但电离层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分布。电子密度(或称电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电子数,随高度的变化与各高度上大气成分、大气密度以及太阳辐射通量等因素有关。电离层内任一点上的电子密度,决定于上述*电子的产生、消失和迁移三种效应。在不同区域,三者的相对作用和各自的具体作用方式也大有差异。
外层
太阳风与地磁场
外层(Exosphere)又名散逸层,热层顶以上是外大气层,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处。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大气层有多厚,这的确是一个很吸引人的问题。人类经过不懈地探索和追求,对大气层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整个大气层可以分成几个层。 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平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了,那里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了。
从平流层以上到80千米这一层,有人称它为中间层,这一层内温度随高度降低。
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这一层的空间,叫做热层,这一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从地面以上大约50千米开始,到大约100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电离层。美丽的极光就出现在电离层中。
在离地面500千米以上的叫外大气层,也叫磁力层,它是大气层的最外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外面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在通常情况下,上部界限在地磁极附近较低,近磁赤道上空在向太阳一侧,约有9~10个地球半径高,换句话说,大约有65000千米高。在这里空气极其稀薄。
通常把1000千米之内,即电离层之内作为大气的高度,即大气层厚100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