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文化领域首个英文期刊创刊
“在科学中,科学研究中的诚信比一切都重要。没有诚信,就没有科学。无论是对待科研理念、科研过程还是科研成果,科研人员都必须诚实,因为科学总是建立在诚实的基础上。”《科学文化》杂志的联合编辑,魁北克大学的伯纳德·席勒教授在接受《每日科学》采访时强调。
作为主编,伯纳德·席勒的任务是确保各种程序的有效实施,并按计划促进期刊的发展。他表示希望“科学与文化”将被纳入未来重要的国际数据库。
9月15日,第一期《科学与文化》杂志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是中国科学文化领域的第一份英文期刊。国内统一发行的是CN10-1524/G,一年发行四次(每季度一次)。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科协等8个单位、6个国家的20多名期刊编辑和特邀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填补国内空白
由于英语水平有限或发表英文论文困难,许多杰出的中国学者很难被世界所承认伯纳德·席勒告诉记者,《科学与文化》杂志旨在让中国学者有发言权。“虽然期刊以英文出版,但稿件可以是英文或中文。如果中文稿件最终被采纳,将由一名专门人员负责将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并由一名文本编辑对文章进行润色,以确保语言的真实性。目的是为中外学者在科学文化研究领域搭建一座桥梁。”
国外有许多讨论科学和文化的英文期刊,但它们都是以西方国家为基础的,《科学与文化》来自中国。此外,这一新发行的期刊涵盖的主题范围比已出版的西方期刊更广。”伯纳德·席勒说,这本杂志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要意义。
《科学日报》创刊号的特约编辑、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正峰告诉《科学日报》,该杂志的理想是让人们发现科学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声音。“我们希望所选论文符合该杂志的宗旨:表达人们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对科学和文化的思考和探索,尤其是在非英语国家和非西方国家。”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许在定期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科学文化”的建立填补了中国科学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甚至标志着非英语国家创办的科学文化专业学术期刊的诞生。
严格评估程序确保出版质量
伯纳德·席勒告诉记者,《科学与文化》编辑委员会头两年的主要目标是创建一份严肃的学术期刊。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期刊论文主要来自手稿。工作机制成熟后,《科学与文化》杂志将开始接受投稿,并通过双盲评审和同行评审严格控制论文质量。“双盲审查意味着法官不知道提交人是谁,提交人也不知道法官是谁,以确保审查过程的公平和公正。这是国际公认的审查方法。”根据伯纳德·席勒的说法,复习一篇论文需要4到6个月的时间,而且过程很复杂。因此,在出版的最初阶段,每本书包含大约5篇论文,确保每篇论文都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
编辑委员会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确保科学研究的完整性。首先,作者需要签署原始声明。此外,编辑委员会有一个专门的编辑来审查数据的真实性。李正峰告诉记者,中国约有10种科学文化专业期刊,但权威期刊的比例相对较小。在质量方面,《科学与文化》编辑部将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对文章进行评论。只有经过评审,文章才能被纳入评选范围。替代文章需要反复修改才能最终出版。
伯纳德·席勒认为,确保学术论文完整性的方法非常简单:在同行评议和双盲评审的基础上,科学研究成果应向公众开放。“公众对科研成果的监督和评估是确保科研诚信的核心,”伯纳德·席勒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