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不到”到“兰州蓝” 兰州治霾不靠等风来
新华社兰州1月5日报道:从“卫星看不到的城市”到“兰州蓝”,兰州依靠什么来控制雾霾?
新华社《新华观点》记者任卫东、张勤和王恒
几天前,*气象台发布了今年第一次红色和橙色雾预警。北京、天津和河北遭受了极其强烈的大雾,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持久而严重的烟雾令公众担忧。
与此同时,关于有效治理兰州雾霾的文章在朋友间广为流传:兰州曾经是一个烟雾弥漫的“黑色兰州”,一个卫星看不见的城市。经过三到五年的管理,兰州已经稳步退出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迎来了“兰州蓝”,并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获得了今天的变化进步奖。
有网友问:兰州好,为什么不去别的地方?在接受新华社《观点》记者采访时,兰州官员表示,“贫困省份并不依靠资金来控制污染,而是依靠“愚蠢的方法”。那些“愚蠢的方法”是什么?
20多年前,头顶上“盖着一个锅”,人们还表达了“等着风来”和“鼓风机”的希望
兰州的污染原因和华北的烟雾原因不同,但污染控制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非常相似。近年来,兰州已经从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的名单中稳步退出。与此同时,从2013年到2015年冬季,当地呼吸道疾病病例数同比下降27.3%、18.2%和7.5%。
20多年前,站在俯瞰兰州的高楼上,巷道里家家户户的燃煤炉冒出的烟雾和单位锅炉房冒出的黑烟,与化工企业的浓浓烟雾混合在一起,在空中久久地聚集,形成700-800米甚至1000米厚的逆温层。兰州人生动地称它为“大锅盖”,并开起了尖刻的玩笑:“太阳和月亮是一样的,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鼻孔和烟囱也是一样的。”
那时,悲观和无助弥漫了整个城市。兰州市环保局大气污染防治司司长吴等人分析说,多年来,兰州市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交织在一起。
首先,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增加了污染控制的难度。兰州位于西北黄土高原,山多风少雨。这是一个“两山一水”的盆地。污染最严重的冬天基本上没有风。在2016年的最后两个月,将会有39天无风的平静和稳定的天气。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过重。兰州是“一五”期间的主要化工城市,其经济发展严重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受历史因素影响,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有限公司等重化工企业在兰州处于向风供水位置,加大了污染控制难度。
第三,兰州的主要污染源大多是*和省级国有企业。环境保护执法不严,污染控制监管难。
第四,人们对污染控制缺乏信心,对污染根源的理解也存在偏差。兰州山多风少,确实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然而,多年来,许多人认为外部因素是唯一的来源,对污染的处理效果甚微,这进一步加强了这一想法。
第五,煤炭占主导地位,能源结构不合理。
兰州的雾霾控制走了很多弯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兰州先后推出了“蓝天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但效果不是很好。焦虑的人们也把希望寄托在“等待风来”上,指责兰州“多山无风”。砍伐山脉以转移风力是议程之一。1998年,兰州市*决定夷平兰州东门300米高的大青山,试图让新鲜的山风驱散污浊的空气。然而,空气循环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循环,因为山仍然在外面。
这是不可能的。人们悲观地认为,除非在南北两座山上安装几台“巨无霸”鼓风机,否则“黑色兰州”是治不好的。
揭露秘密并付诸实践的“愚蠢方法”
在采访中,许多兰州*表示,所谓的“兰州办法”实际上是一种“靠作风,不要大风”,靠真实,狠抓落实的态度。
——依法控制污染“努力”减排。范平电厂是兰州三大热电联产企业之一,曾是制造“黑色兰州”的主力军。自2013年以来,已有八名*24小时驻守工厂进行监督。他们不仅负责企业是否非法排放多余的煤,还负责企业使用什么煤,消耗多少煤,消耗多少煤。
面对工业发展缓慢,范平电厂筹集了2亿多元用于环保技术改造,实现了超低排放,远低于历史上“最严格”的国家标准,成为兰州市空气污染控制的领头羊。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等大型*企业多次被依法处罚,并被环保部门责令向公众道歉。
-不要等着风赶上潮流。记者采访了兰州市环保局的一位负责人,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个标志,它密切标志着过去三年兰州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的排名。“兰州各级*都是骑虎难下。如果空气污染控制倒退,没有办法解释。”他说。
兰州的污染治理,一个“说了算、说了算、马上行动”的“青年卫士”,起到了监督、监督、监督的作用。这是市委和*的监督室。仅在环境保护方面,检查办公室就成立了五个工作组,向每个地区派出60多名检查员。它的主要职责是在其管辖范围内进行彻底调查,并通过一切手段发现、反映和敦促解决问题。包括原兰州市环保局局长、原兰州市*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在内的55名*因污染治理不力被撤职或调动。
-"砸锅卖铁"来弥补短缺。2015年,兰州的财政收入只有185亿元。鉴于环保补贴能力有限,兰州市实施了“每煤必改,每煤必改”的“交换式”煤制气处理项目。全市1286台锅炉完成了“交换式”煤制气处理工程。107家大中型企业开始“走出去,走进园区”,走出市区,向远郊工业园区转移。去年11月,兰州率先启动了全国空气污染防治橙色预警。在限制单双车辆数量的同时,该公司平均每天投资400万元,并实施了37天的免费公共交通。
-画一个网格,然后玩“开始”。自2012年以来,兰州市在“一把手抓一把手”的领导下,建立了一个大型环保机制,将市区划分为1482个网格,从企业的非法排污和粉尘排放到一个火炉,就像玩围棋一样,一个网格一个网格地精确控制污染。
几年前,兰州有15万多个小煤炉,每天的火灾和烟雾排放量相当于兰州的供热企业。余是兰州市城关区东港西路街道的一名治污员。几乎每天中午,她都会爬上辖区内的一栋高层建筑,站在“观察平台”上,用双筒望远镜观察烟火和炉子里的烟雾。
东港西路街道党委书记金哲说,一旦了望员发现任何异常,他会用对讲机通知“地面”。“地面”人员劝说并阻止燃放烟花,或放在用打火机点燃且不吸烟的煤上。
“兰州蓝”只能说是浅蓝色。污染控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兰州在空气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市民邵小平说,“兰州蓝”只能说是浅蓝色,有时是灰蓝色,更不用说蓝色和蓝色了。
此外,对于兰州污染控制的有效性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减少灰尘和限制交通的洒水装置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等问题也在进一步讨论之中。
一些兰州*承认,兰州的空气污染控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高原期。如果不及时消除重大隐患,空气质量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事实上,兰州的“怪天气”越来越多,管理空间越来越小。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兰州的环境空气质量仅在10天内达到标准,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4天。PM10和PM 2.5的月平均浓度均大幅上升,成为2013年以来最糟糕的天气状况、最长的污染时间和最严重的污染程度。兰州不能放松努力,到2020年空气质量要达到80%以上。
污染变得越来越“混杂”,骨头变得越来越难啃。兰州过去主要被煤烟污染,但近年来它已经变成了灰尘、机动车尾气和煤烟的混合物。一些持续的疾病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是环境保护部2007年确定的环境风险的主要来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年排放量分别占市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39.0%、15.9%和30.2%。
"如果兰州在污染控制方面没有进步,它将会退休."兰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邢说。在赢得公众赞誉和奖杯的同时,兰州的空气污染控制也遇到了“兰州蓝”能否被管理和能否持续的质疑。
一些地方*和学者认为,兰州市的污染治理带来了能源结构和城市布局的优化,正在从人防向技防转变,扭转倒退的可能性很小。然而,兰州石化公司搬迁等重大环境风险尚未消除。污染类型已经改变。污染控制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和瓶颈期。迫切需要各方面继续增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