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填志愿:尽早发现自己的兴趣

科普小知识2022-07-09 10:24:56
...

■记者甘晓实习生单鹏

高考刚刚结束。目前,志愿服务和选择专业已经成为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许多学生和家长在填写志愿表格时,感觉比高考更“紧张”,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专业,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兴趣所在。

作为回应,专家和高年级学生呼吁他们填写志愿者表格,充分理解他们的专业,尽快发现他们的兴趣,并申请他们最喜欢的专业。

选择专业的困惑

陈先生是成都一所高中高三学生的家长。自从他的儿子进入高三,他已经开始为他的孩子“寻找”专业。"这个孩子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但他说不出自己的兴趣。"陈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更喜欢孩子做环境研究。”

但是,陈先生仍然不明白他在大学环境专业学的是什么,他在科学研究中学的是什么。因为这个原因,他和他的儿子直到高考开始才做出最后决定。

事实上,大多数考生和家长也将面临陈先生遇到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67%的受访者在申请工作时不知道自己选择的专业,67.9%的受访者称自己在申请专业时“盲目”。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熊丙奇指出,中学生参加高考存在很多问题。“学校不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专业。没有选择理想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会遇到新的问题。”熊丙奇告诉《中国科学》的记者。

同时,中学生对自己申请的专业不完全了解,缺乏长远规划,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这也导致学生被动地根据成绩选择学校和专业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以兴趣为导向选择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向《中国科学日报》记者指出,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你不喜欢的专业,你将不会快乐,也不会有成就感。"对于考生来说,选择他们最喜欢的专业尤为重要。"他强调。

当大部分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感到困惑时,来自湖南的陈玉基是个例外。小学课本“三克镭”说服她成为一名科学家。"从那以后,居里夫人成了我学习的榜样和目标."她告诉《中国科学》的记者。高中毕业后,陈宇奇在物理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天赋。

来自辽宁的朱天耀在童年时也发现了自己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高一的时候,朱天耀加入了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呆了两个多月。最后,他在自己准备的培养基中成功地获得了植物的愈合组织。

去年,陈宇奇和朱天耀带着对科学研究的共同兴趣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立科技大学”),成为这里第一批分别学习自己喜爱的物理和生物的本科生。

"只有你喜欢它,你才能把它做好。"陈宇奇说:“选择专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

继续挖掘兴趣

听欧阳琦院士用渊博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小昆虫会浮在水面上,听洪安德宇院士回忆发现牡丹新品种的全过程...在一年的学习中,院士班把“真实材料”带到了科学研究的最前沿,陈宇奇和朱天耀真正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

朱天耀告诉《中国科学报》的记者,他也在不断探索自己对生物学的兴趣,寻找未来的研究方向。

他们的同学尤曾振威也在探索兴趣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去年,和大多数考生一样,在决定申请国立科技大学后,你在选择专业时犹豫不决,“没怎么考虑化学”。现在,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他计划申请适应数学。"我似乎对数学更感兴趣,也更擅长数学。"尤·曾振威告诉《中国科学》的记者。

据了解,国立科技大学的本科教育采用“三阶段”培养模式:在公共基础课程第一阶段之后,学生可以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和计算机六个专业中做出新的选择,而无需设置任何门槛。专业基础课第二阶段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一步的专业方向,完成第三阶段的专业学习和毕业论文。

根据你和大多数“过去的人”的说法,高考志愿者反映了一个人的志向。选择专业必须首先符合自己的兴趣。进入大学后,探索兴趣的步伐不能停止,职业规划仍需不断修正和丰富。

中国科学新闻(2015-06-11,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