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扶持许昌学院基础研究纪实

科普小知识2022-07-09 20:01:29
...

许昌新闻,科学网(记者石俊廷)“今年增加了3个项目,我们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17个项目。可以说,我们团队取得的这些成就离不开自然基金的支持。没有自然基金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的研究状况。”

许昌大学副校长郑智教授说了这句话。2006年获得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后,他的研究团队在十几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依托许昌大学微纳表面材料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建立了河南省微纳储能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并于2015年通过验收,形成了微纳结构储能材料的设计和构效关系研究。光电转换材料微纳结构的构建和器件性能的研究、微纳结构催化材料的设计、活性的调节和催化机理的研究是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基础研究从零开始

许昌大学位于河南省,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2002年才获得本科学位。十年前,它的基础研究几乎为零。

然而,郑智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后,回到许昌大学建立了一个研究所。第二年,郑智收到了自然基金的第一笔赠款,给许多热爱学校科学研究的教师带来了希望。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研究所从成立时的2名固定人员(面积不到100平方米)发展到40名固定成员(面积3600平方米,设备价值近3000万元)。

获得自然资源基金给研究人员带来了短期的快乐,并使他们深刻思考科学研究的使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第二年,郑智带领赵洪啸、黄宝军和几名本科生试图将研究重点转移到金属化合物半导体薄膜的制备上。

郑智告诉记者,这一研究方向的转变不仅大大降低了对昂贵仪器的依赖,加强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和培养,更重要的是,金属化合物半导体薄膜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这初期的实验探索和研究成果已经证实了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科学是无穷无尽的,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必须向前迈进,这也是出于我们的兴趣。”郑智说。

持续支持效应

2008年,郑智的另一个项目得到了自然基金总项目的支持。在财政支持下,郑智的研究小组现在可以在导电衬底上溅射或镀金属元素而不是金属薄片,并用硫族元素代替卤素元素,从而使制备一系列具有光电响应的薄膜和器件成为可能,这可能为功能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这项资助使我们能够在《材料化学杂志》等杂志上发表20多项研究成果,并申请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这直接促使我们以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器件为突破口,实现从简单的材料制备研究向应用开发的过渡。”郑智说。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当时,该队面临着与仪器设备短缺有关的巨大困难。为此,许昌大学投资了近2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大型设备,如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太阳能模拟器。

同时,在该自然基金的支持下,郑智的研究小组完善了金属表面元素的直接反应方法,在导电基底上原位制备了一系列金属硫化物如硫化铜和硫化锑,金属硒化物如硒化铜和硒化银,三元硫属化物微纳结构薄膜,研究了它们的微结构变化和光电特性,首次将这些半导体薄膜与共轭聚合物混合制备了无机/聚合物杂化薄膜太阳能电池。

2012年,基于室温制备的ⅰ-ⅵ族纳米晶的体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界面微结构和光伏性能研究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重点关注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和光伏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

郑智说:“从研究方向的转变开始,到实验系统的扩展和建立,到太阳能电池装置的探索和正在进行的机械研究,每一步都离不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正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增强了我们对太阳能的信心,太阳能是未来的绿色能源研究。这些项目还结合了我们强烈的研究兴趣,激励我们继续向这个方向深化和探索。”

聚集效应支撑向前的力量

郑智教授研究组的科学基金的“功效”正在许昌大学的年轻教师中“传播”。目前,研究院越来越强大,每年平均吸收1-3名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出境人员。

该研究所副所长张博士说:“自2010年以来,研究所获得的青年基金在启动和促进青年教师科研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决本项目光催化反应过程中活性氧物种和载体的准确测定问题,何伟伟博士在青年基金的资助下,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资深科学家尹君杰博士进行了合作。目前,他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和《催化杂志》等期刊上发表了10多篇SCI论文。

2010年至2014年期间,实验室研究团队先后获得了青年基金和内部基金的支持,如法中、李品江、范立波、米立伟、张、何薇薇、许志宏、、高元昊等。有力地启动了许昌大学青年医生的学术研究之旅,成为实验室研究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此外,在自然基金的支持下,研究所从大二开始对本科生进行了专门的创新实验训练。目前,该校本科生作为主要研究力量,已在道尔顿和纳米级期刊上发表了14篇SCI论文,并申请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2015年,大学生完成的“低温原位制备新型化合物半导体pn结光电薄膜及器件”获得河南地区挑战杯特别奖,进入全国竞赛。

在过去的十年里,自然基金为许昌大学的年轻人打开了一扇大门,他们带着自己的科研梦想。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主要功能,繁荣的基础研究,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郑智说。现在,郑智团队已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河南省创新科技团队”。截至2015年7月,《美国化学学会杂志》、《生物材料》、《材料化学杂志》、《欧洲化学杂志》、《化学通讯》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20项获得授权。

“2012年,只有拥有硕士学位和讲师头衔的贾慧敏获得了青年基金的资助。有些人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但我认为这正是公平和正义在自然基金委员会评估中的体现。”郑智说。“今年,我们又收到了三笔赠款。这项补贴极大地鼓舞了许昌大学的广大青年教师,获奖者之一是雷岩,一位拥有硕士学位和助理教授头衔的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