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天文学发展主要障碍
"天文人才仍然短缺,天文台和天文馆每年都招不到足够的人!"在最近的国际天文馆协会会议上,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对记者坦率地说。在一系列天文项目和测深计划如火如荼的时候,人才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国天文学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专业科研和科普人才的双重短缺
“目前天文学人才的短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文科研机构后备人才的短缺,二是天文学科普人才的严重短缺。后者更容易被忽视。”朱进说道。
随着郭守敬望远镜、500米射电望远镜FAST等科研设备的大规模建设和深空探测项目的不断推进,我国天文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旺盛,科研人才的短缺更加突出。
“每年,像天文台这样的科研机构都会专门来找我们需求人才。对人才的需求仍然短缺。”前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主任陈力教授说:“我们每年只招收20多名天文学本科生,硕士和博士学位也很少。这已经成为一个长期问题。”
面对科研人才培养滞后的问题,国家天文台暗物质暗能量组首席研究员陈坦言:“许多天文仪器制造出来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还不够多。人才匮乏是行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近年来普及中小学天文教育,天文教师的短缺更加明显。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市西城区,天文学教育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只有两名教师具有天文学专业背景。大多数天文学教师同时是地理或物理教师。在一些学校,天文学课程甚至由英语教师讲授。
此外,朱进还表示,作为科普的主力军,中国许多科技馆对人才也有很强的需求,“包括我们的北京天文馆,近几年已经达到退休的高峰期,但很难招聘到天文学毕业的人才。”
有一种误解认为天文学教育是“冷的”
"天文学人才的短缺实际上是由于天文学教育发展不足."陈力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五年里,国家天文专业已经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4所大学发展到9所大学,但全国每年的招生总数只有200人左右。
入学人数很少,自愿报告也同样冷淡。陈丽介绍说,学校的天文学录取分数线普遍较低,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从小就对天文学感兴趣,并以第一选择的方式录取。其余的专业人员从外面调走。因此,在大学期间,一些学生选择转学到另一个系。当他们毕业时,超过一半的学生已经转到其他行业。
“这与外国大学通常拥有天文学专业和相对充足的天文学人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朱瑾说:“一定有历史的原因,但整个社会对天文学缺乏正确的认识更为重要。”
“事实上,天文学并不比其他专业更难找到工作。在这方面,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有误解。”朱瑾说:“许多人认为天文学是一门远离国民经济和民生的学科。在现实考虑下,他们会选择法律和金融等热门学科。这种功利主义的选择将对天文学乃至整个基础学科造成巨大打击。”
陈力介绍说,天文学是目前我国六大传统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活”中唯一没有纳入中小学正式课程的学科。考试,尤其是诸如高中入学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等入学考试,具有“指挥棒”的功能。如果天文学不包括在这些必修科目中,面对进入高等学校的巨大压力,学生将只能接触到自然或地理课程中的少量天文学知识。他们对天文学缺乏理解和兴趣并不难理解。”
“我认识很多喜欢天文学的孩子,但他们的爱是朦胧和自发的。如果他们的兴趣得不到专业教师的指导,得不到家长和学校的支持,他们在天文学方面的未来发展很可能会受到抑制,这对天文学的发展和孩子们自己都是一种损失。”朱进感慨地说。
加强天文学科普教育势在必行。
在过去的五年里,许多国内大学已经开始重建或建立天文学专业。陈力认为,目前的规模仍然不足。“面对科学仪器和空间天文学需求的快速增长,历史悠久、师资相对较好的天文系或天文专业的招生数量应继续增加。”
此外,大学需要大规模的观测设备和硬件设施来设置天文学专业,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她建议扩大天文学教育的规模并赢得更多的支持和投资也同样重要。
但是,如果家长和学生仅仅因为高校教育资源的扩大而不愿意参加考试,这一切都将失去意义陈力说:“促进天文学的普及和提高社会对天文学的认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也认为:“天文学应该成为社会大众教育的一部分。它回答了人类最基本的问题,可以成为提高公众科学意识、向学生介绍科学概念和科学思维过程的最佳工具。”
朱进认为,鼓励全国中小学开设天文课,从小培养孩子对天文学的兴趣,“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天文人才需求不足的问题,而且对培养中国孩子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
我们的天文教育仍然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它有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来促进科普教育,这实际上是中国在天文教育领域的一个明显优势朱进说道。
“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天文学的学生,但从学生时代起,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天文学。”朱进说,天文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它可以让人们看宇宙,看得更远。它能给孩子更多的灵感和好奇心。这种培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的意义。(记者杨舒)(原名:天文人才短缺)
上一篇: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学天文学有前途
下一篇:发霉的面包还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