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科研诚信、打击学术不端在行动
近年来,一系列科学不端行为,特别是四大国际出版集团撤回中国作者100多篇论文,给中国的国际学术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调查显示,学术不端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产业链”。在“润色论文”的幌子下,一些第三方机构买卖论文,抄袭作弊,一些学术造假成为“假案”。
在这些论文被撤回的原因中,许多人提到“同行评议涉嫌欺诈”,因此,隐藏在背后的灰色“产业链”——第三方中介机构——浮出水面。这些组织在代表人们提交文章的过程中捏造同行评审专家信息,并通过“幽灵”评审向期刊和出版社提供捏造的评审意见。
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普遍采用的论文评议制度。出版商通常会邀请论文所涉及领域的专家来评估论文的质量,并提出审核和修订意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是否被发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前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博云表示:“一些第三方机构提供了关于专家的虚假信息,例如,他们用注册的电子邮件地址冒充专家的电子邮件地址,而论文实际上是在评审过程中返还给投稿人的。贡献者模仿评论者,并将正面评价发送给发布者,从而达到操纵评论的目的。"
在备受关注的《肿瘤生物学》手稿集中撤回事件后,科技部、教育部等五个部门公布了调查处理结果。为了净化网络学术氛围,相关部门开展了“网络清理行动”。据统计,清理后,互联网上“纸买卖”等几组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数据大幅减少,与纸买卖网站及相关广告词的链接大幅减少。
据报道,第三方机构出售论文、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专家和虚假同行评审意见等在回避调查中发现的欺诈行为,已将相关线索上报相关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任何组织和个人打着“科技服务”的幌子制造假论文,都必须严肃处理。
“事实上,每家报纸都有一名记者负责联系出版社。如果投稿人从头到尾直接与出版商打交道,第三方代表出版商写作就没有盈利空间,灰色产业链也就不复存在了。”黄博云说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作出部署。意见指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部门要主动查处中介服务机构买卖学术论文、代写论文、伪造、篡改研究资料等违法行为。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科技部政策法规监督司司长何表示,下一步,科技部还将建立科研诚信建设监督通报制度,加大监督力度,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