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二号勘测面积破纪录 发现多处热液异常点
3月4日,乾隆2号成功完成第二段航程,并被带上甲板。北京新闻记者于今摄
3月4日,“乾隆二号”在甲板上拍摄。这只“小黄鱼”上传了他最后一次潜水的数据,后来被分解成“鱼骨”和“鱼肉”块,打包回家。
在过去的一个月左右,这个年轻的45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第一次被用于黑暗未知的深海实战。
它不仅成功地完成了我国海洋勘探40航次中的第二航次,打破了我国深海潜水器的潜水时间、调查面积、稳定性等记录,而且还发现了许多热液异常。更有价值的是,它在地形极其复杂的西南印度洋完成了200多平方公里的勘测,并首次带回了“精细”的海底地形图。
“小黄鱼”的总设计师刘健表示,该应用的第一场战役已经圆满结束,但这并不是一个句号,而是“未来海洋应用的开始”。
《可靠的鱼》
一次可以潜水30个小时
在第二段,这只“小黄鱼”八次潜到西南印度洋的海底,地形极其复杂,果实丰富。
中国已经完成了7次远程探测任务,累计探测范围接近700公里,并已勘测了200多平方公里的精细海底地形图,超出了中国此前的探测范围。
"乾隆二号是一台特别可靠的国产设备."在之前的第一回合中,评估专家孙曾经这样说过。
“小黄鱼”的总设计师刘健总结说,“乾隆二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比例尺近海底精细地形图,以及近海底磁力等多种探测数据。
即使和他自己相比,“小黄鱼”在应用阶段的潜水时间已经累积到近200小时,几乎是第一条腿的四倍。并且基本上每次达到或接近最大工作时间30小时,其中最多连续完成4次远航。
刘健对此尤为兴奋。他解释说,每次释放和回收潜水器都需要时间,上传和下载数据、维护和分析数据也需要时间。对于海洋科学研究来说,“每一寸时间,每一寸黄金”都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探测到,这意味着高效率的应用,也意味着中国深海无人潜水器的可靠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熊海子”
偏离轨道几乎“迷失”
“乾隆二号”在第二回合相当顺利,但也不是没有波折。
第五次下潜时,由于导航系统出现了一点异常,潜艇的定位没有与实际位置吻合,导致它偏离了既定航线。
那时,空气中充满了紧张和焦虑。母舰上的监视器屏幕一直被监视着。陆健一声不吭地在不同的实验室间匆匆来回。其他成员也来了,去尝试各种解决方案。
“这真的是熊海子。不要失去它。”另一个研究小组的一个人说。
最后,通讯问题解决后,母船发现了潜水器,并下令提前终止任务。
事后,工程师们调整了操作规则等等。从那以后,类似的问题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潜水器上,所有潜水器都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现在,这条腿快结束了。刘健回顾了整个航段,认为总体上的成功不仅归功于潜艇本身的良好状态和团队的精心调试和准备,而且与解决航段暴露的问题有很大关系。
“在第一段航程中,潜艇首先进入了地形复杂的西南印度洋深海,遇到了一些问题,包括对水流和地形了解不足等人为失误。”他说,正是这些问题让团队吸取了教训,并采取措施将潜水器恢复到最佳状态。第二回合中新问题的暴露也是如此。
“陆地巡洋舰”
走进黑暗的海洋世界
该段的勘探任务分别在“龙旗”、“断桥”和“玉帝”三个海域。根据天气预报,“向阳红10”号载着“小黄鱼”在三个热液区之间反复往返。
作为这一段的最高优先任务,每当海况好转时,一定是“小黄鱼”先下海。
正是由于山脊、断层和火山活动,才出现了具有高科学研究价值的热液区。然而,这些地方的海底地形也极其复杂。在此之前,从未有中国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对其进行近距离观察,因此不可能获得大范围的近海底数据。
研究人员总是喜欢用比喻的方式说,主要针对多金属结核区域的“乾隆一号”就像一辆普通的汽车,而专门针对地形复杂的热液区域设计的“乾隆二号”更像一辆越野车。
直到这辆“越野车”进入黑暗的海底世界,研究人员才真正感受到海底地形的复杂性。
在“祁龙”作业区,潜水器的速度总是在距底部100米的指定高度上下变化,倾斜角在正负度之间变化。副总设计师赵红宇解释说,潜水器总是能调整到离底部100米的高度。它将在高的时候下降,在低的时候上升,这也意味着它将分别走“下坡”和“上坡”。
有时候潜水器的速度甚至会变为零。这意味着它已经进入“悬停”状态。此外,当探测到的地形倾角过大时,潜水器有时会上升,有时会向前移动,“就像上下楼梯一样”。在祁龙和黄愚热液区,潜水设备上下移动,经常“撞击和盘旋”,这意味着“山”极其陡峭,地形复杂,如悬崖。
“矫正镜”
海底有一张“精美”的地图。
年轻的数据处理技术专家王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电脑前处理海底三维地图。每一次跳水都会带回500GB的数据。当她面前的四个2TB硬盘慢慢填满时,两张地图以前所未有的清晰被拼出来。
“祁龙”热液区的地形最复杂,“小黄鱼”在这里潜水四次。有时,它沿着山脊扫过“半山”。有时,它会扫过“平原”和“悬崖”。当把四张地图放在一起,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的大部分地区是一个超过1000米的崎岖的“山区”。
据报道,每次潜水所需的探测面积不少于25平方公里,从山区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起伏高度为1000至1700米。
“断桥”热液区相对平坦。它更像是一片丘陵地,但它也是由几座高低不一的山丘组成的,它们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最大落差为750米。
在无人潜艇被探测到之前,研究船所携带的多波束等声学手段通常被用来以50米的精度扫描深海。潜艇距离海底几十米到100米,精确度为1米甚至半米。相比之下,根据乾隆二号带回的大量数据形成的海底地图,就像一个戴着合适度数的矫正眼镜的深度近视患者一样清晰。
这张200多平方公里的三维地图也是中国无人潜艇首次带回如此大面积的“精细”海底地形。
《新京报》特约记者于今(原名:西南印度洋上的小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