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中国科学家抗埃贡献值得肯定
(记者倪思杰)“埃博拉疫情爆发后,中国科学家的科学贡献和他们为控制疫情所带来的仪器设备的贡献值得肯定。但是对于这种流行病的反应,世界上每个人都晚了一步。”美国时间2月14日,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负责健康与安全的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在接受《中国科学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福田称,截至2月13日,已有22,999例埃博拉病例,导致9,253人死亡。目前,埃博拉的发病率正在下降,但这一流行病继续在几内亚、利比亚和塞拉利昂蔓延。“为了消灭埃博拉,我们仍然需要持续的支持和努力。”福田说。他告诉记者,从1976年到2012年,埃博拉疫情一直存在并得到有效控制,但西非的疫情规模最大,也最难控制。
回顾应对埃博拉疫情的工作,福田说,不及时的应对是全球应对疫情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告诉记者,第一例埃博拉病例发生在2013年12月,但几内亚直到2014年3月13日才报告发现未知疫情。3月21日,实验室确认该流行病毒为埃博拉病毒。第二天,世卫组织发布了个人防护设施。“我们浪费了3个月。”福田后悔了。
不仅如此,国际支持也落后了。“2013年台风海燕在菲律宾发生时,151个国际医疗组织首先冲了过来。埃博拉爆发后很久,只有58支外国医疗队参与救援。”福田遗憾地说。
福田认为,大规模和难以控制的原因不仅是反应不及时和国际援助滞后,而且是当地医疗系统和基础设施薄弱,这是疫情扩大的原因之一。“在塞拉利昂、利比亚和几内亚,每10万人中只有1至2名医生。通讯、交通、道路、电力等设施也不完善。”他认为所有这些使得救援和流行病控制变得困难。
此外,该疫区没有明显的埃博拉疫情爆发史,顽固的社会习惯和复杂的流行病学因素共同导致了疫情的爆发和疫情的难以控制。" 60%到80%的案件与当地的丧葬习俗有关,频繁的人口流动使情况变得更糟。"福田说。
《中国科学日报》(2015年2月17日,第二版国际版)
上一篇:哪些植物适合水培